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32SPIN2x 电机专用MCU功能特色——CRC计算单元


本章节将与大家一起使用CRC模块进行数据校验。
MCU是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元)的缩写,它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端口(I/O)、定时器(Timer)、串行通信接口(UART、SPI、I2C等)和其他外围设备控制器的单个芯片。MCU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控制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
由于其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MCU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系统、工业自动化等。MCU的选择通常基于应用的需求,如处理性能、功耗、外设接口等因素。
本章节将与大家一起使用CRC模块进行数据校验。
本章节将通过使用采集红外测距模块测量阻挡物的距离与大家一起学习配置ADC和DMA模块。
本章节将与大家一起配置I2C接口来控制一个OLED模块。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同步外设接口)是由摩托罗拉公司开发的全双工同步串行总线,该总线大量用在与EEPROM、ADC、FRAM和显示驱动器之类的慢速外设器件通信。
近年来,随着工艺与IP的逐渐成熟, 32bit的MCU增长迅速,风头之劲乃至于16bit的MCU基本上被跳过了. 现在说嵌入式MCU,要么就是8bit,要么就是32bit, 16bit的MCU产品型号屈指可数。
本应用笔记介绍了使用STM32F0和STM32F3系列MCU实现红外遥控接收和发送的解决方案。
10月21日,在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平头哥宣布开源其低功耗微控制芯片(MCU)设计平台,成为国内第一家推进芯片平台开源的企业。平台面向AIoT时代的定制化芯片设计需求,目标群体包括芯片设计公司、IP供应商、高校及科研院所等。
针对ARM-Linux程序的开发,主要分为三类:应用程序开发、驱动程序开发、系统内核开发,针对不同种类的软件开发,有其不同的特点。今天我们来看看ARM-Linux开发和MCU开发的不同点,以及ARM-Linux的基本开发环境。
据知名分析机构ICinsights在今年八月发布的数据披露,因为自动驾驶传感器和物联网需求增长的推动,MCU在未来几年将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报告中指出,2018 至 2023 年,全球MCU的销售额复合年均增长率 (CAGR) 将会达到3.9%,并在2023年达到213亿美元。
在嵌入式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面临CAN路数不够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转换模块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为您讲解几款模块的选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