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海半导体

在车规级芯片研发设计过程中,极海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强大的功能安全开发能力、车规芯片设计能力与软件能力,致力于为业内提供安全可靠的汽车芯片产品与解决方案。近日,极海一举获得三张认证证书,其中G32A1465汽车通用MCU分别通过AEC-100 Grade1车规可靠性认证、ISO 26262 ASIL-B 功能安全产品认证,GALT61120汽车前灯LED矩阵控制芯片通过AEC-Q100 Grade1车规可靠性认证。

G32A1465通过AEC-100 ISO 26262 ASIL-B双重认证

继2024年5月15日G32A1445系列汽车通用MCU通过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后,极海宣布在G32A1445基础上扩容升级版的G32A1465系列汽车通用MCU再次成功获得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证书,标志着G32A1465的功能安全架构设计、芯片安全机制设计能力、安全覆盖率等方面均达到公认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ISO 26262 ASIL-B级别要求,满足OEM及Tier1的功能安全开发要求。

1737338809176230.png

极海汽车电子芯片事业部总监杨总表示:“通过极海与国创中心双方工程团队的紧密配合,非常高效地完成了认证目标。本次取得ASIL-B认证体现了极海具备车规级汽车电子芯片的功能安全设计能力与严谨的开发流程,也说明G32A1465系列汽车通用MCU在应对系统性失效和随机性失效等潜在风险上具有高度可靠性与预防性,能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的安全解决方案。”

极海G32A1465系列汽车通用MCU严格按照ISO 26262功能安全开发流程设计研发,具有强大的硬件保护机制,同时确保软件栈、开发工具及整机方案满足对应的安全要求。G32A1465提供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等级的AUTOSAR MCAL驱动软件、免费源代码以降低用户在软件开发时的复杂度、开发周期与成本。

此外,G32A1465同时通过了国创中心的AEC-Q100 Grade1车规级可靠性认证。顺利通过车规可靠性与功能安全双重认证,进一步验证了G32A1465在极端环境条件下表现的出色性能与严苛标准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更为其进入车企供应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质支持。

2.png

G32A1465系列汽车通用MCU关键特点

1737338915596050.png

GALT61120通过AEC-Q100 Grade 1车规可靠性认证

GALT61120是极海首款汽车前灯LED矩阵控制芯片,严格遵循AEC-Q100质量标准,并顺利通过国创中心的多项严格测试,成功获得AEC-Q100 Grade 1证书,以确保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的卓越竞争力。

4.png


GALT61120在技术层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功解决了汽车前大灯在设计时面临的照射长距离、光束自由切换、防眩光等问题,并且静态功耗与动态功耗均大幅降低,广泛适应于汽车前照灯系统、高亮度LED矩阵控制系统、ADB自适应车灯系统、动画日行灯、智能交互矩阵大灯、智慧投影大灯等。

GALT61120汽车前灯LED矩阵控制芯片关键特点:

1737338971772880.png

凭借对车规级芯片安全标准的深入理解与充分准备,极海汽车电子芯片事业部不断提升车规芯片品质,助力用户实现更多功能安全产品落地,为智能驾驶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稳定的芯片与方案支持。

国创中心表示:“很荣幸与极海共同见证G32A1465、GALT61120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充分证明极海在车规级芯片安全设计上的技术实力与持续深耕决心。凭借在车规级芯片领域的丰富经验,国创中心坚持严谨、专业和高质量的认证检测服务为极海车规级芯片产品保驾护航。未来,双方将继续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为国产汽车产业的安全新高度发力。”

来源:Geehy极海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5

无传感器电机控制技术,是指在电机控制系统中不使用位置或速度传感器,如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等,而是通过电机的电流电压信号来计算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相对于有感电机控制,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传感器干扰,在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以及简化电机结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随着无传感器电机控制技术的逐步成熟,其在工业自动化、旋翼飞行器、空调外机等领域迎来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极海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推出G32R501低压无感双电机参考方案,主控芯片采用全新发布的G32R501实时控制MCU,具备灵敏感知、高效处理、精准控制等特性;本方案支持双电机无感FOC控制,单核条件下仅需24.8μs即可对双电机执行完整电流环控制,内置静态(电阻、电感、磁链)参数辨识、在线电机电阻辨识功能,配置模型参考自适应,PI自整定,可实现对大多数永磁同步电机的自动控制。

1.jpg

极海低压无感双电机参考方案介绍

■  输入电源范围:DC 12V~48V

■  输出峰值电流:20A

■  最低控制频率:1Hz

■  启动:满力矩闭环启动(4Hz及以上目标频率)

■  控制方式:V/F、单电流闭环控制、双闭环控制

■  PI参数:模型参考自适应

■  其他功能:参数掉电保存、软件复位

■  电机参数辨识:静态辨识电阻、电感、磁链,在线电阻辨识

■  通讯方式:Modbus协议

■  配套资料:配套自研上位机、用户手册等

2.jpg

G32R501实时控制MCU特点

■  内核与存储:基于Cortex-M52双核架构,主频250MHz,配备紧耦合内存(ITCM、DTCM)、I/D-Cache,Flash预取,实时性能高;

■  扩展指令:极海自研紫电数学指令扩展单元,支持三角函数、开方、除法等;

■  增强型控制外设:

· 16个PWM通道,多通道同步性能高,助力低速精准电机控制;

· 灵活的IP联动功能,PWM模块具有额外两个比较子模块(CMPC、CMPD)专门用于产生同步事件,可在计数器任意时刻产生事件,同步事件可传递至任一PWM模块同步PWM相位,并触发ADC开始采样;

■  高精度模拟外设:

· 3个3.45MSPS的12-bit高速ADC,快速准确采集模拟信号,减小信号延迟;

· ADC支持3.3V/2.5V内部参考源,2.5V参考源时,电压分辨率可提升32%,提高反馈信号采样精度;

■  丰富通信接口:

CAN×2、I2C×1、UART×2、SPI×2、QSPI×1、LIN、PMBus×1。

3.png

软硬件介绍

本方案硬件板卡由一个控制板和两个功率板组成。

4.jpg

控制板

■  控制板为G32R501 Eval Board,搭载板上调试器CMSIS-DAP,用Type-C数据线连接电脑即可调试。Type-C接口通过隔离芯片传输信号,断开USB电源跳线后,与板上电路电气隔离,避免调试过程中有害电压损坏电脑;

■  板上引出两个标准化排针接口,可连接两只功率板;

■  极海自研上位机与控制板采用业界通用的modbus协议,利用控制板的板载调试器连接至PC端的上位机,可实现快捷调试。

5.jpg

功率板

功率板包含MOS-FET三相逆变器及反馈信号采集电路,可输出3.3V电源给控制板供电。功率板压接到控制板的标准化排针上,可控制一路电机。

无感观测器

本方案搭载无感观测器,实现高性能无感FOC控制,相较于传统观测器,具备以下优势:

· 低速性能:最低控制频率1Hz;

· 反馈信号:磁链、角度、转速、转矩;

· 角度信号:单周期快速收敛,支持满载闭环启动。

6.png

配套上位机

本方案提供已编译好的示例程序固件和配套上位机。烧写固件到控制板后,连接上位机即可开始测试,开箱即用。

7.jpg

使用方案

设置好拨码、烧写完成固件之后,按下图连接电源、电机和PC。开启电源,连接上位机测试电机控制功能。

8.jpg

对于新电机,通过以下过程自动识别电机参数,自动计算出电流环Kp、Ki,数分钟内即可完成适配和启动:

设置保护和辨识参数→启动电机参数辨识→启动速度闭环控制

9.png

详细使用过程将配套使用指南提供指引。

10.jpg

极海G32R501低压无感双电机参考方案,涵盖芯片、板块、算法、全功能电机控制示例程序固件、极海自研上位机、以及用户指南等完整的软硬件设计生态体系,可快速评估电机驱动性能,有助于工程师快速上手,加速客户项目量产落地。

随着新能源与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双电机控制系统在众多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在提升性能和能效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极海G32R501低压无感双电机参考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高效且易于集成的解决方案。极海实时控制技术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可助力客户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更多领域的创新应用。

来源:Geehy极海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3

在工业自动化、物联网、新能源、电力、消费电子等领域,随着技术演进与大规模部署应用,终端设备更多趋向精简设计、降本增效与数智化功能。这些日益增强的趋势不但激发智能芯片需求增长,也进一步促进芯片在架构、配置、工艺制程、能耗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芯片与各行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深度关联,其技术创新势必为智能终端设备的性能带来更高突破。

为应对各领域持续加码的新要求与新挑战,极海坚定深化“MCU+”与“极海安全芯”双驱动战略,突破多项同质化产品技术痛点,在2025极海渠道合作伙伴大会上全新发布APM32F402高性能高性价比MCU、APM32E030基础拓展型MCU、以及首款BMP561单节电池电量监测计芯片三款产品。  

1.png

APM32F402工业级高性能高性价比MCU

助力产品实现性能/成本/功能全方位升级

极海APM32F402系列工业级高性能高性价比MCU,集多功能、高集成、高可靠性等优势于一体,进一步丰富了Cortex-M4F内核产品矩阵,可应用于编码器、仪器仪表、电力监控保护、工业控制器、家用电器、电梯控制板、游戏键鼠、扫码枪等诸多场景。

2.png

APM32F402采用55nm先进工艺,搭载Arm® Cortex®-M4F内核,工作主频120MHz,Flash 128KB、SRAM 32KB;内置温度传感器,集成2个DMA(12个数据流);电源电压范围2.0V~3.6V,工作温度范围-40℃~85℃/105℃,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温度环境,ESD HBM±4000V、Latch-up±200mA,具有较高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3.png

该系列新品配备丰富的扩展型外设资源,集成1个I2C;4个U(S)ART,支持ISO7816、LIN和IrDA等功能;2个12位高精度ADC,16通道数,最大采样率1MSPS;2个CAN,兼容2.0A和2.0B(主动)规范,最大速率1M bit/s;片上带PHY高速USB OTG_FS,进一步帮助用户降低硬件成本。APM32F402可提供LQFP48/64、QFN36/48四种封装,并可与同类产品使用相同软硬件平台,实现 pin to pin兼容。

APM32E030工业级基础拓展型MCU

赋能更多自定义功能,满足成本敏感型应用

极海APM32E030系列工业级基础拓展型MCU,在APM32F030基础上实现主频、功耗、功能、抗干扰性等全方位的优化升级,能以更高性价比助力客户实现更多创新应用,可广泛应用于舞台灯、编码器、户外电源、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小家电、医疗设备及手持设备等场景中。

4.png

APM32E030采用12寸55nm先进工艺,搭载Arm® Cortex®-M0+内核,工作主频提高至72MHz;内置64KB Flash、8KB SRAM,Flash 0等待周期最大可达44MHz;电源电压范围2.0V~3.6V,HBM达到±4000V,ESD抗干扰能力更强、电磁环境容忍度更高,工作温度范围-40℃~85℃/105℃,有效保障芯片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

5.png

APM32E030内置2个I2C,最高速率1Mbit/s,支持SMBus/PMBus;2个USART,最高速率6 Mbit/s;1个12位高精度ADC,16通道数;可配置TSSOP20、QFN28/32/48、LQFP32/48/64共7种封装,有助于满足用户不同使用需求。APM32E030可灵活同pin兼容APM32F030,轻松实现软硬件迁移。

面向电池计量市场

首款BMP561单节电池电量监测计

随着数智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消费者也对随身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续航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电池包保护板的重要组件,高精度电池电量监控芯片的市场需求也水涨船高,成为终端应用及电池包制造商的关注焦点。

面向电池计量市场,极海全新推出BMP561高集成、高精度单节电池电量监测计芯片,基于Arm® Cortex®-M0+内核,内置可编程闪存,支持可提高容量的并联电池和HMAC- SHA256 认证响应器,有助于提升电池组安全性。该系列新品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可穿戴装备以及便携式音频设备等领域。

6.png

BMP561内置两个独立ADC,支持高精度库仑计数器(输入失调电压误差<1μV)和电流电压同步采样;内置温度传感器和NTC热敏电阻测量功能,能够精准感应内外部温度;支持低至1mΩ的电流感应电阻器,确保高精度测量;还集成100/400kHz的I2C,适用于高速编程和数据访问,以及单线制HSC接口,便于与主机进行通信。

7.png

BMP561充分发挥了Cortex-M0+平台的低开发成本及低功耗设计优势,支持睡眠、深度睡眠、关断、休眠等多种节能模式,可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目前可提供WLCSP12、DFN12、QFN16三种封装选择。

极海时刻关注市场深度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高效、安全、智能的产品及方案,并通过提供高品质芯片产品以及不断强化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为各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来源:Geehy极海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8

车身控制器BCM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监控和管理车辆中的汽车照明、车窗、车门、座椅控制调节、后视镜控制、防盗报警系统、远程控制、胎压监测等各类电气系统和设备,并使之高效运行,同时还可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反馈,确保驾驶体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车身控制系统由MCU、信号采集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驱动、传感器等核心硬件组成。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汽车电子架构的复杂性与交互性日益增多,BCM也从分布式向集中式迭代升级,功能集成愈加丰富。

G32A1445 车身控制器应用方案介绍

针对当前阶段需求,极海综合成本与功能集成化考量,推出G32A1445汽车通用MCU BCM车身控制器应用方案,可实现灵活的配置与扩展性,并降低BCM设计中面临的低功耗、复杂性、兼容性与安全性问题,确保整机系统集中管理,高效、智能、稳定运行。

1733364421692043.png

极海G32A1445 BCM车身控制器应用方案,现已成功量产上车。该方案通过主控G32A1445汽车通用MCU提供多种通信方式、多路控制I/O功能,接收来自各路传感器信号反馈的车辆状态信息,实时监控车窗、车门状态、ECU温度、车灯控制等车况。G32A1445使用串口方式记录数据到EEPROM,电源部分由12V供电系统支持电源保护、信号调理、以及SBC部分供电;通信线路部分接入CAN/LIN总线等,实时反馈接收信号系统信息;传感器部分,接收外部检测信号,提供信号控制处理依据,诊断监控过载、过热、灯泡断电等。

1733364429722006.png

G32A1445 BCM车身控制器应用方案框图

G32A1445 车身控制器应用方案特点:

■  提供大容量存储空间,用于配置参数、故障码等

■  集成丰富外设,实现通信与控制应用功能

■  多通道信息采集,具备高频率采样能力

■  符合2.0A/2.0B(主动)规范,CAN通信速率高达1Mbit/s,满足与汽车CAN总线系统进行交互通信,实现车辆总线快速稳定交互通信要求

■  支持CAN/LIN总线故障检测

■  支持短路/过载保护

G32A1445 汽车通用MCU关键特点

1733364463329963.png

极海半导体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以品质为基石,凭借G32A系列汽车通用MCU、GURC系列超声波传感和信号处理器器、GALT系列车灯矩阵控制IC等丰富产品矩阵,为整个汽车产业注入强大且稳定的动力。我们致力于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高效、可靠的产品方案及技术支持,助力汽车产业迈向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的新未来。

来源:Geehy极海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8

实时控制MCU指用于精准闭环控制的微控制器。这类芯片经过精细的设计与测试,具备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以更低的时延高效完成信号采集、计算决策和执行控制。因此,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运动控制、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近日,极海在2024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博览会(electronica 2024)上,展示了G32R5高性能实时控制MCU。极海实时控制产品线经理Louis LU在Power Electronics论坛上发表了《Introducing the New G32R5 Real-Time Microcontroller Based on Arm® Cortex®-M52 with HeliumTM Technology》(极海最新基于 Arm® Cortex®-M52 及支持HeliumTM技术的G32R5 实时控制MCU)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极海在实时控制MCU领域的战略布局,分享了G32R5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高效解决实时控制系统所带来的挑战,并首次公布G32R5全信号链性能测试数据。

1.png

无处不在的实时控制

从发电侧的光伏和风力等新能源设备,到输配电系统中的无功补偿系统等核心设备,再到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自动化工厂和智能家电等的终端设备 ,实时控制MCU作为上述应用终端的核心器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类MCU能够精准快速地感知各类信号,执行复杂运算并实现高效闭环控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系统的响应速度。无论是在风电场实时调节发电输出,还是在自动化工厂中实现精确的生产控制,实时控制MCU都成为了推动现代智能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2.png

从芯片端解决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挑战

在碳中和、碳达峰等政策的推动下,实时控制应用正朝着更高能效、高功率密度、高精度、高安全与高可靠的方向快速发展。为实现这些目标,实时控制MCU需要从架构到设计上,支持如下核心特性:

1. 更低的系统时延

在实时控制系统中,从获取传感数据、处理数据、制定控制策略到输出控制,全链路的延时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为了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典型的一个做法是采用更高的开关频率并采用第三代半导体开关管,这对系统时延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为了实现更低的时延,MCU需要具备以下特性:

高速运算处理能力:采用高性能的处理器架构,高效和快速地处理传感器数据和执行控制算法;

优化的数据路径:设计高效的内部程序和数据通路,减少数据在不同模块之间传递的延迟;

高效的中断响应:高效的中断机制能迅速响应外部事件,降低响应时延。

2.高性能控制外设

高性能控制外设是实现精准控制,支持复杂控制策略的重要组成,包括高精度PWM(脉宽调制)、灵活可编程逻辑单元(FLB)等。

高精度PWM(HRPWM):能够实现更细颗粒度脉宽控制,相位控制以及死区时间控制等,尤其在高开关频率及移相的应用中,ps级分辨率是确保输出精度、系统稳定性、系统效率所不可或缺的;

灵活可编程逻辑单元(FLB):允许用户根据特定应用需求自定义组合逻辑功能,增强系统灵活性。通过这些逻辑单元,用户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运算或控制策略,而不需要额外的外部硬件;

高效的模数转换器(ADC):集成高速、高分辨率的ADC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状态,确保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3. 灵活的IP互联

随着系统向更高效、更安全可靠方向发展,实时控制系统复杂性随之增加,为了保证不同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减少数据传输的瓶颈,需要保证信号能够在片内外设间灵活路由,同时减少数据在不同模块之间传递的延时;片上IP的互联,是实现更高效控制、更低系统延时、更精简的PCB布线,以及更一致的控制时序的关键。

G32R5在上述特性的支持上做了深入研究,致力于从感知端、计算端到控制端的端到端优化,实现性能的显著提升。

高能效、低时延的实时控制器平台

3.png

· 基于Arm V8.1-M架构,在保持Cortex-M4F、Cortex-M33迁移便捷的基础上,实现DSP性能2.7倍与ML性能5.6倍的提升;

· 支持ACI (Arm Customer Instructions),这是实时控制的灵魂特性,使得芯片公司能够自主设计扩展指令集并可嵌入CPU中执行。极海基于ACI的CDE(Customer Datapath Extension)接口,将自主研发的紫电数学指令扩展单元和Cortex-M52内核完美融合,大幅提升了实时控制运算效率,并显著降低了计算时延;

· 支持TCM,包括数据TCM及指令TCM,将实时控制核心代码和数据放入TCM,可大幅提升运行效率;

· 支持Arm HeliumTM技术,有助于大幅提升SMID运算性能,降低计算时延。

在展会现场,极海还分享了G32R5内置的HRPWM、Advanced CAP、Advanced Comparator、Advanced ADC以及XBAR等高级控制IP的互联特性,并基于图腾柱PFC应用介绍了如何通过G32R5内部控制IP的互联实现峰值电流模式控制,在提升性能基础上降低整体系统成本。

4.png

与实时控制MCU领导者并肩

在会上,Louis LU表示:"在实时控制MCU领域,TI®的C2000系列®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技术,不仅树立了行业标杆,更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我们对C2000系列®的成就和贡献表示深深的敬意。"Louis LU提到其产品应用笔记中曾提出实时信号链指标,是衡量系统实时控制性能的关键,并邀请极海研发工程师尝试基于同样的代码,将两款产品进行实测对比。

得益于Arm先进的Cortex-M52处理器、极海自研高性能紫电数学指令扩展单元、以及G32R5架构及IP的优异性能,G32R5单核配置,在Flash中运行代码的相对执行周期数降低了11.5%(相对周期数越低性能越高)。

Louis LU提到:"如果按240MHz主频换算,这意味着缩短了63%的控制环路执行时间!*"

5.png

为客户的开发多做一步准备

G32R5目前已经支持Keil与IAR开发调试工具,基于Eclipse的开发工具也即将发布。为了便于工程师调试,G32R5还提供了板载隔离调试器的开发板及配套的扩展板,该开发套件可用于初步方案验证,帮助用户更好了解极海芯片特性,方便开发及算法移植测试。

6.png

减少客户对G32R501的上手时间、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是极海实时控制团队的核心目标,为此极海提供了4个G32R501参考设计方案,如48V/50A双向电源,EtherCAT总线型高压伺服控制器等,为产品在智能制造、自动化与新能源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极海G32R5系列即将发布,目前已开放送样通道, 新品发布会也即将开幕,届时将分享G32R501从定义到量产过程中的精彩故事,并在现场公布更多性能测试数据。

来源:Geehy极海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8

11月21日,由电子发烧友主办的“第十二届(秋季)电机控制先进技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极海凭借在电机控制领域的出色市场表现和卓越创新力,在同期举行的“2024年电机控制技术市场表现奖”颁奖活动中,其APM32M3514电机控制专用SoC经业界权威举荐与严苛评选,脱颖而出,成功斩获“2024年度电机控制器十大主控芯片”奖项。

1732502031414223.jpg

极海AE王经理出席颁奖典礼

APM32M3514电机控制专用SoC

APM32M3514系列作为极海首款高集成、高性价比、高能效的电机控制专用SoC,基于Arm® Cortex®-M0+内核,主频72MHz,内置M0CP协处理器可提升运行性能,集成COMP、T-sensor、Op-Amp、200V 6N Gate Driver及高性能3.3V LDO。32位微控制器的高计算性能与双N沟道三相驱动器的结合,将进一步缩小系统尺寸、减小组件数量、降低系统复杂度,为客户电机系统应用设计提供高性价比的系统集成,更丰富的产品阵容及更灵活的方案选择。

1732502057787468.png

据 MarketsandMarkets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 BLDC 销售规模在 2023 年已达 1205.2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将攀升至 1758.7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 7.7%,其中工业智能与低空经济领域需求呈爆发式增长,APM32M3514 凭借卓越性能在上述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研讨会上,极海AE王经理发表《极海电机控制专用芯片,引领工业智能和低空经济发展与创新》主题演讲。他深入介绍极海面向电机领域打造的芯片全生态解决方案,详细解读 GHD3440Rx、APM32M3514、APM32F035等主推电机芯片产品以及即将发布的GHD1620T、GHD3125R 等电机栅极驱动器,同时展示完备开发工具链,以助力客户快速实现产品量产,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与系统级生态服务。

1732502072926718.jpg

在圆桌论坛环节,行业专家围绕“具身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电机控制产业的新的增长机会?”主题共同探讨。极海代表王经理表示:产业的进步依赖于上下游全链条的协同合作,从基础材料供应,到芯片的研发制造与设计,再到芯片应用端以及电机制造结构的创新变革,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正如现场诸多专家所共识的,电机制造及其控制技术在行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电机控制和结构的改变也对芯片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高集成度、强大算力以及高端产品供给等方面,这些跨领域的发展趋势为不同产业板块清晰勾勒出未来的前行方向。王经理强调,“芯片企业需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将源于客户的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解决技术问题,以便更精准地服务及满足下游的多元需求。”

1732502085498733.jpg

提及低空经济时,王经理认为,中国在这一新兴领域处于引领地位,国产供应链表现出色。具体来说,中国在无人机应用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各厂商专注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如极海多款电机控制芯片批量在无人机电调、飞控等模块应用。中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国产供应链的强化,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例如从单一的无人飞行向载人飞行拓展等,这对芯片的性能、可靠性和功能安全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芯片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732502099194719.jpg

展览现场,极海展示了其在工业控制和电机控制领域的领先技术与最新成果。全系列电机控制芯片集中展出,通过各方案运行演示,清晰地呈现了该系列产品在电动工具、家用风扇、清洁机器人、无人机等热门应用场景的实用效果,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驻足交流。

极海在电机控制领域精研深探、厚积薄发。未来将坚持创新,积极赋能工业智能与低空经济,推动行业前行。着力筹划高质量产品布局,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产品与服务,持续为行业进步贡献力量。

来源:Geehy极海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8

11月21日,由高工智能汽车主办的的2024年度智能汽车产业链­「硬科技」峰会在太仓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活力 问道太仓”为主题,聚焦“芯趋势”、新变革,并邀请来自业内众多企业代表探索影响智能汽车产业链变革的技术与趋势。

在同期以“创新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度智能汽车产业链­「硬科技」创新TOP50颁奖典礼上,极海半导体受邀出席,凭借持续为市场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高品质芯片产品支持,喜获“2024年度智能汽车产业链(芯片类)硬科技·创新先锋企业奖”。

1732500850970030.jpg

1732500870566995.jpg

2024年度TOP50智能汽车硬科技创新奖经过严格评选企业,依据技术创新、市场表现、产业赋能、企业创新机制、未来潜力5个评估维度,旨在表彰在智能汽车领域具有卓越技术创新能力和显著影响力的企业,并挖掘和推广智能汽车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极海半导体作为国产汽车电子芯片供应商,致力于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创新,并拓展汽车电子行业增量空间。公司深耕于车身控制、动力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安全系统等汽车领域的产品布局与规划,已成功量产G32A系列汽车通用MCU、GURC01系列超声波传感和信号处理器、GALT61120汽车前灯LED矩阵控制芯片等多元化产品以及配套解决方案。

未来,极海半导体将持续拓展汽车电子芯片产品业务与技术服务,为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赋能,力推智能驾驶技术的变革与需求迭代。

来源:Geehy极海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6

页面

订阅 RSS - 极海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