芯片

汽车电子中所使用的半导体即车规级芯片,主要有主控芯片(MCU/SoC),功率芯片(IGBT),传感器芯片(CIS)和存储芯片(Flash)四大类,车规级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动力系统、智能座舱及自动驾驶系统,是汽车电子不可或缺的核心元器件。

一、MCU芯片介绍

MCU即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又称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是将CPU、存储、外围功能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具有控制功能的芯片级计算机,作为高度集成的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单片机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处理功能强、低电压和低功耗、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家电等领域。

在汽车电子的各个系统当中,往往需要采用车用MCU(车用微控制器)作为运作控制的核心,负责各种信息的运算处理,用于汽车的动力总成、辅助驾驶、网络互联、底盘安全、信息娱乐以及车身电子等方向。

1 ► MCU的基本结构

1.png

构成MCU的几个重要组件包括:

(1)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单片机的大脑。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组成。CPU读取、解码和执行指令以执行算术、逻辑和数据传输操作。

(2)存储单元

任何计算系统都需要两种类型的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顾名思义,包含程序,即要由CPU执行的指令。另一方面,数据存储器需要在执行指令时存储临时数据。通常,程序存储器是只读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3)输入/输出端口

单片机与外部世界的接口由输入/输出端口(I/O端口)提供。开关、键盘等输入设备以二进制数据的形式从用户向CPU提供信息。CPU在接收到来自输入设备的数据后,执行适当的指令并通过LED、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设备做出响应。

(4)定时器/计数器

单片机的重要组件之一是定时器和计数器。它们提供时间延迟和计数外部事件的操作。此外,定时器和计数器可以提供函数生成、脉宽调制、时钟控制等。

(5)总线

单片机的另一个重要组件,但很少讲到,它就是系统总线。系统总线是一组连接线,将CPU与其他外围设备(如内存、I/O端口和其他支持组件)连接起来。

2 ► MCU的工作原理

MCU的工作原理是逐条执行预存指令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单片机有不同的指令系统。为了让一个单片功能自动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必须将所要解决的问题编成一系列的指令,并且这些指令必须是由一个单独的函数来识别和执行的,这样一系列指令的集合就变成了程序,这些程序需要预先储存在有存储能力的存储器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存。

由于程序是按顺序执行的,因此程序中的指令也是一条条地存储,MCU在执行程序时要将这些指令逐个提取并执行,必须拥有能够跟踪指令所在存储单元的功能,这个部分就是程序计数器PC(包括CPU在内),当程序开始运行时,PC将会被分配到程序中每一条指令的存储单元,并一一执行该项指令,PC中的内容自动增加,增加量由这个指令长度决定,每一条都指向下一条指令的起始地址,保证指令顺序执行。

内核架构是影响MCU性能的一个关键要素,更优秀的运算单元需要更先进的内核架构。十几年前,各大MCU厂商均采用各自的内核,如瑞萨采用RX内核,飞思卡尔采用PowerPC,微芯采用PIC,Atmel采用AVR。随着ARM推出Cortex-M架构并开展了独特的开创IP授权的模式,以其软件代码的共享和高兼容性、高密度指令集等特点,现已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3 ► 车规MCU的种类

车规MCU按位数可分为8位、16位和32位。位数即MCU单次处理数据宽度,位数越高,MCU性能越强。

8位MCU成本/功耗低,便于开发,性能可满足大部分场景需要,广泛应用于基础功能如风扇、雨刷、天窗,座椅控制等领域。32位MCU运算能力更强,能满足高速处理的需求,多用于解决复杂场景问题,如汽车智能座舱、车身控制、辅助驾驶,行车安全系统等领域。32位的CPU内核以ARM为主流架构,由于CPU指令集庞大,软件开发难度较高,单价一般数倍于8位MCU,因而也有较高的研发壁垒。

2.png

从不同位数MCU规模占比来看,目前全球MCU芯片产品以32位为主。受益于其体积小性能优的特性以及汽车智能化的趋势,32位MCU销售额占比已经从2010年的38.1%提升至2015年的53.7%,进而跃升至2021年65.8%。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进一步发展,汽车电子功能将日趋复杂,势必推动车规MCU向更高性能,更小尺寸,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32位芯片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

二、MCU产业链概况

MCU产业链上游为半导体材料及半导体设备,主要包括硅片、光刻胶、光掩模、电子特种气体、靶材、单晶炉、刻蚀机、光刻机等。中游为MCU制造环节,主要包括芯片设计、单晶硅片制造、晶圆制造、芯片封测。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计算机网络等。

3.png

三、MCU市场情况

1 ►  市场规模

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全球MCU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59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21亿美元,CAGR为5.6%;2022年全球MCU市场规模有望达239亿美元,同比增长8.1%。

4.png

MCU是汽车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深度发展的关键元器件之一,汽车也是全球MCU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超过1/3,平均每辆汽车MCU需求量高达上百颗。随着汽车半导体行业技术演进和需求升级,智能化将逐步成为相关厂商竞争的主战场,接力电动化成为重要驱动力,MCU作为核心算力芯片深度受益。

2 ► 竞争格局 

根据Omdia,MCU市场主要由欧美日芯片厂商牢牢把持,前七大厂商占据全球85.4%的市场份额,但各家企业的占比相对较为平均。

国内MCU市场方面,根据CSIA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国内MCU市场约85%(2019年为94%)由外资把持,MCU国产化率低且多集中于消费级,车规级MCU自给率尚不足5%,仍有很大国产替代空间。

根据富昌电子,2022年4季度的全球车规半导体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主要车规MCU大厂如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和微芯科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供货紧张态势,不论是芯片价格还是货期较之前两个季度都有明显的升高。海外大厂的产能扩张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内MCU企业有望把握这个供需错配的时间窗口,凭借先前的投入,与国内下游造车新势力合作,加速车规级MCU的国产替代进程。

四、MCU技术发展趋势

1 ►更高算力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增加,车规级MCU将向多功能集成、高算力及超低功耗方向发展,且使用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同时,未来智能汽车中大量使用的车载传感器、车载摄像头,也需要高性能的MCU来做模拟数据的运算处理与驱动控制。因此,在未来更高阶自动驾驶等级的汽车中,加以多传感器融合的大趋势下,总线宽度32位乃至64位高算力车规级MCU将成为主流产品,而8/16位中低端MCU则会被更高制程的SOC所集成,失去增长动力。

2 ►  更高集成度

由于集成更多功能,主控芯片的算力要求会指数上升,部分MCU会和GPU,DSP,NPU和AI处理单元等不同类型芯片共同被集成到SoC(系统级芯片)上。SoC是MCU集成度更高的结果,其功能更复杂,资源利用效率更高,可胜任如无人驾驶和智能座舱等需要高算力的场景。

3 ►  更高开放度

由于ARM内核IP授权费高昂(芯片售价的2%-15%),很多厂商已开始基于开源的RISC-V内核开发MCU,如瑞萨,英特尔,兆易创新等。RISC-V不仅完全免费开源,还具有低功耗,指令集精简,设计编译简单,支持模块化和可拓展等的特点,这和车规级MCU场景碎片化,功能模块化的特点十分契合。

来源:华西证券股权专家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1

5月2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中首个微内核开源项目,全场景智能车芯领导者芯驰科技的智能网关芯片G9X为首个适配芯片!目前,芯驰G9系列芯片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获得数十个量产定点,其中包含一汽红旗、东风汽车等车厂。

车载芯片和操作系统是决定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关键技术。芯驰科技敢于争先,在提供高性能高可靠车规芯片的同时,积极与操作系统等生态合作伙伴携手,致力于解决中国汽车产业“缺芯少魂(操作系统)”的长期痛点。

针对此次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的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表示:“AI技术、软硬件、应用、开源建设等的不均衡高速发展需要分层解耦软件和硬件以及功能软件和系统软件,有助于从芯片、工具、内核、应用、产业、开源等多个层面的自由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发布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并推出开源操作系统微内核,将有助于推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开源生态建设,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基于开源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汽车软件创新平台。”

此次由中电科普华基础软件贡献的开源微内核,将采用木兰公共许可证(第2版),已通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代码托管平台公开发布包括初始化代码、核心功能源代码、芯驰G9X适配代码等共计122个文件,14883行源代码。计划将于2023年底启动POSIX PSE51 OEM预研项目实现功能验证,并于2024年实现功能安全验证,2025年实现量产验证。

1.png

芯驰作为全场景智能车规芯片的引领者,专注于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规芯片,产品覆盖智能座舱X9系列、智能驾驶V9系列、网关G9系列和高性能MCU E3系列,涵盖了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最核心的芯片类别,从而实现“四芯合一 赋车以魂”。芯驰四大系列芯片均已实现大规模量产,服务客户超过260家,拥有近200个定点项目,覆盖了中国90%以上车厂和部分国际主流车企,包括上汽、奇瑞、长安、东风、一汽、日产、本田、大众等。2022年总出货量超过100万片。

其中,G9系列处理器是芯驰科技专为新一代车内中央网关设计的高性能车规级汽车芯片,采用双内核异构设计,包含高性能Cortex-A55 CPU内核及双核锁步的高可靠Cortex-R5内核,在承载未来网关丰富应用的同时,也能满足高功能安全级别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G9通过AEC-Q100可靠性测试,达到ISO 26262 ASIL B汽车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这意味着芯驰在汽车安全保障方面达到了最严格的要求,充分展示了芯驰在汽车安全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强大能力。

G9支持多种外设接口,包括PCIe、USB3.0接口,同时具有丰富的以太网,CAN-FD和LIN等传输接口。G9运用芯驰包处理引擎SDPE, 在非常低的CPU占用率的情况下,可实现不同接口之间的高流量,低延迟的数据交换。

G9同时也是国内首批获得国密认证的汽车网关处理器。G9内置了HSM,包含真随机数发生器和高性能加解密引擎,支持AES、RSA、ECC、SHA以及多种国密算法,满足安全启动、OTA、V2X等多种未来车载安全应用的需求。最新版本的G9还支持创新的跨域融合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面向未来中央计算平台的无缝衔接。

芯驰科技始终秉持开放共赢的合作态度,包含普华基础软件在内,芯驰拥有2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包括底层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各种工具链、中间件以及上层的应用、算法和解决方案等,显著减少客户的评估和开发时间,有效帮助客户节省成本和时间。

智能汽车的变革离不开“软硬协同”,芯驰愿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

来源:芯驰科技SemiDriv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0

摘要

随着物联网中连接对象的激增,开发人员面临多种安全挑战及来自市场或各个政府的合规及认证需求。ST利用我们自身在安全领域的独特能力和安全资产,向开发者提供简化的安全开发流程,包括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可用的认证及持续的安全解决方案支持。STM32Trust是我们提出的一揽子安全框架,含 12 项必要的安全功能,如安全启动、安全更新、机密隔离或代码的敏感部分、加密等;我们还通过与SESIP和PSA合作,简化应用认证。意法半导体与SESIP和PSA合作,将这些安全功能作为安全保障的关键基础。新推出的高性能产品系列STM32H5提供可扩展的安全、连接性能,开发者可以通过STM32H5独有的Secure Manager安全管理器,实现开箱即用的认证服务。

本文为2023 STM32峰会信息安全篇重点内容。

STM32Trust & STSecure (含STSafe)

如今,随着物联网 (IoT) 中连接对象的激增,开发人员面临着多种安全挑战,这些挑战的数量和复杂性都在迅速增加。复杂的法规和众多的认证计划渐渐落实到位,这些计划也逐步交予由市场或政府强制执行。

1.jpg

开发者将面临以下挑战:

  • 这些措施的快速发展和不明确的计划执法路线图;

  • 随着需求的发展,安全解决方案对可扩展性的需求;

  • 使用不同MCU开发框架和RTOS系统的设备的激增,这些设备没注重安全性问题;

  • 缺乏信息安全专业知识 

意法半导体提供简化的信息安全开发流程。结合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独特能力和安全资产,我们提供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可用的认证,以及通过持续维护所提供的信息安全方案来支持我们的客户。

2.png

STM32Trust是我们提出的安全框架,现在已经可用。它专注于为开发人员提供 12 项必要的安全功能,例如安全启动、安全更新、机密隔离或代码的敏感部分、加密,以便开发人员能够达到所需的目标安全保证。它是通过硬件、软件、服务和STM32完善的生态系统来完成。 

我们的信息安全工具提供可扩展的方式嵌入这些安全功能;ST与SESIP和PSA合作,芯片通过SESIP认证可简化了嵌入式应用的认证流程。

我们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将为开发者提供可扩展性: 

  • 带有安全硬件的产品,可保护客户的固件

  • 具有加密、隔离和机密保护的产品,运行开源软件,如TF-M实施方案

  • 扩展片上系统(SOC)软件服务

STM32Trust与STSafe相结合,将STM32安全功能增强到高安全级别。

STM32H5 安全管理器提供可扩展的嵌入式安全

3.png

意法半导体开发、认证和维护的可信执行环境交钥匙解决方案,我们称之为Secure Manager安全管理器。 

通过预先配置的数字身份,它允许无缝进行云或服务器注册,消除了OEM在不受信任的生产环境中配置机密的麻烦。

未来,远程配置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类似Matter的标准要求在设备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配置证书。 借助安全管理器,现在可以利用这些身份和原生信任根实施额外的远程配置。更为重要的是,与我们的工具和生态系统相关联的安全管理器具备超强隔离特性,这样就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多方软件 IP 保护需求,尤其边缘 AI 的需求。

首款支持安全管理器的STM32产品是近期发布的STM32H5系列。

STM32H5 关键特性 (more than security)

4.png

STM32H5基于性能强劲的Arm® Cortex®-M33 内核,主频高达250MHz的高性能系列产品,CoreMark跑分高达1023分。STM32H5拥有可扩展的安全性,经验丰富的开发者可利用与安全相关的硬件IP构建应用程序,而经验较少的用户可选择安全管理器的开箱即用认证服务。

STM32H5适用于智能家居、工厂自动化、消费设备和物联网等广泛领域。以工厂自动化应用为例,STM32H5为工业4.0做好了准备:

  • STM32H5是STM32中首个支持安全管理器安全服务的产品,通过SESIP和PSA 3级目标认证。 

  • STM32H5满足工业应用所需的功能安全性关键需求,其硬件安全功能可支持强大的功能安全要求,X-Cube_STL 软件包将很快发布。 

  • STM32H5的外设接口丰富,是连接设备的绝佳选择。

来源:STM3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0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行及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逐渐倾向于采购绿色、节能、低碳的打印设备。热敏打印机由于具备低耗材需求、便携轻巧、后期维护成本低等特点而备受市场关注。根据Smithers的数据显示,全球热敏打印机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423亿美元,到2027年则有望达到453亿美元。

1.png

数据来源:Smithers《 2025/2027年热敏打印的未来》

热敏打印机与商业POS系统应用推广密切相关,在发展初期主要应用于商业/零售领域。随着电子信息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加上条码识别技术和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热敏打印机应用迅速扩展到工业/制造业、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商业、餐饮、彩票等行业。

热敏打印机原理

在打印头上安装半导体加热元件,控制打印机芯上的发热元件,通过电流将打印机接收的数据转换成位图数据,随后在打印头加热并接触热敏打印纸后,即可打印出需要的图案。

热敏打印机分类

根据热敏元件的排列方式:

■   列式热敏:属于早期产品,主要应用于对打印速度要求不高的场景。

■  行式热敏: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打印速度比烈式热敏快,目前业内速度可达到350mm/s甚至更高。

要实现高速热敏打印,除了选取高速热敏打印头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控制板与之配合才能实现。

极海2寸/3寸/4寸热敏打印机应用方案

极海热敏打印机应用方案主要由控制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热敏片、人机交互及外围电路组成。其中控制电路中的MCU用于动态处理图像字符和控制外围设备,MCU接收打印命令,随后将点阵数据通过SPI接口发送到打印头,完成数据转换,同时检测打印头温度,控制步进电机精确滚纸操作、按键等操作。

  • GW3323 2寸热敏蓝牙标签打印机应用方案

该方案极具性价比,一颗芯片即可实现手机蓝牙连接和热敏打印机控制,可应用于商超价格标签、家用标识类、工程线缆标识等场景;主控芯片具有丰富的接口资源与可靠的传输性,有效保障热敏打印机的稳定输出,且无需多次进行串口中断服务,支持ADC检测热敏电阻值判断是否需要过热保护,通过检标签光耦输出判断是否缺纸。

方案特点:

●  采用GW3323双模蓝牙5.2 无线MCU

●  蓝牙支持:Android、iOS

●  打印方式:直接热敏

●  分辨率:203dpi

●  打印速度:18mm/s

●  打印宽度:15~48mm

●  打印纸识别:支持NFC

●  供电:3.7V锂电池

●  超低功耗待机

●  支持蓝牙手机APP连接,方便编辑


2.png


方案优势:

1.  高效传输速率,最大发射功率TX +9dBm,接受灵敏度-94dBm(2Mbit/s EDR)

2.  支持外挂 NFC芯片,实现打印机校对功能,更好的保证打印质量

3.  支持4路PWM,实现对进步电机的精准控制

4.  高速SPI 接口和精准的ADC功能,有效保障打印效果

5.  节省充电模块和蓝牙模块,降低bom成本

6.  主板面积小,降低PCB布线难度

7.  内置蓝牙协议栈,数据接收更快更稳定

8.  提供完善SDK,开发更轻松,不易出错

  • APM32E103VET6S 3寸热敏打印机方案

该方案主控采用APM32首款E系列工业级增强型APM32E103VET6S MCU,在APM32F103xE性能基础上,实现高主频、大容量、多接口的全面优化升级;增强型存储空间,满足用户更多开发应用需求;支持LQFP100封装;已通过IEC 60730软件安全认证。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存标签打印、快递运单打印、商品价格标签、奶茶、珠宝标签、服装吊牌、食品合格证等。

方案特点:

●  蓝牙支持:双模蓝牙(Android、iOS)

●  打印方式:直接热敏

●  分辨率:203dpi

●  打印速度高达:100mm/s

●  打印宽度:15~72mm

●  UI :支持工作状态和电量显示

●  低功耗待机>15天


3.png


方案优势:

1.  基于Arm® Cortex® -M3内核,支持Keil、IAR、Eclipse等主流IDE开发

2.  提供完善SDK,易于开发

3.  合封SDRAM,性价比更高

4.  支持矢量字体和内置多国语言点阵字体

5.  具备常用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打印功能

6.  兼容SPL/CPCL/ESC指令

  • 大川GS400 4寸桌面条码打印机方案

该方案主控采用大川GS400多核异构主控芯片,基于国产平头哥玄铁CPU双核架构,采用嵌入式SoC-eSE单元技术;拥有高效运算处理功能,可实时处理大量指令信息;外设资源丰富,适应性强,支持实时低功耗任务处理,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打印使用体验。适用于商超、餐饮、茶饮、烘焙、服装、物流等行业标签打印。

方案特点:

●  PC驱动支持:Win XP/7/8/10 Mac OS

●  打印方式:直接热敏

●  分辨率:203dpi

●  打印速度:50~152mm/s

●  打印宽度:20~108mm

●  打印长度:25~300mm

●  支持TSPL指令


4.png

方案优势:

1.  使用单核即可实现更高性能的打印机,如工业条码打印机

2.  双核合封32Mbytes SDRAM,性价比更高

3.  应用领域更宽泛

4.  国产C-SKY内核,从容应对国际半导体环境的不稳定因素

极海工业级/车规级MCU资源丰富,支持多种主流开发环境,在热敏打印机应用开发上极为灵活,具有超高性价比。极海提供包括技术文档手册、SDK例程、DEMO板、调试量产工具等技术支持服务,可帮助客户最大程度简化设计,快速完成产品开发。

来源:Geehy极海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50

近年来,随着家电逐渐走向变频化和智能化,作为家电中非常重要的主控芯片MCU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市场形势。很多传统家电更新升级,同时衍生出不少创新的家电产品,这不仅使家电MCU用量增加,同时对MCU的性能要求也更高,很多在MCU领域积累多年的国产MCU厂商也因此找到了新的机会点。

另外,又因受到全球贸易冲突及疫情影响,不少国内家电厂商也担心海外芯片断供风险,选择了国产替代。

根据统计了解,2021年主要家电MCU产量基本上被7个国家所包揽。从产量结构来看,市场占比最多分别是日本、德国、中国和美国。

1.png

聚焦在国内,中国市场家电的MCU需求量从2017年的5.7亿颗增长到今年的约7亿颗。2022年白色家电MCU需求中,家用空调的需求量为4.3026亿颗,洗衣机为1.5314亿颗,而冰箱冰柜为1.087亿颗。虽然疫情给家电行业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整体来看并没有那么严重,加之MCU向32位转变,集群化越来越明显,家电产品功能越来越多,附加值的提升非常显著。

2.png    

尽管家电市场对MCU的需求量很大,但国内家电厂商多年来依赖于进口MCU芯片。早在2016年,空调、冰箱、洗衣机三大白电的芯片国产化占比不及2%,近几年随着国产MCU厂商的快速发展,技术和产品趋于成熟,在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也逐渐接近国际厂商的MCU产品。再加上国内整机厂商因为外部环境而开始寻求更多国产芯片替代方案以保障其元器件供应链安全,MCU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019年国产MCU仅占比11.1%,2020年上升到12%,进入2021年,国产MCU占比迅速增加,占比达到17.4%,根据今年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占比约22%,预测明年将达到27.2%。

3.png

未来的家电芯片还需要什么?

未来家电会朝着高效能、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家电设备对于更高端芯片的需求也对国产化芯片替代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芯片的角度来看,智能化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芯片,软件会更复杂,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无论是更多的传感器,更高算力、更智能的处理器,还是可达成智能节能的功率与电源芯片,乃至多设备互联所需的通讯芯片。

现实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智能空调普及率虽然在上升,但在线率还是比较低。但一些带有智能感知的、交互体验比较好的产品,比如语音交互,这类产品的在线率和活跃度非常高。语音空调在线活跃度是常规智能空调的10倍。

再比如:空调使用过程,能够根据负载情况、用户习惯,使用周期越久越节能、越符合用户使用习惯。这是智能化产品的价值体现。

特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追求,全屋智能也将会逐渐从国民家中普及开,无论是空调、净化器、加湿器、扫地机器人的互联互通,还是可穿戴体感设备与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家电产品智能化升级换代的过程,芯片必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来源:雅全电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07

11月7日,国民技术发布新一代物联网安全芯片N32S003,并在深圳举行的ELEXCON 2022“第四届中国嵌入式技术大会”上进行推介,该芯片兼具高安全、小尺寸、高集成、易开发等特色,是一款高性价比物联网安全芯片。                         

1.jpg

针对物联网市场的发展,国民技术持续创新并推出新一代N32S003物联网安全芯片,该产品采用32位内核,最高工作主频48MHz,最大内嵌64KB Flash和6KB SRAM,集成UART、I2C、SCD通信接口,内置主流密码算法硬件安全加速引擎,产品具有高安全、小尺寸、高集成、易开发等优势,特别适用于无线安全认证、电源安全认证、支付安全认证、耗材配件认证、智能表计安全、智能家居、智慧交通/车联网、智能穿戴安全认证等AIoT应用场景。

2.jpg

N32S003产品优势特点

■ 高安全

产品通过EAL4+及国密二级高安全等级资质认证,具有存储加密、分区保护、电压异常检测、温度异常检测等多重安全防护机制,支持SM2、RSA、ECC、SM4、DES/3DES、AES、SM3/HASH等国密、国际密码算法,集成TRNG真随机数发生器,可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下安全加密与认证需求。

■ 小尺寸

芯片采用DFN6(2mm*2mm)、DFN8(2mm*3mm)、SOP8(4.9mm*3.9mm)等小封装,满足小微体积物联网设备对物理空间的苛刻要求。

■ 高可靠

芯片具有1.8V~5.5V宽工作电压范围,抗静电ESD:±6KV(HBM模型),可适应各种恶劣工作环境。

■ 低功耗

支持多种低功耗管理模式,PD模式下芯片功耗小于0.5uA(典型值),支持物联网设备超长待机。

■ 易开发

外设接口灵活配置,IO管脚支持全映射功能,便于客户开发设计;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固件支持,协助客户完成快速开发替换,大幅度降低开发周期。

便捷完善的开发支持

N32S003安全芯片现已量产并稳定供货,产品具有便捷和完善的开发生态支持:

■ 提供各种封装配置样片、开发评估板、开发及量产工具。

■ 提供完整的固件SDK和标准化认证固件,并可提供定制化固件支持。

■ 芯片配套资料齐全,包括:产品简介、数据手册、用户手册、硬件评估板、参考设计、使用指南等。

■ 全部文档资料可联系国民技术或各代理商获取。

来源:国民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5

10月31日,美的工业技术旗下美仁半导体(美仁芯片)宣布截止2022年10月份MCU芯片MR88F001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颗,美仁芯片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再次获得客户及市场认可。当下,随着我国家电智能化升级与“Z世代”消费者对消费电器互联功能的青睐,家电产业智能化趋势不断提速,而智能、数字化背后,则离不开家电芯片的支撑。

1.png

美仁芯片致力于为家电企业提供高可靠、高性能、高稳定供货保障的芯片

作为国产家电芯片领域的先行者,成立于2018年的美仁芯片致力于为家电企业提供高可靠、高性能、高稳定供货保障的芯片。此次单颗芯片达成1000万颗销量,不仅成为美仁芯片发展的“里程碑”,更为后续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为我国芯片行业的升级迭代注入中坚力量。

近年来,受疫情及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影响,芯片国产化进程不断提速。在家电领域,家电MCU的研发、生产、推广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如国产MCU凭借产品性能、技术服务等优势受到市场认可。

尤其在2022年上半年家电MCU芯片在市场波动情况下,美仁芯片仍实现MCU单颗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颗,主控、触控、变频等MCU芯片产品实现30多家客户批量供货,获得市场肯定。其中,包括触控应用MR86F002/005、主控应用MR88F001/002/005、变频应用MR82F001/82F002/82F003的八款量产产品,这不仅显示出美仁芯片雄厚的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实力,更对我国家电行业芯片的整体实力与智能化升级迭代提供了有力支撑:

MR88F001单颗芯片累计销量超1000万

不仅体现出美仁芯片在广泛、多样的应用场景下产品性能依旧稳定,更显示出美仁芯片在供应保障上的强大能力,是家电客户值得信赖的伙伴;

0.9ppm失效率行业领先

美仁芯片具备行业领先的0.9ppm(百万分之零点九)失效率,遥遥领先于行业水平,强大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进一步提升家电运行的稳定性;

多场景运行稳定性验证

美仁芯片已通过主流厂商产品稳定性验证,MCU芯片已完成在大小家电,例如家用空调、洗衣机、冰箱、热水器、厨房用电器,以及暖通及楼宇等多场景测试,并进入量产销售阶段;

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凭借美的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及在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及卓越制造能力,美仁芯片在研发及供货上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充分保障。

2.png

美仁MCU芯片MR88F001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颗

除深耕家电领域,美仁芯片也正加大布局汽车与工业领域。伴随本土消费电子行业以及各产业数字化升级,MCU等芯片市场前景广阔。相信跨越单颗芯片销量“1000万颗”里程碑后,美仁芯片将在家电、汽车、工业领域为客户与市场带来更多惊喜。以“科技驱动万物”为愿景,美的工业技术及旗下美仁芯片将凭借“更智能、节能、可靠的”产品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升级注入更多动力。

来源:美的工业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9

页面

订阅 RSS -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