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

2023年1月,STM32隆重推出全新的入门级MCU——STM32C0,以澎湃动能,迎来2023的开门红!

STM32C0是ST具有出色性价比的32位MCU系列,精简成本而不妥协性能:

✦ 经济适用——通过更有吸引力的价位和优化的BOM帮用户降低成本

✦ 性能可靠——受益于经过验证的STM32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 生态持续——与STM32G0系列引脚兼容,共享相同的技术平台

8位市场仍然坚挺

8位MCU成本低、便于开发,性能可以满足大部分场景需要,被广泛应用于消费、工业控制、家电和汽车(比如汽车风扇、雨刷天窗等)等下游领域。凭借着在性能、价格、功耗、可靠性及稳定性上完美的“平衡”表现,8位MCU仍然占据着相当的地位,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据ICInsights统计,2011-2020年全球MCU产品中,4/8位MCU占比为15%。到2026年,全球4/8位MCU依然有24亿美元的规模。

据芯知汇统计,2020年中国通用型MCU市场中,8位市场占比43%。

1.png

作为8位MCU的平替,STM32C0的价格与STM8 相当,而性能更加优秀,开发如8位MCU一样简单。未来,STM8 的产能规划不会增加,这意味着ST不会推荐新客户和新应用继续采用STM8,而是用STM32C0逐步取代。STM32C0必将成为下一代8位应用神器。

平替8位/16位产品设计

8位/16位MCU的典型应用覆盖智能家居产品(如冰箱,烤箱,咖啡机等),工业设备(如工业泵、风扇控制、断路器、烟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报警装置等),消费电子设备(如电脑外围设备、电子烟、其他配件等)。

2.png

用户的应用之所以选择8位/16位MCU,是看中它们价格便宜,经济适用、性能可靠,低功耗和方便快速开发的特点。STM32C0为8位/16位典型应用而生。STM32C0系列外设简单,经济适用,非常适合工程师开发;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STM32C0具有更强大的性能、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STM32庞大成熟的生态系统,供货稳定,更可加快产品开发和上市,是实现8位/16位典型应用的完美之选。经济适用的成本优势诱人的价格使STM32C0成为最划算的STM32MCU。更少的周边部件实现更小的PCB尺寸;平台优化,配备仅1对电源;高精度的嵌入式高速时钟,STM32C0通过这些措施对BOM成本进行充分优化,让工程师花小钱办大事。

  • 小巧紧凑的多种封装形式

STM32C0提供9种微型封装,从最小的SO8N到最大的LQFP48,从8pin到48pin,而普通MCU的引脚数很少能达到20pin以下。

  • 3x3mm 20pin-QFN,28/32/48-pin UFQFPN:超薄微型封装

  • WLCSP121.42 x 2.08mm:最薄、最小的外形尺寸,可以包在线材里,适合体积苛刻的应用

  • SO8N,TSSOP20,LQFP32/48:最常用,易于设计

3.png

  • 与STM32系列的连续性

STM32C0系列采用与STM32G0相同的90nm技术,确保高质量性能标准,确保用户轻松移植到STM32G0,与STM32G0一致的引脚为未来的产品升级留下了空间。

  • 基于Arm Cortex-M0+内核,主频48MHz

  • 提供44DMIPS指令吞吐量和114CoreMark性能

  • 与STM32G0系列的连续性:一致的引脚布局,同一IP平台,相同的技术平台

  • 卓越的动态功耗实现更出色的效率

STM32C0具有简单的低功耗架构,有运行、停止、待机或关机模式。运行模式下具有卓越的动态消耗,低于80μA/MHz:

  • 80~605µA的停止模式,无论是否打开HSIKER;唤醒时间取决于传输和闪存状态

  • 8µA备用模式

  • 在唤醒时间不是主要限制的情况下,关机模式电流低至20nA

由于HSI启动时间和默认启动频率为12MHz,而STM32G0是16MHz,因此STM32C0上的唤醒时间比STM32G0上的要长。

  • 可靠的芯片性能

STM32C0为用户提供可靠的芯片性能:

  • 32位Arm Cortex-M0+内核

  • 2-3.6V电源

  • I/O端口最大化

  • 一对电源组

  • 1%的内部时钟

  • 所有时钟源

● 低速32kHz

● 高速

● 内部/外部

  • 直接内存访问(DMA)

  • 带有电机控制功能的16位定时器

  • 通信外围设备包括2个USART

  • 实时时钟

  • 12位超高速ADC

  • 安全功能

  • 卓越的动态消耗80μA/MHz

  • SRAM尺寸

● STM32C011:6Kbytes

● STM32C031:12Kbytes

STM32C011/C031结构框图:

4.png

STM32C0与STM32G0的性能参数比较:

5.png

STM32C0系列产品具有相同的功能集,根据不同的RAM大小和封装分为不同型号,全部产品型号均已量产。

  • 丰富的开发工具和生态系统加快评估、原型和设计

STM32C0现已推出多种开发板供用户选择:

  • 带有C031的Nucleo开发板

  • 带有C031的Discovery开发板

  • 带有C011的Discovery开发板

来源:STM3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31

近年来,随着家电逐渐走向变频化和智能化,作为家电中非常重要的主控芯片MCU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市场形势。很多传统家电更新升级,同时衍生出不少创新的家电产品,这不仅使家电MCU用量增加,同时对MCU的性能要求也更高,很多在MCU领域积累多年的国产MCU厂商也因此找到了新的机会点。

另外,又因受到全球贸易冲突及疫情影响,不少国内家电厂商也担心海外芯片断供风险,选择了国产替代。

根据统计了解,2021年主要家电MCU产量基本上被7个国家所包揽。从产量结构来看,市场占比最多分别是日本、德国、中国和美国。

1.png

聚焦在国内,中国市场家电的MCU需求量从2017年的5.7亿颗增长到今年的约7亿颗。2022年白色家电MCU需求中,家用空调的需求量为4.3026亿颗,洗衣机为1.5314亿颗,而冰箱冰柜为1.087亿颗。虽然疫情给家电行业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整体来看并没有那么严重,加之MCU向32位转变,集群化越来越明显,家电产品功能越来越多,附加值的提升非常显著。

2.png    

尽管家电市场对MCU的需求量很大,但国内家电厂商多年来依赖于进口MCU芯片。早在2016年,空调、冰箱、洗衣机三大白电的芯片国产化占比不及2%,近几年随着国产MCU厂商的快速发展,技术和产品趋于成熟,在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方面也逐渐接近国际厂商的MCU产品。再加上国内整机厂商因为外部环境而开始寻求更多国产芯片替代方案以保障其元器件供应链安全,MCU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019年国产MCU仅占比11.1%,2020年上升到12%,进入2021年,国产MCU占比迅速增加,占比达到17.4%,根据今年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占比约22%,预测明年将达到27.2%。

3.png

未来的家电芯片还需要什么?

未来家电会朝着高效能、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家电设备对于更高端芯片的需求也对国产化芯片替代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芯片的角度来看,智能化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芯片,软件会更复杂,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无论是更多的传感器,更高算力、更智能的处理器,还是可达成智能节能的功率与电源芯片,乃至多设备互联所需的通讯芯片。

现实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智能空调普及率虽然在上升,但在线率还是比较低。但一些带有智能感知的、交互体验比较好的产品,比如语音交互,这类产品的在线率和活跃度非常高。语音空调在线活跃度是常规智能空调的10倍。

再比如:空调使用过程,能够根据负载情况、用户习惯,使用周期越久越节能、越符合用户使用习惯。这是智能化产品的价值体现。

特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追求,全屋智能也将会逐渐从国民家中普及开,无论是空调、净化器、加湿器、扫地机器人的互联互通,还是可穿戴体感设备与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家电产品智能化升级换代的过程,芯片必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来源:雅全电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6

自12月国内最新防疫政策调整以来,抗疫三年终于要接近尾声了。小编自己和身边的亲友同事也都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喜羊羊”、“美羊羊”等各种状态。除了各类退烧药、口罩、黄桃罐头之外,血氧仪也成为异常火爆的特需品。

1.jpg

血氧仪示意图

下面,小编就血氧仪的工作原理和所用MCU给大家做个介绍。

血氧仪主要测量指标分别为脉率、血氧饱和度、灌注指数。血氧饱和度是临床医疗上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而言,对血氧饱和度的测试,可有效监测呼吸系统异常状况。特别是肺部受到感染的患者,其血氧度会降低,易引发低氧血症。这类情况在体质虚弱,免疫功能缺陷,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等有基础疾病的人身上尤其显著。这类人群随着机体机能的下降,对于疲惫、呼吸不畅等症状的敏感程度降低,以至于当发现病症时,已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极易引发危及生命的其他症状。因此,作为有效的预测手段,血氧仪能及时地了解血氧饱和度的情况,若有明显的下降(如,血氧饱和度低于93%),则需及时就医。

以家用指压式血氧仪为例,一个血氧仪一般由MCU、存储芯片、两个控制LED的数模转换器、两个发光二极管驱动等组成。将发光二极管对准指尖被测部位,两个发光二极管释放波长为660纳米的红光和波长为940纳米的红外光,含氧的血红蛋白对这两种波长的吸收率和不含氧的差别很大。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计算出两种血红蛋白的比例。在血氧测量时,还原血红蛋白和有氧合血红蛋白,通过检测两种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的区别,所测出来的数据差就是测量血氧饱和度基本的数据。通过增加不同波长的光谱分析,可以将测量的精度做得更好。

2.jpg

血氧仪应用框图

灵动的MM32 MCU产品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了一些主流的血氧仪产品中,在去年底香港疫情爆发阶段及最近国内疫情蔓延之际,MM32F0010/F0020和MM32F0140都是该应用的主力产品。

MM32F的100K次Flash擦除次数可以有效地作为用户数据存储,从而在系统BOM上节省EEPROM,高性能的1Msps 12b ADC能对光电采样结果进行大数据量的暂存和处理,提高采样的效率并有助于对结果做高精度的计算。

新晋推出的MM32L0130系列,集成了段码LCD控制器,且待机功耗可低至100nA,可进一步降低血氧仪的整体功耗,实现更长久和易用的用户体验。

3.jpg

更多有关灵动血氧仪的信息,请访问:

https://www.mindmotion.com.cn/applications/medical_and_healthcare/portable_oximeter/

来源:灵动MM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5

SH87F881X系列无线连接MCU和模块利用CEVA业界领先的低功耗蓝牙 IP来实现超低功耗无线连接

全球领先的无线连接和智能感知技术及共创解决方案的授权许可厂商CEVA,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EVA) 宣布微控制器(MCU)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领导者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Sino Wealth Electronic Ltd.)已经获得授权许可,在其主要针对白色家电和更广泛工业物联网(IIoT)市场的最新SH87F881X系列无线连接MCU中部署使用CEVA的RivieraWaves 低功耗蓝牙5 IP

1.jpg

中颖电子连接业务部门总监Slug Zhang表示:“无线连接已经成为所有种类的白色家电和黑色家电的主要要求,以便连接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中。通过将CEVA功耗最低的低功耗蓝牙IP集成到我们的MCU产品中,能够巩固我们在这些市场的领导地位,并将业务范围扩展到IIoT市场。”

CEVA副总裁兼无线物联网事业部门总经理Tal Shalev表示:“在家用电器MCU市场中,中颖电子是获得业界公认的领跑者,我们很高兴与该公司合作,为其产品组合增加低功耗蓝牙连接功能,并扩大其在家居自动化领域的业务。”

CEVA的RivieraWaves蓝牙IP平台为低功耗蓝牙和蓝牙双模连接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每个平台均由一个硬件基带控制器和一个功能丰富的软件协议栈组成。这些平台具有灵活的无线电接口,可以配合RivieraWaves射频或各个合作伙伴的射频IP,从而实现最佳的代工厂和工艺节点选择。RivieraWaves 蓝牙IP平台支持所有最新的蓝牙功能,包括具有完整的LE音频和AuracastTM广播音频解决方案的同步通道、方向查找(AoA/AoD)、LE频道分类和其他增强功能。迄今为止,RivieraWaves蓝牙IP已用于超过30亿台出货设备,并获得数十家授权许可厂商青睐,获得许多世界领先的半导体企业和OEM厂商广泛部署在消费产品和物联网设备中,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扬声器、无线耳机和耳塞、助听器和其他可穿戴设备。如要了解有关RivieraWaves蓝牙IP平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页https://www.ceva-dsp.com/product/rivierawaves-bluetooth-platforms/

关于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13日,于2012年6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自主品牌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该公司还提供相应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售后技术支持服务。中颖电子的主要产品是工业控制级微控制器芯片和OLED显示驱动芯片,微控制器芯片主要用于家电主控、锂电池管理、电机控制、智能仪表和物联网;OLED显示驱动芯片则主要用于手机和可穿戴产品的屏幕显示驱动。中颖电子是工业控制单芯片产品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受益于中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和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中颖电子在家电MCU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颖电子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认定的首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该公司还获认定为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https://www.sinowealth.com

关于CEVA公司

CEVA 是排名前列的无线连接和智能传感技术以及共创解决方案授权商,旨在打造更智能、更安全、互联的世界。我们为传感器融合、图像增强、计算机视觉、语音输入和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数字信号处理器、人工智能处理器、无线平台、加密内核和配套软件。这些技术与我们的 Intrinsix IP集成服务一起提供给客户,帮助他们解决复杂和时间关键的集成电路设计项目。许多世界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厂商、系统公司和 OEM利用我们的技术和芯片设计能力,为移动、消费、汽车、机器人、工业、航天国防和物联网等各种终端市场开发高能效、智能、安全的互联设备。

我们基于 DSP 的解决方案包括移动、物联网和基础设施中的 5G 基带处理平台;用于摄像头设备的高级影像技术和计算机视觉;适用于多个物联网市场的音频/语音/话音应用和超低功耗的始终开启/感应应用。对于传感器融合,我们的 Hillcrest Labs 传感器处理技术为耳机、可穿戴设备、AR/VR、PC机、机器人、遥控器、物联网等市场提供广泛的传感器融合软件和惯性测量单元 (“IMU”) 解决方案。在无线物联网方面,我们的蓝牙(低功耗和双模)、Wi-Fi 4/5/6/6E (802.11n/ac/ax)、超宽带(UWB)、NB-IoT和GNSS 平台是业内授权较为广泛的连接平台。

围观 21

我们都知道硬件看门狗的目的:是用来监测系统,防止系统死机,并在死机的情况下使其系统复位重启。

在RTOS操作系统中,如果任务(线程)较多,出现高优先级任务长时间占用CPU资源,低优先级任务长时间得不到执行这种想象,那么我们的系统就是具有“Bug”的系统。

如上描述,假如我们的线程没有死机,只是长时间得不到执行。在这种异常情况下,我们又不希望系统复位,只希望执行特定代码,那我们该如何来避免这种问题呢? 

关于看门狗

硬件看门狗:利用一个定时器计数电路,其定时输出连接到电路的复位端,程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定时“喂狗”。

因此程序正常工作时,定时器总不能溢出,也就不能产生复位信号。如果程序出现故障,不在定时周期内喂狗,就使得看门狗定时器溢出产生复位信号并重启系统。

在STM32中,有两个看门狗:独立看门狗和窗口看门狗。原理和功能都类似,只是应用场景不一样。
软件看门狗:软件看门狗和硬件看门狗原理类似,都是定期(在时间溢出之内),对其喂狗。只是软件喂狗的方式是通过自身设计的计数来实现。

硬件+软件看门狗监测多任务的原理

1.利用一个监测线程(自身),来监测其它多个线程;2.利用硬件看门狗来监测自身。

1.jpg

如图:

假如我系统中有多个应用线程(如上图),我就利用一个监测线程(自身),来监测其它多个应用线程。

同时,为了防止自身线程异常,利用一个硬件看门狗来监测自身。这样就可以做到双重监测的作用。

软件案例

上一节上述的原理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那么这一节来看看代码:

监测线程(自身):

2.jpg

简单来说:在监测线程(自身)之中,需要对硬件看门狗进行喂狗。软件看门狗的角色:在这里就是对齐计数,浏览是否溢出,我把它封装成一个浏览函数。具体的喂狗就在其他各个被监测的线程中。

3.jpg那么,再看软件看门狗对其中一个应用线程喂狗的代码:这里只是简单的举例,一个主线程里面的喂狗。相当于:我线程启动之后,就需要定时喂狗。如果这里长时间不喂狗,那么监测线程(自身)就会发现你没有喂狗。

实现方法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其原理了。具体实现的方式方法很多种,可根据自己实际项目需要,添加相应的接口。这里举例几点吧。
定义一个数据结构:

4.jpg


这里举例,是实现最基础的东西,比如计数器,最大超时值等。

注册接口函数:

5.jpg

监测浏览函数接口:

6.jpg

以上只是教大家方法,具体的实现,可自己根据自己习惯,项目需求来定制化开发。

来源:strongerHuang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0

您是否遇过这种场景,行车时突然遇到胎压不足或轮胎漏气,如果此时有一个便携式充气泵,则可以助您快速解困,不再被动。充气泵又叫打气机、打气泵,体积小巧、方便携带;有气压显示表,可准确测量气压,功率大,效率高,可快速给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皮球等充气。

爱普特推出的基于全国产RISC核自研的APT32F110X的充气泵控制方案,自带LCD显示驱动,可节省驱动IC,降低方案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方案特点:

  • 控制板电路简单,元器件少

  • 多种振荡源选择

  • 使用芯片丰富的定时器及LCD模块 Flash资源

  • 芯片内部集成UART通信模块,非常方便与外部模块进行通信交互

  • 芯片内部集成12位ADC,最大转换速度1MSPS

  • IFC功能实现保存当前工作状态及模式,重新来电后可恢复上一次工作状态

  • 高抗干扰性,产品通过CS 10V 150KHz~230MHz动态测试,EFT ±4KV

1.png

方案框图

2.png

电路图

3.jpg

实物图

方案中使用到的主控MCU是爱普特2022年推出的全国产高可靠32位MCU—APT32F110X,内置多路通用及增强型定时器,可实现灵活的PWM 输出,同时具有DMA和高速SPI通讯接口,内嵌多模式段码液晶驱动控制器,可以直接驱动LCD显示屏幕,支持20通道的12位ADC,还支持LCD/LED/Touch/温度传感器等功能,功耗最低可至1uA。APT32F110X是基于爱普特自研的微处理器IP库研发量产,且该IP库已经过上亿颗芯片量产验证,成熟可靠,因此在性能及成本上做到了最优平衡。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LCD驱动、智能家电、物联网、消费电子、消防、医疗电子等领域。

APT32F110X芯片特性:

  • 工作电压范围1.8V-5.5V

  • 主频最高可达48MHz

  • 高可靠性:ESD HBM ±4KV,EFT±4KV动态,宽电压高信噪比,动态CS10V

  • 片载64K(32Kbytes可选)程序闪存,独立2Kbytes数据闪存,含8Kbytes SRAM

  • 丰富的外设,支持I2C/SPI/UART/USART/SIO

  • 支持硬件CRC,独立硬件除法器

  • 支持低电压检测

  • 支持内部模块互联触发

  • 搭载增强型PWM,支持互补带死区模式

  • 支持19路12位ADC,支持2路模拟比较器

  • 支持8*26或4*30 LCD驱动,支持8*10点阵LED驱动

  • 支持Touch Key功能,硬件触控,环境自适应,低功耗

  • 10个大电流驱动管脚

  • 支持RTC功能/DMA功能/IP模块互联触发

爱普特充气泵方案目前已在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稳定出货,并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如需方案详情或产品技术支持,请联系爱普特微电子。

来源:爱普特微电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4

近年来国产厂商积极布局各系列MCU产品线,开始逐渐在特定细分领域实现突破。而最近两年来下游需求强劲,供应端却吃紧,国内设计公司面临着极大的Time to Market的时间压力,高端领域的MCU对质量的诉求也极高。如何高效地进行测试开发,快速定位芯片失效问题并进行质量把控,是MCU芯片厂商急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其中车规MCU方面,与消费级、工业级芯片相比,其行业认证难度大、周期长,例如可靠性相关的AEC-Q 100以及汽车功能安全验证相关的ISO26262等,因而对测试的要求更加严苛。研发实验室不仅需要解决产品复杂度变高、验证项目增多等挑战,更要解决如何用标准易用的工具完成对测试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合规评审,如何实现Design Spec需求跟踪与覆盖,做到需求可闭环、可追溯。

难点与挑战

MCU测试对自动化要求极高

对于MCU芯片来说进行大而全的Full  Characterization 的全覆盖的测试是进行失效暴露和定位的有效手段。MCU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芯片在测试上有特别的需求点:

  • 内部功能模块多

  • 测试用例多

  • 每个测试用例都需要对大部分引脚进行遍历

因此对于芯片Full Characterization的测试来说,现在绝大多数芯片设计公司都希望用一种高效的自动化测试方案。但由于没有合适的软硬件工具,编写和维护测试用都需要大量的手动操作,并且不同外设都是由不同工程师开发,如何有效进行测试用例自动化组织也是一大难题。如果不能够进行高效地全引脚全测试用例遍历,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工时间,拖慢整个芯片开发的周期。

MCU测试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需要深度的软硬件定制开发

以MCU数字通信接口测试为例,经常会在特定应用场景下遇到非标准通信协议的支持,通常设计公司工程师会自己定制MCU/FPGA测试板对这些非标协议进行测试,这样耗费了大量工程师时间进行专用测试板的开发,而这本非芯片测试的主要目的。

以智能电表类的MCU为例,其应用场景需要监测三相交流电,因此对引脚之间的同步性能要求较高,而这对于测试设备来说,不同仪表的高精度测试性能和低延迟同步能力要求也较高。

MCU测试对于数据分析的处理能力要求极高

以车规应用为例,车规MCU芯片对于Spec的卡控要求很高,基于AECQ100的质量诉求均要求车规芯片达到0 DPPM,因此在进行车规MCU测试的时候需要反复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Test Limit、对测试项进行调整分析,并快速定位Failure Pattern进行研发改进。而目前绝大多数实验室的数据分析都是工程师通过大量的手动excel分析,如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多维度灵活变化(不同测试程序、不同测试硬件、不同温度、工艺、电压、激励条件等等)则显得非常困难。

MCU测试需要多个团队协作配合完成

MCU本身测试开发经常将不同测试项分配给不同工程师,在数据分析处理上也包含研发工程师、产品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不同角色的配合。不同工程师的经验不同,导致测试开发的质量和对芯片的理解存在偏差,组合起来的测试方案和对问题的追溯往往需要大量的联合调试反复沟通确认,导致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的浪费。业界都期望有高效的工具缩短整个产品和测试开发的时间。

解决方案

孤波基于对MCU测试的深度理解给上述的痛点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孤波的MCU测试方案是由高度可配置化、高效自动化执行的软件和可定制的硬件方案组成,结合孤波业界领先理念的研发测试协同软件OneTest及OneData,更可快速达到上述的目标。

基于测试用例IP化管理、可支持不同硬件快速添加的测试开发执行软件OneTest

孤波的OneTest研发测试协作开发工具能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和MCU自动化程度。OneTest以产品Spec为驱动,支持研发测试计划导入,可将不同仪器设备(包括自定义测试板)快速添加,单个测试用例的深度调试,并且基于测试用例IP化的思想可将测试用例进行有效组织实现自动化序列构建,并且这些测试用例IP可复用到不同MCU外设和不同项目中。

基于OneTest的平台特性,工程师将MCU设计公司现有不同厂商的仪器利用统一定义的驱动API控制,并且抽象出其多个产品线通用的标准化测试方法IP。工程师可以在OneTest中调用任意的测试方法,并且组合任意的参数扫描组合,甚至是温箱的温度控制序列,在5分钟内就能完成一次参数遍历所需要的配置。

1.png

OneTest特性参数扫描图形化显示

调试器如J-link、测试板如自制单片机板抽象均可添加到OneTest的仪器种类中。在此基础上,OneTest测试流可以控制自动化的MCU固件加载和烧写,结合客户固件源码的版本控制策略,实现了芯片回归测试过程。

针对特定应用而开发的硬件方案

在MCU Power(电源类)测试中,工程师以往受仪器功能和对仪器使用熟悉程度的限制,对复杂上电条件的测试用例覆盖率不足。我们基于多个仪器间共享时基、路由采集事件信号作触发的方式,实现多引脚的同步、不同斜率、可自定波形的电源上电和实时电压电流测量。

2.png

两路不同斜率上电,同时采集三路电压

类似地,我们利用共享时钟和触发的方式,结合对测试引擎并行度的设计优化,为不同并行度设计的仪器提供了统一的并行执行度。

在数字和串口通讯应用上,孤波与仪器厂商合作重新定制了数字总线仪器的FPGA IP,向待测MCU芯片提供了基于边沿采样的仪器数字从机接口。这使得MCU作串口通讯主机的验证,不再需要客户自行定制FPGA或单片机程序实现。实时获取MCU串口发送数据流并进行交互后,仪器还可定制对特定时序和指令的应答,支持了非标协议从机的快速原型和测试接口实现。

3.png

4.png

5.png

定制数字通信从机原型

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在新一版的芯片开始调试时,以往每个工程师拿到自己的测试数据后,会分别制成表格再收集进行评审。现在工程师可利用孤波OneData数据分析工具,构建快速实验室数据管理和报表分析。工程师可轻松在数据工具上进行多维度数据处理,从而快速观察产品PVT趋势,不同测试之间差异。针对大批量的数据处理,更可帮助工程师快速向研发端提供失效模型分析和数据溯源,指导产品设计迭代和工艺检查。

6.png

利用OneData检视查找数据异常峰值

孤波的MCU测试方案建立在与MCU厂商实际工作落地执行中的认知与洞察基础上,并深度结合了业界领先理念的基于数据与软件平台基建的方式,使得客户在研发测试各个环节中的效率与质量大大提高。

来源:孤波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3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全面转入“乙类乙管”新阶段,自我健康监测管理更加重要,特别是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出现“沉默性缺氧”现象,若不能及时加以发现和医治,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危重情况。因此,防疫专家建议脆弱人群应尽早在发病初期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使用便携式家用血氧仪进行自我监测。

那么问题来了,小小的便携式血氧仪为什么如此重要,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又是如何工作的?除了血氧仪,国产芯片在医疗健康设备上还有哪些应用?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为什么选择血氧仪?

血氧仪是用来检测人体血氧饱和度的主要仪器设备,而血氧饱和度是判定新冠重型患者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规定,血氧饱和度低于93%应该及时就医。在通常情况下,血氧含量降低(血氧饱和度低于90%)就会引发严重低氧血症,这时会出现疲惫、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还有部分老年人对血氧降低不敏感,甚至在血氧饱和度已经很低的情况下也感受不到任何不适,即所谓“沉默性缺氧”,但是,其低氧血症会给身体健康留下严重隐患并危及生命。因此,只要血氧监测发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无论是否新冠阳性感染者,也无论是否有其他高危症状,都需要及时就医。最近,便携式血氧仪由于方便使用而成为个人和家庭血氧监测的必备“神器”,甚至跟疫情初期的额温枪一样成为抢手货。

血氧仪的工作原理

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量不同,通过检测和分析这种差别,就可以得出血氧数据。指夹式、手腕式、臂式、手持式、可穿戴式等便携式血氧仪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都是通过设备上的测试灯照射人体,之后人体反射光信号,设备上的接收器接收到这些光信号后,通过智能算法分析得出血氧饱和度数据。市面上的家用便携式血氧仪的测量误差通常在5%以内,其测量结果可作为家庭自我监测参考。一旦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医院专业设备监测数据作为进一步诊断的依据。

家用血氧仪的结构和功能都较为简单,主要由一颗MCU控制芯片,配合光电二极管等外围器件电路组成,实现信号采集、数据分析和结果显示等功能。其中带有低功耗、高精度ADC等功能的MCU芯片是保证血氧仪精确度的核心器件。

国产N32系列MCU的医疗健康应用

国产芯片厂商国民技术在疫情初期就已推出了基于N32 MCU的血氧仪、额温枪等家用医疗设备解决方案,后续又根据需要及时推出了核酸检测仪、心电图仪、血糖仪等解决方案,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了贡献。国民技术N32G031、N32G430、N32L406、N32G452、N32G455、N32G457等MCU,以及N32WB031蓝牙芯片等在血氧仪、额温枪、红外测温仪、核酸检测仪、心电图仪、血糖仪、血压计等医疗健康设备中都有成功应用案例。

1.jpg

家用医疗案例分享

指夹式血氧仪应用

血氧仪主要测量指标分别是脉率、血氧饱和度、灌注指数。其中血氧饱和度是指在全部血容量中被结合氧气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氧气容量的百分比,是临床医疗上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指夹式式血氧仪可用于家庭血氧监测。

2.jpg


推荐型号:N32G031、N32G430、N32WB031

额温枪应用

额温枪针对量测人体额温基准设计,操作非常简单、方便携带,使用非常广泛。当额温枪对准被测对象时,红外线传感器就会进行温度采集,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运放放大,随后进行AD转换,然后将转换结果通过通信接口传输到MCU,最后通过LCD段码屏显示出来。

3.jpg


推荐型号:N32L406

红外测温仪应用

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各种场合均有大量应用。红外测温仪配置激光瞄准器辅助快速瞄准目标,主控MCU通过I2C通信读取红外测温芯片温度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通过SPI通信在LCD上显示温度数据,并具有工作模式设置、蜂鸣器报警、温度数据存储,以及将温度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进行数据分析等功能。

4.jpg


推荐型号:N32G452

核酸检测仪应用

核酸检测为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关键的支持性证据。核酸检测仪主要用于医院或监测机构检测病原体的核酸,通过直击病毒的RNA或DNA结构,检测血液中是否在病毒核酸,诊断有无病原体感染。

5.jpg


推荐型号:N32G452、N32G455

心电图仪应用

心脏在搏动之前,心肌会发生兴奋,产生微弱电流并经人体组织向各部分传导。由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不同,各部分与心脏间的距离不同,因此在人体体表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电位变化,这种人体心脏内电活动所产生的表面电位与时间的关系称为心电图。心电图仪就是用来记录这些生理电信号的仪器,便携式心电图仪通常由主机、导联线、电源、打印机等组成,可用于门诊和急救等场合。

6.jpg


推荐型号:N32G455、N32G457

血糖仪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但中国糖尿病监测医疗器械市场发展低于全球发展水平,现处于快速追赶阶段。糖尿病监测医疗器械分为血糖监测系统、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和其他器械。血糖仪主要应用于普通用户的慢性病血糖日常监测中,可自主对血糖进行监测,可作为普通临床诊断依据之一。

7.jpg


推荐型号:N32L406

来源:Nations加油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5

PEmicro宣布,其开发与烧录工具现已全面支持极海APM32F0、APM32F1、APM32F4系列MCU。通过使用Cyclone Programmers,可安全可靠地烧录上述APM32 系列MCU,为用户提供更好性能。

1.png

极海高性能、高集成度、低功耗APM32工业级/车规级MCU,基于Arm® Cortex®-M0+/M3/M4内核,拥有强大运算性能和增强型存储空间,具有丰富的协处理功能和广泛的外设资源,可为用户提供灵活的使用体验;同时在安全性上也有出色表现,目前相关产品已通过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EC 61508功能安全认证、IEC 60730软件安全认证、以及AEC-Q100车规认证,符合工业控制、汽车芯片高可靠性标准要求。目前极海APM32工业级/车规级MCU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家庭、高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慧能源等对安全与可靠性要求高的领域。

2.png

极海致力于不断完善生态体系,提供灵活便捷、简单易用、丰富多样的软硬件开发工具及生态平台,为工程师伙伴提供出色的使用体验,助力缩短产品设计时间、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性能最优化。

关于PEmicro

PEmicro成立于1982年,提供业内领先的嵌入式系统工具,为客户提供无与伦比的开发及通用的生产调试编程功能,且易于操作。PEmicro开发与烧录工具可无缝集成到各种广泛使用的第三方IDE中。关于PEmicro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https://www.pemicro.com

来源:Geehy极海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1

IAR Systems嵌入式开发解决方案现已全面支持兆易创新GD32系列芯片,与合作伙伴一同提升产业影响力

今日,嵌入式开发软件和服务的全球领导者IAR Systems与业界领先的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兆易创新GigaDevice联合宣布,最新发布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9.32.1版本已全面加强对兆易创新GD32系列的支持,其中包括兆易创新不久前发布的基于Cortex®-M33内核的GD32A503系列车规级MCU。

1.jpg

GD32A503系列MCU采用先进的车规级工艺平台,遵循车规级设计理念和生产标准,符合车用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可以广泛用于多种车用场景,如车窗、雨刷、空调、智能车锁、电动座椅、电动后备箱、氛围灯、动态尾灯等车身控制系统、车用照明系统和电机电源系统,以及仪表盘、车载影音、娱乐音响、中控导航、车载无线充等智能座舱系统。得益于出色的安全监测机制,GD32A503也适用于部分ADAS辅助驾驶系统,如环视摄像头、AVAS声学警报系统等。

GD32A503系列车规级产品与工业类产品在开发工具、配套软件等方面一脉相承,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兼容和复用,可以有效节省开发时间,降低开发难度。用户沿用现有的丰富的MCU生态系统即可开发车规级项目,这将持续发挥Arm技术优势并推动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普及。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为兆易创新GD32 MCU提供完整的工具链,包括高度优化的编译器以及高级调试功能,例如灵活的代码和数据断点、运行时堆栈分析、调用堆栈可视化。借助代码分析工具C-STAT和C-RUN,开发人员能够在日常开发过程中及早发现代码中潜在的问题,提高代码质量。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还提供经过TÜV SÜD认证的功能安全版本,符合ISO 26262的要求。对于使用持续集成(CI/CD)工作流,自动化构建和测试流程的公司,IAR Embedded Workbench的构建工具也可用于Linux平台。

该版本还为开发人员提供了适用于 Visual Studio Code 的扩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用户可访问 Visual Studio Code Marketplace 轻松获取此扩展。此外,IAR Systems还在中国设立了直销团队,为客户提供快速、专业、本地化的技术支持服务。

兆易创新产品市场总监金光一表示:“很高兴与IAR Systems持续加强合作,凭借多元的产品组合和丰富的开发生态,兆易创新GD32 MCU正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客户提供服务。此次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版本更新增加了对GD32A503系列型号的全面支持,支持汽车用户高效、便捷地完成MCU代码的调试和优化,为汽车热点应用打造更优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IAR Systems亚太区副总裁Kiyo Uemura表示:“IAR Systems和兆易创新的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建立了深入而稳固的关系,现在我们又一起朝着新方向跨进一步。全球的汽车产业正经历巨大变革并体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MCU的发展已成为汽车电子智能创新的关键推动因素。IAR Systems将继续加强与生态伙伴的合作,与合作伙伴一同提升产业影响力。”

如需了解GD32A503更多信息,请访问GD32MCU.com。如需了解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ar.com/arm

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5

页面

订阅 RSS - M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