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MCU加油站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技术
新闻
下载中心
互动专区
视频
评测
活动
博客
登录
注册
技术
资深工程师对PCB设计的经验之谈
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设计电路是一项必备的硬功夫,但是原理设计再完美,如果电路板设计不合理性能将大打折扣,严重时甚至不能正常工作。根据我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一些PCB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对您有所启示。 不管用什么软件,PCB设计有个大致的程序,按顺序来会省时省力,因此我将按制作流程来介绍一下。(由于protel界面风格与windows视窗接近,操作习惯也相近,且有强大的仿真功能,...
阅读详情
2016-09-27 |
PCB 设计
使用python下的pyserial进行串口测试和设备调用
硬件开发不可避免要与串口打交道,使用python下的pyserial可以使串口测试和设备调用的工作自动化。这里介绍pyserial的一些基础知识。 1、安装pyserial linux上直接安装: #python2 sudo pip install pyserial #或者python3 sudo pip3 install pyserial 2、Bytes与string的转换...
阅读详情
2016-09-27 |
python
,
pyserial
,
串口
聊聊上电复位电路的那些事儿
工程师们在调试各式各样的板子时,常会出现开机出现错误,系统无法正常打开,接下来我们将列举电路板上电时可能引发的一些常见系统问题,并说明了保证电路板正确初始化的基本原则。 许多IC 都包含POR电路,上电复位,即Power-on Reset),其作用是保证板子上电后,模拟和数字模块初始化至已知状态。 POR三步走:电源电压达到阈值电压——POR电路就会释放内部复位信号——状态机开始初始化器件。 ...
阅读详情
2016-09-27 |
上电复位
如何摆脱单片机设计过程中的电磁干扰
对电磁干扰的设计我们主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设计处理,下面就是从单片机的PCB设计到软件处理方面来介绍对电磁兼容性的处理。 一、影响EMC的因数 1、电压 电源电压越高,意味着电压振幅越大,发射就更多,而低电源电压影响敏感度。 2、频率 高频产生更多的发射,周期性信号产生更多的发射。在高频单片机系统中,当器件开关时产生电流尖峰信号;在模拟系统中,当负载电流变化时产生电流尖峰信号。 3、...
阅读详情
2016-09-26 |
单片机
,
电磁干扰
MCU上的无锁原子读操作
原子读操作是在MCU并发编程中常用的操作,简单举个例子来阐述问题: 我们使用RTOS或裸机状态编程时,必然需要一个全局时钟基准,通常是在一个定时器中断中累加实现,简化代码如下: static unsigned long volatile __jiffies = 0; /* 全局时钟基准节拍累加器 */ ISR_TIMER() /*...
阅读详情
2016-09-26 |
MCU
,
原子读操作
浅析 MCU 嵌入式系统的领域分析方法
作者:代文豪、罗克露、雷健 在不断的发展的 MCU 嵌入式系统领域中,软件危机所带来的危害也日渐显现。如何利用软件重用的相关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领域分析是识别、捕捉、组织、分析和表示软件域中相关信息,确定软件的体系结构、框架和构件,以支持软件重用的软件工程过程,是解决重用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领域分析的相关概念、方法、过程以及产品的研究,从而得出在 MCU...
阅读详情
2016-09-26 |
MCU
简析对通用输入输出GPIO的理解
一、GPIO简介 I/O(Input/Output)接口是一颗微控制器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外设功能。通常在ARM里,所有I/O都是通用的,称为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每个GPIO端口包含8个管脚,如PA端口是PA0~PA7。GPIO模块支持多个可编程输入/输出管脚(具体取决于与GPIO复用的外设的使用情况)。GPIO模块包含以下特性: 1)...
阅读详情
2016-09-23 |
单片机
MCU上电复位原理
① 上电复位:是由外部总线产生的一种异步复位,单片机电压监测电路检测到电源电压 VDD 上升时,会产生一个上电复位脉冲,由内部计时器进行延时后等待电源电压上升到可以工作的电压后,整个单片机系统就完成了上电复位。注意上电复位电路并不会检测延时过后的系统电压,如果此时的电压低于单片机的最小工作电压,整个上电复位就失效了。 图所示是整个上电复位的过程,其步骤如下: 1)电源电压 VDD...
阅读详情
2016-09-23 |
MCU
总结硬件仿真与烧写程序结果不一样的原因
一、配置问题: 实际烧片时单片机的配置字与仿真的时候是不是一样?烧写时是否配置正确? 二、资源问题: 单片机的ROM、RAM大小与仿真器的ROM、RAM大小是不一样的! 三、驱动能力问题: 通常仿真器的驱动能力比单片机要强;可以分两步检查,一是分别用仿真器与单片机时对应IO口波形进行对比,二是当仿真器与外设连接与不连接时波形的对比; 要进行基本要素分析:单片机供电正常?起振没有...
阅读详情
2016-09-23 |
Keil相关
,
仿真工具
,
Debug工具
保护 MCU、传感器接口远离电机负载和状况快速变化的危险
机器中使用的电机大小不一,有的比手指还小,有的比卡车还大。 无论是在仪表上定位指示器,还是驱动机车,对于需要能够相当快地切换高电压和电流的控制电路来说,这些电感负载会对其造成严重破坏。 检测电机状态时同样如此。 例如,由于随着驱动器波形切换极性和负载而形成的电动势反冲,串联式电流传感器会承受巨大的尖峰和浪涌。 此外,这些电机感应数据必须实时可靠,才能实现更精确的应用,如医用输液泵和给药系统。...
阅读详情
2016-09-22 |
MCU
,
传感器
,
电机
简析DSP和MCU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两则的分流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简便性,考虑一个数字信号处理的实例,比如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FIR)。用数学语言来说,FIR滤波器是做一系列的点积。取一个输入量和一个序数向量,在系数和输入样本的滑动窗口间作乘法,然后将所有的乘积加起来,形成一个输出样本。 类似的运算在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大量的重复发生,使得为此设计的器件必须提供专门的支持,促进了DSP器件与通用处理器(...
阅读详情
2016-09-22 |
MCU
,
DSP
SPI、I2C、UART、I2S、GPIO、SDIO、CAN,你能分清吗?
总线,总要陷进里面。这世界上的信号都一样,但是总线却成千上万,让人头疼。 总的来说,总线有三种: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内部总线是微机内部各外围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总线,用于芯片一级的互连;而系统总线是微机中各插件板与系统板之间的总线,用于插件板一级的互连;外部总线则是微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总线,微机作为一种设备,通过该总线和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与数据交换,它用于设备一级的互连。 除了总线外,...
阅读详情
2016-09-22 |
总线
MCU功能严重异常的几个常见原因
我们在从事MCU应用开发过程中,难免会碰到MCU芯片异常的问题,其中有些异常比较严重。比如异常复位,表现为复位脚有电平跳变或者干脆处于复位电平;在做代码调试跟踪时,发现代码根本就进不到用户main()程序;或者时不时就感觉芯片死掉了,功能完全不可控等。 出现类似严重异常情况的原因我大致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1、电源问题。比方电源质量差,纹波过大,尤其开关电源供电时;或者供电芯片质量差,输出不稳定;...
阅读详情
2016-09-21 |
MCU
单片机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
单片机控制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灵敏度越高越容易把干扰引入系统中, 因此抗干扰技术己成为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的环节。本文分析了单片机控制系统干扰的主要来源,介绍了印制电路板中地线和电源线的布线方法,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阐述了抗干扰设计。这些抗干扰方法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一些单片机控制系统在现场成功运行。 引言 单片机组成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灵敏度越高,...
阅读详情
2016-09-21 |
单片机
,
抗干扰
上电复位电路的使用策略,你清楚吗?
许多IC 都包含上电复位(POR)电路,其作用是保证在施加电源后,模拟和数字模块初始化至已知状态。基本POR功能会产生一个内部复位脉冲以避免"竞争"现象,并使器件保持静态,直至电源电压达到一个能保证正常工作的阈值。注意,此阈值电压不同于数据手册中给出的最小电源电压。一旦电源电压达到阈值电压,POR电路就会释放内部复位信号,状态机开始初始化器件。在初始化完成之前,器件应当忽略外部信号,...
阅读详情
2016-09-21 |
上电复位
‹‹
253 中的第 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