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

MCU是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元)的缩写,它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端口(I/O)、定时器(Timer)、串行通信接口(UART、SPI、I2C等)和其他外围设备控制器的单个芯片。MCU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控制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

由于其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MCU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系统、工业自动化等。MCU的选择通常基于应用的需求,如处理性能、功耗、外设接口等因素。

选择适合某个产品使用的微处理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要考虑许多技术因素,而且要考虑可能影响到项目成败的成本和交货时间等商业问题。

在项目刚启动时,人们经常压抑不住马上动手的欲望,在系统细节出台之前就准备微控制器选型了。这当然不是个好主意。

在微控制器方面做任何决策时,硬件和软件工程师首先应设计出系统的高层结构、框图和流程图,只有到那时才有足够的信息开始对微控制器选型进行合理的决策。此时遵循以下10个简单步骤可确保做出正确的选择。

步骤1:制作一份要求的硬件接口清单

利用大致的硬件框图制作出一份微控制器需要支持的所有外部接口清单。有两种常见的接口类型需要列出来。第一种是通信接口。

系统中一般会使用到USB、I2C、SPI、UART等外设。如果应用要求USB或某种形式的以太网,还需要做一个专门的备注。这些接口对微控制器需要支持多大的程序空间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种接口是数字输入和输出、模拟到数字输入、PWM等。这两种类型接口将决定微控制器需要提供的引脚数量。图1显示了常见的框图例子,并列出了对I/O的要求。


图1:硬件功能清单

步骤2:检查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和要求将显著影响微控制器的选择。处理负担是轻是重将决定是使用80MHz的DSP还是8MHz的8051。就像硬件一样,记录下所有要求非常重要。

例如,是否有算法要求浮点运算?有高频控制环路或传感器吗?并估计每个任务需要运行的时间和频度。然后推算出需要多少数量级的处理能力。运算能力的大小是确定微控制器架构和频率的最关键要求之一。

步骤3:选择架构

利用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信息,一个工程师应该能够开始确定所需的架构想法。8位架构可以支撑这个应用吗?需要用16位的架构吗?或者要求32位的ARM内核?在应用和要求的软件算法之间经常推敲这些问题将最终得出一个解决方案。

不要忘了还有未来的可能要求和功能扩展。只是因为目前8位微控制器可以胜任当前应用并不意味着你不应为未来功能扩展甚至易用性考虑16位微控制器。

记住,微控制器选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你可能在这个步骤中选择了一个16位的器件,但在后面的步骤中发现32位ARM器件会更好。这个步骤只是让工程师有一个正确的考虑方向。

步骤4:确定内存需求

闪存(flash)和RAM是任何微控制器的两个非常关键的组件。确保程序空间或变量空间的充足无疑具有最高优先级。选择一个远多于足够容量的闪存和RAM通常是很容易做到的。

不要等到设计末尾时才发现你需要110%的空间或者有些功能需要削减,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实际上,你可以在开始时选择一个具有较大空间的器件,后面再转到同一芯片系统中空间更小些的器件。

借助软件架构和应用中包含的通信外设,工程师可以估计出该应用需要多大的闪存和RAM空间。不要忘了预留足够空间给扩展功能和新的版本!这将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许多头疼问题。

步骤5:开始寻找微控制器

既然对微控制器所需功能有了更好的想法,现在就可以开始寻找合适的微控制器了!像艾睿、安富利、富昌电子等微控制器供应商是寻找微控制器的一个很好的起点场所。

与这些供应商的现场应用工程师讨论你的应用和要求,通常他们会向你推荐一款技术领先又能满足要求的新器件。不过要记住,他们可能有推销某个系列微控制器的冲动!

第二个最佳场所是你已经熟悉的芯片供应商。例如,如果你过去用过灵动微电子的器件,并有丰富的使用经验,那就开启他们的网站吧。

大多数芯片供应商都有一个搜索引擎,允许输入你的外设组合、I/O和功耗要求,搜索引擎会逐渐缩小器件范围,最终找出匹配要求的器件清单来。工程师随即可以在这个清单中仔细选择出最合适的一款微控制器。

步骤6:检查价格和功耗约束

到这时,选型过程应该得出许多潜在的候选器件了。这时应认真检查它们的功耗要求和价格。如果器件需要从电池和移动设备供电,那么确保器件低功耗绝对是优先考虑的因素。

如果不能满足功耗要求,那就按清单逐一向下排查,直到你选出一些合适的来。同时不要忘了检查处理器的单价。虽然许多器件在大批量采购时会接近1美元,但如果它是极其专用或高端的处理机,那么价格可能很重要。千万不要忘了这一关键要素。

步骤7:检查器件的可用性

至此你手头就有了一份潜在器件清单,接下来需要开始检查各个器件的可用程度如何。一些重要事项需要记住,比如器件的交货期是多少?是否在多个分销商那里都有备货,或者需要6至12周的交货时间?你对可用性有什么要求?你不希望拿到一份大定单却必须干等3个月才能拿到货吧。

接下来的问题是器件有多新,是否能够满足你的产品生命周期需要。如果你的产品生命周期是10年,那么你需要找到一种制造商保证在10年后仍在生产的器件。

步骤8:选择开发套件

选择一种新的微控制器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找到一款配套的开发套件,并学习控制器的内部工作原理。一旦工程师热衷于某种器件,他们应寻找有什么可用的开发套件。

如果找不到能用的开发套件,那么这种器件很可能不是一个好选择,工程师应该重新退回去寻找一款更好的器件。目前大多数开发套件不到100美元。支付比这个价格高的费用(除非这种套件能适应多种处理器模块)实在有些冤枉。换一种器件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步骤9:调查编译器和工具

开发套件的选择基本上限制死了微控制器的选型。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检查可用的编译器和工具。大多数微控制器在编译器、例程代码和调试工具方面有许多选择。

重要的是确保所有必要的工具都可用于这种器件。如果没有得心应手的工具,开发过程将变得异常艰苦且代价高昂。

步骤10:开始试验

即使选定了微控制器,事情也不是说一成不变了。通常拿到开发套件的时间远早于第一个硬件原型建立的时间。要充分利用开发套件搭建测试电路、并将它们连接到微控制器。

选择高风险的器件,设法让它们与开发套件一起工作。随后你可能会发现,你认为能很好工作的器件存在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然后被迫选择另外一种微控制器。

在任何情况下,早期的试验将确保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有必要做出改变,影响将降至最小!

围观 362

原子读操作是在MCU并发编程中常用的操作,简单举个例子来阐述问题:

我们使用RTOS或裸机状态编程时,必然需要一个全局时钟基准,通常是在一个定时器中断中累加实现,简化代码如下:

static unsigned long volatile __jiffies = 0; /* 全局时钟基准节拍累加器 */

ISR_TIMER() /* 定时中断服务函数 */
{
++__jiffies;
/* 其它代码...: */
}

对于其中的__jiffies变量,就是全局时间基准,程序中其它地方都会对其进行原子读操作来判断时间,典型的接口实现如下:

unsigned long get_jiffies(void)
{
unsigned long tmp;

CLOCK_IRQ_DIS(); /* 关定时中断 */
tmp = __jiffies;
CLOCK_IRQ_EN(); /* 开定时中断 */

return tmp;
}

请注意,其中关于对中断的开关是对该定时中断中所有代码会带来影响。如果在RTOS中,关中断的时间是一种重要性能指标,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中断快速响应能力。

在此假设一个最艰难的架构,8位机(AVR、51等等),其上只有8位单字节数据的读写是单指令原子的,其中unsigned long型在这样的架构下是32位8字节。

根据各位朋友提出情况,进行说明:

1、有朋友认为读操作没必要关中断.

这个显然不可能,当你读了32位变量任何一个字节的时候,剩下的7个字节都可能改变。

2、认为在中断函数建立数据拷贝

这个理由同上,无论如何复制,都难以避免读的瞬间数据被破坏

3、建立单字节原子锁

该体系必须支持测试清零指令,而且就算支持。如果中断里发现锁被占有了,那这个周期还能进行+1操作么?无论是用变量缓存还是丢弃,所记时间都不准了。

实现如下:

unsigned long get_jiffies(void)
{
unsigned long tmp;

do {
tmp = __jiffies;
} while(tmp != __jiffies);

return tmp
}

简单得大家可能都不相信,可以满足任何MCU架构完成如上对__jiffies变量的操作(必须单核),大家可以仔细想想。

无锁单读单写队列是MCU上经常用的,对中断通信接口的缓冲非常方便可靠。以此为基础,可跨平台实现。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

围观 501

作者:代文豪、罗克露、雷健

在不断的发展的 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中,软件危机所带来的危害也日渐显现。如何利用软件重用的相关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领域分析是识别、捕捉、组织、分析和表示软件域中相关信息,确定软件的体系结构、框架和构件,以支持软件重用的软件工程过程,是解决重用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领域分析的相关概念、方法、过程以及产品的研究,从而得出在 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进行领域分析的相关方法以及经验。

1、前言

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又称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是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其发展,将计算机的 CPU、RAM、ROM、定时数器和多种 I/O 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当前 MCU 嵌入式系统之间各自封闭开发,不同系统之间的重复工作比较多,大大增加了软件开发的成本和周期,同时系统的可靠性却得不到保证,MCU 嵌入式开发面临着软件规模和复杂性迅速扩大、开发时间紧张,同时又要保证开发质量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

1968 年,Mellroy 在其论文“大量生产的软件构件”中首次提出软件复用的思想,其目的在于探索利用“为了复用目的而设计的软件成分”生产软件的过程,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各种软件重用方法中,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Component-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 CBSD)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并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构件化的软件过程可以分成领域工程(开发构件)和应用过程(使用构件开发应用程序)两个独立的子过程。领域工程是可复用软件资产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包含领域分析、领域设计和领域实现 3 个阶段。在整个软件的复用过程中,领域分析是其关键,只有通过领域分析才能得到相似系统中的可复用资产(领域模型、软件体系结构、可复用构件等)从而进一步支持领域中新系统开发的复用。因此形成在 MCU 嵌入式系统中的有效的领域分析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2、MCU 嵌入式系统开发模式及现状

2.1 MCU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模式

目前 MCU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流程基本以包含人机界面处理的主流程(缓处理)、外部非同步中断处理(急处理)、时序输入为中心,再加上机芯控制处理(按照一定规则处理)等各种其他控制组成。MCU 每完成一种功能,其处理过程都遵循 IPO 模式(Input,Process,Output),如图 1 所示。

图 1 IPO 模式

对于每个模式来说,它的输入参数,输出结果都是固定的格式,所以对于一个成熟的模式来说,它的行为是确定的,约束是明确的。因为这些特点,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所具有的内聚性,和稳定性。

因为领域的内聚性,我们可以使用相对较少的、有限的可复用信息来反应整个领域的需求,以及应用。因为领域的稳定性,我们通过领域工程所得到的成果,可以对进行领域工程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在将来的工作中得到补偿。

2.2 MCU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现状

MCU的应用能够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关键的原因在于能够通过对软件的灵活定制以达到不同的功能从而针对不同的应用。随着功能的日益增长,MCU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难度也随之加大。如果内藏ROM 容量在8K 字节之内,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可以单独一人花费2-3 月用汇编语言进行软件开发,而超过16K 的ROM 想要单独完成会更有困难。特别在消费电子领域,产品的更新换代从以前的年为单位到现在的以月甚至以周为单位,这
导致在以产品质量为生命的企业中,发生质量问题而不得不大量召回产品造成巨大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发中,有经验的开发者通常会选择性的复用以前的工作成果(代码、软件体系、工具、文档),但这种复用一般是个人的,复用的来源也是个人以前的经验成果。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例如一个企业中,这样的复用是经常性的,它们有着以下的特点:

1、一个领域内可复用的资源和复用的机遇是非常多的,但通常情况下无法对可复用资源进行管理,无法决定何时复用以及复用的方式,从而无法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2、一个领域内掌握某种复用资源的往往是个体,复用资源无法共享,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力不能进一步的提高。

3、由于掌握资源的个体的离开,导致资源的损失;新加入的个体无法系统地取得这些资源,而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

这种复用被称为个人复用(ad-hoc reuse)。如果能够对领域内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更有效的方式进行管理、复用,将能进一步提高软件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这种方式被称为系统复用(systematic reuse)。领域工程正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3、领域工程与领域分析

3.1 领域的含义

领域是指一组具有相似或相近软件需求的应用系统所覆盖的功能、问题、问题解决方案或知识区域。领域可分为水平领域和垂直领域:水平领域是指根据应用系统内部模块的功能性分类而得到的相似问题空间,如数据库系统、工作流系统等;垂直领域是指具有相似业务需求的一组相似应用系统所覆盖的业务区域,而我们的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则属于垂直领域。

3.2 领域工程

领域工程是为一组相似或相近系统的应用工程建立基本能力和必备基础的过程,它覆盖了建立可重用的软件构件的所有活动。领域工程对领域中的系统进行分析,识别这些应用的共同特征和可变特征,对刻画这些特征的对象和操作进行选择和抽象,形成领域模型,依据领域模型产生领域中应用共同具有的体系结构,即特定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Domain Specific Software Architecture DSSA),并以此为基础,识别、开发和组织可复用构件。

在进行领域工程的活动中,通过对领域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交叉对比,能够形成一系列的标准。这些标准对构件的选用,以及新构件的产生形成规约,从而指导和规范新产品的开发。同时,由于这些选择是经过了长期时间和实践的论证,所以这些标准也是具有科学性的。当我们要进行同一领域新系统的开发时,只需要根据领域模型,确实新的需求规约,再根据特定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形成新的系统设计,并依据相关的标准选取,构造构件,组装到新系统中。这样新系统的质量以及开发效率都将得到可靠的保障,公司也能通过对行为的规范对整个开发流程进行管理、监控。

3.3 领域分析的含义及方法

在系统化的软件复用中,充分的可复用信息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信息需要被显示地表示,以便在开发过程中被复用。这些可复用信息,和为方便地定位和操作它们的一些辅助信息一起构成了复用基础设施。领域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这些可复用的基础设施,它的含义是指“识别、捕获和组织特定领域中一类相似系统内对象、操作等可复用信息的过程” 。

领域分析的三个关键过程为:①领域边界确立:通过对已有技术资料,典型系统的分析上,综合领域专家的意见,定义出领域分析的范围和边界,同时收集开展领域分析工作的必要信息;②领域建模阶段:根据在领域边界确立阶段得到的领域边界以及收集到的领域内相关信息,利用相应的建模知识和工具建立具备描述领域内应用系统数据和能力共性与变化性特征的领域模型;③软件体系结构建模阶段:通过已经得到领域模型,以及领域内设计的相关标准建立描述领域内特定问题解决方案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DSSA)。

4、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分析方法

4.1 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领域边界确定

在这里,并不是打算选择一个适合所有MCU 系统开发的领域,而是选择一个相对狭小的领域,如家电制造行业中的空调行业。在这样的行业中,由于产品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固定,客户的需要相对稳定,使得针对同类产品的领域中,有很多的功能是相同的,软件的体系结构是相同的。这为领域分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对这些领域进行分析的时候,资料主要来源于本领域中的典型系统、领域专家的建议、工程师的经验、客户需求、硬件厂商提供的开发包、控制理论、该领域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等。当收集完这些资源后也就够成了领域分析的上下文环境,也就是领域的边界。

4.2 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领域建模

领域模型的意义在于对领域的信息通过组织,以一种令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所表现出来。它包括形式化的模型和非形式化的信息,前者是一种对解决方案的描述,后者是对领域知识的补充。对于我们所选择的领域来说,一个具体行业的软件体系结构本身就是相对稳定的,对于具体的每款产品,实现的功能会有一些细小的差别。常见的情况是,当一个原型机出现后,会在原型机上进行诸多的改款,以适应市场客户不同的需要。所以针对于这样的领域特点,我们对这阶段的过程有如下的建议:

1、形式化的模型:采取面向特征的领域模型。特征的定义一般来说是用户或客户可感知的系统特点。但各个组织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组织选择领域模型。

2、领域字典:领域字典是通过和领域专家的对话,以及对相关的标准进行分析而得到。领域字典的作用是为领域的参与者提供一个准确方便的交流环境。

3、统一的标识:利用一种标准化的,通用的符号系统对领域内的概念进行描述。

4.3 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

DSSA(特定领域的软件体系结构)不是单个系统的表示,而是能够适应领域中多个系统的需求的一个高层次的设计。它包含构件以及构件互联的规则。当开发本领域的一个新系统时,可以使用这些构件,并且按照这些规则构成满足当前系统需求的特定的系统结构。在DSSA 中有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就是参考体系结构,它的目的是实现体系结构的复用。图2 给出一种空调控制器领域的参考体系结构(部分)。

图 2 空调控制器领域的参考体系结构(部分)

在上图中,每一个方框代表一个构件。它的下属代表对上一个构件分解而得出的子构件。由多个子构件可以构成一个规模更大的构件,这样能够支持更高效的复用。

在 DSSA 中还包括有一些的需求规约,以及对接口的描述和标准。对于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由于诸多外设的接口是存在行业标准的,所以如何让控制这些硬件的软件也能够按照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来编写是必要而且可行的解决办法。根据标准所编写的软件可以很容易地提取成构件并使用在我们的系统之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种标准进行约定是可行的:

1、软件的适用范围:如 MCU 类型、应用方案等;

2、外设的硬件特性及使用方式;

3、外设控制流程的规范化:包括有算法和流程图;

4、接口参数的标准化:命名规则、类型、长度等;

5、 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如为适合国家法规而作的一些限制、相关安全性的要求;

5、总结

本文通过对领域分析的概念,方法的介绍,针对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的特点,引出一种适用于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领域分析方法。该方法已经应用到作者现阶段正在进行的项目中。通过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条可行而有着巨大潜力的道路,如何结合更多的手段去达到我们的目的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围观 259

① 上电复位:是由外部总线产生的一种异步复位,单片机电压监测电路检测到电源电压 VDD 上升时,会产生一个上电复位脉冲,由内部计时器进行延时后等待电源电压上升到可以工作的电压后,整个单片机系统就完成了上电复位。注意上电复位电路并不会检测延时过后的系统电压,如果此时的电压低于单片机的最小工作电压,整个上电复位就失效了。

图所示是整个上电复位的过程,其步骤如下:

1)电源电压 VDD 大于一定范围时候,通常是 1V 以上的时候,单片机内部的 CMOS 的逻辑电路开始运
作,这个电压我们也称为 VOS。在这个电压下,不管使用的何种外部振荡器,振荡电路将开始起作用产
生信号。

2)随着振荡器的运行,所有的内部逻辑必须进行初始化以保证处在正确的逻辑状态下。

3)此时上电复位电路内部的计数器将开始工作,一般而都会维持一定的复位周期延迟。

4)当持续时间大于 tPOR,上电复位电路的复位逻辑将反转并关闭上电复位电路。没有其他复位源的时候,单片机将退出复位状态并开始执行的代码。

因此如果依靠单片机内部的上电复位完成整个过程,复位与电源电压的上升率有很大的关系,需要确认电压的上升速率应大于最小上升速率,如果不注意这点将造成单片机的无法启动,计算方法如下:

VRUN = VOS +MVDD_SLEW×4096/FOSC

其中 VRUN 是单片机的最小工作电压,FOSC-是内部总线频率,MVDD_SLEW 是电源电压上升率。

② 欠压复位:单片机内部电压监控电路形成的异步复位,当电源电压 VDD 电压小于一定触发阈值时,发出复位信号并保持到电源电压大于欠压复位功能恢复电压。欠压复位是用来确保单片机的电源并不在有效工作电压范围之内时内部产生复位过程,使得单片机保持在正确的状态中,欠压复位有三个重要的参数:

1)VTR 是欠压复位功能恢复电压,大于该电压值的时单片机的欠压复位状态就结束了;

2)VTF 是欠压复位功能触发电压,小于该电压值的时单片机将保持欠压复位状态;

3) VHYS 是欠压复位的回差电压,VHYS=VTR - VTF;这个电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电源有噪声干扰的时候频繁的反弹,一般在 0.1~0.2V 之间。

如图所示,欠压复位是在电源电压达到 VTR 以后,内部的计数器才工作,因此在上电复位完成以后,欠压复位继续工作直至欠压复位完成既定的延迟后,整个单片机才会退出复位状态;因此内部引入欠压复位电路对于解决电源电压上升率过快和过慢的情况都有很大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低电压的复位电平阈值是和供电电压相关的,并且按照比例设定的无法更改,因此如果系统上不合适则需要考虑外部的复位方法。

围观 600

机器中使用的电机大小不一,有的比手指还小,有的比卡车还大。 无论是在仪表上定位指示器,还是驱动机车,对于需要能够相当快地切换高电压和电流的控制电路来说,这些电感负载会对其造成严重破坏。

检测电机状态时同样如此。 例如,由于随着驱动器波形切换极性和负载而形成的电动势反冲,串联式电流传感器会承受巨大的尖峰和浪涌。 此外,这些电机感应数据必须实时可靠,才能实现更精确的应用,如医用输液泵和给药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用于将电机(及重电感负载)与驱动器和感应电路隔离的技术。

时间间隙

最简单的隔离技术实际上是半隔离解决方案。 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当继电器或接触器处于打开位置时,会形成一个与电流回路串联的气隙,具有接近无穷大的电阻。 这是一种很好的隔离形式。

但是,当继电器或接触器切换到“接通”位置时,将不会发生电流隔离。 如果控制板与驱动电源一样参考相同的接地,那么任何噪声影响也会参考相同的接地。 这不仅使接地浪涌干扰控制电路,还会抵消在传感器级使用的任何共模噪声滤波技术效果。

传感解决方案可以使用滤波、衰减、增益和箝位技术来保持非电隔离,但仍受到保护。 例如,由于随着驱动器波形切换极性和负载而形成的电动势反冲,串联式电流传感器可承受巨大的尖峰和浪涌。

在双向感应中,隔离是必须的。 这意味着,电机、传感器和驱动器全部能够以相互参考的方式有效浮动。 实际上,系统将在某一点(如地面)使用并参考一个主要接地。 但是,为了进行实际分析,它们均被隔离。

隔离选项

有几种很好的技术和方法可帮助我们保护驱动器和感应电路。 在设计阶段使用的一种简单方法就是,确保您的设计中存在滞后(图 1)。 该时间窗可防止在使用绝对阈值时发生状态振荡。

图 1:在电机控制回路设计中采用滞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帮助消除在达到感应阈值时产生的某些打开和关闭震颤。

一种经验证有效的常见技术是光伏隔离,也称为光电隔离。 集成的单芯片器件提供了良好的性能水平,可进行级联以使用低电平逻辑信号来控制非常高的功率水平。

此外,各种有用的输出级(包括数字输出、开集、达林顿复合晶体管、开漏、栅极驱动器以及双向可控硅和 SCR)都集成到了这些隔离器件中。

与变阻器、浪涌抑制器和瞬态抑制器结合使用时,光电隔离是一种很好的技术,使各零件保持高达 50,000 V 的隔离,例如 TT Electronics OPI150使用轴管结构来处理非常高的电压水平(图 2)。 请注意,在某种情况下,电压会变得足够高并在单片器件上的引脚间产生电弧,特别是在具有细间距的小型封装中。

图 2:为了保持 50,000 V 的隔离,这些光电耦合隔离器需要大约 3 英寸的间隔。 单片式表面贴装封装将在非常高的电压水平进行电弧放电。

另外,单个封装中采用多个隔离器成为单独控制三相电机的有效解决方案。 请注意,所有 LED 驱动器应与隔离式电源轨位于同一侧。 例如,不要使用四通道器件中的三个驱动器来驱动三相电机的线圈,且不要使用第四个驱动器作为转速计接回控制器。 请对转速计使用单独的光电隔离器。

固态继电器也利用光电隔离,并将各种出色特性(如 AC 输出)与过零和电阻控制的版本相集成。

此外,20 mA 至 160 A 的电流范围可直接由逻辑驱动。 例如,Crydom HDC200D160 固态继电接触器。 适合 4 至 32 V 输入,采用 SPST 配置,高达 160 A 的输出电流水平可使用内部 2.5 KV 光电隔离器在“开”、“关”或基于 PWM 的配置中进行切换。 请注意,在全电流条件下即使导通电阻低至 4 mΩ,此零件也需要耗散 100 瓦。

深入了解

光伏隔离除了用于隔离驱动和控制之外,还可用于隔离监控电机速度、加速度、电流、相位角等数据并将之传回的传感器系统。 此时会变得有点困难,因为还会传递模拟信号,而不仅仅是数字开/关控制。

一种可有效使用的技术是压频转换。 一经标准化和线性化,传感器的值便会馈送到压控振荡器,从而促使光电隔离器回到控制器板。 控制器通过累加门控计数来恢复该值。

类似地,也可以使用脉冲宽度调制,而脉冲宽度对应于标准化范围内的值。 PWM 的优势是每个样本都可以表示一个读数。 采用 VCO 方法,门控累加器的响应时间会变得更慢,但却具有使脉冲噪声平均化的优势,因为一个损坏的读数将仅存在一两个错误。

线性光电隔离器不像数字光电隔离器那样常见,但它们确实存在。 例如,Vishay IL300-F-X007 线性光电隔离器。 此零件使用两个检波二极管,一个位于输出级,另一个可在驱动级的反馈环路中使用。 这允许使用运算放大器以线性方式偏置光电隔离器的发射器部分(图 3)。 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加,保持隔离时的输出电流也会不断增加。

图 3:使用两个紧密配合的由同一光电发射器照亮的光电检测器时,一个可用于线性驱动器反馈回路, 另一个可在保持电气隔离的同时报告相同状态。

证据表明,增强型势垒也是为传感器系统提供高电压隔离的理想选择。Texas Instruments 的 AMC1305x 高精度、增强型隔离式三角积分调制器是集成式传感器系统的良好典范,其设计可提供相当高分辨率模拟电平的单片式隔离(图 4)。 它使用电容式双隔离势垒将输入级与输出级分离,并达到 7,000 V 峰值和 10000 V 的浪涌额定电压,符合多种 VDE、UL 和 CSA 标准。

图 4:在此单芯片隔离式传感器接口和驱动器中使用了一种电容式双势垒隔离技术。 数字滤波器可以 78000 样本/秒的速率提取 16 位分辨率,同时受到高达 7,000 V 的隔离保护。请注意,浮动式电源使感应部分具有浮动负载。

通过在电机相传导路径中使用分流电阻器,它可以获取馈送给三角积分调制器的低电平信号。 该调制器的输出将被馈送回控制微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使用数字滤波算法以 78000 样本/秒的速率提取 16 位分辨率。

总结

电机的使用数量是如此众多,每一个设计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共同的需求是保护微控制器和传感器接口远离电机负载和状况快速变化的危险。 正如本文所述,有多种优秀的隔离技术可帮助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文章来源:物联网在线

围观 352

一、区别 

两则的分流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简便性,考虑一个数字信号处理的实例,比如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FIR)。用数学语言来说,FIR滤波器是做一系列的点积。取一个输入量和一个序数向量,在系数和输入样本的滑动窗口间作乘法,然后将所有的乘积加起来,形成一个输出样本。 
 
类似的运算在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大量的重复发生,使得为此设计的器件必须提供专门的支持,促进了DSP器件与通用处理器(GPP)的分流:

1、对密集乘法的支持 

2、存储器结构

此外,DSP处理器几乎都不具备数据的高速缓存。这是因为DSP的典型数据是数据流。也就是说,DSP处理器对每个数据样本做计算后,就丢弃,几乎不再重复使用。

3、零开销循环 
 
DSP算法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大多数处理时间都花在执行较小的循环上,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大多数的DSP都有专门的硬件,用于零开销循环。所谓的零开销循环是指处理器在执行循环时,不用花时间去检查循环计数器的值,条件转移到循环大额顶部,将循环计数器减1。

与此相反,GPP的循环使用软件来实现。某些高性能的GPP使用转移预报硬件,几乎达到与硬件支持零开销循环同样地效果。

二、联系 
 
按照传统方式,嵌入式应用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相对于主微控制器起到从属的作用。在这些应用中,MCU用作系统控制器,而大量的数据处理留给DSP。例如,在音频或视频处理器应用中有可能需要人机界面管理,或则是整个系统的控制。 
 
为完成这些任务,有几种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第一种方案是将DSP和MCU芯片组合在印制电路板上。这种方案成本高并且占用面积大,但是可适当地调整每个芯片的尺寸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系统需要。   
 
第二种方案是将DSP功能合并到一个MCU中。这种方案只适合于直接的信号处理应用。MCU的时钟频率和计算体系结构根本上不太适合大量的数字处理。有些MCU试图通过增加一个乘法和累加器(MAC)(dsp一个特点)来补偿上述不足。但是这种方案任然缺乏高级应用所需要的基本的“由上至下”的体系结构设计。 
 
第三种方案是一种将dsp和MCU组合在单个封装内的多芯片模块(mcm)。这种方案的局限性是,设计工程师必须按“50/50”的时间比例分配给控制和DSP功能;例如,一旦DSP超出时间,MCU不能完成计算任务。像第一种方案选择一样,当DSP和MCU内核独立存在的时候,需要两套开发工具。 
 
已经出现第四种方案它是将MCU的功能合并到一个DSP中。这类方案的一个例子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olog Device Inc.,简称ADI)的Blackfin 处理器系列。这些新型处理器具有统一的经过优化的体系结构,不仅适于数据计算,而且也适于有关的控制任务。通过平衡执行控制任务与复杂计算的要求,这种方案可以根据系统实时处理的需要,完成100%的控制或者100%的计算任务。完成所有这一切任务不需要在DSP模式和MCU模式之间的模式转换。 

DSP和MCU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DSP和MCU的典型功能。DSP主要是在一单个时钟周期内尽可能完成多个MAC(乘法和累加)操作。为了这一点,指令的操作代码通常是可变的超长的指令字(VLIW)。DSP也适于工作在紧密、高效的环路中。另外,为了达到性能指标通常需要编写优化的汇编代码。由于DSP的算法程序一般装在小容量、短等待时间的内置存储器中,所以代码密度通常不是大问题。像DSP主要用于完成计算一样,MCU主要用于完成控制功能。同样地,典型的MCU应用包括许多条件操作,在程序流程中频繁地跳转。通常使用C或者C++语言编写程序。代码密度极为重要,并且根据编译代码的长度来评估算法。存储器系统是基于高速缓存从而允许该系统设计工程师用较长等待时间从较大的存储器中调用较大程序。利用基于高速缓存系统,程序员不需要考虑如何以及何时将指令输入到内核去执行。

统一的DSP和MCU兼备两者的优点。它的指令集由16 bit,32 bit和64 bit操作码组成,但是由于最常用的指令采用16 bit编码,所以编译代码密度大小与那些流行的MCU相同。另外,它包括一个存储器保护功能以及指令高速缓存和数据高速缓存,作为整个存储器管理单元(MMU)的一部分。此外,容易提供一套完整的C/C++开发工具,提供可选汇编语言或者全部汇编语言适合算法优化的编程。  
  
RTOS 

系统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任务管理。实时操作系统(RTOS)逐渐地用于控制复杂系统中多种正在进行的和同时发生的任务。通过提供对任务调度与管理的支持,RTOS简化了编程模式,这通常是由MCU控制的,由于普通的DSP不具备支持RTOS需要的所有功能以便有效地控制。 

然而,统一的DSP和MCU促进了RTOS几个重要功能的发展。第一个是限制访问功能以保护或者保留存储单元。第二个是配备单独的堆栈和帧指针以减少操作系统(OS)请求以及中断和异常处理所需的等待时间。第三个是具备单独的用户操作模式和管理员操作模式。过去,DSP按照等效于管理员操作模式工作,从而允许在任何时间完全访问所有的系统资源。然而MCU提供类似的在用户操作模式,它允许在OS的顶层运行应用软件。现在,在一个统一的体系结构下提供两种操作模式,因为增强的DSP系统能够限制用户应用软件仅通过OS访问系统资源。 

MCU的一个优点是包含使用灵活和种类齐全的外围设备。作为通用的嵌入式控制器,它们通常具备可编程输入输出(I/O)标志、定时器、串行接口和日益增加越来越复杂的标准接口。MCU外围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嵌入式控制,而不是大量计算。例如,一个实时时钟信号可以唤醒一只温度传感器用以采集环境温度并且将一个延迟的信息通过I/O引脚反馈到MCU。然后,一个定时器的脉冲宽度调制(PWM)输出相应地能够增加或者减小风扇电机的转速。像MCU一样,统一的DSP和MCU具备一套系统控制外围设备(例如,实时时钟、多功能定时器、监视定时器、双向标志位引脚)。然而,它还包括一些高速接口(例如,PCI、异步或者同步存储器控制器、USB、并行视频接口)以便通过这些接口,与许多DMA通道配合快速搬移数据,从而有助于有效利用高速DSP内核的信号处理能力。 

功耗控制一直是嵌入式控制器的一项功能。但是,当系统要求DSP具有优良的性能时,对其电源的选择就不太理想。如果将独立的MCU和DSP芯片应用于电源敏感的场合,通常必须为每个芯片提供一个单独的开关稳压器,因为这两个器件的内核电压经常不一致。这会导致降低电源变换效率和增加设计器件的引脚数目,最终增加布线的复杂程度和解决方案的成本。此外,当MCU和DSP的内核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时,电源解决方案本质上不是最佳的,因为它必须满足2个完全独立并具有不同负载特性处理器的需求。将这种情况与统一的DSP和MCU相比较,它包含一个集成动态电源管理(DPM)控制器。由于它是只有一个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所以该控制器能够完全适合给定应用的需求。它提供几种固有的电源模式以支持多种系统性能等级。另外,对于未使用的时钟和L2存储器可选择性地禁止。该PLL的频率可在一个宽范围(通常1倍~31倍)进行调节,以满足在DSP和MCU内部多层次的处理需求。最后能够调节电压(外部或者通过一个集成的开关控制器)以提供指数式的节省功耗。由于系统成本、开发容易、器件采购和升级能力的原因,设计工程师正趋向采用一种单芯片解决方案用于嵌入式信号处理解决方案。这种单芯片解决方案必须能够同样好地完成DSP和MCU的功能,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统一的处理器体系结构。面对MCU的挑战,比较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将MCU的功能合并到一个高性能的DSP内核,而不是与此相反。当今一个统一的DSP和MCU平台也已经投放市场,它将在MCU和DSP目前应用领域提供许多应用。 

围观 366

我们在从事MCU应用开发过程中,难免会碰到MCU芯片异常的问题,其中有些异常比较严重。比如异常复位,表现为复位脚有电平跳变或者干脆处于复位电平;在做代码调试跟踪时,发现代码根本就进不到用户main()程序;或者时不时就感觉芯片死掉了,功能完全不可控等。

出现类似严重异常情况的原因我大致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1、电源问题。比方电源质量差,纹波过大,尤其开关电源供电时;或者供电芯片质量差,输出不稳定;或者系统供电能力不足而引起电源波动等。

2、时钟问题。一般表现在时钟配置错误或者时钟工作不稳定,比方配置超出芯片主频工作范围,外部时钟脆弱不堪等。

3、BOOT配置脚问题。经常遇到有人因为BOOT脚的焊接或接触不良导致各类奇怪问题。这种情况多表现在芯片功能时好时坏,工作不稳定。所谓“坏”的时候就是芯片表现得类似死机一般。

4、启动文件问题。经常因为选错了启动文件,导致程序无**常运行,或者说调试时好好的,脱机运行就出鬼。这点在做不同系列芯片间移植时最容易碰到。

5、中断请求位清除问题。由于中断请求位没有及时清除导致中断没完没了的重复进入中断,感觉系统死机一般。

6、堆或栈的越界溢出。这个也会导致芯片无**常工作。

7、VCAP脚问题。有些MCU芯片有VCAP脚,这类脚往往需要接上适当的电容,如果无视了它的话,也可能导致整个芯片的功能异常。

来源:网络

围观 504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连接的形态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主要是电脑与网络间的连接;

移动互联网时代,则使得手机与电脑和网络连接在一起。

而物联网时代,将会让各种各样形态的智能产品,从手机、手表、手环等个人相关的产品,到汽车、音箱、空调等家用产品,再到智慧农业、智慧工业等相关的产品,都将进行相互连接。

物联网的发展瓶颈

据研究数据显示,到2020年,物联网连接的设备将达750亿台。这些产品间的互联,是实时而且是长久的,有些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

要实现这种互联,超低功耗 是物联网的关键要素之一。如何实现设备间的超低耗连接?是从无线连接技术、到芯片、传感器、微处器理等上游技术方案的优化,还是另辟蹊径,以全新的方式突破瓶颈?

NB-IOT 迎来物联网新突破 ?

近期在韩国召开的3GPP 标准会议顺利结束,NB-IoT对应的3GPP协议相关内容获得了RAN全会批准。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传输速率能做到几百Kbps,覆盖要比现在的覆盖好100倍,可以连接到地下车库,可以在一个扇区内支持50万的连接。

而低功耗能实现一个电池就能支持一个物联网模块长达10年。

目前市场对NB-IoT期待还是比较大的,华为、爱立信、中兴等科技企业,全球电信运营商都已经着手布局NB-IoT技术,最快2017年迎来物联网新元年。

短距离无线技术纷纷升级

蓝牙技术、Zigbee、Wi-Fi,这三种目前主流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蓝牙以点对点的超低低功耗见长,Zigbee以低功耗和MESH自组网见长,而Wi-Fi则以大数据高带传输见长。

而这三种方式以免实时收费的优势,在物联网中的发展定也占据一席之地。

为强化在物联网的应用,Wi-Fi联盟推出低功耗Wi-Fi技术,Zigbee联盟宣布Zigbee3.0获批。

在发布蓝牙4.2之后,前段时间蓝牙联盟也发布了2016年的技术蓝图。

对于蓝牙2016年的技术蓝图,蓝牙技术将实现更长通信距离、更快传输速度及Mesh联网功能。同时,宣传其开发工具Bluetooth Developer Studio上线以及发布全新蓝牙网关架构发布。

“今年,蓝牙技术的演进将进一步为包括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基于位置的服务和智能基础设施等高速增长行业注入更多动能。”蓝牙技术联盟开发者计划总监何根飞指出。

蓝牙: 提升距离、速度及MESH联网

在通信距离上,Bluetooth Smart的射程范围最多将可扩大4倍,改变智能家居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为整个室内空间或户外中的不同使用情境提供传输距离更长、连接品质更稳健的无线连接。传输速度在不增加功耗的情况下也将提升至当前的100%,可为关键性应用如医疗设备实现更快速地数据传输,以提高反应速度并降低时间延迟。而Mesh联网功能则能让蓝牙网络的覆盖范围得以遍及整栋建筑或整户住宅,使得范围内的蓝牙设备彼此互联,开启智能家居和工业自动化的更多应用可能。

同时,为了推动蓝牙设备与其他连接技术设备的连接,蓝牙技术联盟宣布推出传输发现服务(Transport Discovery Service;TDS),提供利于设备发现并连接的通用框架。未来,无论设备采用哪种无线技术,透过TDS,设备间能够实现彼此发现并连接。何根飞指出:“TDS让设备仅需最少的电量即可运行,将为物联网(IoT)解决了一项重要的难题。

此外,宣布开放蓝牙网关架构并推出入门工具套件,助力开发者快速为蓝牙产品创建互联网网关。具有蓝牙功能的传感器能透过蓝牙技术连接网关设备,向云端传递数据并进行数据交换。该架构让所有人都能对固定式的、具有蓝牙功能的传感器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藉此扩展了物联网的潜在应用领域。

多功能无线产品也应运而生

在多种无线连接技术真正融合之前,仍存在着多种连接方式多方并存,竞争互补。此背景下,多功能无线产品也应运而生,众多厂商纷纷在 BLE、zigbee、470、WIFI等模块进行研发和优化。

物联网多元化发展芯片厂商将何去何从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和应用需求的多元化,企业开始从专注于技术的提升转向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推动物联网的连接应用上,MCU的发展又将如何转变?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低功耗、小引角、无线等是否会成为未来MCU的主流?实际应用中,MCU+传感器+合作伙伴软件的系统化方向又是否可行?

物联网爆点即将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文章来源:周立功单片机

围观 401

永磁同步马达(PMSM)通常用于高效能、低功耗的马达驱动。高效能马达控制的特征为可在整个速度范围内平稳旋转,零速度时有完全的扭矩(Torque)控制,且能达到快速加速和减速。为了达到上述要求,PMSM采用向量控制技术,该技术通常还被称为磁场定向控制(FOC)技术。向量控制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将一个定子电流分解为磁场生成的分量和扭矩生成的分量,分解后,这两个分量能单独进行控制;而马达控制器(亦即向量控制控制器)的结构几乎与一个他励直流马达(DC Motor)相同,这样便简化了PMSM的控制程序。

扭矩生成定理

PMSM的电磁扭矩分别由定子及转子两个磁场交互作用生成。定子磁场由磁通量或定子电流表示,转子磁场由恒定的永久磁铁(弱磁情况除外)的磁通量表示。若将这两个磁场比喻为两个条形磁铁,则可以想象当磁铁互相垂直时,吸引/排斥磁铁的力是最大的。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应该要依此定理控制定子电流,也就是要创建垂直于转子磁场的定子向量。转子旋转时,也就必须更新定子电流,使定子磁通向量与转子磁铁保持90度垂直。

当定子和转子磁场垂直时,内嵌式PMSM的电磁扭矩方程式为:扭矩=33ppλPMIqs(pp为磁极对的数目,λPM为永久磁铁的磁通,Iqs则为交轴的电流幅值。)当磁场垂直时,电磁扭矩与q轴电流的幅值成正比。微控制器(MCU)须调节定子相电流强度,同时调节相位/角度,但这不像直流马达控制那样容易达成。

简化电流控制 创造最佳FOC效能

直流马达控制很简单,因为其所有受控的量都是稳定状态的直流电(DC)值,而且电流相位/角度受机械换向器的控制;但在PMSM领域中,要如何才能实现磁场定向控制技术?

DC值/角度控制

首先,须知道转子的位置,其常常与A相有关。我们可使用绝对位置传感器(如解析器)或相对位置传感器(如编码器),并处理所谓的「对齐」。对齐过程中,将转子与A相轴线对齐,如此一来A相轴线与直轴(励磁分量所在轴)就对齐。在这种状态中,转子位置设为0;亦即,构建静态电压向量,令所需的电压在d轴,位置设为0,这导致定子磁场吸引转子,并将直轴与A相轴线对齐。三相量可通过Clarke变换转换成等效的二相量。接着,再透过Park变换将两相静止参照系中的量转换成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的直流量,这期间要用到转子位置。

转子的电气位置是转子的机械位置再乘以极对数pp。经过一系列控制之后,设计人员应当在马达端子上生成三相交流电压,因此所需/生成电压的直流值应当通过反Park/Clarke变换进行转换。

幅值控制

所有变量现在都是直流值,可以轻松控制,但是要如何控制它们的幅值呢?对于幅值控制,建议使用级联结构的PI控制器,且可以像直流马达那样控制许多状态量,如相电流(扭矩环)、转速和位置。

FOC步骤

首先,须测量马达的相电流,并使用Clarke变换将它们转换为两相系统,及计算转子位置角;接着,再使用Park变换将定子电流转换为d、q坐标系统上;此时,定子电流扭矩(isq)分量和磁通量(isd)生成分量由控制器单独控制;最后,透过逆向Park变换,输出定子电压空间向量从d、q坐标系转换回两相静止坐标系,并使用空间向量调制,生成三相输出电压。

无传感器控制

设计人员需要转子的位置信息,才能高效地控制永磁同步马达,然而在一些应用中于传动轴上安装转子位置传感器,会降低整个系统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因此,设计人员的目标不是使用这个机械传感器直接测量位置,而是利用一些间接的技术估算转子位置。

低速时,须高频率注入或开环启动(效率不高)等特殊技术来启动马达并使之达到某一个转速,在这个转速下对于反电动势观测器来说,反电动势已足够。通常,5%的基本速度足以使无传感器模式正常运行。

中/高速时,使用d/q参照系中的反电动势观测器。内部脉宽调变(PWM)频率和控制环路频率必需够高,才能获得合理数量的相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的样本。反电动势观测器的计算要求乘累加、除法、正弦/余弦(sin/cos)、开方等数学计算,适合使用基于ARM内核的Kinetis MCU或Power Architecture系列的数字讯号控制器(DSC)。

弱磁控制

超过马达额定转速的作业要求,PWM逆变器提供的输出电压高于直流母线电压所限制的输出能力。要克服速度限制,可实施弱磁算法。负的d轴给定电流将提高速度范围,但由于定子电流的限制,可得到的最大扭矩会相对地降低。在同样的直流母线电压限制下,控制d轴电流可以起到弱化转子磁场的效果,这降低了反电动势电压,允许更高的定子电流流入马达。

文章来源: 新电子

围观 268

在当今群雄逐鹿、竞争激烈的可穿戴市场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的产品特性和服务。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竞相争夺同样的可穿戴“市场大饼”。成功设计可穿戴式产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成功的产品需要成本、性能、功能、电池使用寿命的完美组合,必须具备引人注目的外观、感受和表现以吸引消费者。我们需要通过关注最终用户体验和探索使用情形,以便在可穿戴产品中集成各种不同元素并完成复杂的权衡。

典型的嵌入式系统通常开始于功能和能力定义,它们可说是项目的首要驱动关键。同样,成功的可穿戴产品设计需求要关注于“用户体验”。这些需求包括可穿戴产品的外观、感觉和与最终用户的交互,以及它所引起的印象、感受和情绪。

当今有许多能够监测健康和生物特征、跟踪运动距离、记录移动路线、估计能量消耗、以及来电和邮件通知的可穿戴产品,同时可以无缝的和我们的智能电话进行整合和通信。这些可穿戴产品设计非常专注用户体验;它们时尚、特性丰富、易用、价格适中、并且可连接到物联网(IoT)。

可穿戴市场能够分成三种产品类别,每一类别需要的设计权衡,如图1所示:

●活动追踪器:这些相对简单的产品往往不包括LCD显示屏。如此简单的好处之一是这些产品是经济的、易用、并且往往有最长的电池使用寿命。

●带有小型或中型显示器的健身带和“超级手表”:这些可穿戴产品可能包括多种生物和环境传感器,并且在特性/功能、电池使用寿命和成本之间选择最佳平衡点。

●智能手表:这些手表大小的复杂设计占据高端市场,并且通常运行在操作系统(例如Android Wear)之上。智能手表提供特性丰富的用户体验,但是更多功能和处理能力消耗更多的电池电量,通常每天都需要进行充电。

图1:每种类型的可穿戴产品都需要特有的设计权衡

可穿戴产品中的一个关键器件选择是微控制器(MCU)。选择具有出色低功耗操作的MCU是大多数可穿戴应用的关键所在。当今的32位架构中,ARM Cortex-M系列已成为领先的低功耗处理平台。Cortex-M0+是2级流水线架构,在一些性能效率和低活动模式电流消耗之间进行了最佳权衡。Cortex-M3和M4处理器提供了3级流水线,具有良好的功耗和性能平衡。M4处理器的单精度浮点单元和DSP扩展能够为软件算法大大缩短了执行时间和能量消耗,例如常用于从噪声传感器数据中提取信息的Kalman滤波算法。智能手表需要更先进的处理器(例如Cortex-M7)和专有内核,要为更高处理能力和高带宽内存接口的一些功效进行权衡。表1总结了主要可穿戴产品类型所需的关键处理能力和特性需求。

表1:ARM Cortex-M系列满足各类可穿戴产品需求

选择合适的电池技术也是重要的设计考虑。一次性电池具有不需要任何专门充电电路的优势;它们也有更好的能量密度并提供更多的能量容量。不足之处是它们使得机械设计变得更复杂并且限制了整体产品的易用性。可充电电池能获得更轻薄的设计,但增加了成本和设计复杂性。无论如何选择,可穿戴产品都需要小巧的外形,这就限制了电池的尺寸和提供的能量。可穿戴产品需要一种系统级的方案,专注于尽可能的在包括硬件和软件在内的所有级别上减少能耗。

在追求更长电池使用寿命的过程中,可穿戴产品的设计师不能为能效而牺牲良好的用户体验。幸运的是,MCU现在已经为获得更长电池使用寿命而在最佳性能和低功耗优化之间取得平衡。除了低功耗电流之外,快速唤醒时间也是关键特性之一。休眠到激活状态的快速转换能够获得更好的系统响应并减少能耗。具有灵活唤醒源、超低功耗定时器和串行接口的MCU也为设计者提供了强大的选项。更先进的MCU即使在MCU处于休眠状态也能够提供有效运行的外设。这种自治外设技术的典型例子是Silicon Labs的外设反射系统(Peripheral Reflex System,PRS),如图2所示,在EFM32 Gecko MCU外设中,例如模数转换器(ADC)和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引擎能够自治的响应外部输入或中断触发,而无需任何CPU参与。这种方法能够设置MCU处于休眠状态,可以在来自传感器的输入超过预设定的门限之后才醒来,而不是让MCU在活动、高功耗状态下不停的查询同一个传感器。

图2:通过使能MCU外设自治运行并且保持处理器内核处于休眠状态,外设反射系统节省系统能耗

可穿戴产品上基于CMOS的传感器为丰富用户体验提供了基础,使能新应用和使用案例。有三种主要的可穿戴产品传感器类别:运动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每种传感器类型提供了对于最终用户活动、环境和健康的特有的洞察。当组合起来,它们更加强大。可穿戴产品中传感器的组合和使用需要许多权衡。光学传感器需要使用能够穿透光线的材料。特定传感器的电源可能需要门控,以至于它们不会成为电池的永久负载,但是这种方法增加了设计复杂性。预期的用户体验、成本和使用案例最终驱动可穿戴产品中传感器集成的最佳水平。

移动app是所有可穿戴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Bluetooth Smart已迅速成为连接可穿戴产品到基于iOS和Android的移动设备时的主要无线解决方案。Bluetooth Smart具有优化的低功耗运行模式。它非常适合于传输传感器数据、同步用户信息、提供空中更新支持。智能手机提供了非常灵活的用户界面,app实现了丰富的个性化能力,这种能力无法简单的以其他方式通过可穿戴产品单独实现。然而,添加和使用无线连接会增加设计成本。成功的可穿戴设计需要谨慎的平衡处理。无线传输通常是可穿戴系统中的最高耗能者。决定消息以多大数量和多大频率进行传输或者可穿戴产品与智能手机以多大频率进行同步,对于最终产品的电池使用寿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数据量的使用能够把电池使用寿命缩短到数小时或数天。而更保守的方法也许能够使同样产品的寿命延长到几个星期或几个月。

可穿戴市场可能已不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低功耗MCU、基于CMOS传感器和无线SoC的不断突破,我们现在正处于可穿戴产品创新的新时代前夕。随着可以更容易的访问更精确传感器驱动的最终用户数据,可穿戴设备能够可靠和唯一的识别用户。从健康和活动跟踪到安全和可靠用户识别的转换能够在医疗保健、安全、移动支付和社交网络开辟更多新机会。第一个在这些领域以适当成本获得引人注目用户体验的可穿戴式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下一个大赢家。

文章来源:物联网在线

围观 341

页面

订阅 RSS - M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