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是指在汽车中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以增强汽车的性能、安全性、便捷性和娱乐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电子已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矽微(Tinychip Micro)近日重磅发布TCAE12A/32A,继2022年3月发布TCAE31A,泰矽微在车规触控领域再下一城,进一步奠定了泰矽微在车规触控领域的领先地位。

1.png

TCAE12A/32A芯片框图

延续TCAE31A的各项基本特性,基于32-bit Arm® Cortex®-M0内核,TCAE32A继续支持电容触控+压感触控双模3D触控方案,最高可支持26路电容触控及8路压感触控,通讯接口方面支持LIN, SPI, I2C,UART 等常见的串口通讯, 可以跟BCM 或其它触觉反馈执行器之间无缝连接形成较完整的车内外饰智能表面应用。典型应用包括顶部控制器,门饰板控制器,空调 面板,多功能方向盘,方向盘离手检测,智能座椅扶手,座椅控制,挡位控制板,灯光控制,智能B柱等。

2.jpg

TCAE31A和TCAE32A对比表

TCAE31 受限于通道数量和IO口数量,适合用于5个按键以下的机械按键替代应用,TCAE32A在电容和压力检测通道上作了显著提升,是泰矽微完整智能触控产品系列中重要的一块拼图,同时在EMC以及抗干扰等可靠性方面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可更好解决目前行业内难解的EMC问题。除了芯片本身的优势外,泰矽微在触控应用领域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也会协助和支持客户更容易通过各项可靠性测试并快速量产。

3.png

智能触控面板应用

泰矽微3D人机交互触控方案自发布以来,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同和青睐,并在各大零部件厂商开启各类方案开发,定点项目众多。较之传统方案具有众多显著优势,包括:

防水效果好:水流容易造成电容误触但难以造成压力触控的误触,压力和电容采用“与”的方式,水滴或水流同时触发的概率显著降低,另外通过两种方式产生触发的精确时间和波形形态进行二次软件算法滤波与判断,可完全杜绝由于水造成的可能的误触现象。 

抗干扰能力强:压力+电容触控可消除由于静电,干扰以及无意触碰等导致的误触现象,大大提高可靠性。

EMC性能优:测试更易通过,压力检测是差分输入,内在对共模干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加上电桥等效阻抗低(6 KΩ),接收干扰的功率低,抗电磁干扰的性能优异。电容电极类似天线,较容易受到干扰,EMC 较难通过,但实现成本低。通过结合压力和电容可以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缩短开发和测试周期。

装配方式灵活:压力检测装配方式灵活,可以采用表贴也可以采用悬臂梁,简支梁等结构,结构设计简易,使用简便,较红外方式及电容式压感等方式的生产良率和使用良率均有明显提升。

性价比高:采用泰矽微研发的车规压力和电容触控二合一双模芯片,配合车规级压力触控柔性传感器,整体成本与传统国外品牌纯电容触控芯片成本相当,但整体可靠性和人机交互体验提升一大截,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本次所发布的TCAEx2A系列包含两个具体型号,分别为TCAE12A和TCAE32A,TCAE12A支持电容触控;TCAE32A可同时支持电容触控和压力触控两种模式,两个型号均可提供32Pin和48Pin两种封装选择,目前所有型号均已开放样片和评估板申请。可通过sample@tinychip.com.cn提交样片申请。

来源:泰矽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73

近日,芯海科技(股票代码:688595)汽车电子项目再传喜讯。公司布局的车规产品序列中,车载PD快充芯片CS32G020Q、高可靠车规MCU芯片CS32F036Q进展迅速,相继顺利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

1.png


这是继公司首颗车规压力触控芯片CSA37F62之后,又有CS32G020Q、CS32F036Q两颗车规产品双双得到成功验证,也由此拉开后续更多车规产品批量化认证的序幕,标志着芯海科技旗下车规级MCU产品质量及可靠性,进一步获得国际权威认证体系的持续认可和肯定。

CS32G020Q:满足安全车载快充、数据传输需求


在汽车从“载人交通工具”向“移动生活空间”迭代嬗变的过程中,与智能手机、电脑及诸多便携式智能化设备互联互通,为人们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充电服务,是必然的技术趋势,车载充电器也随之应运而生。

车载充电器主要采用汽车电瓶(12/24V)供电,为智能手机、电脑等便携式智能设备解决锂电池充电需求,因此既要适应车载电瓶的恶劣放电环境,又要考虑各种智能设备锂电池的电池特性及安全需求(CC, CV,OVP等)。

目前,车载充电器分为普通车充和快充,车载快充协议当前完全统一,主流快充协议有高通QC3.0、QC4.0,华为私有协议FCP、SCP,USB IF组织旗下的PD3.0、 PD3.1和三星AFC协议等。

2.png


CS32G020Q系统框图

对此,芯海科技推出32位车规级充电协议芯片CS32G020Q,能够满足充放电、投屏、数据传输等车载应用需求,具有单颗芯片支持两路独立Type C、全兼容主流快充协议,满足AEC-Q100 Grade2等特性,适用于车载充电&通信控制器设计。

CS32G020Q集成32位高性能M0内核,主频高达48MHz,便于充电协议栈的软件实现,以实现差异化产品。同时,产品支持多种低功耗模式,在Deep sleep模式下工作电流为12uA,在Deep Power-down模式下,工作电流仅2.5uA。此外,还内嵌 Bootloader,支持通过TYPE-C接口进行PD3.0固件升级。

CS32G020Q的产品特性如下:

➢支持USB PD3.0协议规范,固定电压输出或可编程电压输出(PPS)

➢支持PD协议规定的快速角色转换功能(Fast role swap)

➢内置硬件CRC32计算模块,可对PD协议数据进行CRC校验

➢支持VCONN供电,支持大功率E-Mark线缆

➢集成QC/FCP/AFC物理层收发器,支持QC4.0+、SCP、FCP、AFC等主流快充协议,无需软件参与编解码

3.png


基于CS32G020Q实现的车载充电器原理框图

CS32G020Q每组CC口独立可配置的5.1K下拉电阻和80/180/330uA电流源,用于线缆插拔检测;内置的PD PHY收发器,可独立完成协议数据收发和4B5B编解码;内置的硬件CRC32模块,可用于PD数据的CRC校验;支持DP/DM上的所有配置;内置2通道的高压控制开关,可直接驱动PMOS组成的负载开关,对输出电压进行开关控制;11-bit DAC可工作在200KSPS速率下,输出反馈信号,用于控制buck-boost输出电压;内置低测电流采样,以实现充电器恒流控制。

4.png


基于CS32G020Q实现的电源适配器原理框图

基于CS32G020Q的应用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极大地缩减车载充电器的BOM成本,方便用户实现各类智能终端的极速快充。


CS32F036Q:满足高性能、高集成车载控制需求


车规MCU芯片广泛应用在车身控制、驾驶控制、发动机控制、信息娱乐、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等领域。随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车规MCU芯片作为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核心部件,单车MCU芯片用量需求可达数百颗。

作为汽车的核心元器件,车规级MCU在设计、验证、测试、工艺控制、生产管理等不同阶段,需要满足功能安全及可靠性要求,而AEC-Q100则是汽车行业认可的可靠性的测试标准。

芯海科技车规MCU芯片CS32F036Q符合AEC-Q100 Grade2规范,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座椅、门窗控制、泵机、风扇、内饰灯、尾灯等应用场景。

CS32F036Q采用32位高性能M0内核,工作频率48MHz,集成多达32K字节Flash和4K字节SRAM,一个I2C/SPI、两个USART(支持Software LIN)、专为电机控制设计的12位高速ADC和增强型定时器、六个16位通用定时器、一个32位定时器、最多支持17路PWM输出。

5.png

CS32F036Q系统框图

CS32F036Q的主要特性如下:

➢ 更宽的工作温度(-40~105℃)

➢ 更宽的工作电压2.0~5.5V

➢ 12bit 1M SPS采样频率的高速、高精度ADC,有效精度≥10bit

➢ ADC工作范围:2.4~5.5V,-40~105℃

➢ ±1%精度的低温漂时钟

➢ 低漂移基准电压和±2℃的温度传感器

目前,CS32F036Q已开始对接知名Tier1与OEM厂商,其产品性能及可靠性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芯海科技持续健全车规产品质量建设体系


随着芯海科技汽车电子产品持续获得更多的AEC-Q100车规认证证书,这是对公司技术能力、产品品质的有力证明,也充分展现出公司全面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车规产品生态的决心。

随着今年7月公司“汽车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可转债募资项目(债券代码:118015)正式发行,汽车电子项目随之加快推进,车规产品序列持续丰富,同时与头部Tier 1厂商保持定期深入交流与沟通,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车规MCU产品。

与此同时,芯海与TÜV莱茵、SGS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围绕芯片设计、工艺、供应链、质量、体系建设等流程,正在大力推进IATF 16949、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体系认证,持续健全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与质量建设体系。 

6.png

面向未来,芯海科技仍将牢牢把握汽车产业变革和国产替代的创新机遇,凭藉自身的“模拟信号链+MCU”双平台驱动的技术优势,推出更多满足客户需求的高可靠车规产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系列化、平台化的汽车电子产品生态。

来源:芯海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46

集微网消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需求与芯片供应紧张的矛盾仍未得到充分有效的解决。当前外贸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全球疫情起伏反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芯片供应短缺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企业综合成本居高不下。

芯片供应紧张的其中一大关键是,国内汽车半导体产业链相比海外仍显“稚嫩”。以车规MCU为例,海外厂商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尽管2021年车用MCU市场规模高达76.1亿美元,但基本被国外大厂垄断。

当前,海外厂商的车用MCU依旧是价高难得,而国产厂商如果围绕汽车MCU布局未来发展仍是产业亟待解决之道。在8月26日举办的ICDIA“汽车芯片与产业生态”专题中,国民技术市场总监程维分享《国民技术车规级产品应用及演进路线分享》主题演讲,详细分享介绍国民技术车规产品布局、各应用场景下N32车规MCU系列产品应用优势以及众多成熟应用案例。

车规MCU竞争格局:海外巨头垄断,本土厂商崛起

行业周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半导体是支撑汽车“三化”升级的关键。汽车半导体按种类可分为功能芯片MCU、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及其他。

国民技术市场总监指出,“汽车芯片行业内领先企业主要为国外公司,我国国内的汽车芯片产业则竞争力较弱,自主产业规模仅占全球的5%以内。目前,全球车载MCU市场主要由少数几家国外企业占领,排名前六的外企共占约90%市场份额。”

据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车用MCU市场规模为62亿美元。2021年,汽车MCU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3%,达到76.1亿美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近120亿美元,对应2021-2025年复合平均增速为14.1%。

对于快速增长的汽车MCU市场,国内MCU厂商自然不会缺席。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国民技术等能提供车规级MCU芯片的厂商。

对车企而言,MCU厂商稳定供货是关键。据悉,国民技术目前与全球的一流的圆片厂和封测厂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程维告诉集微网,“我们去年在供应链投资数千万的设备来做国民技术的专线,只做国民技术的产品。车规的产品,我们都会有至少两家封测厂商的布局。”

同时,主机厂也会重点考量MCU厂商的量管控能力。早在2002年,国民技术就跟微软、戴尔、英特尔等国际主流厂商展开合作,是微软在可信计算芯片国内的供应商。所以在品质卡控方面,不管是在安全芯片还是通用MCU,国民技术都是按照供货国际大厂的质量要求来做的卡控。

在MCU领域深耕多年后,国民技术在面向汽车领域时也具备了深厚的创新实力,主要集中在如下几大方面:

在功耗上,国民技术依据自己的研发平台,在M4平台上开发了独有的低功耗系列,功耗实测数据相比国内外厂商更具竞争力。

安全方面,车用MCU使用上的安全可靠性是一大考验,不过国民技术是以安全芯片起家的,在布局MCU产品线的时候,也把安全芯片的理念也注入到MCU的开发里。

集成度方面,得益于选择的流片工艺,国民技术是国内首家选用40nm工艺做MCU的厂商。在40nm工艺下,相比友商,国民技术在更小的diesize前提下,把更多的模拟和数字功能加到MCU中,集成度更高,ADC采集速度和采样率比其他厂商更高。

性能上,N32系列MCU产品启动速度控制在微秒级,在性能方面相比同类型产品更具优势。

布局车规MCU,覆盖汽车细分应用

随着汽车行业步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三化”时代,车用MCU的用量和规格要求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车用MCU市场总量约为20亿颗,其中包括通用型MCU及SOC。据程维透露,“国民技术目前主要涉及通用型MCU方面,SOC是未来2-3年的产品布局。”

基于多年的研发积累和底蕴,国民技术目前已经有超过100款通用MCU芯片供客户选择,并规划形成了一系列车规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控制系统、车载电子系装置、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方面。根据域的不同,细分成了几个域,包括动力控制系统、底盘与安全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智能座舱、电控系统TCU、电源控制系统、电池控制系统以及域控制器等细分场景都有应用。

“深化汽车电子赛道布局,国民技术发力车规芯片"

国民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可提供车规安全芯片、车规MCU等核心产品。

“在安全芯片方面,我们就有一颗安全芯片,这个安全芯片是国内唯一一家拿到了国密二级和EAL5+安全认证以及AEC-Q100Grade2报告的芯片。”程维告诉集微网,该芯片特别适用于T-box、EDR、行车记录仪等跟服务器后台有安全认证及加密传输相关的地方。随着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车以后的大规模铺开,整个安全芯片的需求,有望迎来爆发。

对于车规MCU的路线布局,程维谈到,目前主推的是N32A455芯片,这颗M4核的MCU采用40nm工艺,144MHz主频,最大512KBFlash和144KBSRAM,达到了AEC-Q100要求,支持100pin、64pin和48pin的封装,该产品已经进入送样阶段。

程维介绍到,国民技术MCU兼具安全功能,有更好的功耗,更高的性能,更高的可靠性和高精准度;目前已大批量在智能车窗升降器等产品上出货。值得一提的是,国民技术还与合作伙伴开发了一款通用的车窗控制器模块,车厂Tier1厂商可以直接拿模块去开发方案,改动也很少。

对于不同产品的应用领域,程维告诉集微网,目前主要集中在车身控制、智能驾舱、新能源三电系统以及域控制器等这些产品的应用上。目前,国民技术的芯片已应用在多家国内一线汽车品牌;同时,在行业标杆电池厂商的电池相关产品上也得到规模应用。

在多个领域规模化应用后,国民技术也形成了多个成熟的案例。除了前面介绍的车窗控制器外,在汽车EDR市场,国民技术在2021年上半年开始布局,采用M4内核打造的高性能处理器,支持浮点运算和DSP指令,内置CAN总线控制进一步提升系统稳定性,加之12bitADC和大存储容量,使得该MCU在EDR市场备受欢迎。

同时,在T-BOX应用上,由于会涉及到用户数据交互、个人隐私等方面,所以,国民技术采用32位高性能M4内核,内置双路高速CAN收发器可快速与车身其他部分交互;内置密码算法加速引擎,并支持多种加密算法,最终实现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总结

当前全球车用半导体供应整体偏紧,主机厂对供货稳定的高质量MCU芯片需求依旧迫切。

一方面,是在全球疫情起伏反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韧性十足,发展迅猛,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海外MCU大厂长期占据超高市场份额,对正处于爆发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对MCU需求没能给予积极反馈,导致供应链几度处于断供风险之中。

在激烈的车用MCU市场竞争中,国民技术等本土芯片厂商正在崛起,尤其是在电子控制系统、车载电子系装置、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环节,国民技术正以高安全可靠、多品类的产品线,覆盖车身控制、智能驾舱、新能源三电系统以及域控制器等产品应用。随着N32A455等大量国产车规MCU在主机厂中的广泛应用,将有效缓解客户的“缺芯”之急。

来源:Nations加油站(作者:占旭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99

智能汽车照明正不断演进,转向基于LED的方案,提高道路安全性,实现节能3到5倍,增强用户体验,且创新的车灯造型设计以及可靠性的提升,还不断拓宽汽车照明的新境界。安森美(onsemi)关注汽车领域的趋势发展,不断推出创新的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以确保道路安全,也是汽车照明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本文聚焦汽车外部照明的系统级应用和安森美相关设计的半导体方案,包括矩阵/像素灯、造型定制及车联万物 (V2X)。

前照灯及SPI接口LED驱动器模块

前照灯包括近光灯、远光灯、日行灯、示宽灯、转向灯和雾灯。由于系统总功率非常大,而且集成了很多功能,需要更多的散热,设计相对复杂,因此,一般会把前照灯的LED驱动电路单独做成一个模块,有助于加快研发周期,平台化项目管理,可灵活用于多种车辆结构和灯组造型。高级LED驱动模块可最优化前大灯性能,能为单个LED灯珠或多个LED灯串供电,可编程,以实现对各类汽车灯光的控制,最小化电能消耗,含安全诊断功能和车载网络(IVN)。

安森美的LED驱动模块具备更高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平台化设计提供扩展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各种前照灯设计,智能的功能分区有助于降低成本,还实现独特的前向照明效果,减少碳排放,有助于电动车增加续航。如图1是一个前照灯系统中LED驱动电路的框图,这6通道LED模块可驱动多组LED灯串,对应远光灯、近光灯、柱形灯、角灯、转向灯等,含LED驱动芯片、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各种传感器接口、电源及电源管理芯片、接口保护芯片、车联网芯片SBC和单片机等,是个可自主工作的小系统。

“图1:可驱动多组LED串的前照灯模块"
图1:可驱动多组LED串的前照灯模块

安森美的单通道LED驱动器系统单芯片(SoC),集成了车灯所需要的安全与控制功能,比传统方案简化了外围器件,优化了电路的设计,可使设计人员快速完成产品设计,非常适用于设计单一功能的LED车灯。

安森美已开发了4代SPI-LED驱动产品。第2代是Boost-Buck芯片NCV78763,第3代有多通道的Buck芯片NCV78723和多相Boost芯片NCV78702、NCV78703,最高输出电压达60 V,是目前市面上同类型产品中电压输出能力最高的,第3.5代是多通道同步整流Buck芯片NCV78825,驱动电流能力可达3 A,也是目前市面上同类型产品中电流驱动能力最大的。第3代以后的产品适用于3组以上的LED灯串。

“图2:安森美的SPI-LED驱动产品选型图"
图2:安森美的SPI-LED驱动产品选型图

如果采用两颗NCV78763 ,可驱动4个不同的LED灯串,将两个Boost并联,可输出更大功率,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功率加成,对于驱动更大功率的LED灯组,推荐采用多相交替工作的Boost芯片。在实际应用中,一颗NCV78702/NCV78703可配合多颗NCV78723,可驱动4到12个不同功率的LED灯串,全面覆盖远光、近光、柱形、转向、角灯、雾灯等功能。

在此基础上,若再加上采用同步整流Buck技术的NCV78825,可驱动更大功率的LED灯珠,提升系统能效,减少发热。

Boost-Buck电源结构的优势

Boost作为稳定的电压源,可保障多颗LED灯串所累加起来的压降需求。Buck作为稳定的电流源,直接驱动LED发光,由于电流源不受负载电压瞬变的影响,可实现快速的开关切换,在自适应远光灯(ADB)矩阵/像素灯组中,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这种架构还有利于平台化的设计,可任意搭配4到12组LED灯串,高度集成可减少外围器件数和物料单(BOM)成本,SPI通信和诊断功能提高设计安全性。

用于矩阵/像素前照灯的像素控制器

矩阵/像素灯组是一种汽车先进前照明系统,可增强前向的照明视觉,不仅服务于驾驶员,也适用于周围的交通环境如防眩光、随动转向、照亮障碍物、行人规避等。光束中的单个像素可受控打开/关闭,其中的像素是指LED阵列中的一颗LED灯珠,每个像素都有一个光束照亮的区域。光束智能照射可适配驾驶意图和交通环境,提高安全性。模块化设计可适配任何架构。

高级矩阵/像素灯组在多种驾驶场景中使前大灯功能最优化,包括照射更长距离,转弯时光束可切换,同时更清晰地照亮道路中的行人和障碍物,尽量减少对向车辆产生的眩光,可根据需要控制单颗LED像素的开关,且包含安全诊断和车联网等功能。图4是安森美的像素/矩阵灯组应用框图的一个例子,由4个LED灯串组成。

“图3:像素/矩阵灯组应用框图"
图3:像素/矩阵灯组应用框图

在像素灯控制芯片中,集成了12个旁路开关,每个旁路开关都可独立控制,我们将每3个旁路开关设定为一组,从而形成4组连接结构,从而灵活地匹配不同的功能模块如远光、近光、转向、日行、格栅、造型灯等。因为不同的LED灯板模块的驱动电流可能是不同的,这可扩展像素控制芯片的应用场景,不仅仅局限于由远近光组成的矩阵/像素灯应用,还可实现多组开关的并联,使得开关所能承受的电流成倍地增加,以驱动更大功率的LED灯珠。

LED灯组 – 串联型驱动 vs. 并联型驱动

在广泛的车灯中,LED灯组有两种驱动:串联型和并联型。上文介绍的矩阵/像素LED灯组是串联型结构。当LED灯珠的额定工作电流大于300 mA时,一般选择串联型结构,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压降大。安森美的LED驱动芯片拥有最高可升压至60 V 的Boost控制器,Buck芯片则负责控制整个灯串稳定的电流输出,因此安森美的采用Boost-Buck电源结构的LED驱动是这种串联型LED灯串的理想方案,同时安森美的像素灯控制芯片NCV78247和NCV78343也完美地匹配这种串联型的LED灯组。NCV78247集成了12个矩阵开关,每个开关的过电流能力是1 A,含SPI接口。NCV78343也集成了12个矩阵开关,每个开关的过电流能力提升到1.4 A,含UART接口,不但可用于由远近光组成的矩阵灯组,也适用于具有动画效果的转向灯、日行灯、格栅灯、造型灯等场景。

当LED灯珠额定工作电流小于100 mA时,一般选择并联型驱动,这种结构的LED灯串总的额定工作电流将会是所有灯串的累加,由于采用并联结构,所以每路压降都保持相同。因此,它不需要Boost升压电路,在输入端匹配一个Buck 转换器来稳定总输入电压,然后采用多路线性恒流源来负责LED的稳定驱动电流。安森美提供相应的NCV7685。

“图4:LED灯组
图4:LED灯组 – 串联型驱动vs.并联型驱动

用于车后组合灯 (停车灯、尾灯、转向灯、造型灯) 的LED线性驱动器

这类灯属于信号灯,用于提醒周围车辆和行人,本车即将要发生的驾驶意图,包括转弯、刹车、驻车等,同时车身上的各种造型也可作为汽车身份的一种标识,工作电流一般小于100 mA。车后组合灯有这些高阶功能:增强型停车灯、尾灯、转向灯是动态的分段式灯光信号,创新的车灯造型可实现以光束打造品牌、迎宾、动画等效果,可驱动单串、多串LED灯珠,更高能效,更少损耗,并含安全诊断功能。安森美提供单通道和多通道LED线性驱动器,如图6所示,单通道预驱动芯片有NCV7691/92,多通道预驱动芯片有NCV7693,多通道直接驱动芯片有专用于刹车、停车的NCV7683,以及带I2C接口的NCV7685。

“图5:安森美的LED线性驱动器"
图5:安森美的LED线性驱动器

NCV7692和NCV7693是恒流控制器,通过PWM控制信号驱动外置的NPN三极管,提供稳定的线性电流。因为NCV7693可控制3路LED灯串,所以可组合成动态的开关效果。NCV7683和NCV7685是8通道线性电流源,集成功率开关,每个通道的电流驱动能力分别是100 mA和60 mA。NCV7685有两种工作模式:标准模式下,通过外围电路设置芯片的各项参数,无需单片机介入,但只能进行简单的开关操作;I2C模式下,单片机通过I2C接口配置芯片的各项参数,可实现多样的LED灯串动画效果。

LED恒流调节器

这是在简单车灯应用中的高性价比方案,设计人员可根据下表的关键参数为应用匹配最适合的器件。这些LED恒流调节器在宽电压范围内提供恒定的电流,从而实现恒定的亮度。高温条件下,负温系数可保护LED。

“表:LED恒流调节器选型"
表:LED恒流调节器选型

总结

汽车外部照明为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安全开辟了道路,品牌等效和造型日益多样的选择,及可靠性的提升,都在不断拓宽汽车外部照明的新境界。安森美针对前照灯、矩阵/像素灯、车后组合灯都提供相应的半导体方案,具备高能效、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且平台化设计实现扩展性和灵活性,助力设计人员创新并简化和加快开发。安森美的智能电源配以智能感知技术,为提升道路安全铺平道路。

围观 32

市场调查机构Omdia近期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幅度将由2021年的21.1%降至2022年的4.2%,增速趋于平缓。但汽车半导体市场仍将出现大幅增长,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50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840亿美元,IHS Makit则预测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1100亿美元规模。非常明显,汽车相关的需求方面依然处于旺盛状态。与之相对应的供给方面,在经历过2021年全面大缺货后,消费类电子市场看到了较为明显的过剩,而各类车规芯片依然处于紧缺和涨价状态。 这其中,各类MCU因其品类繁多且用量巨大已成为车规芯片中的关键供应部件。Insights表示,去年由于市场供给吃紧,MCU 平均售价大增 10%,为近 25 年来最大的增幅,预计2026 年前 MCU 售价将逐年向上。以产值来看,2021 年MCU 产值激增 23% 达到了196 亿美元,今年将持续成长,预估达 215 亿美元,年增 10%,续创历史新高。其中,车用 MCU 比重则达 40%,且为未来 5 年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基于车规MCU的战略重要性、稀缺性,越来越多主机厂倾向于优先选择可用的国产MCU芯片。本文将重点追踪报道车规MCU中的触控类芯片和方案。

触控或压力按键MCU 作为专用MCU 的一种,是汽车智能化发展关键的元件之一,由仪表,娱乐,空调等分离单元组成的传统座舱快速向座舱域+ADAS域演变, 中控大屏或贯穿式一体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新款汽车产品中,用于控制空调和娱乐导航等功能的机械按键逐渐被智能按键替代, 汽车内饰智能表面,塑电一体化,电子和内饰的融合等概念也在促进传统的物理按键开关转变为到当下流行的智能开关或按键。智能按键除带来新的用户体验外,在结构件的小体积轻量化方面也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每辆车上触控MCU 的用量将从目前的平均4-5 颗快速增长到20-30颗。

从几个主要MCU 厂家最近发布的信息来看,今年第二季度MCU的价格将有新的一波涨价,货期也在继续拉长,这一趋势预计还会持续较长时间,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电动化趋势下,汽车电子架构重构,MCU数量和算力需求不断增加。数量的增加主要体现在新功能的加入,包括传统机械功能向电气化的转变如机械按键向智能按键的转变;传统底盘向线控底盘的转变;LED替代白炽灯;氛围灯的广泛采用(由10颗到30颗);ADAS 相关的传感器如图像(由5颗增加到7颗到11颗)、毫米波雷达(3颗到7颗)、激光雷达(2到3个)、超声波雷达(12颗)等数量的增加;新能源相关的主驱电机驱动、BMS、OBC、DCDC、PDU、PTC、电空调等, 网联汽车需要的T-Box 和各种无线连接功能如蓝牙、NFC、UWB 等。算力的提升主要来源于ADAS 相关AI大算力、智能座舱功能的升级;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向功能域和区域功能的集成也需要高算力的MCU 来实现各个域之间的高速互联如Ethernet;软件架构向Autosar 的转变也带来MCU 高性能的要求。所有这些演进还处在快速发展和需求快速增长的过程,离进入平台期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无论数量的增加还是算力的提升体现在供应端都意味着晶圆需求成几倍的增加。

2、供应链端扩产速度的限制 传统的汽车电子MCU供应以IDM 为主, 晶圆厂是各个IDM 自建自用,基于以往半导体市场的荣枯周期的经验,IDM 在扩产时会考虑产能利用率和投资回报,扩产相对谨慎,在新的技术浪潮下,新产能投资缓慢。在最新一代高性能MCU 产品方面,传统的IDM 也逐渐转向Fablite 模式, 产能的增加也更多依赖Foundry 厂产能的提升 在晶圆代工和封测端,由于汽车电子对产品品质和资质要求的高门槛,符合车规级质量体系和工艺能力的厂家数量有限,这也是产能提升有别于其它消费类和工业类市场的原因。另外在汽车电子需要的一些特色工艺上, 晶圆代工厂需要更长的开发时间。

3、Fabless 厂家在设计方面的学习曲线 产品满足AEC-Q100 可靠性标准只是最低要求,汽车电子有其自身的一套从设计,生产到品控方面独特的工程学方法,体现在IATF16949中,从APQP, FMEA, PPAP、MSA 到SPC需要一套系统的方法来满足汽车电子产品的要求, 涉及安全的部分需要满足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涉及域控部分要满足软件Autosar 架构等, 整个体系对新进的Fabless 厂家来说有比较长的学习曲线。这也导致供应端的增加速度较慢。

基于以上原因车规级MCU 的供应问题还会持续较长的时间,相比通用MCU车规级触控MCU供应商数量更少,基本上集中在Microchip, Infineon 等厂家,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整个供应状况将比通用MCU更加紧张,持续时间也更长。目前在客户端都在积极的寻找替代方案,以满足快速增张的需求。

上海泰矽微基于设计,应用,工程和品控以及市场团队在汽车电子半导体方面丰富的经验,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和工程验证于今年3月份正式量产了专用于汽车智能表面和智能触控开关的TCAE11-QDA2和TCAE31-QDA2两款专用MCU芯片,可以部分解决触控专用MCU 市场供应不足,替代品少的问题,两款芯片均通过AEC-Q100 Grade 2 完整的可靠性认证测试。该系列SOC芯片基于ARM Cortex-M0 内核,主频32MHz,内置64KB Flash 和4KB SRAM,支持LIN总线通信,具备高抗干扰性和高达8kV HBM ESD性能,独有的Tinywork®外设联动机制可以实现超低功耗。TCAE11 是纯电容触摸的芯片,支持最多10路的电容触摸通道,功能上方面可以完全替代国外品牌。

TCAE31是全球首款同时支持电容触控和压力感应的车规级MCU芯片,它在TCAE11 的基础上增加了低噪声电压源,2级最高1024倍增益放大PGA, 高精度ADC,失调电压动态补偿等电路单元,可实现22 bits宽动态和最小uV级信号测量,适合于外接多种形式的电桥类传感器用于压力检测和测量功能,适用于MEMS压感,应变片压感,及电阻压感等多种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调理和采集及算法处理,可以检测微小变形量实现细颗粒度的识别算法。TCAE31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复杂变化要素,如由于装配,温度,湿度,老化,干扰等引起的参数变化,通过宽范围实时动态补偿结合智能演算法实现压力检测的持续可靠性。再结合电容触摸通道,实现电容+压感复合智能按键,可真正实现汽车应用所需的高抗干扰,防误触,防水等高可靠性要求,适用于如智能表面,智能B柱,智能中控,智能Logo,智能门把手等复杂车内和车外应用环境。泰矽微始终秉持高性能,高集成度及高可靠性的产品开发理念,配合泰矽微自主知识产权智能算法,可以提供领先的车用智能按键和智能表面解决方案。 泰矽微针对其它应用的车规级产品也在积极的开发中。

基于量产的两款芯片,泰矽微开发的几个参考设计也陆续完成:

01、TCAE11 汽车阅读灯触摸控制参考设计

LED 阅读灯目前已经是新车的标准配置,阅读灯开关有机械式和电容触摸式; 电容触摸感应电极可以环绕LED 光源布置,不像机械开关那样需要单独的空间布置开关,触摸开关可以覆盖整个LED 光源的面积,人手触摸到灯表面就可以实现灯的开关操作,不需要定位到开关的位置。 由于去除了机械开关,阅读灯表面造型设计灵活性,做到既美观又实用,触摸开关在阅读灯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TCAE11 LED 阅读灯参考设计如图一所示,方案可以实现一个或两个阅读灯的控制,冗余的电容检测通道用于实现防水,防电磁场干扰检测等功能,实现高可靠的触摸检测。芯片附带的UART 接口可以用于和BCM 之间的LIN 通讯, GPIO口可以用于LED 灯的控制,实现完整可靠的阅读灯方案。

“国产车规级触控MCU方案助力汽车智能按键应用"

“国产车规级触控MCU方案助力汽车智能按键应用"

02、TCAE11车顶控制器中的应用

除了单独的阅读灯, 车顶控制器会集成更多功能如舱内灯开光和控制功能, 车门灯,应急灯,后排座灯开光等功能。 TCAE11 提供的多路GPIO口可以实现多路机械开关检测和阅读灯触摸开关, 配合天窗控制单元实现车顶控制器的完整功能,如图二。

“国产车规级触控MCU方案助力汽车智能按键应用"

要实现可靠的电容触摸检测需要硬件和软件协同优化,泰矽微在整体方案方面通过跟市场头部客户的紧密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考设计充分考虑了实际产品需要满足的抗浪涌, 抗静电,抗电磁干扰要求,客户方案已经通ISO11452, ISO7637, ISO16050 系列相关EMS 测试。

上述触摸开关参考设计是基于纯电容方案,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在检测灵敏度,防误触和EMC方面的优化和折衷;主要是在以下方面:

1. 在灵敏度方面,希望触摸电极的设计能有最小的对地寄生电容,这样在触摸的状态下,会产生更大的相对电容量变化,灵敏度高。

2. EMS 抗干扰特别是抗射频干扰方面,希望触摸电极有低的对地阻抗,以减少射频能量的接收 一般的做法是在触摸电极周围加地线屏蔽环或在PCB 的另一面加地屏蔽层,这势必会增加对地寄生电容降低灵敏度和上述灵敏度的要求是背离的,这就要有个优化和折衷的考虑。另外在汽车电子的应用中,触摸电极往往是单层的ITO 或其它薄膜形式,增加地屏蔽层不可实现,这进一步增加了EMS 设计的难度和复杂性。

3. 其它优化措施还包括跳频模式的电容检测、防抖动、动态基线调整算法等。

但整体来讲,要实现可靠的电容触摸按键功能需要硬件方面经验的积累和软件算法的多轮优化, 最终的方案往往是多个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抗干扰方面的折衷。如果引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检测方式可以大大简化硬件和软件发面的设计难度,在实现高灵敏度的情况下也可以满足抗干扰性能实现可靠的触摸检测, 泰矽微TCAE31 就是其中一种双模方案,结合了电容触控和压力检测, 两种模式的融合可以实现更优的智能按键并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03、TCAE31智能表面参考设计

该参考设计采用TCAE31 双模检测芯片,在下图三中央扶手控制器顶部控制器的参考设计中,压力检测通道用于检测面板的按压状态, 5个电容触摸按键用于定位具体的按键,压力检测通道采用高灵敏度低阻抗的惠斯通电桥结构, 电信号采集通过芯片集成的差分采样信号链通道,低阻抗加上差分信号检测使得抗干扰性能明显增强。同时由于有压力检测通道的加入,电容触摸通道的灵敏度可以做的更高,并且不需要采用纯电容模式经常需要的屏蔽电极或冗余电极,电容触摸通道的利用率更高,是多按键智能表面的理想解决方案。

“国产车规级触控MCU方案助力汽车智能按键应用"

“国产车规级触控MCU方案助力汽车智能按键应用"

“国产车规级触控MCU方案助力汽车智能按键应用"

在开发工具方面,泰矽微可以提供参考设计的完整文档和相关开发工具SDK,可视化性能调优工具等, 可以简化代码开发,助力客户实现高效的产品开发和导入。泰矽微也可以根据客户特定项目提供从原理图到PCB到EMC 测试的完整方案,进一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国产车规级触控MCU方案助力汽车智能按键应用"

泰矽微TCAE11 和TCAE31 两款产品目前已经在多家Tier 1客户的项目中采用,应用覆盖阅读灯,尾门Log 按键,智能中控面板,智能内饰面板,门把手等。更多的参考设计也在陆续开发中,后续会陆续发布。

“泰矽微的核心团队皆来自于全球头部芯片商,包括Atmel,TI,On Semi,NXP等,在车规MCU方面具有深厚积累,我们正全面布局车规MCU及分离器件市场,后续还将持续推出各类极具竞争力的车规芯片” 泰矽微高级市场总监朱建儒在接受采访中介绍道。有理由相信随着泰矽微向纵深方向发展,必将为车规芯片供应带来更多国产力量的注入!

关于泰矽微

上海泰矽微电子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于上海张江,是一家中国领先的高性能专用MCU芯片供应商。公司专注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各类芯片的研发,已获得多个知名投资机构的大力扶持与投资。公司聚集了一批顶尖的半导体专家,致力于发展成为平台型芯片企业。团队具有各类系统级复杂芯片的研发能力,所开发的芯片累计出货达数十亿颗。公司已在信号链、电源及射频等方向积累了大量的MCU芯片方案,可覆盖消费类,工控及汽车等应用领域。差异化的芯片产品在树立行业标杆的同时,也将为更多物联网企业赋能,更好服务于客户需求。

来源:泰矽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23

2021年12月24日,芯海科技(股票代码:688595)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通过,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汽车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标志着芯海科技全面进军汽车电子。

“芯海科技全面进军汽车电子"

缓解芯片供需矛盾,减少汽车芯片进口依赖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全球汽车生产的重心正向中国转移。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末,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汽车芯片是汽车生产的重要元器件,关乎国家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芯片自给率低已成为未来可能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政府部门已意识到尽快实现芯片等核心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此背景下,芯海科技“汽车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以增加国内汽车芯片自给率,减少进口依赖,同时在一定程度缓解目前存在的芯片短缺问题,保障我国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

实现业务战略延展,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高

芯海科技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能够快速响应下游客户需求,开发出安全可靠、质量稳定的产品。公司依托高精度ADC及高可靠性MCU技术,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拓展产品应用市场。芯海科技一直以来坚持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与供应链管理水平,公司芯片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高端消费、工业、医疗、汽车后装等市场,并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

“芯海科技全面进军汽车电子"

为了继续巩固并保持公司在全信号链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公司进一步将产品延伸到汽车电子市场,将为未来提供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汽车是MCU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项目的建成能提升公司在MCU领域的竞争力。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汽车MCU芯片的研发设计能力和产品销售,相关汽车电子研发人员、研发设备以及研发场所都将得到增加,并提升公司相关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工艺路线,显著增加公司在汽车MCU芯片领域的研发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公司核心竞争力。“汽车MCU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是立足未来发展和保持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将有力的促进公司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芯海科技全面进军汽车电子"

近日,2021国际汽车电子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芯海科技资深市场经理袁昆受邀出席并做《信号链MCU提升汽车电子用户体验》主题演讲,分享芯海科技如何用技术创新赋能汽车产业。并在同期的圆桌论坛上,与现场嘉宾共同探讨智能驾驶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本土芯片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汽车普遍缺芯的现状下,公司首颗车规级信号链MCU已于去年底通过AEC-Q100认证并导入汽车前装企业的新产品设计。此外,公司已经与德国莱茵达成战略合作,希望通过与莱茵的合作从芯片设计到工艺、供应链、质量、体系建设等流程上保证芯片功能安全。

“芯海科技资深市场经理袁昆发表演讲"
芯海科技资深市场经理袁昆发表演讲

目前,芯海科技已通过完整车规级认证的高性能信号链MCU芯片能够应用于多种智能座舱场景,从而提升座舱的科技感和用户体验,正在汽车前装企业的产品设计中开始导入。未来几年,芯海科技将持续加强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与质量体系建设,全系列高功能安全车规MCU产品将陆续投入市场。

来源:芯海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90

瑞萨电子集团(TSE:6723)近日宣布,丰田汽车公司(以下“丰田”)采用其R-Car H3及R-Car M3片上系统(SoC),用于下一代车载多媒体系统。R-Car H3和R-Car M3是瑞萨专为车载信息娱乐(IVI)应用而设计的,通过传递图像、音频以及来自车内外各种信息,为驾驶员带来安全和便利。丰田的下一代多媒体系统计划在雷克萨斯NX上首次亮相——这款车型将于2021年11月之后发布,并将在更为广泛的雷克萨斯和丰田品牌汽车中推广。

“瑞萨电子创新汽车电子芯片助力丰田雷克萨斯下一代多媒体系统"

丰田的下一代多媒体系统采用最大至14英寸的大尺寸、高分辨率触摸显示屏。显示区域可灵活划分为可缩放的多个部分,打造先进功能与便利性的卓越组合。该系统具备丰富的语音识别功能,如响应语音命令快速启动、车载音响系统,以及空中下载更新(OTA)软件等。

在这些功能中,瑞萨电子的R-Car SoC实现了将地图信息、图像和视频输入从用户的首选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和连接的应用程序)顺利导入大显示屏、通过触摸处理显示屏控制以及通过麦克风输入的语音识别功能和音频输出到多个扬声器。不仅如此,R-Car SoC内置安全功能,可保证安全的OTA软件更新,通过R-Car可靠的计算性能提供先进连接服务支持。

多媒体系统功能因车型而异,丰田将R-Car H3定位在全功能高端车型,其它车型则采用R-Car M3中端版本。R-Car提供跨不同芯片的出色软件兼容性,有助于将系统扩展至多种车型时,让开发更加高效。此外,瑞萨丰富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还可提供额外的开发支持。

丰田汽车公司连接系统开发部部长小林正人表示:“为了满足CASE时代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一种新的多媒体系统应运而生。在实现卓越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两个最大挑战是在确保必要的性能前提下高效开发和设计复杂的汽车软件。瑞萨电子的R-Car SoC专为汽车应用而设计,提供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并以强大的生态系统为后盾——这种组合助力我们开发创新的多媒体系统。”

瑞萨电子高级副总裁、汽车电子解决方案事业本部本部长片冈健表示:“很高兴看到瑞萨R-Car SoC成为丰田下一代多媒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配备该功能的雷克萨斯新款车型也即将上市。我热切期待着提供直观用户体验的下一代驾驶舱系统将适用于未来的各种车型。我也期待未来这些为用户带来安全、便利和更好的体验的车型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

关于瑞萨电子集团

瑞萨电子集团 (TSE: 6723) ,提供专业可信的创新嵌入式设计和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使用其产品的数十亿联网智能设备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作为全球微控制器、模拟、电源和SoC产品供应商,瑞萨电子为汽车、工业、家居、基础设施及物联网等各种应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期待与您携手共创无限未来。

围观 39

10月25日,芯海科技(股票代码:688595)与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在芯海科技总部举行了芯片功能安全流程及产品认证项目启动仪式。芯海科技董事长卢国建、副总裁万巍、市场总监丁京柱、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事业群副总裁、高级工程师陈伟康博士、副总经理杨家玥、销售主管晏娆等双方代表出席了此次仪式。

“TÜV莱茵陈伟康博士与芯海科技董事长卢国建合影"
TÜV莱茵陈伟康博士与芯海科技董事长卢国建合影

“芯海科技与TÜV莱茵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芯海科技与TÜV莱茵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TÜV莱茵是最早在中国开展功能安全业务的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之一,也曾作为编委会成员参与了ISO 26262标准的制定。TÜV莱茵一直是汽车检测认证领域的领导者,可为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汽车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领域,TÜV莱茵提供的服务涵盖ISO 26262、Automotive SPICE、TISAX、ISO/SAE 21434、渗透性测试等,全面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TÜV莱茵在汽车领域全面的服务能力"
TÜV莱茵在汽车领域全面的服务能力

“芯海科技总工陈敏主持会议"
芯海科技总工陈敏主持会议

芯海科技副总裁万巍表示:“很高兴与TÜV莱茵合作芯片产品的功能安全流程及产品认证项目,希望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芯海科技能够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技术实力,打造体系化的高规产品。”

“芯海科技副总裁万巍"
芯海科技副总裁万巍

“芯海科技市场总监丁京柱"
芯海科技市场总监丁京柱

在智能汽车变革中,芯海科技信号链MCU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芯海科技一直持续深耕信号链MCU,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健康、压力触控、工业测量、智慧家居等领域,公司首颗车规级信号链MCU已于去年底通过AEC-Q100认证并导入汽车前装企业的新产品设计。希望通过与莱茵的合作从芯片设计到工艺、供应链、质量、体系建设等流程上保证芯片功能安全。

“TÜV莱茵陈伟康博士"
TÜV莱茵陈伟康博士

TÜV莱茵陈伟康博士表示:“芯海科技拥有优秀的研发设计水平和专业技术团队,此次项目启动更是展示了其对于功能安全的重视。凭借在功能安全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TÜV将与芯海科技紧密合作,帮助其确保芯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在汽车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芯海科技副总裁万巍与TÜV莱茵陈伟康博士签约"
芯海科技副总裁万巍与TÜV莱茵陈伟康博士签约

随后,嘉宾一同参观了芯海科技数字展厅,双方对芯海科技架构体系、物联网场景应用、健康测量与AIoT、工业应用、汽车电子、人才优势、经营优势等内容展开交流。

“嘉宾一同参观展厅"
嘉宾一同参观展厅

展厅参观结束后,芯海科技董事长卢国建同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团队进行友好交流,对后续合作展开探讨。

“双方友好交流"
双方友好交流

ISO 26262是全球公认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覆盖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功能安全管理、概念、系统、硬件、软件阶段的开发、支持流程、安全分析、产品可靠性、产品发布等所有环节。该标准旨在将系统性失效和随机硬件失效造成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ISO 26262认证在汽车行业内认可度极高,尤其对整车企业和Tier 1系统商来说,使用通过该标准的电子电气元器件能够保证汽车产品的功能安全和可靠性,因此该标准也被行业普遍认为是芯片可以用于量产车上安全相关零部件的必要条件。

“芯海科技与TÜV莱茵开展战略合作,信号链MCU赋能汽车产业发展"

汽车电子芯片市场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对产品的可靠性、品质管控、供应链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汽车电子相较其他产业投入更大,回报周期更长。近年来国家政策对本土厂商大力支持,此次和莱茵战略合作签约将有力促进公司标准化体系建设并加快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技术创新的步伐。

“芯海科技与TÜV莱茵团队合影"
芯海科技与TÜV莱茵团队合影

经过18年的发展,芯海科技已经在模拟和MCU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可靠的团队,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ADC及MCU,扩充更多产品品类,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完整的汽车芯片系列和方案。

来源:芯海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55

由于近期国内疫情还未完全控制,为了配合目前上海市的防疫防控要求,切实保障广大参展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参展商的参展效果,在与有关单位充分沟通并听取了各方意见后,中国电子展组委会和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非常遗憾的决定:原定于2021年12月5日-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98届中国电子展”将延期举办,原定于6日下午举办的MCU生态大会将同步延期,举办时间将另行通知。

对于展会延期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您的报名依旧有效,待会议时间确定,我们将通过您的预留邮箱通知您,期待与您再会上海!

随着智慧物联网市场的爆发,作为物联网核心器件的MCU迎来了高速发展,据专业分析机构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MCU市场将达到1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33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7%。单看中国市场,据Omdia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MCU市场规模将达到294.19亿元,在这个广阔的市场中,本土MCU已经开始担任主角。

据Omdia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MCU市场规模将达到294.19亿元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本土MCU已经开始高速发展,兆易创新、华大半导体、灵动微电子、航顺芯片、芯旺微、赛元微电子、极海半导体、芯海科技、国民技术等本土MCU都已经大量被系统厂商采用,已经成为家电、消费电子、工业领域的主要力量。

第98届电子展将采用“2+6”全新展会布局,以“元件强基 万物互联”为主题,以“2”--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两个核心技术板块为牵引,积极拓展“6”--5G与物联网、汽车电子、防务电子、工业电子、消费电子、医疗电子六大创新应用板块,电子创新网将与主办方合作举办“2021首届MCU生态大会”,聚焦MCU生态建设,邀请MCU上下游内核、开发板、烧录企业、嵌入式OS企业、MCU原厂企业聚集一堂,共话MCU生态发展,助力产业掘金智慧物联网。

欢迎踊跃报名!

生态大会活动现场将发布《本土MCU新锐十强》排行榜。点击前往投票!

该奖项将分为网上投票和评委评选两个阶段,综合评价后最终评选出十家企业公司。

请工程师朋友从MCU产商的商业模式、产品架构、产品创新、方案创新、开发环境和工具支持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投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注:
由于会议时间延期待定,网上投票截止日期亦延期待定。
每人每天限投一次,一次可选择十家企业公司,多选票数作废。

欢迎参与评选的产商下载《MCU产商参选信息表》并填写相关信息,e-mail至demi@eetrend.com(曾小姐)。

如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络,联系人:张先生(18676786761)。

第98届电子展MCU生态大会
会议时间:延期待定
会议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器材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电子创新网、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

内容规划(暂定)

时间 内容 拟邀厂商
12: 30--13: 30 签到  
13: 30--13: 50 欢迎致辞与《本土MCU发展十大不足》 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
13: 50--14: 10 MCU创新方案介绍 华大半导体
14: 10--14: 30 MCU创新方案介绍 灵动微电子
14: 30--14: 50 MCU创新方案介绍 泰矽微
14: 50--15: 10 MCU内核发展趋势 安谋科技(Arm China)
15: 10--15: 30 茶歇休息交流
15: 30--15: 50 MCU创新方案介绍 航顺芯片
15: 50--16: 10 MCU开发烧录现状与未来 创芯工坊
16: 10--16: 30 MCU OS发展趋势 RT-Thread
16: 30--16: 50 MCU创新方案介绍 澎湃微电子
16: 50--17: 20 待定 阿里巴巴平头哥
17: 20--17: 50 《本土MCU新锐十强》排行榜发布 电子创新网
17: 50--18: 05 抽奖,会议结束  


更多大会详情请点击

围观 127

页面

订阅 RSS - 汽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