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在PCB板子过回焊炉容易发生板弯及板翘,大家都知道,那么如何防止PCB板子过回焊炉发生板弯及板翘,下面就为大家阐述下:

1. 降低温度对PCB板子应力的影响

既然「温度」是板子应力的主要来源,所以只要降低回焊炉的温度或是调慢板子在回焊炉中升温及冷却的速度,就可以大大地降低板弯及板翘的情形发生。 不过可能会有其他副作用发生,比如说焊锡短路。

2. 采用高Tg的板材

Tg是玻璃转换温度,也就是材料由玻璃态转变成橡胶态的温度,Tg值越低的材料,表示其板子进入回焊炉后开始变软的速度越快,而且变成柔软橡胶态的时间也会变长,板子的变形量当然就会越严重。采用较高Tg的板材就可以增加其承受应力变形的能力,但是相对地材料的价钱也比较高。

3. 增加电路板的厚度

许多电子的产品为了达到更轻薄的目的,板子的厚度已经剩下1.0mm、0.8mm,甚至做到了0.6mm的厚度,这样的厚度要保持板子在经过回焊炉不变形,真的有点强人所难,建议如果没有轻薄的要求,板子最好可以使用1.6mm的厚度,可以大大降低板弯及变形的风险。

4. 减少电路板的尺寸与减少拼板的数量

既然大部分的回焊炉都采用链条来带动电路板前进,尺寸越大的电路板会因为其自身的重量,在回焊炉中凹陷变形,所以尽量把电路板的长边当成板边放在回焊炉的链条上,就可以降低电路板本身重量所造成的凹陷变形,把拼板数量降低也是基于这个理由,也就是说过炉的时候,尽量用窄边垂直过炉方向,可以达到最低的凹陷变形量。

5. 使用过炉托盘治具

如果上述方法都很难作到,最后就是使用过炉托盘 (reflow carrier/template) 来降低变形量了,过炉托盘可以降低板弯板翘的原因是因为不管是热胀还是冷缩,都希望托盘可以固定住电路板等到电路板的温度低于Tg值开始重新变硬之后,还可以维持住园来的尺寸。

如果单层的托盘还无法降低电路板的变形量,就必须再加一层盖子,把电路板用上下两层托盘夹起来,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电路板过回焊炉变形的问题了。不过这过炉托盘挺贵的,而且还得加人工来置放与回收托盘。

6. 改用Router替代V-Cut的分板使用

既然V-Cut会破坏电路板间拼板的结构强度,那就尽量不要使用V-Cut的分板,或是降低V-Cut的深度。

转自:电子制造业服务平台 晓凡,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围观 305

集成无源组件实现小型化解决方案和无 PCB 安装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 Melexis 今日宣布隆重推出集成无源组件(392Ω 电阻和去耦电容)的无 PCB 双线制霍尔效应锁存器--- MLX92223,其完全兼容行业标准的电子控制单元 (ECU),无需另外使用任何外部组件。

随着汽车制造商愈加青睐使用电动座椅调节机构,精确检测座椅位置的重要性与日俱增。MLX92223 集成了霍尔效应锁存器与 ECU 相连接所需的常用外接无源组件。达到这种集成度后,PCB 中无需安装任何传感器,实现了一种更加小型化的解决方案,即使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OEM 也能集成锁存器和模块,进一步提升客户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Melexis 采用的磁传感器技术具有先进的偏移消除功能,其温度系数可通过编程设定,因此 MLX92223 可补偿磁铁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电源端电阻的集成意味着 OEM 无需连接常用的外部串联电阻,集成的去耦电容可提供 MLX92223 更好的 EMC 和 ESD 性能。此外,MLX92223 集成内部稳压电路和灌电流的输出。芯片的其他特性包括反向电压保护,热保护,当芯片结温超过阈值,会限制输出电流。

谈及新产品的发布,产品线经理 Dieter Verstreken 表示:“MLX92223 专为应用座椅位置传感器的汽车制造商服务,符合驾乘人员对安全性和舒适度的要求。根据对座椅位置的检测反馈,电子控制单元 (ECU) 对部署安全气囊或张紧安全带等安全功能进行有效调节。MLX92223 实现对座椅位置检测传感器方案的革新,这款产品同样适用于其他消费类和工业应用。”

MLX92223 采用 TO-92-3L 封装,工作温度范围为 -40°C 至 +150°C。

围观 461

任何散热解决方案的目标都是确保设备的工作温度不超过其制造商规定的安全限值。在电子工业中,这个工作温度被称为器件的“结温”。例如,在处理器中,这个术语字面上指的是电能转换为热量的半导体结。

为了保持工作,热量必须以确保可接受的结温的速率流出半导体。当热流从整个器件封装的结处移动时,这种热流遇到阻力,就像电子在流过导线时面对电阻一样。在热力学方面,这种电阻称为导电电阻,由几个部分组成。从结点开始,热量可以流向元件的壳体,可以放置散热器。这被称为ΘJC,或结至壳体的热阻。热量也可以从组件的顶部表面流出并流入板中。这被称为结到电路板电阻,或ΘJB

ΘJB定义为当热路径仅从结点到电路板时,结点和电路板之间的温差除以功率。为了测量ΘJB,器件的顶部是绝缘的,冷板连接到电路板边缘(图1)。这是真正的热阻,这是器件的特性。唯一的问题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不知道从不同路径传输了多少功率。


图1:横截面图环形冷板RΘJB 2 。

ΨJB是使用多个传热路径时的温差的度量,例如组件的侧面和顶部董事会。这些多路径是实际系统中固有的,必须谨慎使用测量。

由于组件内有多个传热路径,单个电阻不能用于精确计算结温。从结到环境的热阻必须进一步细分为电阻网络,以提高结温预测的精度。简化的电阻网络如图2所示。


图2:结至环境电阻网络。

Joiner等人 1 完成的先前工作将ΘJMA与电路板温度相关联(见公式1)。 ΘJMA是在评估所有传热路径时从结到环境的总热阻。在这种情况下,ΘCA由散热器热阻以及器件和接收器之间的界面电阻表示。

表1列出了典型BGA组件的JEDEC参数。这些用于以下示例计算中:

ΘJMA=移动空气热阻的结点

ΘJB=结至电路板的热阻

ΘJC=结至壳体的热阻

ΘCA= Case环境热阻

TBA =电路板温升

参数说明值单位ΘJC热电阻 -

结到外壳0.45°C/WΘJB热阻 -

结至电路板2.6°C/W TDP热设计功率20 W Tj最高结温105°C

表1:典型热封装规格

随着电路板布局变得越来越密集,需要设计出使用尽可能少空间的优化散热解决方案。简而言之,没有余量允许过度设计的散热器具有紧密的元件间距。考虑板耦合的影响是这种优化的重要部分。只有在考虑结壳到壳体的传热路径时才存在使用超大尺寸散热器的可能性。

为确保在55°C环境温度下的105°C结温,典型元件(见表1)需要2.05°C/W的散热器电阻(如果忽略电路板导通)。当考虑电路板导通时,假设电路板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同,实际结温可能低至74°C。这表示散热片大于必要的温度。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必须考虑来自元件连接点的所有传热路径。仅使用ΘJC和ΘCA值可能导致大于最佳的散热器,并且可能无法准确预测工作结温。使用建议的相关性也可以预测从实验中得知电路板温度时的结温,如图3所示。


图3:电路板温度升高对结温的影响。

当存在多个元件时,情况变得比仅使用电路板上的单个元件复杂得多。通过PCB的组件之间存在传导耦合,以及组件和相邻卡之间的辐射和对流耦合。图4显示了一个带有两个元件的简单PCB。两个元件的功耗假定为P1和P2,并且假设我们可以忽略辐射传热。每个器件下的电路板温度分别为Tb1和Tb2。我们还假设电路板上两个元件之间的横向电阻为θb1b2。


图4:具有两个元件的PCB的简单原理图。



图5:具有两个组件的PCB的简单电阻网络。

在节点J1,J2处应用能量平衡,b1和b2:

有四个方程和四个未知数:Tj1,Tj2。 Tb1和Tb2。未知数可以通过求解联立方程来确定。这个简单的例子表明,通过传导路径耦合两个元件,找到结温会变得复杂得多。在实际应用中,当遇到具有不同导电平面的多个组件和多个PCB时,情况比上述示例复杂得多,所有导电平面都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相互作用。

为了获得合理的答案,设计师必须使用合理的工程判断来近似不同组件之间的耦合。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方法1 - 使用控制体积法或电阻网络模型的分析模型。这种方法需要过度简化问题;否则解决方案变得非常复杂和不切实际。

方法2 - 在简化几何上使用CFD,如Guenin [4] 所述。该方法表明组件的等效表面积为:

其中An是组件的等效占位面积,Pn是组件的功耗,PTotal是总功耗,ATotal是PCB的总表面积。在计算等效占位面积之后,可以使用CFD模拟具有占位面积An和功耗为1瓦的单个元件的简单PCB。此过程可有效计算电路板温度与环境温度(θBA)之间的差值,功耗为1瓦。图6显示了一个这样的元件的CFD模拟,图7显示了θBA作为PCB尺寸的函数。图7可用于通过简单计算其有效占地面积来确定其他组件的θBA。假设所有组件具有相同的占位面积。


图6:PCB上单个组件的CFD模拟


图7:作为PCB尺寸 4 的函数的ΘBA分布。

电路板温度可以计算如下:

结温可以计算为:

其中ψJB是特征参数。

方法3 - 如果PCB可用,通过实验测量电路板温度TB,并使用公式8来查找结温。同样,这是近似值,因为器件耦合到PCB的条件可能与JEDEC测试板使用的条件完全不同。

出处:电子发烧友

围观 324

思考:你知道PCB行业一直涨价的原因吗?

demi的头像

PCB上游主要包括覆铜板、铜箔、铜球、半固化片、金盐、油墨、干膜及其他化工材料,柔性电路板的主要原料还包括覆盖膜、电磁膜等。下游主要应用于计算机、通讯设备、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和航天航空等领域,覆盖范围非常广泛。

PCB电镀后处理的工艺环节解析

demi的头像

完整的PCB电镀工艺包括电镀的后处理,广义地说,所有电镀层在完成电镀以后都要进行后处理。最简单的后处理包括热水清洗和干燥。而许多镀层还要求有钝化、着色、染色、封闭、涂装等后处理,以使镀层的性能得到更好发挥和加强。

PCB工艺中底片变形问题分析

demi的头像

一、底片变形原因与解决方法:

原因:
(1)温湿度控制失灵
(2)曝光机温升过高

解决方法:
(1)通常情况下温度控制在22±2℃,湿度在55%±5%RH。
(2)采用冷光源或有冷却装置的曝机及不断更换备份底片

二、底片变形修正的工艺方法:

1、在掌握数字化编程仪的操作技术情况下,首先装底片与钻孔试验板对照,测出其长、宽两个变形量,在数字化编程仪上按照变形量的大小放长或缩短孔位,用放长或缩短孔位后的钻孔试验板去应合变形的底片,免除了剪接底片的烦杂工作,保证图形的完整性和精确性。称此法为“改变孔位法”。

2、针对底片随环境温湿度变化而改变的物理现象,采取拷贝底片前将密封袋内的底片拿出,工作环境条件下晾挂4-8小时,使底片在拷贝前就先变形,这样就会使拷贝后的底片变形就很小,称此法“晾挂法”。

3、对于线路简单、线宽及间距较大、变形不规则的图形,可采用将底片变形部分剪开对照钻孔试验板的孔位重新拚接后再去拷贝,称此法“剪接法”。

4、采用试验板上的孔放大成焊盘去重变形的线路片,以确保最小环宽技术要求,称此法为“焊盘重叠法”。

页面

订阅 RSS - P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