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TEK新推出BS45F3232近接感应MCU


10月17日,Holtek新推出BS45F3232近接感应MCU,整合了主动式IR近接感应电路,采用16-pin QFN(3×3)特小封装,极适合应用于卫浴、家居、安防等近接感应相关产品或需求小体积产品/模块。
MCU是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元)的缩写,它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端口(I/O)、定时器(Timer)、串行通信接口(UART、SPI、I2C等)和其他外围设备控制器的单个芯片。MCU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控制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
由于其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MCU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系统、工业自动化等。MCU的选择通常基于应用的需求,如处理性能、功耗、外设接口等因素。
10月17日,Holtek新推出BS45F3232近接感应MCU,整合了主动式IR近接感应电路,采用16-pin QFN(3×3)特小封装,极适合应用于卫浴、家居、安防等近接感应相关产品或需求小体积产品/模块。
本视频将向您介绍Microchip PIC24FJ1024GB610系列的双分区闪存,其具有实时更新功能,在存储器的一个分区中执行操作的同时,可以在另一个分区中更新您的代码。
• 以Arm®TrustZone®硬件为基础,为资源有限的物联网设备构筑更强的安全防线
• 意法半导体独有超低功耗技术,打造同级领先的面向节能应用的MCU
微处理器和单片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在欧美开始兴起,1981年8051单片机问世,到今天已经36年了。目前,单片机已广泛称作微控制器(MCU),也有由微处理器发展的微控制器。
在市场上,8位单片机是MCU市场的主力,而32位MCU已经成为今天全球消费和工业电子产品的核心。
MCU技术发展进程
新解决方案让设计人员能够在Google Cloud IoT Core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架构中轻松部署物联网设备
很多MCU开发者对MCU晶体两边要各接一个对地电容的做法表示不理解,因为这个电容有时可以去掉。笔 者参考了很多书籍,却发现书中讲解的很少,提到最多的往往是:对地电容具稳定作用或相当于负载电容等,都没有很深入地去进行理论分析。而另外一方面,很多 爱好者都直接忽略了晶体旁边的这两个电容,他们认为按参考设计做就行了。但事实上,这是MCU的振荡电路,又称“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如图1所示。
PSoC® 4700S MCU及评估套件可支持下一代用户界面及工业设计
针对类似严重异常情况的原因我在这里大致总结下,与大家分享。
1、时钟问题。一般表现在时钟配置异常,比方配置超出芯片主频工作范围。【对于STM32系列MCU,如果使用STM32CUBEMX图形化工具做配置,基本可以回避这个问题】
2、电源问题。比方电源质量差,纹波过大,尤其开关电源供电时;或者供电芯片质量差,输出不稳定;或者系统供电能力不足而引起电源波动等。
作者:张健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MCU(微控制器)是把中央处理器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计数器、 USB、 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配置,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通讯、医疗电子、军事装备、消费类产品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期4天的首期实战培训研习班将于2018年11月27日- 30日在慕尼黑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