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海半导体APM32F407系列MCU的伺服控制器应用方案


在极海半导体的伺服控制器应用方案中,采用了Arm®Cortex®-M4内核的APM32F407系列MCU,该系列芯片拥有高主频、多外设等特性,满足了伺服控制器对主控芯片的性能与灵活性需求,与FPGA协同配合实现伺服系统中信息采集、通信与控制的功能应用。
MCU是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元)的缩写,它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端口(I/O)、定时器(Timer)、串行通信接口(UART、SPI、I2C等)和其他外围设备控制器的单个芯片。MCU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控制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
由于其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MCU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系统、工业自动化等。MCU的选择通常基于应用的需求,如处理性能、功耗、外设接口等因素。
在极海半导体的伺服控制器应用方案中,采用了Arm®Cortex®-M4内核的APM32F407系列MCU,该系列芯片拥有高主频、多外设等特性,满足了伺服控制器对主控芯片的性能与灵活性需求,与FPGA协同配合实现伺服系统中信息采集、通信与控制的功能应用。
近日,雅特力AT32F425系列MCU在百佳泰测试认证实验室通过USB 2.0一致性测试,并取得“USB2.0 Test Report for Embedded Host”及“USB2.0 Test Report for Peripheral”两项测试报告。
当下,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传感器设备的升级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十多年前,全模拟传感器设备仍然是主流。要实现高精度的传感,必须进行线性化校正与温度补偿等工作,但在全模拟配置中进行上述校正和补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022年3月瑞纳捷半导体发布了第二代低功耗MCU—RJM8L151S系列,该系列是第一代RJM8L151系列的全面升级,不仅修改了RJM8L151系列的已知问题,还提升了综合性能和易用性,芯片的抗干扰性能和低功耗性能也有了较大提升。
近日,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集成电容触摸按键控制器的低功耗MCU系列——FM33FR0。该系列在FM33LC0系列基础上得到了优化提升,针对家电应用需求进行设计研发。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STM32U5系列超低功耗高性能Cortex-M33 MCU技术。
面向这些智能手表的设计挑战,爱普特的32位MCU APT32F1023H8S6,可以通过最先进的架构和灵活的低功耗管理模式,为智能手表开发商提供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半导体MCU开发板(EVK)是半导体行业的重要载体之一,本评估套件基于瑞萨原有评估套件EK-RA2L1的功能进行了增减,重新定义了RA2L1 MCU群组评估套件RESLRZG2LEVK0000。
早期的MCU没有看门狗,就容易引起有些产品死机了不能重启工作。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后期的MCU在内部集成了看门狗的功能。
AC7840x的到来,全面提升了汽车零部件的安全性,拓展了国产MCU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是杰发科技在专注汽车电子领域发展上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杰发科技为实现“中国芯”的又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