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易创新

业界领先的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易创新”)与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谋科技”)共同宣布,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嵌入式芯片设计、微控制器产品规划等方面的技术合作,签署一项多年期的Arm Total Access技术授权订阅许可协议,携手共赢Arm MCU“芯”机遇。

1.jpg

兆易创新CTO、MCU事业部总经理李宝魁表示:“一直以来,兆易创新依托于全球领先的Arm®技术生态,建立了完整的Arm通用型MCU产品矩阵,技术实力备受认可,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与安谋科技的深入合作。我们非常高兴作为国内首家MCU厂商签署Arm Total Access技术授权订阅许可协议,持续深化合作关系。全新的Arm Total Access方案高度契合兆易创新对未来产品路线图的全方位规划。这有益于我们整合优势资源,持续实现商业领先和技术创新,并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安谋科技销售及商务执行副总裁徐亚涛表示:“兆易创新作为国内通用MCU市场的领跑者,同时也是安谋科技长期且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长久以来开展了广泛且富有成效的合作。此次,兆易创新选择Arm Total Access方案并成为国内首家签约的MCU厂商,无疑为本土半导体产业链间的协同创‘芯’树立了新范本。未来,面对端侧AI驱动的智能终端革新浪潮,我们期待与兆易创新继续携手,持续推动以MCU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与生态共建,实现共赢发展。

立足主流Arm技术生态,持续拓展Arm MCU产品版图

自2013年推出国内首款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通用MCU系列产品以来,兆易创新立足主流的Arm技术生态,稳步发展成为国内高性能通用MCU领域的佼佼者。过去十余年间,公司持续打造和完善基于Arm架构的产品矩阵,提供了涵盖51个系列、超过600种型号的丰富产品选择,累计出货量突破15亿颗,成功围绕Arm内核构建了完整覆盖高中低端市场的通用MCU生态体系,满足高性能、低功耗、强实时、无线、车规等广泛的开发应用需求。

在高端市场领域,GD32H7系列微控制器是国内首款基于Arm Cortex-M7内核的超高性能MCU,突破了传统MCU的边界,以高达600MHz主频和大容量存储空间支持实时控制,为复杂运算、多媒体技术、边缘计算等创新应用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GD32E5系列微控制器采用了先进的Arm Cortex-M33内核,不仅配备业界领先的处理能力、功耗效率,还兼具卓越的连接特性以及更经济的开发成本,能够充分满足数字能源、电机控制、混合信号处理等工业类应用的多功能集成和工作负载需求。

此外,兆易创新正持续推进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多款MCU新品研发,其中包括采用Cortex-M33内核的GD32G5系列,以及采用Cortex-M23内核的GD32C2系列等。这些新品分别面向电源和电机、入门级消费类等市场全面布局,适配多元化应用开发需求和成本考量。

兆易创新与安谋科技的深入合作,不仅成功打造了多款基于Arm技术的MCU,也在共同推动嵌入式技术创新。目前,双方正准备开展基于Cortex-M52内核(先前在中国市场被称为“星辰”STAR-MC2)和Cortex-R52内核产品的协作。其中,Cortex-M52采用Armv8.1-M架构,是目前所有支持Arm Helium™技术中体积最小、面积与成本效益最优的处理器,能够为小型低功耗物联网设备提供更强的AI功能。

签署Arm Total Access方案,全面满足灵活创“芯”需求

当前,大模型浪潮正加速推动产业智能化演进,智能汽车、AIoT、智能手机、PC、数据中心等领域蓬勃兴起,对底层芯片的架构、算力、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芯片设计复杂度不断提升,产品迭代和量产上市速度也在持续加快,加之新兴应用市场的不断涌现,这无疑为芯片设计企业带来了新的时代挑战。

面对当前在技术、开发、商务、成本等多方面挑战,兆易创新基于Arm架构所打造的完整产品矩阵,成为在MCU领域持续保持领先的关键。通过采用Arm Total Access方案,兆易创新能够全面及时地获取最新的Arm技术及其各类IP资源、先进的工具与模型、专业的支持与培训服务,以及丰富的软件和物理设计资源。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和规划,灵活地使用并探索Arm IP解决方案组合,以同时推进多个重点项目,实现一站式加速各类MCU芯片设计,进而在智能创新浪潮中稳固竞争力。

自今年在国内市场推出以来,“Arm技术授权订阅”模式凭借其灵活、便捷且极具性价比的产品组合和服务支持,助力包括兆易创新在内的芯片企业应对更为复杂、时效要求更高的芯片开发需求。短短几个月内,获得授权的客户已达到了20余家。此次双方签署的正是该模式中的Arm Total Access方案。

随着嵌入式开发的智能化步伐日益加快,兆易创新以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多元化产品布局和深入的市场洞察,无疑将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未来,立足丰富且领先的Arm技术平台、安谋科技自研业务产品,以及创新的“Arm技术授权订阅”模式,安谋科技与兆易创新将持续开展更加多元、紧密的技术协作和生态共建,共绘Arm MCU创“芯”蓝图。

关于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986)是全球领先的Fabless芯片供应商,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兆易创新致力于构建以存储器、微控制器、传感器、模拟产品为核心驱动力的完整生态,为工业、汽车、计算、消费电子、物联网、移动应用以及通信领域的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已通过ISO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体系认证,并获得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体系认证和邓白氏认证,与多家世界知名晶圆厂、封装测试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GigaDevice.com

关于安谋科技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安谋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芯片IP设计与服务提供商。作为一家独立运营的合资企业,公司立足本土创新,坚持以自研业务技术创新与Arm技术授权相配合,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赋能中国智能计算“芯”生态。

过去二十余年,安谋科技及前身Arm公司中国子公司积极开拓,持续赋能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移动、终端、智能物联网、智能汽车、数据中心等芯片设计领域。自2018年至今,安谋科技在国内的授权客户已超过400家,累计芯片出货量突破350亿片,拉动了下游年产值过万亿人民币规模的科技产业生态。

面向未来,安谋科技将秉承创新、奋斗、共赢的理念,大力投入本土研发,夯实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底座,推动中国智能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观 32

业界领先的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兆易创新GigaDevice(股票代码 603986)今日宣布,GD32H7 STL(Software Test Library)软件测试库获得了由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以下简称“TÜV莱茵”)授予的IEC 61508 SC3(SIL 2/SIL 3)功能安全认证证书,这也是其颁发给中国半导体厂商的首张STL证书。通过采用GD32H7 STL软件测试库,用户能够高效地开发出符合国际功能安全标准的工业应用。该认证的获得印证了兆易创新在工业领域产品及配套软件研发的强劲实力,标志着兆易创新功能安全管理能力已达到国际标准。

1.png

兆易创新CTO、MCU事业部总经理李宝魁先生、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总经理赵斌先生等双方代表出席了颁证仪式。

IEC 61508是全球公认的工业功能安全基础标准,其针对由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部件构成的、起安全作用的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系统(E/E/PE)的整体安全生命周期,建立了一个基础的评价方法,全面覆盖了功能安全管理、系统、硬件、软件阶段的开发、支持流程、安全分析、产品可靠性、产品发布等所有环节,从而将系统性失效和随机硬件失效造成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目前,IEC 61508已成为工业、能源、水运、铁路等关键行业的重要参考标准,获得该认证,是进入需要高级功能安全行业的必备基础。

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功能安全在工业自动化、数字能源等行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GD32H7 STL软件测试库以其优异的检测能力,能够精准识别CPU、SRAM、Flash等安全核心组件中的随机硬件故障,可帮助用户更加灵活地采用GD32H7系列超高性能MCU进行复杂运算、多媒体技术、边缘AI等高级创新应用的开发,并大幅降低安全性风险,广泛适用于多种最终用户场景,能够为工业应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坚实的保障。未来,该软件测试库也可适用于采用相同Arm® Cortex® M7内核的GD32 MCU。此外,兆易创新也在积极推进基于Arm® Cortex®M4和Arm® Cortex® M33内核的软件测试库的认证工作,并将在不久后发布。这些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功能安全领域的技术优势,满足不同行业应用的安全需求。

兆易创新CTO、MCU事业部总经理李宝魁先生表示:“兆易创新始终将对质量的不懈追求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确立了全员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覆盖的质量方针。工业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之一,我们高度重视该领域产品及应用的功能安全性。非常感谢TÜV莱茵专业团队对兆易创新的帮助与认可,此次获得IEC 61508  SC3(SIL 2/SIL 3)认证,是兆易创新在功能安全管理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将显著增强用户工业应用开发的安全性、便捷性。未来,我们计划将这一国际标准逐步深入到更广泛的产品线中,在不断夯实自身产品及配套软件可靠性的同时,推动行业功能安全水平的持续提升。”

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总经理赵斌先生表示:“祝贺兆易创新成为首个获得TÜV莱茵STL功能安全认证的中国半导体厂商!TÜV莱茵作为一家拥有150年历史的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致力于为产品及系统的品质与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在项目过程中,我们的技术专家以严谨负责的专业精神,对GD32H7 STL软件测试库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校验,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兆易创新在功能安全领域达到了国际标准。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化合作,助力兆易创新产品安全和可靠性的提升,打造卓越的市场竞争力。”

*兆易、兆易创新、GigaDevice,GD32,及其标志均为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其他名称或品牌均为其所有者所有。

来源:GD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7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时至七月,2024年已经过半,2023年年初很多人预测的2024年产业复苏没有如期到来,甚至有些市场更趋恶化--需求依然疲软,部分整机客户已经因缺乏订单开始放长假,个别元器件厂商处于倒闭的边缘!那2024年下半年市场将有如何变现?2025年能恢复吗?

在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电子创新网专访了兆易创新存储器事业部市场总监薛霆和兆易创新MCU事业部产品市场总监陈思伟,就本土MCU市场以及汽车、边缘智能市场发展进行了交流。

1.jpg

兆易创新MCU事业部产品市场总监陈思伟

“今年MCU整体感觉还是两个字,很卷,在经历了上一波半导体周期到现在,从去年到今年,整体上还是供过于求的状态,如果从整个大的趋势来看,我们认为整体是在逐渐复苏,今年上半年出口是不错的,但整个内需,包括各个需求还没有完全提振。”陈思伟指出,“如果从各个细分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白色家电、清洁电器这几个细分市场复苏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上半年整个工业市场是比较平稳,我们预期下半年工业会稍稍有一些复苏和反弹。不过兆易创新今年整体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得益于在去年大量布局新产品和客户项目设计导入,为今年局部市场需求提供了支撑。”

2.jpg

兆易创新存储器事业部市场总监薛霆

“上半年我们的Flash的业绩完成得还是挺好的,出货量也超过了去年同期。库存清空后需求回升,同时,部分海外因素导致下半年的需求都提前开始拉货。”薛霆指出,“表现特别好的一些行业包括了电力行业,新能源行业,还有一些物联网行业,消费类表现还不错,但现在已经七月初了,从618整体出货数据来看,消费类有点疲软,包括很多手机大厂也已经开始砍单了,所以看起来消费类下半年能不能有很强烈的走势,大家也都在观察。”

他也表示Flash内卷积累,所以兆易的对策还是要不断推出更新的产品组合和服务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兆易创新在中高端MCU的竞争和策略

2023年5月,兆易创新正式推出过内首款基于Arm® Cortex®-M7内核的GD32H737/757/759系列超高性能微控制器。GD32H7系列具备卓越的处理能效、丰富链接特性及多重安全机制,全面释放高级应用的创新潜力,并提供优化的成本控制。全新产品组合包括3个系列共27个型号,提供176脚和100脚BGA封装,176脚、144脚和100脚LQFP封装等五种选择,于5月底陆续开放样片和开发板卡申请,2023年10月起正式量产供货。

3.jpg

陈思伟表示GD32H7系列重点面向工业高性能市场,“我们看到国内的很多玩家都集中在低门槛消费类的市场去拼价格,去抢份额。但还有很大一块蛋糕和份额是在海外品牌手里,集中在一些高门槛领域如工业与工业自动化、数字能源、安防、汽车等,这一块发展空间非常大,因为兆易很早已经从品牌和规模上做到了国内第一,对我们来讲,如果我们想切入工业高性能这个市场,首先产品端,我们需要提供在性能、功耗,规格、可靠性上能够匹配客户需求的产品。在产品端,我们首先要缩小跟海外品牌的差距,因为他们做了很多年,第一代产品就想追上他们其实是很难的,尽可能地缩小与他们的差距。”他分析说,“第二,我们要以场景化,以客户的需求去定义产品,解决客户的痛点,提供差异化的产品规格和优势,客户才会有动力有意愿去跟你合作。”

在解决方案方面,他表示兆易创新认为在工业领域,对于客户而言,这种高门槛的应用的价值核心点是追求高可靠性,所以我们要为客户提供研发价值,节省平台切换的时间,同时你要证明产品方案是可行且有竞争力的。 

“另外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我们也帮客户研发节省了平台切换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讲,缩短了开发周期就在帮他们降成本,所以在这两个点上就能够很快去导入客户。”他补充说 ,“兆易同时也在关注着生态协同,比如一个复杂的光伏系统,它里面不光有MCU,还可能有功率器件,以及一些模拟信号链产品,通常周边的这些器件的价值不小于MCU,所以我们通过绑定国内其他玩家,包括我们自研的MCU周边模拟、信号链、功率器件资源,我们也整合一些国内资源,给客户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陈思伟指出国产化是未来趋势,所以兆易创新能够给客户提供的是一个全国产化的解决方案,不光帮客户解决MCU问题,也帮他解决周边这些配套问题,通过产品的精准定义、差异化定义以及生态协同和提供解决方案,就能够缩短产品导入客户的周期,同时也能够降低客户导入的门槛,“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保证有机会能跟这些欧美的海外巨头去掰掰手腕!”他指出。

边缘智能领域布局

针对目前热门的边缘智能领域,陈思伟表示关于AI跟MCU的结合,兆易认为技术上是已经很成熟了。AI在边缘端有很多落地场景,如传统的安防等。

“最近几年讲工业4.0,讲第四次科技革命,其实就是以人工智能拉动的,我们认为AI跟MCU天然就有非常好的结合点,尤其是在边缘端,MCU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泛,它会带来巨大的MCU的巨大增量需求,所以我们现在其实是在密切关注AI落地的场景。”他指出,“如我们现在看到在工业里面的故障检测比如拉弧检测,还有可预测性维护,以及消费可穿戴里的生物特征识别、图像识别、音频识别等,在这些部分都有非常明确的MCU落地场景,此外,我们也在布局一些相关技术,包括AI需要的一些内核,NPU或者算法等,我们也在做一些小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通过一整套的布局,我们希望未来在整个市场爆发增长时,我们可以置身其中。”

4.jpg

5.jpg

6.jpg

7.jpg

兆易创新展示的基于GD32H7的工业应用方案

陈思伟指出MCU与AI结合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就是展示的AI拉弧检测,其实就是通过AI的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应用中的实际痛点,目前该方案已经在客户端开始推广。

他表示MCU的智能应用市场还包括可穿戴市场,如智能手表,它现在加入了很多复杂功能,比如要检测心率甚至能检测血糖血压等,这种技术就可以通过AI技术来实现,因为很多复杂的信息通过AI算法去处理,会比传统方式更高效。另外AI有一个很好的能力就是深度学习,基于大数据去训练它,它可以自学习,然后它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完以后,就能给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所以兆易现在也在可穿戴应用布局带有AI功能的MCU,或者提供把低功耗MCU和一些NPU以SIP封装形式的解决方案。

在提升MCU算力方面, 陈思伟表示兆易创新采取分几步走的战略,一方面选择一家NPU或者是DSP跟兆易的MCU结合,让MCU处理一些简单控制通信,让NPU或者DSP处理的一些复杂算法。另一方面,目前ARM也推出了支持AI的内核,未来兆易也可以推出单芯片方案,通过M7或者更高算力内核解决AI MCU应用问题。

在无线MCU方面,他表示兆易支持最新的Wi-Fi6和BLE5.2协议,并致力于兼容多种底层标准的matter协议,满足智能家居的需求。

兆易创新在汽车领域的布局

关于兆易创新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薛霆指出兆易在汽车行业已经做了六七年了,在这个行业兆易也看到了越来越多新兴的需求,最早兆易创新在汽车上Flash的需求点主要就在DVD、收音机和一些屏显上,不过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兆易在汽车里应用的领域更广泛了,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ADAS、数字屏幕显示等,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Wi-Fi、蓝牙、UWB都开始上车了,所有这些应用旁边都需要搭配一颗Flash!“你可以看到每一辆车上都有十几颗、甚至几十颗Flash的需求出现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新兴应用领域,在这块都需要至少是车规105度的需求。我们兆易的Flash早过了AEC-Q100认证,我们全系列的车规的Flash都可以到车规125度,满足这些要求完全没问题。”他强调,“我们还要不断更新NOR Flash的功能性能,包括数据功能安全和数据安全,这也是Flash在车上的一个新要求。”

薛霆指出,在汽车行业,目前以外资品牌的半导体芯片器件为主,国产半导体器件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兆易会不断努力扩充产品线,满足新能源车的新需求。

8.jpg

他还特别提到,兆易创新去年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的SPI NOR Flash供应商,并且排名前三的NOR Flash供应商 3已经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80%左右,三家此消彼长、彼此充分竞争。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44

指尖在键盘上的每次敲击,都伴随着RGB灯光的绚烂闪动,宛如在键盘上演出夺目的光影秀,从流光溢彩的渐变,到震撼人心的波浪,再到动感十足的呼吸灯效,各种灯光模式绚丽夺目,再加上流畅的回馈手感,让游戏或打字体验变成了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享受。

机械键盘的各种神奇魔力,均源自核心主控芯片MCU的加持。正是新一代MCU具有的强大性能和扩展功能,才不断重塑机械键盘的边界,使其不仅能实现更多样化的功能,还极大增强个性化定制的空间,进一步展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无限魅力。

市场与技术的双轮驱动

机械键盘早已从极客的最爱变成大众的选择。据Market Research Future(MRFR)的综合报告,机械键盘市场将以12.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6.3亿美元。

这种走红并非偶然。首先,机械键盘的每个按键都采用独立的机械开关,带来清晰的触觉反馈和完美的按压感。红轴顺滑,青轴清脆,茶轴平衡,无论是追求速度的电竞选手,还是偏爱打字的作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绝佳手感。

其次,机械键盘配备多种RGB背光模式,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定制灯光颜色、亮度和动态效果。完美的敲击感和光韵流转的动态灯光模式,可根据游戏场景的变化调整灯光颜色,让用户可以沉浸在紧张刺激的游戏体验中。

要让机械键盘充满魅力,选择一个高效的核心MCU就变得尤为关键。作为机械键盘的核心组件,MCU承担着处理输入、输出以及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重要任务,从而确保键盘能够顺利执行包括宏编程、背光调节和游戏模式在内的各种复杂功能。因此在选择MCU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其在处理速度、低功耗设计、程序可移植性、硬件扩展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性能表现。

首先,机械键盘需要MCU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来支持高回报率、无延迟的实时响应控制。其次,随着用户对机械键盘功能的不断增加,如背光灯控制、多模式切换等,对MCU的硬件扩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低功耗设计对于机械键盘长时间使用的场景至关重要。最后,在选择MCU时,不仅要考虑性能,还要考虑其在不同应用中的可移植性和开发便利性。因此,MCU不但要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还要有能力去利用这些技术来提供更丰富的用户体验。

以这些要素来衡量,兆易创新最新推出的GD32L235将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GD32L235基于ARM® Cortex® -M23内核,主频最大64MHz,向下兼容M0/M0+内核产品。其新增的WLCSP25超小尺寸封装非常适用于可穿戴设备、便携式设备等有限的硬件空间应用场景。最为重要的是,该系列紧贴低功耗市场需求,拥有更优的功耗效率、丰富的接口资源、更高性价比,非常适合机械键盘等PC外设应用。

GD32L235.png

从能效到灯效 尽在GD32L235掌控中

与所有电子设备相同,功耗也是机械键盘性能的重要评判指标。尤其是无线机械键盘,如果采用三模(BLE/2.4G/USB)方式,再配置RGB背光,续航就将成为决定产品使用体验的关键。而作为整个键盘调度中心的MCU,其功耗特性将决定整个机械键盘的表现。

GD32L235系列在功耗方面表现出色。其针对功耗效率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提升,支持包括深度睡眠(Deep-sleep)、部分睡眠(Sleep)和待机(Standby)等6种低功耗模式。在深度睡眠(Deep-sleep)模式下,电流降至1.8uA,唤醒时间低于2uS;待机(Standby)模式电流更是低至0.26uA。即使在最高主频全速工作模式下,其功耗也仅为66uA/MHz,实现了效能和功耗间的卓越平衡。

同时,在设计高性能机械键盘时,对MCU的PWM通道数量、I/O资源以及Flash存储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GD32L235系列微控制器恰如其分地满足了这些高阶需求,展现了其在机械键盘领域的适应性。

如前文所述,RGB灯效已成为机械键盘受到消费者推崇的主要原因。如果要实现复杂绚丽的RGB背光效果,MCU的多路PWM输出能力必不可少。具体到GD32L235系列,其拥有多达11个定时器,包括2个16位低功耗定时器、6个通用16位定时器、1个高级定时器和2个基本定时器,充分满足了复杂RGB灯光效果的控制需求,使键盘能够呈现从静态色彩到动态光谱流转的全方位视觉体验。并且,这些丰富的PWM资源,也可以为机械键盘省去专门的灯光控制芯片,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和成本。

考虑到键盘矩阵扫描与独立LED控制的双重需求,GD32L235还提供多个I/O接口,实现高效的信号检测与灯光指示功能的复用,确保键盘在高响应速度与复杂功能集成之间的完美平衡。具体而言,该系列集成2个低功耗LPUART、2个USART、2个UART、3个I2C、2个SPI等通用外设接口,还配备1个CAN2.0控制器和1个USB 2.0 FS控制器等标准通信接口。模拟外设方面,该产品系列配备1个12位ADC,支持差分输入和单端输入两种模式,提高了ADC模块的精度和性能;还集成1个12位DAC和2个比较器。这些丰富的外设资源不仅优化了硬件布局,还简化了布线复杂度,为开发者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此外,GD32L235内置的Flash资源,最大支持128KB eFlash,不仅支持存储密集型的固件程序,还便于配合上位机驱动,实现软件层面的深度定制与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流畅的操作体验。这不仅提升了键盘的可扩展性,还为未来功能的迭代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有线和无线方案双发力

以GD32L235为核心,兆易创新的合作伙伴深圳智芯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基于GD32L235开发了全功能机械键盘解决方案,可助力客户实现丰富的功能和高度可定制性。

基于GD32L235的全功能机械键盘解决方案.png

图 基于GD32L235的全功能机械键盘解决方案

有线机械键盘作为主流产品,可充分发挥绚丽的RGB灯效。为此,该方案能实现每颗RGB独立控制,支持256级PWM;实现全彩控制,1600万色设定,内置20种炫酷灯效,支持客户自定义灯效。同时,自主研发的上位机QT平台支持多种系统,可以实现灯光设置、屏幕设置、宏编辑、Fn层设置等键盘配置。

这款有线方案还具备多按键模式,全键无冲;支持1000Hz回报率;可根据客户需要定制78/87/104键等不同键值的数目需求,支持多国语言版本;支持在线USB升级固件;响应PC休眠进入休眠、按键或PC唤醒;支持Win、Mac、Linux、安卓等系统。

相对有线方案,无线方案更偏重能效和连接的稳定性。为此,该无线方案增加以下功能:支持大容量1-2节锂电池充放电管理;无线模式下超低运行功耗远低于行业标准;USB/2.4G同时支持1kHz稳定回报率;具备更低的睡眠功耗,一级低功耗模式下<200uA,二级休眠模式下<100uA;多种连接模式切换逻辑可自定义;支持硬件开关/旋钮切换,支持自定义各种快捷键切换;支持在线USB/无线升级固件。

搭配智芯云自有的上位机系统,客户可以配置不同RGB灯效、RGB刷新速度、LCD屏显示效果等炫酷场景,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定制出不同的终端产品。

为了便于客户的产品能迅速推向市场,兆易创新还配备丰富的开发资源。GD32L235系列配套的文档手册及软件资源已经可以下载,针对GD32L235系列不同封装和管脚配置的配套开发工具也已同步推出。

除去GD32L235,兆易创新的MCU产品家族中还有GD32F303也可用于机械键盘方案的开发。该芯片采用ARM® Cortex® -M4核心,最高主频可达120MHz,支持高速DSP运算,具备完整的DSP指令集、并行计算能力和专用浮点运算单元(FPU)。兆易创新与合作伙伴已经推出了基于GD32F303 MCU的QMK固件机械键盘解决方案,并得到市场的好评。

机械键盘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而高性能MCU的不断涌现,成为推动这一市场迅猛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这些先进的MCU不仅提升了键盘的响应速度,实现了近乎零延迟的输入反馈,还极大地丰富了自定义功能和灯光效果,可满足从专业电竞选手到日常办公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键盘的深度融合,MCU在能效比、集成度以及智能化处理能力上的持续突破,正引领着机械键盘行业向更加智能、高效、定制化的方向演进。

欲了解更多基于GD32L235系列MCU全功能机械键盘的方案详情,请咨询:

Solution_GD@gigadevice.com 

文章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围观 62

得益于全球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光伏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进程中,技术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受益于半导体技术的飞速进步,光伏行业不仅实现了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还不断拓展其应用场景。

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上,精细化、定制化的产品琳琅满目,这些创新产品的背后,无不闪烁着半导体技术的光芒。这些先进技术与光伏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兆易创新携一系列创新型解决方案亮相本次盛会,这些方案针对光伏、储能、工业及通讯电源等领域,展示了兆易创新在推动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用AI来做慧眼

像人类发明的所有机器一样,光伏设备也有自己的诸多隐患,由拉弧所产生的故障就是较为致命的一种。光伏电池板发出直流电,经过光伏逆变器后,才转成交流电。由于光伏电池组的电压都很高,从几百伏到最高1500V不等,加之电缆连接失效或器件老化,很容易产生高温电弧。这不仅会对光伏板造成损伤,降低能量转换效率,还可能会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防护的第一步就是检测。兆易创新在本次展会上展示了基于高性能GD32H7系列MCU开发的检测方案,最大亮点就是运用AI算法,使得检测准确率大幅提升。

1.jpg

基于GD32H7系列MCU的AI直流拉弧检测方案

传统的电弧检测包括波形分析法和特征提取法。波形分析法通过分析采集到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观察是否存在拉弧故障特征,如高频振荡、脉冲等。特征提取法则通过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数学处理和特征提取,提取出拉弧故障的特征参数,如能量、幅值、频率等,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拉弧故障。

在面对不断增多的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时,传统方法开始捉襟见肘,而AI算法则游刃有余。因为AI是数据驱动的,数据量越大,反而越能准确做出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检测规则,进而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应用场景。有了AI算法,就等于给整个系统装上了一个能明察秋毫的慧眼。

兆易创新的方案使用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支持对1024、2048和4096采样点的实时检测,模型大小仅占用1.7KB的Flash空间,单次推理耗时不超过0.6毫秒,能够对直流拉弧现象即时响应。模型还可以兼容不同硬件采集的数据,兼容0~40A光伏组串电流,实现100%准确性。

强大的硬件核心

要实现高效的AI算法,必须以具备强大算力的硬件为基础。兆易创新直流拉弧检测方案的核心是GD32H7系列MCU。该系列采用基于Armv7E-M架构的600MHz Arm® Cortex®-M7高性能内核,凭借支持分支预测的6级超标量流水线架构,以及支持高带宽的AXI和AHB总线接口,可实现更高的处理性能。其配备了1024KB到3840KB的片上Flash及1024KB的SRAM,包含512KB可配置超大紧耦合内存(ITCM, DTCM),确保关键指令与数据的零等待执行。同时,还新增了大量通用外设资源,包含8个U(S)ART、4个I2C、6个SPI、4个I2S、2个SDIO以及2个八线制OSPI(可向下兼容四线制QSPI)等。

由于MCU计算性能和实时性要求限制,传统拉弧检测通常仅支持1到4个通道。在面对多组串逆变器和日益提高的安全性需求时,传统方案明显力不从心。对此,兆易创新提出的拉弧检测方案,在满足高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检测通道数,方案使用的GD32H7系列MCU具备了2个采样速率可达4MSPS的14位ADC和1个采样速率高达5.3MSPS的12位ADC,可保证在500K采样率下支持多达12路ADC通道的拉弧检测能力。并且,该方案除了支持12通道的内部ADC数据采集,还搭载有一颗16位高精度的外部ADC,支持8路外部ADC数据采集,能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

为便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该方案还集成有内存卡和基于GD32VW553的Wi-Fi模组,可自动上传数据至云端,实现数据的在线采集与AI模型训练,此外还预留有串口和CAN通信接口,方便应用扩展。而该方案板所用到的DC/DC、LDO等芯片均为兆易创新自有,极大地优化了客户的BOM选择。

一站式AI算法服务

为了便于客户进行AI算法的生成和部署,兆易创新进一步提供了一整套的工具和服务。

对于以AI算法为核心的拉弧检测来说,数据收集、训练和模型部署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在最初的数据收集阶段,兆易创新提供数据采集工具,基于GD32 AFCI硬件平台进行电弧信号和正常信号的采集并生成标准数据格式。接下来进入数据训练阶段,兆易创新提供的一键训练工具,训练并生成拉弧检测AI模型,并支持一键生成可编译、运行的电弧检测代码,确保在各种场景中均能准确识别电弧特征,减少漏报和误报的风险。在整个训练完成之后,工具生成的模型算法库,可直接集成到用户的工程文件里面来使用,快速的完成模型部署工作。

兆易创新的数据采集工具,还具备了数据分析功能。比如,客户采集完数据之后,想了解数据的质量。该工具就可以将导入的数据生成时域和频域的波形图,供客户进行判断。

最后,兆易创新的方案还支持云端数据收集、云端训练和模型参数的OTA升级,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云平台持续优化和更新模型,以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在本次展会中,兆易创新的AI拉弧检测方案荣获了SNEC十大亮点“兆瓦级翡翠奖”,充分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与行业认可度。

1719307821514543.jpg

从光伏到数字电源的全面布局

除拉弧检测外,兆易创新还带了多款光伏及数字电源领域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从AC-DC到DC-DC再到DC-AC的全方位拓扑结构,以及相关的MPPT等关键技术。

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时,为了获取更多能量,需要使用MPPT算法对光伏板的输入电压进行最大功率点追踪。兆易创新基于GD32E50x系列的1kW光伏MPPT锂电池模块,采用了四开关buck-boost拓扑对光伏板进行最大功率点追踪,并对电池进行恒流恒压充电,峰值效率超过98%,最大功率点追踪全范围下超过99%。

3.jpg

基于GD32E50x系列的1kW光伏MPPT锂电池模块

双向储能逆变器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两颗GD32E50x系列MCU控制三级架构LLC + Buck/Boost + 逆变/PFC,能够将太阳能光伏或电池电压转换为220V交流电,最大功率可达1kW;也可将220VAC市电电压,输出为24V直流电压用以给电池包充电,最大功率达500W。

4.jpg

基于GD32E50x系列MCU的双向储能逆变器方案

数据监测是光储能源电池系统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公司的无线能源监控通讯方案将GD32F527 MCU和具有2.4GHz Wi-Fi 6 + BLE 5.2通信功能的GD32VW553无线模组结合,可以实现对电池等相关设备实时工作状态进行采集处理和监控。

5.jpg

基于GD32F527和GD32VW553的

无线能源监控通讯方案

此外,兆易创新还带来了500W PFC + LLC数字电源、90W Buck可调数字电源、460W交错CRM PFC服务器电源等方案。这些技术先进的解决方案,结合兆易创新强大的支持服务,将推动数字能源稳步发展。

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16

在消费电子产业链中,白色家电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长期以来扮演着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角色。然而,产品同质化、市场增速放缓、消费者对家电产品节能环保及智能化等功能抱有日益增强的期待,使得白色家电产业一度低迷。面对此情势,中国家电制造业近些年主动应变,全力推行提质、降本、增效战略,其中,变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及其持续深化研发,被视为引领白色家电行业突破瓶颈、迈向高水准、可持续发展前景的有效路径。

在此背景下,变频家电不仅积极响应了全球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精准迎合了消费者对能效卓越家电的热烈追捧,更是在驱动行业绿色升级、优化居民生活体验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压缩机变频系统中充当“中枢神经”的微控制器MCU,对于塑造变频家电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而言,其作用同样至关重要。

智驭变频,重塑家电极致体验新维度

变频技术在诸如洗衣机精准洗涤转速调节、冰箱智能温度管理等应用中大放异彩,不仅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与操作便捷性,更在能耗层面留下了鲜明的“绿色印记”,同时以更低的启动噪音与振动,赋予产品更高的品质感。其关键则在于对压缩机驱动系统的精细化控制,有效规避了传统定频设备因频繁启停或长期高负荷运行而产生的高能耗问题。

事实上,消费者对家电变频驱动的低启动噪音、小启动电流、快速启动响应三大核心诉求,其背后是变频控制、驱动算法等核心技术的强力支撑,为家电半导体器件注入了新的价值内涵。作为变频系统的指挥中心,MCU需要负责接收并解析各类输入信号,如用户设定参数、传感器监测数据、通信指令等,依据这些信息实时计算出最佳的电机控制策略,包括电压、频率、相位等关键参数的精细化调整,确保家电设备在保持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显著的节能效益。

对于高端变频家电而言,MCU不仅承担基本控制职能,还在提升设备智能化程度上发挥关键作用。例如随着现代家电愈发追求远程监控、故障自诊断、自主调节等功能,以迎合消费者对便捷化、个性化使用体验的追求,MCU可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性能、丰富的通信接口及高度灵活的编程特性,无缝集成各类智能化模块,满足复杂系统的实时控制与智能互联需求,动态优化变频策略,包括可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空调风速,或根据衣物材质预先设定最佳洗衣程序,让家电设备兼具智能化与人性化特质。

另一方面,家电市场历来对价格敏感,在产品差异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供定制化方案,助力白色家电制造商快速实现产品差异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是每一个MCU厂商考虑的焦点。

性价比与性能兼具,软硬件结合打造高品质冰箱变频驱动系统

作为本土32位MCU市场的领军企业,兆易创新为家电行业的创新升级提供了从元器件筛选、开发支持、参考设计到量产方案的全方位一体化服务,GD32E230xxGD32F3x0等系列MCU可为冰箱与洗衣机等白色家电植入一颗强劲且灵动的“变频芯”。例如基于GD32E230xx设计的洗衣机变频驱动解决方案便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波轮/滚筒洗衣机的技术难点,并取得了新的突破,支持双电阻采样降噪、用于低速洗涤IPM死区补偿、弱磁用于滚筒/波轮高速驱动、快速可靠启动、称重、制动,不平衡检测及脱水保护等各种成熟可靠的洗衣机功能。

针对冰箱变频应用,兆易创新更是与合作伙伴基于GD32E230xx系列MCU联合开发了变频驱动交钥匙方案,凭借卓越的硬件性能与前沿的控制算法,展现出强大市场竞争力。由于GD32E230xx系列MCU基于ARM® Cortex®-M23内核,最高运行频率达72MHz,相较于市面上基于Cortex®-M0内核的同类产品,它能在保持超低功耗的同时实现更高的运算效能,这对于白色家电变频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及优秀能耗控制至关重要。

1.jpg

该变频驱动方案运用先进的电路设计与PCB布局技术,可实现100至250瓦功率范围内的统一PCB设计,显著增强产品的通用性,并降低结构件设计与维护成本。该方案独有压缩机驱动控制参数与应用软件分离的特点,用户更换压缩机仅需更新控制参数,电控与驱动硬件无需改动。目前,方案已广泛支持多种主流压缩机型号,并提供专业的定制适配服务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2.png

在压缩机中,润滑油承担着润滑、降噪、提效、抗氧化等关键任务,内置智能回油平台功能是该驱动方案的另一大特色——启动后,驱动系统会自动引导压缩机进入预设的回油转速范围,有效减轻主控板软件的复杂性,简化系统编程工作。此外,方案利用先进的跳频技术,允许用户预设特定跳频点,主动避开可能引发共振的频率区域,从而避免共振导致的机械振动、噪音增大以及潜在设备损伤,确保系统运行平顺且无故障风险。

耐用可靠是消费者选择家电的另一关键考量因素,该变频驱动方案严格遵循UL相关标准设计,经过全面、多维度(电压、电流、环境及负载条件)的超过实际应用条件加严格测试确保一流品质,并配备丰富多元的保护功能(过流、过压、过温、过功率、缺相、堵转等),关键保护如输出过流保护采用软、硬件双重防护策略。

软件算法是硬件系统的控制策略与逻辑核心,除硬件性能出色外,方案采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基于单电阻电流采样和扩展反电动势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算法,实现驱动系统的高效运作,同时独特的混合脉宽调制技术,相较传统连续宽调制技术开关损耗降低50%,在权衡噪音与效率基础上提升驱动器综合运行效率。得益于兆易创新与合作方对变频产品的持续研发投入,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头部家电厂商的产品中,同时兆易创新也正积极研发针对白色家电电机驱动的下一代MCU产品。

产业生态共赢,构筑全方位家电MCU服务矩阵

实际上,家电市场客户在对MCU厂商进行产品选型时,除了考察其新品研发的持续创新能力,同样重视的是厂商的“软”实力,涵盖研发投入、品控能力、定制化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售前售后支持以及稳定的供货保障等多方面。对此,兆易创新正积极构建服务于白色家电的MCU芯片产业生态系统,并已取得丰硕成果。

兆易创新携手全球生态伙伴构建了完备的产品生态体系,推出多种开发环境IDE、开发套件EVB、实时操作系统RTOS、图形化界面GUI、安全组件、云连接及嵌入式AI解决方案,并在技术平台上提供各系列的视频教程和短片供用户随时在线学习。这一丰富的开发生态不仅为家电厂商设计提供了极大便利,更体现了兆易创新的产品价值和服务理念。

在产品平台化建设上,除了适用于变频驱动系统的GD32E230xx与GD32F3x0系列外,兆易创新GD32 MCU家族还囊括低功耗GD32L系列、无线连接GD32W系列以及超高性能GD32H系列等多个品类,为家电的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丰富的产品选项。例如针对智能家电日益普及的屏幕显示需求,公司推出的GD32H7系列MCU更配备了可定制的智能人机界面(HMI)功能,支持边缘AI应用,满足语音、手势、触摸等多种人机交互需求。而GD32也凭借行业卓越的低失效率,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下产品性能始终稳定,强大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家电运行的稳定性。

此外,兆易创新建立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研发、生产和供货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以满足家电客户对品质与售后服务的高标准要求。兆易创新在全球范围内与多家领先晶圆厂、封装测试厂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中国大陆与海外的同步生产和交付,依托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与灵活的供应能力,有效应对市场周期波动,确保满足家电客户的采购需求。

白色家电变频技术作为市场趋势与技术创新的交汇点,不仅掀起了行业能效升级的新潮流,更塑造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家电的新期待。基于兆易创新GD32系列MCU打造的变频驱动方案,有助于客户以高性价比的方式加快产品上市进程,快速提升市场竞争力。

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1

兆易创新GigaDevice (股票代码 603986)今日宣布,正式推出全新PC指纹识别解决方案,包括GSL6186 MoC(Match-on-Chip)和GSL6150H0 MoH(Match-on-Host)。方案基于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通过便捷的指纹读取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安全地登录Windows PC设备。其中,GSL6186 MoC方案已通过Windows Hello增强型登录安全性认证(Windows Hello Enhanced Sign-in Security)和微软Windows Hardware Lab Kit(HLK)认证,进入微软AVL准入供应商名单。

兆易创新GSL6186 MoC指纹识别解决方案采用SiP系统级封装技术,在芯片内部集成指纹算法运行加速模块和存储模块,将优异的电容指纹硬件检测技术与自有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相结合,使整体解锁达到高性能。在安全性方面,这种SiP系统级封装技术避免用户个人隐私的泄露。此外,方案还支持POA、低延时,提升了用户体验;支持USB、SPI接口,以及多种主机平台;并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的尺寸和形状,满足多样化外观设计。在应用方面,该方案适用于解锁、系统/APP应用软件登录、在线支付等多种场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操作体验。

兆易创新GSL6150H0 MoH指纹识别解决方案同样配备高性能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和自主研发的生物识别算法。该方案采用在主控芯片进行指纹匹配的方式,在成本节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兆易创新副总裁、传感器事业部总经理支军表示:“我们始终致力于新一代智能终端生物传感技术的创新,深入人机交互传感器芯片和解决方案的研制开发。公司的指纹产品现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选择,全新GSL6186 MoC和GSL6150H0 MoH方案的推出,标志着我们的指纹识别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至PC领域。在质量管控方面,公司特有的质量方针倡导全员参与,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注重风险的前瞻性控制与流程的持续优化。本土化闭环供应加之海外弹性供应布局的并行组合,则确保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公司业务的持续性和高效性。同时,公司还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与技术支持,打造便捷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加速产品上市进程。未来,兆易创新还将继续推动产品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拓宽在PC、手机、可穿戴、移动健康、IoT等领域的多元布局,为客户呈现更丰富、更创新的解决方案。”

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8

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如约而至,众多汽车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探索未来出行的创新之路。在这场充满活力的盛会上,兆易创新携多款产品及解决方案精彩亮相,与此同时,在展会同期举办的《中国电子报》“2024汽车芯片编辑选择奖”评选中,GD32A503车规级MCU荣获“2024汽车芯片优秀产品奖”,充分体现了兆易创新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卓越实力。

1.jpg

本次车展中,兆易创新主要展示了基于GD32A503车规级MCU以及车规级GD25 SPI NOR Flash的最新解决方案。它们主要应用在哪些车用场景中?又有哪些核心亮点?马上为大家解密!

全国产图形化数字仪表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持续进步,机械式等传统仪表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信息显示需求,在此背景下,图形化数字仪表成为了汽车仪表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不仅能提供更为精准详细的车辆信息,也有助于驾驶安全的提升。在本次车展中,兆易创新展出了基于GD32A503车规级MCU和车规级GD25 SPI NOR Flash的全国产图形化数字仪表解决方案,该方案支持H.264解码,可实现双图层缓存、图像缩放和MIPI DSI/LVDS输出。


2 00_00_00-00_00_30.gif

ADAS单目预警方案

近年来,为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安全需求,ADAS单目预警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辅助驾驶决策的重要技术方案,可帮助驾驶者提前识别潜在的道路风险。基于GD32A503车规级MCU的ADAS单目预警方案,可实现前向多类型目标检测,包括车辆、行人、车道线、道路标识等,适应各种场景、天气和路况下的目标跟踪、姿态估计与测距,并支持与多传感器(毫米波雷达)融合。GD32A503车规级MCU可以监测器件的上下电逻辑,以及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与整车智驾的通讯和协同工作。

3 00_00_00-00_00_30.gif

LED流水转向灯

作为目前广受欢迎的汽车灯光设计之一,流水转向灯通过LED灯依次点亮或者闪烁,从而形成流动的光带效果。其不仅提升了车辆外观的时尚感和科技感,还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吸引其他车辆及行人的注意,提高行车安全性。基于GD32A503车规级MCU设计的LED流水转向灯,和传统开关式逻辑不同,能够实现更为复杂的时序逻辑和亮度控制,并且符合国家GB17509标准关于转向灯频率的要求。 

4 00_00_00-00_00_30.gif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具有高效率、维护方便、噪声低、运行可靠等多重优点,可广泛应用在诸如汽车水泵、燃油泵、散热风扇、暖通空调、混合动力系统、座椅风扇等多种场合,在智能化汽车的快速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基于GD32A503车规级MCU设计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通过定时器专门产生驱动两相或三相电机的PWM信号,DSP指令集可以提供更高的算力和安全功能,以控制车内各种能动的执行器,这在汽车中的直流无刷控制(BLDC)系统中有很大的优势。

5 00_00_00-00_00_30.gif

兆易创新以多元的产品组合、完善的生态和工具链支持持续赋能汽车市场的发展。截至目前,兆易创新车规级存储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达1亿颗。GD32A5系列车规级MCU在车身控制、车用照明、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及电机电源等多种场景中广泛应用。并且,兆易创新高度重视汽车芯片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车规级产品均已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且公司已通过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流程认证。

2024北京国际车展精彩仍在继续。欢迎您莅临未来出行展区 E1-W03,亲身感受兆易创新车规级产品的实际应用体验!

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56

4月25日,兆易创新(GigaDevice)与业界领先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供应商塔斯金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ASKING)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GD32车规级MCU芯片开发工具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助力用户在保持功能安全合规性的同时加速产品开发周期,推动汽车电子应用方案的快速落地。

1.png

兆易创新汽车产品部负责人何芳

与TASKING首席技术官Christoph Herzog合影

TASKING公司于1977年创立于荷兰。创立之初,公司建立了以编译器为核心的丰富产品线,由于其提供的开发工具在性能、功能安全等方面优势显著,所以被汽车制造商和世界上最大的一级供应商等公司广泛采用。编译器产品支持主流MCU平台,关键的TASKING VX-toolset for Tricore / TASKING VX-toolset for ARM编译器产品均获得TÜV Nord颁发的功能安全认证证书。2022年收购专业调试器公司iSYSTEM后,TASKING公司正式进入专业调试器领域,可以为客户提供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一站式服务,以实现在车规级/高安全等级应用程序的快速开发。

依托卓越的技术研发实力,兆易创新正迅速推进汽车电子行业的市场布局,现已成功打造了一系列高可靠性车规级MCU与存储产品。GD32A5系列车规MCU在车身控制、车用照明、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及电机电源等多种场景中广泛应用。新推出的GD32A490系列高性能车规级MCU以高主频、大容量、高集成和高可靠等优势特性紧贴汽车电子开发需求,广泛适用于BCM车身控制系统和智能座舱系统。此外,车规级GD25/55 SPI NOR Flash和GD5F SPI NAND Flash系列存储产品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达1亿颗。同时,兆易创新高度重视汽车芯片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通过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流程认证。

TASKING首席技术官Christoph Herzog表示:“我们对兆易创新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领域的实力印象深刻,GD32车规级MCU的产品发展路线与TASKING的发展规划高度契合,双方拥有坚实且广泛的合作基础。TASKING高度重视中国市场,非常期待与兆易创新接下来的合作。”

兆易创新汽车产品部负责人何芳表示:“作为全球汽车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的先行者之一,TASKING所提供的开发工具具备高性能、高质量、以安全为导向的优秀特质,双方之间的密切合作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兆易创新车规MCU的开发生态资源。未来,兆易创新还将为更广泛的全球客户带来高品质的车规芯片产品。”

关于TASKING

TASKING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供应商,TASKING的开发工具被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用于安全关键领域的高性能应用的开发。公司成立于1977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公司在欧洲、美国、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设有销售、技术支持及运营团队。欧洲FSN控股公司于2021年完成正式收购TASKING公司并在中国设立全资子公司。2022年9月TASKING收购专业级调试器公司iSYSTEM。自此,TASKING正式升级为汽车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和服务的一站式供应商。

关于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986)是全球领先的Fabless芯片供应商,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兆易创新致力于构建以存储器、微控制器、传感器、模拟产品为核心驱动力的完整生态,为工业、汽车、计算、消费电子、物联网、移动应用以及通信领域的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已通过ISO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体系认证,并获得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体系认证和邓白氏认证,与多家世界知名晶圆厂、封装测试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GigaDevice.com

*兆易、兆易创新、GigaDevice、GD32,及其标志均为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其他名称或品牌均为其所有者所有。

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2

中国北京(2024年4月18日)业界领先的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兆易创新GigaDevice (股票代码 603986)宣布,正式推出GD32L235系列MCU,进一步丰富了低功耗产品的选型和布局。全新GD32L235产品系列紧贴低功耗市场需求,以更优的功耗效率、丰富的接口资源、更高性价比为工业表计、智能门锁、便携式设备、IoT、电子烟、BMS等应用领域提供理想之选。该系列MCU提供了包含LQFP64/48/32、QFN64/48/32和WLCSP25在内的七种封装共16个型号选择,目前已经正式量产供货。

1.jpg

GD32L235系列MCU在功耗效率方面实现了优化提升,支持包括深度睡眠(Deep-sleep)、部分睡眠(Sleep)和待机(Standby)等六种低功耗模式。在深度睡眠(Deep-sleep)模式下,电流降至1.8uA,唤醒时间低于2uS;待机(Standby)模式电流更是低至0.26uA。即使在最高主频全速工作模式下,其功耗也仅为66uA/MHz,实现了效能和功耗间的卓越平衡。

GD32L235系列MCU采用Arm® Cortex®-M23内核,主频达到64MHz,配备了64KB到128KB的嵌入式闪存及12KB到24KB的SRAM,并按照存储容量分为两款型号,以满足用户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差异化需求。该系列产品集成了2个16位低功耗定时器、6个通用16位定时器、1个高级定时器和2个基本定时器,以及2个低功耗LPUART、2个USART、2个UART、3个I2C、2个SPI等通用外设接口,还配备了1个CAN2.0控制器和1个USB 2.0 FS控制器等标准通信接口。模拟外设方面,该产品系列配备了1个12位ADC,支持差分输入和单端输入两种模式,提高了ADC模块的精度和性能;还集成了1个12位DAC和2个比较器。GD32L235系列提供了WLCSP25超小封装选择,非常适用于可穿戴消费电子、便携式设备等对硬件空间有限制的应用场景。

目前,GD32L235系列配套的文档手册及软件资源已同步上传至官方网站,方便用户下载使用。针对GD32L235系列不同封装和管脚配置的配套开发工具也已同步推出,包括GD32L235R-EVAL全功能评估板以及GD32L235O-START、GD32L235Q-START、GD32L235E-START等入门级学习套件,将为用户带来便捷的开发和调试体验。

关于GD32 MCU

兆易创新GD32 MCU是中国高性能通用微控制器领域的领跑者,中国最大的Arm® MCU家族,中国第一个推出的Arm® Cortex®-M3、Cortex®-M4、Cortex®-M23、Cortex®-M33及Cortex®-M7内核通用MCU产品系列,并在全球首家推出RISC-V内核通用32位MCU产品系列,已经发展成为32位通用MCU市场的核心之选。以累计超过15亿颗的出货数量,超过2万家客户数量,48个系列600余款产品选择所提供的广阔应用覆盖率稳居中国本土首位。

兆易创新GD32 MCU也是Arm®大学计划(University Program, AUP)中国首批合作伙伴、Arm® mbed™ IoT平台生态合作伙伴、RISC-V基金会战略会员、“兆易创新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冠名厂商。GD32以打造“MCU百货商店”规划发展蓝图,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系统级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撑,构建智能化开发平台和完善的产品应用生态。更多信息欢迎访问GD32MCU.com。

来源:GD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6

页面

订阅 RSS - 兆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