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

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MCU)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功能的微型计算机,通常由一个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模块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单片机是一种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控制器,它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消费电子、物联网(IoT)设备等多个领域。

单片机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概念及原理

1.按键分类与输入原理

按键按照结构原理科分为两类,一类是触点式开关按键,如机械式开关、导电橡胶式开关灯;另一类是无触点式开关按键,如电气式按键,磁感应按键等。前者造价低,后者寿命长。目前,微机系统中最常见的是触点式开关按键。

单片机串行口介绍

串行口是单片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工具,8051单片机的通信方式有两种:

并行通信:数据的各位同时发送或接收。

串行通信:数据一位一位次序发送或接收。

一文看懂单片机排阻的作用

排阻的阻值读取

ARM与单片机到底有啥区别?

1、软件方面

这应该是最大的区别了。引入了操作系统。为什么引入操作系统?有什么好处?

1)方便。主要体现在后期的开发,即在操作系统上直接开发应用程序。不像单片机一样一切都要重新写。前期的操作系统移植工作,还是要专业人士来做。

单片机选型有诀窍:根据数值选择低功耗MCU

根据数据手册列出的电流消耗规格来比较和选择低功耗单片机(MCU)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在大多数情况下,选择MCU的开发人员会先初步看看数据手册第一页,作为快速获得器件信息的参考点,其中包括外设、运行速度、封装信息、GPIO引脚数量和供电特性等。这种方法对于获得器件的整体性能很有效,但是在评估低功耗特性时却不实用。

单片机嵌入式编程的五个注意事项

在单片机编程的过程中,如果一名设计者能够同时掌握多门编程语言,那么这名设计者肯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想要同时精通汇编、C语言、C++这三门语言实在是太难了,很多初学者在其中一门的学习中就已经到处碰壁,苦不堪言。本文特意为大家整理了拥有嵌入式编程领域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意见,汇总成了一篇能够对嵌入式编程经验有着指导意义的注意事项,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一看吧。

利用单片机系统可靠性设计

单论单片机硬件系统设计解决方案,一般从三个方面分析:优选设计方案、增加冗余和容错率、采用硬件抗干扰。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优化这三个方面对单片硬件可靠性带来的好处。

1、选优设计

精妙的单片机非阻塞延时程序设计

对于每个单片机爱好者及工程开发设计人员,在刚接触单片机的那最初的青葱岁月里,都有过点亮跑马灯的经历。从看到那一排排小灯按着我们的想法在跳动时激动心情。到随着经验越多,越来又会感觉到这个小灯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调试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有时会帮上大忙。

单片机扩展中断的4种方法

MCS—51系列单片机内部只有两个外部中断源输入端,当外部中断源多于两个时,就必须进行扩展,下面介绍两种简单的扩展方法:

一、采用硬件请求和软件查询的方法:

ucos ii在单片机使用中的一些特点

ucos ii是由Labrosse先生编写的一个开放式内核,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源码公开。这一点对于用户来说可谓利弊各半,好处在于,一方面它是免费的,另一方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修改。缺点在于它缺乏必要的支持,没有功能强大的软件包,用户通常需要自己编写驱动程序,特别是如果用户使用的是不太常用的单片机,还必须自己编写移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