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参照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流程。第一步:工程建立和配置。第二步:编辑源文件。第三步:工程编译和链接。第四步:软件的调试。第五步:执行文件的固化。

在整个流程中,用户首先需要建立工程并对工程做初步的配置,包括配置处理器和配置调试设备。编辑工程文件,包括自己编写的汇编和C语言源程序,还有工程编译时需要编写的链接脚本文件,调试过程中需要编写存储区映像文件和命令脚本文件,以及上电复位时的程序运行入口的启动程序文件。

对后四种文件的理解很重要,其作用解释如下。

(1)链接脚本文件:在程序编译时起作用。该文件描述代码链接定位的有关信息,包括代码段,数据段,地址段等,链接器必须使用该文件对整个系统的代码做正确的定位。在SDRAM中调试程序、在FLASH中调试或固化后运行的链接脚本文件应加以区分。(在IDE开发环境中使用扩展名*.ld)

(2)命令脚本文件:在SDRAM中调试程序时起作用。在集成环境与目标连接时、软件调试过程中以及目标板复位后,有时需要集成环境自动完成一些特定的操作,比如复位目标板、清除看门狗、屏蔽中断寄存器、存储区映射等。这些操作可以通过执行一组命令序列来完成,保存一组命令序列的文本文件称为命令脚本文件(在 IDE开发环境中使用扩展名*.cs)。

(3)存储区映像文件:在SDRAM中调试程序时起作用。在软件调试过程中访问非法存储区在部分处理器和目标板上会产生异常,如果异常没有处理,则会导致软件调试过程无法继续,为了防止以上问题并调整仿真器访问速度以达到最合适的水平,提供这样一种用于描述各个存储区性质的文件叫存储区映像文件(在IDE开发环境中使用扩展名*.map)。

在程序的调试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存储区映像文件*.map和命令脚本文件*. cs配合程序的调试。

(4)启动文件:它主要是完成一些和硬件相关的初始化的工作,为应用程序做准备。一般,启动代码的第一步是设置中断和异常向量;第二步是完成系统启动所必须的寄存器配置;第三步设置看门狗及用户设计的部分外围电路;第四步是配置系统所使用的存储区分配地址空间; 第五步是变量初始化;第六步是为处理器的每个工作模式设置栈指针;最后一步是进入高级语言入口函数(Main函数)。

中断程序设计

中断调试方面可以采用类似矢量中断动态处理方式,让中断对应的确定地址代码调转到RAM的固定地址处,定义一个函数指针指向该固定地址,就可以随时通过替换RAM固定地址处的代码,实现动态改变中断处理函数。

具体方法是:

(1)将中断源函数指针定义在RAM中相对的固定地址,建立中断矢量表;

void SetInterrupt (U32 vector, void (*handler)()){ InterruptHandlers[vector] = handler;}

(2)在程序中,调用具体某中断源的中断处理函数;

如: SetInterrupt(IIC_INT,IICWriteIsr);

/* 声明IIC中断处理函数,其中IIC_INT为 IIC中断源序号,IICWriteIsr为 IIC的写中断处理函数 */

(3)在0x18处的IRQ或0x1C处的FIQ中断入口函数中,获取中断源、清除中断挂起标志、通过已定义的中断源函数指针进入用户具体某中断处理程序。

void ISR_IrqHandler(void){ IntOffSet = (unsigned int)INTOFFSET; Clear_PendingBit(IntOffSet>>2) ;(*InterruptHandlers[IntOffSet>>2])();// 调用具体某中断处理程序}

采用动态的中断处理方法,在中断源较多的情况下,中断响应时间和程序性能得到优化。另外,在调试方面,此处理方法具有便于跟踪调试的优点,并且根据需要,可以方便变换中断处理函数。

中断调试

软件调试可以在SDRAM中或FLASH中进行。在SDRAM中,读写方便,访问速度快。一般软件调试应在RAM中完成,但当RAM空间小于FLASH程序空间,程序只能在FLASH运行和调试时,或者用户希望了解程序在FLASH中实际运行情况时,就可以在FLASH中进行程序调试。

进行中断调试时,应注意中断入口位于SDRAM中或FLASH中0x18或0x1c地址,链接脚本文件必须使整个系统的代码正确定位于0x0起始处,但SDRAM或FLASH对应的链接脚本文件及工程配置注意区别。

(1)程序在SDRAM中运行

在SDRAM中调试,使用SDRAM对应的链接脚本文件。调试过程需要以下几步:编译、链接工程;连接仿真器和电路板;下载程序(在IDE开发环境中使用扩展名*.elf);调试。

下载程序前必须启动命令脚本文件完成前述的一些特定的操作,命令脚本文件的启动在连接仿真器时自动进行,其中存储区映射应与程序在SDRAM中运行时相同,保证整个系统的代码正确定位于0x0起始处。下载程序的起始地址也为0x0,下载成功后便可进行调试工作。

(2)程序在FLASH中运行

在FLASH中调试,使用FLASH对应的链接脚本文件。调试过程需要以下几步:编译、链接工程;连接仿真器和电路板;程序格式转换(*.elf转换为*.bin);固化*.bin程序;调试。

连接仿真器后不需要下载程序,存储区映射由本身工程中启动文件运行完成,不需要命令脚本文件。在本环境调试过程中,可以设置两个硬件断点。

(3)程序从FLASH中调到SDRAM中运行

在某些应用场合,强调程序运行速度的情况下,希望程序在SDRAM中运行,这样就需要将FLASH中存储的程序,在系统上电后搬运到SDRAM某空间位置,然后自动运行。这种所谓的Bootloader技术,在DSP系统中常被采用。

调试过程分两步:

(a)首先将用户程序在SDRAM中调试通过,然后将*.bin文件固化到FLASH某一非0扇区地址空间;

(b)将自己编写的Bootloader搬运程序调试通过并将Bootloader.bin文件固化到FLASH的 0扇区地址空间,搬运程序在系统上电后,将(a)中FLASH某一非0扇区地址空间存储的程序,搬运到在SDRAM调试中同样的空间位置,实现程序在SDRAM中运行的目的。

另外注意,因为用户实际的程序中断入口必须位于FLASH的0x18或0x1c地址,所以Bootloader搬运程序还应具有中断入口的跳转功能,即把PC指针由此转向处于SDRAM空间的中断程序入口表,就是整个用户程序被搬运到SDRAM的那一位置。

如:LDR PC, =HandleIRQ
// HandleIRQ位于SDRAM空间中断程序入口表

来源:网络(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

围观 365

ARM单片机是大多数新手选择的入门切入点,但由于知识的不足,在设计过程中新手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ARM异常中断返回就是这样一种令人头疼的问题。在ARM的使用问题中异常中断返回是新手们较为苦恼的问题,本文就将对ARM异常中断的集中情况进行总结,并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在正式介绍之前,要为大家补充一些较为重要的基础知识。首先R15(PC)总是指向“正在取指”的指令,而不是指向“正在执行”的指令或正在“译码”的指令。一般来说,人们习惯性约定将“正在执行的指令作为参考点”,称之为当前第一条指令,因此PC总是指向第三条指令。当ARM状态时,每条指令为4字节长,所以PC始终指向该指令地址加8字节的地址,即:PC值=当前程序执行位置+8;而ADS中的pc,是为了调试看着方便而修改过的,它指向的是正在执行的指令,即“真正pc-8”!
  
SWI和未定义指令异常中断的返回
  
指令地址:
  
A PC-8当前指令为SWI或未定义指令,此时发生中断.PC的值还没有更新。
  
A+4 PC-4中断时处理器将PC-4保存到LR。;r!
  
A+8 PC
  
返回时,从发生中断的指令A(PC-8)的下一条指令A+4(PC-4)处开始执行,所以直接把LR的值赋给PC就行了,具体指令为MOV PC,LR(PC=A+4=LR)。
  
白话解释:对于SWI和未定义指令发生异常时pc没有更新,根据ARM的三级流水线原理,pc没有更新,仍然等于(A+8);lr = pc – 4(这时处理器决定的,无法更改!)即A+4。
  
由于这类异常返回后应执行下一条指令(A+4),所以返回时,pc=lr即可。
  
IRQ 和FIQ异常中断处理的返回指令地址对应于PC A,PC-8执行此指令完成后(!)查询IRQ及FIQ,如果有中断请求则产生中断。
  
A+4 PC-4
  
A+8 PC ;lr!
  
(此时PC的值已经更新,指向A+12.将当前PC-4,即A+8)。
  
保存到LR.返回时,要接着执行A+4(LR-4)处的指令,所以返回指令为:
  
SUBS PC,LR,#4(PC=A+4=LR-4)
  
白话解释:对于普中断和快中断异常,中断必须在一条指令执行完以后被检测到,如正在执行指令甲时发生了中断,不等指令甲执行完是不会处理该中断的,发生异常时pc已经更新(A+12); lr=pc– 4(这时处理器决定的,无法更改!)即A+8返回后,应执行被中断而没有执行的指令(上面的A+4),所以返回时,pc= lr-4。
  
指令预取中止异常中断处理的返回
  
指令地址:
  
A PC-8 执行本指令时发生中断,A+4 PC-4处理器将A+4(PC-4)保存到:
  
LR. ;lr!A+8 PC
  
返回时,发生指令预取中止的指令A(PC-8)处重新执行,所以返回指令为SUBS PC,LR,#4(PC=A=LR-4)。
  
白话解释:对于预取指令中止异常发生预取指令异常时,是在执行时发生的异常,pc未更新,即pc=A+8;lr=pc – 4(这时处理器决定的,无法更改!)即A+4。
  
由于这类异常返回后应重新执行异常的那个指令(A),所以返回时,pc = lr-4。
  
数据访问中止异常中断处理的返回
  
指令地址:
  
A PC-8 本指令访问有问题的数据,产生中断时,PC的值已经更新。
  
A+4 PC-4 中断发生时PC=A+12,处理器将A+8(PC-4)保存到LR.。
  
A+8 PC ;lr!
  
返回时,要返回到A处继续执行,所以指令为SUBS PC,LR,#8.(PC=A=LR-8)
  
白话解释:对于数据访问中止异常时,是在执行时访问数据错误。
  
导致的异常,pc已经更新,即pc=A+12。
  
lr=pc–4(这时处理器决定的,无法更改!)即A+8。
  
由于这类异常返回后应重新执行异常的那个指令(A),所以返回时,pc=lr-8。
  
总结
  
引起PC更新的原因一种是数据中止,还有就是中断了。
  
中断必须是在一条指令执行完毕后才能被检测到,所以它中断的只是还未执行的那条。指令(pc-8),所以pc=lr – 4;
  
与中断相同,SWI和未定义指令异常也是返回到下一条指令(pc-4),只是他们在执行时,PC的值并没有更新,所以pc= lr。
  
预取指令中止异常,也没有发生pc更新,但它还得重新执行发生异常的那条指令,所以pc=lr–4。
  
数据访问中止异常,发生了pc更新,并且它也需要重新执行发生异常的那条指令,所以pc=lr–8。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到造成单片机中断返回的原因非常多,每种方法的应对方案都不尽相同。在ARM芯片调试过程中遇到中断返回问题的朋友不妨仔细阅读本文,相信会从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可收藏本文以备不时之需,在遇到错误的时候进行查阅。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著作者所有)

(直接点击图片可进入调查页面)

开发板测评图片
围观 246

一、ARM中异常中断的类型:

异常中断名称 含义 复位(Reset)

当处理器复位引脚有效时,系统产生复位异常中断,程序跳转到复位异常中断处理程序处执行。复位异常中断通常用在下面几种情况:

1、系统加电时

2、系统复位时

3、跳转到复位中断向量处执行,称为软复位

未定义的指令 当ARM处理器或者是系统中协处理器认为当前指令未定义时,产生未定义指令异常中断。可以通过该异常中断机制仿真浮点向量运算。

软件中断

(software interrupt SWI)

这是一个由用户定义的中断指令。可以用于用户模式下程序调用特权操作指令。在实时操作系统(RTOS)中可以通过该机制实现系统功能调用

指令预取中止

(Prefech Abort)

如果处理器预取指令的地址不存在,或者该地址不允许当前指令访问,当该被预取的指令执行时,处理器产生指令预取中止异常中断

数据访问中止

(Data Abort)

如果数据访问指令的目标地址不存在,或者该地址不允许当前指令访问,处理器产生数据访问中止异常中断 外部中断请求(IRQ) 当处理器的外部中断请求引脚有效,而且CPSR寄存器的I控制位被清除时,处理器产生外部中断请求(IRQ)异常中断。系统中各外设通常通过该异常中断请求处理器服务 快速中断请求(FIQ) 当处理器的外部快速中断请求引脚有效,而且CPSR寄存器的F控制位被清除时,处理器产生外部中断请求(FIQ)异常中断

注:不要把异常中断类型和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搞混。

复位异常发生后,进入到管理模式(svc)下。 软中断发生后,进入到管理模式(svc)下。 未定义指令异常发生后,进入到未定义指令中止模式(und)下。 指令预取中止异常发生后,进入到数据访问中止模式(abt)下; 数据访问中止异常发生后,进入到数据访问中止模式(abt)下: 外部中断发生后,进入到外部中断模式(irq)下; 快速中断发生后,进入到快速中断模式(fiq)下; 二、ARM对异常中断的响应过程

(1)ARM处理器对异常中断的响应过程:

保存处理器当前状态、中断屏蔽位以及各条件标志位。这是通过将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的内容保存到将要执行的异常中断对应的SPSR寄存器中实现的。各异常中断有自己的物理SPSR寄存器。 设置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中相应的位。包括:进入ARM状态;设置CPSR中的位,使处理器进入相应的执行模式;设置CPSR中的位,禁IRQ中断,当进入FIQ模式时,禁止FIQ中断。 将寄存器Ir_mode(R14)设置成返回地址。 将程序计数器值(PC),设置成该异常中断的中断向量地址,从而跳转到相应异常中断处理程序处执行。

注:以上过程全部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不管是在ARM状态下还是在THUMB状态下发生异常,都会自动切换到ARM状态下进行异常的处理

(2)从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返回:

恢复被中断程序的处理器状态,即将SPSR_mode寄存器内容复制到CPSR中。 返回到发生异常中断的指令下一条指令处执行,即将Ir_mode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程序计数器PC中。

注:实际上,当异常中断发生时,程序计数器PC所指的位置对于不同的异常中断是不同的。同样,返回地址对于各种不同的异常中断也是不同的。详细见(3)

复位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不需要返回。在复位异常中断处理程序开始整个用户程序的执行,因而它不需要返回。 由于异常模式不同以及ARM内核采用流水线技术,异常处理程序里要根据异常模式计算返回地址。 一条指令的执行分为:取指,译码,执行三个主要阶段,CPU由于使用流水线技术,造成当前执行指令的地址应该是PC – 8(32位机一条指令四个字节),那么执行指令的下条指令应该是PC – 4。在异常发生时,CPU自动会将将PC – 4的值保存到LR里,但是该值是否正确还要看异常类型才能决定

(3)详细:各个异常状态发生后,ARM处理器硬件响应过程

1、响应复位异常中断

上电复位:在上电后,复位使内部达到预定的状态,特别是程序跳到初始入口; 复位引脚上的复位脉冲:这是由外部其他控制信号引起的; 对系统电源检测发现过压或欠压; 时钟异常复位。

当发生复位时,处理器硬件响应中断,自动执行如下操作:

强制进入管理模式; 强制进入ARM状态; 禁止IRQ中断和FIQ中断; 跳转到绝对地址PC=0x00000000处执行

2、未定义指令异常

遇到一条无法执行的指令,此指令没有定义; 执行一条对协处理器的操作指令,在正常情况下,协处理器应该应答,但协处理器没有应答。

处理器响应中断后,硬件自动执行下列操作:

把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拷贝给SPSR_und; 强制进入未定义模式; 强制进入到ARM模式; 禁止IRQ中断 把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拷贝给LR; 跳转到绝对地址PC=0x00000004处执行

关于从异常中断处理程序的返回:

未定义指令异常中断是由当前执行的指令自身产生的,当产生中断时,程序计数器PC的值还未更新,它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的第二条指令(对于ARM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8字节的位置;对于Thumb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4字节的位置)。当未定义指令异常中断发生时,处理器自动将值(pc-4)保存到lr_und中,此时(pc-4)指向当前指令的下一条指令,所以从未定义指令异常中断返回可以通过如下指令来实现:

MOV PC,LR

当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了数据栈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指令在进入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保存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在退出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恢复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异常中断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栈由用户提供。

STMFD sp! , {reglist,lr}

....

LDMFD sp! , {reglist,pc}^

reglist时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的寄存器列表。标识符^指示将SPSR_mode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CPSR中,该指令只能在特权模式下使用。

3、软件中断异常

是由指令SWI引起的,程序在执行这一指令后,进入异常中断。

处理器响应中断后,硬件自动执行下列操作:

把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拷贝给SPSR_svc; 强制进入管理模式; 强制进入到ARM状态; 禁止IRQ中断。 把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拷贝给LR; 跳转到绝对地址PC=0x00000008处执行;

关于从异常中断处理程序的返回:

软件中断异常是由当前执行的指令自身产生的,当产生中断时,程序计数器PC的值还未更新,它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的第二条指令(对于ARM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8字节的位置;对于Thumb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4字节的位置)。当软件中断发生时,处理器自动将值(pc-4)保存到lr_siw中,此时(pc-4)指向当前指令的下一条指令,所以从软件中断返回可以通过如下指令来实现:

MOV PC,LR

当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了数据栈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指令在进入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保存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在退出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恢复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异常中断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栈由用户提供。

STMFD sp! , {reglist,lr}

....

LDMFD sp! , {reglist,pc}^

reglist时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的寄存器列表。标识符^指示将SPSR_mode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CPSR中,该指令只能在特权模式下使用。

4、预取指中止异常

由程序存储器引起的中止异常叫做预取指中止异常; 由数据存储器引起的中止异常叫做数据中止异常。 由于ARM的指令是3级流水线结构,读取指令周期是提前进行的,因此把读取指令的过程一般称预取指。在指令预取时,如果目标地址是非法的,该指令被标记成有问题的指令,这时,流水线上该指令之前的指令继续执行。有两种可能如下:

1.当执行这条指令前程序发生跳转,则这条无效指令不引起异常中断; 2.当执行到这条指令时,处理器会发生预取指中止异常,引起中断。

处理器响应中断后,硬件自动执行下列操作:

把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拷贝给SPSR_abt; 强制进入中止异常模式; 强制进入到ARM状态; 禁止IRQ中断。 把中断时PC的地址拷贝给LR; 跳转到绝对地址PC=0x0000000C处执行;

关于从异常中断处理程序的返回:

在指令预取时,如果目标地址是非法的,该指令被标记成有问题的指令,这时,流水线上该指令之前的指令继续执行,当执行到该被标记成有问题的指令时,处理器产生指令预取中止异常中断。发生指令预取异常中断时,程序要返回到该有问题的指令处,重新读取并执行该指令,因此指令预取中止异常中断应该返回到产生该指令预取中止异常中断的指令处,而不是当前指令的下一条指令。

指令预取异常是由当前执行的指令自身产生的,当产生中断时,程序计数器PC的值还未更新,它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的第二条指令(对于ARM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8字节的位置;对于Thumb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4字节的位置)。当指令预取中止异常中断发生时,处理器自动将值(pc-4)保存到lr_abt中,此时(pc-4)指向当前指令的下一条指令,所以从软件中断返回可以通过如下指令来实现:

SUBS PC,LR,#4

当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了数据栈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指令在进入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保存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在退出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恢复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异常中断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栈由用户提供。

SUBS LR,LR,#4

STMFD sp! , {reglist,lr}

....

LDMFD sp! , {reglist,pc}^

reglist时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的寄存器列表。标识符^指示将SPSR_mode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CPSR中,该指令只能在特权模式下使用

5、数据中止异常

ARM处理器访问数据存储器时,在读取数据的同时数据存储器发出了中止信号,引起数据中止异常。 如果数据访问指令的目标地址不存在,或者该地址不允许当前指令访问,处理器产生数据访问中止异常中断

处理器响应中断后,硬件自动执行下列操作:

把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拷贝给SPSR_abt; 强制进入中止异常模式; 强制进入到ARM状态; 禁止IRQ中断; 把中断时的PC的地址拷贝给LR; 跳转到绝对地址PC=0x00000010处执行

关于从异常中断处理程序的返回:

发生数据访问异常中断时,程序要返回到该有问题的指令处,重新访问该数据,因此数据访问异常中断应该返回到产生该数据访问中止异常中断的指令处,而不是当前指令的下一条指令。 数据访问异常中断由当前执行的指令在ALU里执行时产生,当数据访问异常中断发生时,程序计数器pc的值已经更新,它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第3条指令(对于ARM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12字节的位置;对于Thumb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6字节的位置)。此时处理器将值(pc-4)保存到lr_abt中,它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第2条指令,所以返回操作可以通过下面指令实现:

SUBS PC, LR, #8

当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了数据栈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指令在进入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保存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在退出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恢复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异常中断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栈由用户提供。

SUBS LR,LR,#8

STMFD sp! , {reglist,lr}

....

LDMFD sp! , {reglist,pc}^

reglist时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的寄存器列表。标识符^指示将SPSR_mode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CPSR中,该指令只能在特权模式下使用。

6、中断请求(IRQ)异常

例如:定时器中断、串行口通讯中断、外部信号中断和A/D处理中断等。IRQ中断是可屏蔽的。在状态寄存器中的I位就是IRQ的屏蔽位。当I=1时。则屏蔽IRQ中断,当I=0时,则允许中断。处理器复位后置I为1,关闭中断。 处理器响应中断后,硬件自动执行下列操作: 把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拷贝给SPSR_irq; 强制进入IRQ异常模式; 强制进入到ARM状态; 禁止IRQ中断; 把中断时的PC的地址值拷贝给LR; 跳转到绝对地址PC=0x00000018处执行;

关于从异常中断处理程序的返回:

通常处理器执行完当前指令后,查询IRQ中断引脚,并查看系统是否允许IRQ中断,如果某个中断引脚有效,并且系统允许该中断产生,处理器将产生IRQ异常中断,当IRQ异常中断产生时,程序计数器pc的值已经更新,它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第3条指令(对于ARM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12字节的位置;对于Thumb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6字节的位置),当IRQ异常中断产生时,处理器将值(pc-4)保存到IRQ异常模式下的寄存器lr_irq中,它指向当前指令之后的第2条指令,因此正确返回地址可以通过下面指令算出:

SUBS PC,LR,#4

当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了数据栈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指令在进入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保存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在退出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恢复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异常中断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栈由用户提供。

SUBS LR, LR, #4

STMFD sp! , {reglist,lr}

....

LDMFD sp! , {reglist,pc}^

reglist时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的寄存器列表。标识符^指示将SPSR_mode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CPSR中,该指令只能在特权模式下使用

注:为什么PC会指向当前执行指令的后12个字节?

当前指令执行时(此时PC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的第2条指令),如果发生IRQ中断,ARM检测到IRQ中断后,取指和执行单元都不会改变,只有译码单元会改变,译码单元改为开始译码中断指令。执行完当前指令后,PC值加4个字节(此时PC指向刚刚那条指令后面的第3条指令),译码单元将译完的中断指令送到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执行中断指令,保存PC-4(此时PC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的第2条指令)的值到LR_irq,同时跳转到IRQ中断向量处。(详细可看ARM流水线机制

7、快速中断(FIQ)请求异常。

FIQ快速中断是可屏蔽的。在状态寄存器中的F位就是FIQ的屏蔽位。当F=1时。则屏蔽FIQ中断,当F=0时,则允许中断。处理器复位后置F为1,关闭中断。 处理器响应中断后,硬件自动执行下列操作:

把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拷贝给SPSR_fiq; 强制进入FIQ异常模式; 强制进入到ARM状态; 禁止FIQ中断; 把中断时的PC的地址值拷贝给LR; 跳转到绝对地址PC=0x0000001C处执行;

关于从异常中断处理程序的返回:

通常处理器执行完当前指令后,查询FIQ中断引脚,并查看系统是否允许FIQ中断,如果某个中断引脚有效,并且系统允许该中断产生,处理器将产生FIQ异常中断,当FIQ异常中断产生时,程序计数器pc的值已经更新,它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第3条指令(对于ARM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12字节的位置;对于Thumb指令,它指向当前指令地址加6字节的位置),当FIQ异常中断产生时,处理器将值(pc-4)保存到IRQ异常模式下的寄存器lr_fiq中,它指向当前指令之后的第2条指令,因此正确返回地址可以通过下面指令算出:

SUBS PC,LR,#4

当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了数据栈时,成都设计公司建议可以使用下面的指令在进入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保存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在退出异常中断处理程序时恢复被中断程序的执行现场。异常中断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栈由用户提供。

SUBS LR, LR, #4

STMFD sp! , {reglist,lr}

....

LDMFD sp! , {reglist,pc}^

reglist时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使用的寄存器列表。标识符^指示将SPSR_mode寄存器的内容复制到CPSR中,该指令只能在特权模式下使用。

注:为什么PC会指向当前执行指令的后12个字节?

当前指令执行时(此时PC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的第2条指令),如果发生FIQ中断,ARM检测到FIQ中断后,取指和执行单元都不会改变,只有译码单元会改变,译码单元改为开始译码中断指令。执行完当前指令后,PC值加4个字节(此时PC指向刚刚那条指令后面的第3条指令),译码单元将译完的中断指令送到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执行中断指令,保存PC-4(此时PC指向当前指令后面的第2条指令)的值到LR_fiq,同时跳转到FIQ中断向量处。(详细可看ARM流水线机制)

围观 493

关于Cortex-M3的中断优先级的描述 

1、和之前的ARM7不同,Cortex-M3使用NVIC(嵌套向量中断管理器)来管理系统的中断。
 
2、每一个中断源的优先级由3个位来决定,这3个位就是中断优先级寄存器器里(PRIx)的INTn,这里的n 一般是A、B、C、D。 

3、每个中断源的优先级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中断组别,一部分表示同组的优先级编号。组别优先级高的中断源,可以打断组别优先级低的中断处理,同一个组的中断源不能打断正在处理的中断,只能在进入中断处理时,同时发生的两个中断源进行判别优先级。 

4、我们把中断源的优先级组别和同组内的中断编号分别用抢占式优先级别和子优先级别来表示。他们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第2条提到的INTn。 

5、由于这INTn的3个位只能表示0-7 总共8个数字,所以在这3个位之外,系统安排了另一个寄存器来说明这3个位时如何使用的,这个寄存器就是APINT。APINT中的PRIGROUP位域就是对中断优先级的这3个位如何分配使用进行说明的,它是针对整个系统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中断源而言的。 

INTn的3个位可以有4种组别管理模式,由APINT的PRIGROUP描述,换句话说PRIGROUP的值描述了如何使用这3个位。下面的表就列出了对应不同的PRIGROUP的值,如何去分析PRIX的INTn!

6、我们在设置系统的中断级别符合分组管理的时候调用IntPriorityGroupingSet(),这个函数修改的就是APINT寄存器中的PRIGROUP。 

7、我们针对每一中断源设置优先级,调用IntPrioritySet(),这个函数针对的就是PRIx寄存器中每个中断源对应的3个bits 即INTn。

8、举个例子说明,有两个中断源,A中断的中断优先级级置成INTA = b011, B中断的中断优先级设置成INTB = b001。单单依靠这两个设置我们是无法判断A,B是如何进行中断调度的,我们首先要看中断的组别管理是如何的。这里我们假设两种不同的组别管理方法,来说明如何分析中断的优先级管理。 

(1)假设我们设置PRIGROUP = 0x05,我们按下面来分析中断是如何调度的:通过查上面的表我们可以看出,INTn的优先级按照bxx.y来划分:

a. INTA的中断优先级就被划分为 INTA = b01.1 组优先级 = 01,子有限级 = 1 

b. INTB的中断有限级也被分为 INTB = b00.1  组优先级 = 00,子优先级 = 1 

由此可见,B的组优先级比A的优先级要高(注意,数字越小,级别越高),B的中断可以打断A的中断处理。 

(2)假设我们设置PRIGROUP = 0x06,我们按下面来分析中断是如何调度的:通过查上面的表我们可以看出,INTn的优先级按照bx.yy来划分 :

a. INTA的中断优先级被划分成INTA = b0.11.  

组优先级 = 0;子优先级  = 11。

b. INTB的优先级被划分为INTB = b0. 01   

组优先级 = 0;子优先级 = 01。

由此可见,A和B处于同一个组优先级,他们两个互相不能打断对方的中断处理。B中断的子优先级高,当两个中断同时发生时,会先进B中断处理,但如果A先发生,在未处理结束前,B是不能打算A进行处理的。
 
9、由第8项的分析可以看出,仅仅从中断优先级是不能判定中断源的相互关系的,还需要看中断优先级是如何划分的。这就是为什么有IntPrioritySet(..)和IntPriorityGroupingSet()这两个函数。

围观 463

页面

订阅 RSS - 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