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

MCU是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元)的缩写,它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端口(I/O)、定时器(Timer)、串行通信接口(UART、SPI、I2C等)和其他外围设备控制器的单个芯片。MCU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控制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

由于其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MCU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系统、工业自动化等。MCU的选择通常基于应用的需求,如处理性能、功耗、外设接口等因素。


1、引言

目前,集成电路的嵌入式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色嵌入式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以大屏幕多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为典型代表,做为其控制核心的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MCU)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以CPU为核心MCU的设计也成为了诸多高等院校、各大公司进行市场竞争的一个主流发展方向。

2、MCU选型技术

微控制器(MCU)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消费类电子市场中的手机、照相机、摄像机、MP3、MP4、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PC机、各种遥控电动玩具等,还有汽车电子的电子钥匙、控制系统、导航、倒车影像、倒车雷达等,还有各种安全防卫系统、医疗器械、工业控制、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因此在设计MCU之前需要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从而使目标产品有的放矢,并在高性能、低成本、多功能、轻体积、低功耗、高可靠、散热好、抗辐照、抗单粒子、适应超高温和超低温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MCU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CPU选型和外围IP核的选取。

3、CPU选型

CPU作为MCU的大脑,起到控制核心的作用,基本上决定了MCU的目标应用领域,因此CPU的选型是设计MCU的关键。目前,可以用于集成电路嵌入式设计的CPU主要有CISC架构的80386EX,RISC架构的ARM7TDMI/EJ、ARM926EJS/946ES/968ES、ARM1136/56/76、ARMCortex-A5/7/8/9/15、ARMCortex-R4/5/7、ARMCortex-M0/0+/1/3/4、SecurCore000/100/300、MIPS32M4K/4K/14K/24K/34K/74K/1004K/1074K、microMIPS32、SmartMIPS、Nios/NiosII、PowerPC40x/60x/70x/90x、SPARCv7/8/9、LEON2/3/4、OR1000/1200等,其中以ARM系列嵌入式CPU发展的势头最为迅猛,占据了嵌入式处理器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在继续增长。各家公司的每种处理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此外,开发环境的完备性、总线接口协议的高效性、技术支持的专业性、IP核种类的丰富性、设计资源的开放性以及设计者的使用习惯等,都会对CPU的选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4、外围IP选取

对于应用领域而言,外围IP核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因为如果把MCU比作“人”,则外围IP核相当于MCU的“眼”“耳”“口”“鼻”等重要器官,所以外围IP核的选取也同样至关重要。IP核的选取包括通用IP核和特定用途IP核两种。

4.1通用IP选取

目前,通用IP核的种类比较繁多,按照总线接口协议可以分为IBM公司的Core Connect、ARM公司的AMBA(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和Silicore Corp公司的Wishbone等;按功能分为接口类IP核如DMA、GPIO、UART、USART、Timer、WDT、I2C、I2S、SPI、CAN、存储器控制器,图像处理类IP核等;存储器类IP核如ROM、RAM、SRAM、FLASH等。根据功能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选择,还可以集成几个相同功能的IP核,如UARTx4有4个UART接口,I2Cx2则是有2个I2C接口等。

4.2特定用途IP选取

特定功能的IP核种类也很多,如时钟类的PLL、片上高精度振荡器,模数转换类的AD、DA,网络类的ETHERNETMAC/PHY、Modem,图像处理类的H.264、JPEG,接口类的USB2.0/3.0、IDE、SATA等,高速接口类的LVDS、RapidIO、SerDes等,还有各种传感器等,需要根据市场定位来确定。

5、MCU设计

5.1硬件设计

目前,Samsung、FreeScale、Atmel、NXP、TI、ST等大公司已经大规模推出各类MCU,而且各具特色,因此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CU应在系统架构等方面有别于这些大公司,一是避免侵权,二是更有利于市场竞争。同时应做好产品的规划: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产品到系列产品,设计平台不断维护与更新,设计软件不断维护与升级,设计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系架构分析、设计和验证

依据设计规格书中的性能指标和功能指标,首先需要制定设计方案:选取几款CPU以及所有用到的IP核进行系统级设计,从整体上评估MCU的系统架构、CPU的性能指标、IP核的功能特性等方面。基于几种选定的目标工艺给出相应的数据分析,确认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目标的要求,从而确定基本的设计方案,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设计结果进行相应的优化。

(2)时钟和复位方案设计

时钟和复位对整个电路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两路信号有问题,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作出详尽的时钟方案和复位方案,需要给不同的外设提供不同的时钟:USB单独时钟、CPU等高速外设一个时钟、UART等低速外设一个时钟,如图1示。


图1时钟方案示意图


(3)总线方案设计

采用何种总线、何种组合方式、总线的数量等关系到MCU性能的发挥。以AMBA总线为例,通常的用法是AHB接高速外设,再通过AHB到APB总线桥来访问低速外设。有时为了提高外设的访问速度,一个MCU内部可能有两条APB总线;也可能有两条AHB总线。指令和数据分离,一条用来数据传输或图像处理,另一条用来通用控制。还可能有多层AHB的互连矩阵,便于多个Master可以同时访问多个不同的高速外设,从而大幅度提高MCU系统性能。因此,总线方案的制定须依据产品的具体应用来确定。

(4)功耗管理方案设计

低功耗是MCU的突出特点之一,因为MCU中集成了多种低功耗管理策略:不仅在逻辑上采用门控时钟、门级优化的方式,而且还在物理上采用多阈值电压、多电源域、门控电源等方式;同时更在功能模式上采用了多种模式:正常运行模式、睡眠模式、深度睡眠模式、掉电模式等,并严格规定各种模式下运行和关闭IP核的种类以及各种模式之间的进入和退出流程。这既保证了电路的功能,又保证了电路的性能。

(5)中断处理方案设计

中断是MCU一项很重要的功能。通过中断控制,CPU可以快速响应外设的请求。中断处理一般包括中断源的数量、优先级、是否可屏蔽、是一般中断还是快速中断等,通常需要设计一个专用模块来进行中断处理。有时为了提高设计效率,IP销售商也提供标准的基于AHB或APB等总线接口协议的IP核。如果此类IP核能够满足系统对于中断处理情况的要求,也可以选用。

(6)存储器管理方案设计

存储器是MCU中占面积较大的模块。一个MCU中可能同时含有ROM、SRAM和FLASH三种存储器:ROM用于放置Boot Loader、IP Drivers等,SRAM用于提高软件运行速度、存放临时数据,FLASH用于存放应用程序和数据。由于FLASH的读写速度比较慢,为了提高FLASH的读写速度,可以采用预取缓冲器和写缓冲器来加速指令和数据的缓冲。由于各个存储器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因此很方便用户访问。为了便于系统管理,通常设计一个存储器管理模块,并在系统控制模块中设计对应的控制寄存器。

(7)在线调试方案设计

目前,比较常用的在线调试方式为串行调试,如JTAG、EJTAG、UART等,使用PC机的并口、串口、网口或是USB接口,使得在线调试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如图2所示。由于被调试的程序要在目标板上运行,而且MCU必须正常工作,因此需要设计一个专用的调试模块以保证上位机软件可以调用CPU来进行软硬件的在线调试,并且符合IEEE1149.1的协议标准,此模块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


图2典型在线调试系统示意图


文章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围观 169


对于ARM、MCU、DSP、FPGA、SOC,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确定你真的了解它们吗?你知道这五者之间都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吗?别急,下面立马带你一探究竟!

ARM

ARM处理器是Acorn计算机有限公司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更早称作Acorn RISC Machine。ARM处理器本身是32位设计,但也配备16位指令集,一般来讲比等价32位代码节省达35%,却能保留32位系统的所有优势。

ARM历史发展:

1978年12月5日,物理学家赫尔曼·豪泽(Hermann Hauser)和工程师Chris Curry,在英国剑桥创办了CPU公司(Cambridge Processing Unit),主要业务是为当地市场供应电子设备。1979年,CPU公司改名为Acorn计算机公司。

起初,Acorn公司打算使用摩托罗拉公司的16位芯片,但是发现这种芯片太慢也太贵。"一台售价500英镑的机器,不可能使用价格100英镑的CPU!"他们转而向Intel公司索要80286芯片的设计资料,但是遭到拒绝,于是被迫自行研发。

1985年,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设计了他们自己的第一代32位、6M Hz的处理器,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用它做出了一台RISC指令集的计算机,简称ARM(Acorn RISC Machine)。这就是ARM这个名字的由来。

RISC的全称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它支持的指令比较简单,所以功耗小、价格便宜,特别合适移动设备。早期使用ARM芯片的典型设备,就是苹果公司的牛顿PDA。

20世纪80年代后期,ARM很快开发成Acorn的台式机产品,形成英国的计算机教育基础。

1990年11月27日,Acorn公司正式改组为ARM计算机公司。苹果公司出资150万英镑,芯片厂商VLSI出资25万英镑,Acorn本身则以150万英镑的知识产权和12名工程师入股。公司的办公地点非常简陋,就是一个谷仓。20世纪90年代,ARM 32位嵌入式RISC(Reduced lnstruction Set Computer)处理器扩展到世界范围,占据了低功耗、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ARM公司既不生产芯片也不销售芯片,它只出售芯片技术授权。

MCU


MCU本质为一片单片机,指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的芯片级的计算机。

MCU做得好的厂商:瑞萨(Renesas)、恩智浦(NXP)、新唐、微芯(Microchip)、意法半导体(ST)、爱特梅尔(Atmel)、英飞凌(Infineon)、德州仪器(TI)、东芝(Toshiba)、三星(Samsung)、赛普拉斯(Cypress)、亚德诺半导体(ADI)、高通(Qualcomm)、富士通(Fujitsu)、超威半导体(AMD)、盛群/合泰半导体(Holtek)、中颖电子、炬力、华润微、沛城、义隆、宏晶、松翰、凌阳、华邦电子、爱思科微、十速科技、佑华微、应广、欧比特、贝岭、东软载波微、君正、中微、兆易、晟矽微、芯海、联华、希格玛、汇春、建荣科技、华芯微、神州龙芯、紫光微、时代民芯、国芯科技、中天微等等。

DSP


DSP(Digital Signal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简称DSP。DSP是用数值计算的方式对信号进行加工的理论和技术。另外DSP也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简称,即数字信号处理器,它是集成专用计算机的一种芯片,只有一枚硬币那么大。

FPGA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是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FPGA做得好的厂商:Altera((阿尔特拉)被Intel收购)、Xilinx(赛灵思)、Actel、Lattice(莱迪思)、Atmel、京微雅格、QuickLogic、Microsemi、Cypress、TI、上海复旦微、广东高云、同方国芯、西安智多晶、中国电子、成都华微、深圳国微、遨格芯等等。

SOC


SoC的定义多种多样,由于其内涵丰富、应用范围广,很难给出准确定义。一般说来, SoC称为系统级芯片,也有称片上系统,意指它是一个产品,是一个有专用目标的集成电路,其中包含完整系统并有嵌入软件的全部内容。同时它又是一种技术,用以实现从确定系统功能开始,到软/硬件划分,并完成设计的整个过程。

ARM、MCU、DSP、FPGA、SOC的比较

1、采用架构

ARM:架构采用32位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架构,从ARM9开始ARM都采用了哈佛体系结构,这是一种将指令与数据分开存放在各自独立的存储器结构,独立的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使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ARM多采用流水线技术,此技术通过多个功率部件并行工作来缩短程序执行时间,使指令能在多条流水线上流动,从而提高处理器的效率和吞吐率。现今ARM7采用了典型的三级流水线,ARM9采用五级流水线技术,而ARM11使用了7级流水线,ARM Cortex-A9更是使用了可变流水线结构(支持8-11级流水线)。在多核心的支持上ARM Cortex-A9最多可支持4个核心,这是ARM系列处理器中首次支持多核心技术。下图表示了ARM Cortex-A9的内部结构。


MCU:大都在结构上是基于冯·诺伊曼结构的,这种结构清楚地定义了嵌入式系统所必需的四个基本部分:一个中央处理器核心,程序存储器(只读存储器或者闪存)、数据存储器(随机存储器)、一个或者更多的定时/计数器,还有用来与外围设备以及扩展资源进行通信的输入/输出端口——所有这些都被集成在单个集成电路芯片上。指令集上早期的MCU是采用CISC的,后面被RISC取代。在总线位数上,MCU覆盖了4位、8位、16位、32位,应用十分广泛。

DSP:又名数字信号处理器,它是一种专用于实时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微处理器。结构上它采用哈佛结构,同样采用流水线技术。此外,DSP被用于宿主环境时可作为直接内存存取设备运作,还支持从模拟数字转换器(ADC)获得数据,最终输出的是由数字模拟转换器(DAC)转换为模拟信号的数据,支持一定的并行处理。


FPGA: FPGA是英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缩写,它是在PAL、GAL、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集成度最高的一种。FPGA采用了逻辑单元阵列LCA(Logic Cell Array)这样一个新概念,内部包括可配置逻辑模块CLB(Configurable Logic Block)、输出输入模块IOB(Input Output Block)和内部连线(Interconnect)三个部分。用户可对FPGA内部的逻辑模块和I/O模块重新配置,以实现用户的逻辑。它还具有静态可重复编程和动态在系统重构的特性,使得硬件的功能可以像软件一样通过编程来修改。FPGA有别于DSP、ARM、MCU的地方主要在于它的并行处理能力,它的强大并行性使复杂的运算得到极大的速度比提升。

SOC:系统芯片是一个将计算机或其他电子系统集成单一芯片的集成电路。系统芯片可以处理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混合信号甚至更高频率的信号。系统芯片常常应用在嵌入式系统中。系统芯片的集成规模很大,一般达到几百万门到几千万门。SOC相对比较灵活,它可以将ARM架构的处理器与一些专用的外围芯片集成到一起,组成一个系统。其实现有的ARM处理器如Hisi-3507、hisi3516等处理器都是一个SOC系统,尤其是应用处理器它集成了许多外围的器件,为执行更复杂的任务、更复杂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功耗

ARM: 可以说ARM之所以在移动市场上得到极大的成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它的低功耗。众所周知的是在移动市场上的电子产品对处理器的功耗是十分敏感的,在过去PC平台上处理器的功耗在几十W到上百W不等,这样的功耗放在移动平台上是不可想像的,ARM在主频1G的情况下功耗才几百mW,强劲的低功耗使它能适应移动电子产品。

DSP:在与非网的一组数据上显示,在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市场占有率DSP与FPGA各得半壁江山。DSP相对于FPGA的一个优势是它的功耗相对较低,DSP生产厂商通过提高处理器的主频、努力降低功耗来保证它的市场占有率,因为在高性能的数字处理市场上FPGA似乎更占有优势。如果单纯从DSP领域上来看,DSP在功耗上、性能上做得最好的要数TI公司,TI公司的DSP处理器相对其它的DSP厂商生产的处理器成本更低、功耗更低,所以TI的DSP芯片更在竞争力。

MCU:MCU面世时间最长,各种厂商都有它们自己的架构与指令集,如果从低功耗方面来看,TI的MSP430型MCU做得相对较好。

FPGA:FPGA由于它的内部结构原因造成它的功耗相对较高、芯片发热量大,这也是它的一个缺点。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支持高性能的并发计算数字电路,且内部的逻辑门大都采用标准的宽长比,最终生成的数字电路必然会在功耗上无法与ASIC等专用处理器比较。

SOC:由于SOC自身的灵活性,它将多个器件集成到一个极小的芯片上从而组成一个系统,SOC系统相对于MCU等处理器组成的系统来说,它在功耗上具有优势。并且,SOC芯片可在版图层面上结合工艺、电路设计等因素对系统的功耗进行系统的优化,这样比由现今外围的PCB版搭建出来的系统功耗更低,占用面积更小。

3、速度

ARM随着市场应用的需求提高,ARM厂商纷纷通过优化来提高它的主频,提升它的性能。从开始的100Mhz到惊人的2.3Ghz,ARM主频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DSP现今最快的主频能达到1.2Ghz。当然不能单纯从主频判断它的性能会比ARM差,DSP具有单时钟周期内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的能力,一般的ARM不具备这样的能力,DSP在计算领域优势尤其明显,所以TI结合了ARM和DSP两者的优势,生产出达芬奇异构芯片,当然这是属于SOC的范畴了。

MCU作为低端的应用处理器,它的主频从数M到几十Mhz不等。

FPGA主频时钟最高可达几Ghz甚至上10Ghz,当然它的成本也不菲。如果将FPGA与ARM、DSP等作为比较,从主频上进行比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毕竟并行计算的能力要远远超出一般通用的处理器采用的串行计算几十倍。如同样的一个滤波算法在主频为100Mhz的FPGA上实现要比在主频为1Ghz的ARM上实现仍要快。

4、应用与市场

ARM处理器现在主要是三个系列分别为A系列、R系列、M系列,其中A系列主攻消费电子应用,应用十分广泛。

计算:上网本、智能本、输入板、电子书阅读器、瘦客户端

手机:智能手机、特色手机

数字家电:机顶盒、数字电视、蓝光播放器、游戏控制台

汽车:信息娱乐、导航

企业:激光打印机、路由器、无线基站、VOIP 电话和设备

无线基础结构:Web 2.0、无线基站、交换机、服务器

R系列处理器主要针对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场合,它具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容错能力、实时响应等优点。

M系列处理器主要针对较低端的应用,它的最初目标是替换现有的市面上的MCU。

ARM Cortex-M0

ARM Cortex-M0+

ARM Cortex-M3

ARM Cortex-M4

“8/16 位”应用

“8/16 位”应用

“16/32 位”应用

“32 位/DSC”应用

低成本和简单性

低成本,最佳能效

高性能,通用

有效的数字信号控制

DSP主要针对一些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图像处理、智能机器人、数字无线、宽带访问、数字音频、高分辨率成像和数字电机控制等。

MCU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利益于它的成本控制上,使它能在许多对计算能力要求不那么高的应用立足。相信在未来几年里,MCU市场关键增长驱动力将来自于绿色能源,智能电子设备,智能电网以及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比如汽车电子。

SOC应用也十分广泛,主要是因为现有主流ARM芯片采用的架构便是SOC架构的一种,SOC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现阶段许多ARM、DSP都开始采用SOC的方式来将多个器件加到处理器上组成复杂的系统。

5、开发成本

ARM主要是搭载LINUX、ANDROID、WINCE等操作系统,在开发难度上看,相对MCU、DSP较难入门,它需要开发人员对操作系统有较深的了解;从成本来看,ARM的单芯片成本较MCU要高,主要还是应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系统上。

MCU入门最容易,上手也快,开发难度较小,并且它的成本低,在低端市场应用最为广泛。

DSP入门较容易,但单芯片成本较高,主要还是应用于对计算能力要求高的应用。当然DSP也可以搭载操作系统,搭载操作系统后可适用于多任务的应用上。

FPGA的开发难度较大并且开发周期也相对较长,此外它的单芯片成本很高。


例子:SOBEL算子(水平边沿)

正常来说要进行一次这样的算子需要9次乘法8次加法,这样的计算在FPGA、DSP上显得十分轻松,但对于ARM、MCU来说,它们的并行能力不强,当要处理的图像较大时,如1280P时,它们便会显得比较吃力了。

然而,这样的算子是十分容易对其进行优化的。如1与-1这两个位置的像素点可以直接进行一次加法完成,同理最后一行也是如此,中间一行的2与-2对应的像素点也可进行一次加法后再进行一次移位操作便完成这样的一次算子运算。计算从原来的9次乘法8次加法转换成三次加法与一次移位(移位操作在大多处理器上都可以在单个周期时钟内完成)。

围观 362


绝大多数的MCU爱好者对MCU晶体两边要接一个22pF附近的电容不理解,因为这个电容有些时候是可以不要的。参考很多书籍,讲解的很少,往往提到最多的是起稳定作用,负载电容之类的话,都不是很深入理论的分析。

问题是很多爱好者不去关心这两个电容,他们认为按参考设计做就行了,本人也是如此,直到有一次一个手机项目就因为这个电容出了问题,损失了几百万之后,才开始真正的考虑这个电容的作用。

其实MCU的振荡电路的真名叫“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请参考图片。


Y1是晶体,相当于三点式里面的电感,C1和C2就是电容,5404和R1实现一个NPN的三极管,大家可以对照高频书里的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接下来分析一下这个电路。

5404必需要一个电阻,不然它处于饱和截止区,而不是放大区,R1相当于三极管的偏置作用,让5404处于放大区域,那么5404就是一个反相器,这个就实现了NPN三极管的作用,NPN三极管在共发射极接法时也是一个反相器。

接下来用通俗的方法讲解一下这个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大家也可以直接看书。

大家知道一个正弦振荡电路要振荡的条件是,系统放大倍数大于1,这个容易实现,相位满足360°,接下来主要讲解这个相位问题:

5404因为是反相器,也就是说实现了180°移相,那么就需要C1,C2和Y1实现180°移相就可以,恰好,当C1,C2,Y1形成谐振时,能够实现180移相,这个大家最简单的可以以地作为参考,谐振的时候,C1、C2上通过的电流一样,地在C1、C2中间,所以恰好电压相反,实现180移相。

当C1增大时,C2端的振幅增强,当C2降低时,振幅也增强。

有些时候C1,C2不焊也能起振,这个不是说没有C1,C2,而是因为芯片引脚的分布电容引起的,因为本来这个C1,C2就不需要很大,所以这一点很重要。接下来分析这两个电容对振荡稳定性的影响。

因为7404的电压反馈是靠C2的,假设C2过大,反馈电压过低,这个也是不稳定,假设C2过小,反馈电压过高,储存能量过少,容易受外界干扰,也会辐射影响外界。C1的作用对C2恰好相反。因为我们布板的时候,假设双面板,比较厚的,那么分布电容的影响不是很大,假设在高密度多层板时,就需要考虑分布电容,尤其是VCO之类的振荡电路,更应该考虑分布电容。

有些用于工控的项目,建议不要用晶体的方法振荡,二是直接接一个有源的晶振

很多时候大家会用到32.768K的时钟晶体来做时钟,而不是用单片机的晶体分频后来做时钟,这个原因很多人想不明白,其实这个跟晶体的稳定度有关,频率越高的晶体,Q值一般难以做高,频率稳定度不高,32.768K的晶体稳定度等各方面都不错,形成了一个工业标准,比较容易做高。

围观 496


DIGITIMES Research观察,随穿戴式装置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兴起,针对IoT装置小体积、极低功耗的需求,厂商纷开发强调极低功耗、整合Sub-GHz甚至2.4GHz Wi-Fi/BLE(Bluetooth Low Energy)等无线通讯技术的IoT微控制器(MCU)/模组,IoT MCU市场规模在2022年预估可达35亿美元以上。

各MCU厂对IoT MCU均会提供Linux/RTOS(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或其它开放来源作业系统(OS)、驱动程式、中介软体或联网堆叠的软硬体统包方案(Turnkey Solution),但开发策略有许多差异。
  
IC设计公司会以过去自家曾开发的MCU做整合,像恩智浦(NXP)的JN-516X MCU,德仪(TI)的SimpleLink CC430 MCU;也有些是买安谋(ARM)以外的MCU矽智财(IP),如大陆乐鑫信息(Espressif Systems)的ESP8266/ESP32系列,采用的是被益华电脑(Cadence)购并的Tensilica公司的Xtensa MCU IP。
  
安谋Cortex-M锁定低功耗穿戴式应用及IoT市场,也成为各MCU厂竞相选用的矽智财。MCU厂会适度删减既有IP运算效能/规格,辅以多样化Wi-Fi射频(RF)晶片或整合功能,以做好市场区隔,例如挪威Nordic Semi的nRF51与nRF52系列、德仪的3100/3200 MCU、芯科(Silicon Labs)的Wireless Gecko系列系统单晶片(SoC),至于联发科的LinkIt MTS2502A处理器则是采上一代ARM v7处理器架构。
  
拥有晶圆厂的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如英特尔(Intel)、三星(Samsung)则设计取向完全不同。英特尔从Atom处理器后,是针对穿戴式/IoT装置重新打造Quark SoC,并积极推动IoT平台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 (OCF)标准。三星则是以取得第二矽智财来源(Second Source IP)为策略,除手中掌握ARM处理器架构外,也向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取得MIPS矽智财以达多样化选择,并建构其ARTIK IoT模组家族。
  
因应未来数年IoT联网装置数量将指数性成长,业界也提出低功耗长距离无线技术LPWAN(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例如Sigfox、LoRa(Long Range)或正在制定阶段的LTE-M等,此将是下一波IoT MCU搭配甚至整合的观察重点。
  

IoT MCU使用并整合的无线通讯技术列表(3/3)


文章来源:
DIGITIMES 

围观 508


物联网(IOT)应用中使用的微控制器单元(MCU)正在兴起,对整个MCU市场的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全球领先的关键信息和分析供应商IHS称,联网汽车、可穿戴电子产品、楼宇自动化等物联网应用中使用的MCU的市场预计将以1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从2014年的17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8亿美元。2019年前,预计总体MCU市场将以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微幅增长。


“有些人仍认为只是市场炒作的新兴物联网发展趋势,其实已经开始袭卷整个MCU市场了,”IHS Technology资深分析师Tom Hackenberg表示:“事实上,如果少了物联网应用增长的影响,MCU市场将会在未来10年停滞不前。”

根据IHS Technology最新的微控制器市场追踪报告显示,物联网包括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可寻址设备以及可联网的电子设备。物联网和“万物联网” (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的定义不同,因为在IoE中,甚至未联网的电子产品和未联网的物品都可能出现在网络上。

IHS将物联网市场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控制器,如PC和智能手机;基础架构,如路由器和伺服器;以及节点,包括闭路电视(CCTV)摄像机、交通信号灯和电器等。“每一种类型都为硬件、软件和服务供应商带来了独特的机会,”Hackenberg说。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与MCU市场的关系密不可分,无论是连接用的小型节点、收集与记录资料的传感器集线器,主要都基于MCU平台,”Hackenberg表 示。“最慎重的MCU供应商正密切关注数十亿台联网设备的最新发展;然而,由于物联网是一种概念性趋势,而不是一种设备、应用或甚至是新功能,因此,业界目前的挑战在于如何量化这些新机会。”

由于物联网的连接性需要对半导体特性的新思考,许多半导体公司已经开始开发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而其他公司则重新组织物联网部门,以回应这个真正的机会。这在MCU市场尤其如此。

“物联网是一个笼统的名词,它着眼于许多不同应用中广泛的硬件、软件和服务等机会,”Hackenberg说,“因此,供应商必须专注于其目标市场,并集中精力为这些市场带来特定价值。”

文章来源:SmartTimes

围观 385


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

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

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对于漏极开路(OD)输出,跟集电极开路输出是十分类似的。将上面的三极管换成场效应管即可。这样集电极就变成了漏极,OC就变成了OD,原理分析是一样的。

另一种输出结构是推挽输出。推挽输出的结构就是把上面的上拉电阻也换成一个开关,当要输出高电平时,上面的开关通,下面的开关断;而要输出低电平时,则刚好相反。比起OC或者OD来说,这样的推挽结构高、低电平驱动能力都很强。如果两个输出不同电平的输出口接在一起的话,就会产生很大的电流,有可能将输出口烧坏。而上面说的OC或OD输出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上拉电阻提供的电流比较小。如果是推挽输出的要设置为高阻态时,则两个开关必须同时断开(或者在输出口上使用一个传输门),这样可作为输入状态,AVR单片机的一些IO口就是这种结构。

开漏电路特点及应用

在电路设计时我们常常遇到开漏(open drain)和开集(open collector)的概念。

所谓开漏电路概念中提到的“漏”就是指MOSFET的漏极。同理,开集电路中的“集”就是指三极管的集电极。开漏电路就是指以MOSFET的漏极为输出的电路。一般的用法是会在漏极外部的电路添加上拉电阻。完整的开漏电路应该由开漏器件和开漏上拉电阻组成。如图1所示:


图2


组成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或驱动比芯片电源电压高的负载)。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R pull-up ,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流。如图2。

2. 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Pin,连接到一条线上。形成 “与逻辑” 关系。如图2,当PIN_A、PIN_B、PIN_C任意一个变低后,开漏线上的逻辑就为0了。这也是I2C,SMBus等总线判断总线占用状态的原理。如果作为输出必须接上拉电阻。接容性负载时,下降延是芯片内的晶体管,是有源驱动,速度较快;上升延是无源的外接电阻,速度慢。如果要求速度高电阻选择要小,功耗会大。所以负载电阻的选择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3. 可以利用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改变传输电平。如图3, IC的逻辑电平由电源Vcc1决定,而输出高电平则由Vcc2(上拉电阻的电源电压)决定。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低电平逻辑控制输出高电平逻辑了(这样你就可以进行任意电平的转换)。(例如加上上拉电阻就可以提供TTL/CMOS电平输出等。)


图3


4. 开漏Pin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则只能输出低电平(因此对于经典的51单片机的P0口而言,要想做输入输出功能必须加外部上拉电阻,否则无法输出高电平逻辑)。一般来说,开漏是用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匹配电平用的。

5. 标准的开漏脚一般只有输出的能力。添加其它的判断电路,才能具备双向输入、输出的能力。

6.正常的CMOS输出级是上、下两个管子,把上面的管子去掉就是OPEN-DRAIN了。这种输出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电平转换、线与。

7.线与功能主要用于有多个电路对同一信号进行拉低操作的场合,如果本电路不想拉低,就输出高电平,因为OPEN-DRAIN上面的管子被拿掉,高电平是靠外接的上拉电阻实现的。(而正常的CMOS输出级,如果出现一个输出为高另外一个为低时,等于电源短路。)

8.OPEN-DRAIN提供了灵活的输出方式,但是也有其弱点,就是带来上升沿的延时。因为上升沿是通过外接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充电,所以当电阻选择小时延时就小,但功耗大;反之延时大功耗小。所以如果对延时有要求,则建议用下降沿输出。

应用中需注意:

1. 开漏和开集的原理类似,在许多应用中我们利用开集电路代替开漏电路。例如,某输入Pin要求由开漏电路驱动。则我们常见的驱动方式是利用一个三极管组成开集电路来驱动它,即方便又节省成本。如图4。

2. 上拉电阻R pull-up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沿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反之亦然。

Push-Pull输出就是一般所说的推挽输出,在CMOS电路里面应该较CMOS输出更合适,因为在CMOS里面的push-pull输出能力不可能做得双极那么大。输出能力看IC内部输出极N管P管的面积。和开漏输出相比,push-pull的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低定,不能简单的做逻辑操作等。push-pull是现在CMOS电路里面用得最多的输出级设计方式。

当然open drain也不是没有代价,这就是输出的驱动能力很差。输出的驱动能力很差的说法不准确,驱动能力取决于IC中的末级晶体管功率。OD只是带来上升沿的延时,因为上升沿是通过外接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充电的,当电阻选择小时延时就小、但功耗大,反之延时大功耗小。OPEN DRAIN提供了灵活的输出方式,但也是有代价的,如果对延时有要求,建议用下降沿输出。

电阻小延时小的前提条件是电阻选择的原则应在末级晶体管功耗允许范围内,有经验的设计者在使用逻辑芯片时,不会选择1欧姆的电阻作为上拉电阻。在脉冲的上升沿电源通过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充电,显然电阻越小上升时间越短,在脉冲的下降沿,除了负载通过有源晶体管放电外,电源也通过上拉电阻和导通的晶体管对地 形成通路,带来的问题是芯片的功耗和耗电问题。电阻影响上升沿,不影响下降沿。如果使用中不关心上升沿,上拉电阻就可选择尽可能的大点,以减少对地通路的 电流。如果对上升沿时间要求较高,电阻大小的选择应以芯片功耗为参考。

文章来源:极客头条

围观 425


微控制器(MCU)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大,因而越来越有用,但是这些进步都是有代价的。

开发带高级电源管理功能的多核MCU硬件并不太难,由于存储器的限制,开发出适合多核MCU的软件则难得多。CPU系统可以用SRAM片上存储器,或者外部的DRAM,不过对MCU系统而言,所有的存储器都在片上。所以CPU系统可以跑大型的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统,MCU则只能跑相对简单的实时操作系统。

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更直观地转换为ARM与Intel的关系

“以视频市场为例,你可以开发基于MCU的应用,也可以开发基于CPU的应用,甚至可以开发两种系统都能跑的应用,”Cadence IP事业部CTO Chris Rowen说,“使用MCU的视频分辨率更低,不论是CPU方案还是MCU方案,多样化的视频接口都会让设计变得更复杂。用CPU系统开发要求相对没那么严,例如你可以把整个缓冲区(buffer)写满,在MCU就不太可能这么干。用MCU开发,数据的交换更需要技巧,所以产生故障(bug)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更难的是利用MCU来分担CPU的负担,例如作为协处理器去加速某种计算,或者作为低功耗应用时的备用处理器。

“考验MCU的程序员的问题是如何满足处理速度的要求,” Rowen说,“自动车库门开启或者关闭花费几百毫秒都可以接受,但要满足高速数据流的处理需求,则需要采用并行处理。所以当把MCU设计成另一个次级计算引擎(sub-engine)时,你需要处理器有能力进行数据计算,这就要求编程风格非常严谨。在高速数据处理场景下使用MCU,非常非常难。”

虽然有诸多困扰,MCU的应用场景依然在不断拓展,使用方法也屡屡突破常规,如今在复杂的系统及芯片(SoC)中内建MCU已经很常见。在SoC这种复杂应用场景中,MCU的功能一般都只做特定的任务,例如唤醒CPU,但无论从设计、验证还是一致性的角度来看,在SoC中让多个MCU协同工作都非常难。

“在同一颗SoC中集成Cortex-A(CPU)与Cortex-M(MCU)的趋势呈现加速状态,”Mentor Graphics嵌入式产品高级产品线经理Andrew Caples说,“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这个嵌入式应用最精华的代表为例,可以用多个处理单元--微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ADAS,SoC意味着更低的故障率、更低的成本以及更低的散热需求,但增加了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开发人员要在SoC集成的MCU、MPU与DSP上开发多个实时操作系统,并在这一颗芯片上开发和调试。这就需要开发人员的方案能够适应不同的平台(MCU、MPU、DSP),这给半导体公司增加了很多压力,为了帮助客户真正利用起SoC中的所有器件,它们需要提供给开发者足够的库文件和解决方案参考。”

Caples表示,只要多核SoC的应用有操作系统,就一定会遇到一堆同步问题,因为不同核之间靠等待来协同工作。“我们正在为这个领域的应用开发工具,”他说,“对于硬件工程师来说,过去这些年摩尔定律一直很有效,硬件的性能在提升,成本在下降。但是软件开发却是另外一回事,随着系统复杂度越来越高,软件开发的成本不断攀升,而且现在看不到任何可以改善的迹象。”

欢迎来到MCU时代

虽然存在上述挑战,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越来越多,开发人员希望MCU在复杂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的作用。相比CPU,MCU的功耗更低,价格也更便宜。一方面,8位MCU在一些简单任务处理中仍然不可或缺;另一方面,32位甚至64位多核MCU已能应对很多复杂应用。所有这些MCU都可以与CPU或GPU集成在同一颗SoC里面,这样CPU或GPU可以在多数时间里面处于休眠状态。

“MCU越来越复杂,”ARM建模技术总监 Bill Neifert说,“引入32位微控制器以后,人们开始问可以用这些MCU做什么。”

MCU当然不只用在汽车的安全领域,从工业设备到智能拖鞋这种消费类产品都可以用到MCU。以监控人是否滑倒的智能拖鞋为例,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处理器(MCU)就非常适合,因为其可以为某种应用定制。

“每个人都想要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定制化的MCU在成本和功耗上都优于通用产品,”Neifert说,“特别是物联网设备,很多都是电池供电,因此对与功耗非常敏感。用户希望能找到专用产品帮助他们快速开发,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的客户。定制化MCU也需要建模,但复杂度比CPU或GPU低多了。”

复杂度是相对的。“我们打算用64位的MCU开发真正智能的设备,”Vista Ventures 经营合伙人 Jim Hogan说,“但这些MCU的代码堆栈相当有限。”

在这种趋势下,MCU也开始介入到计算当中--特别是物联网的应用。“不是传统的计算,” ARM 物联网市场副总裁Zach Shelby说,“在MEMS应用中,利用32位和64位MCU来计算已经很常见。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将软件设计成大量重复任务的类型。FPGA不适合低功耗应用,如果在一颗混合芯片上实现视频检测算法,就必须用到微控制器,不过MCU还是用来完成不断重复的任务。”

MCU的片上存储容量较少,常常为MCU与CPU或者其他MCU协调工作带来麻烦。特别是在视频流媒体处理与图像识别应用方面,越来越多的数据处理是系统设计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从系统上层来看,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种方法是采用更快的处理器、更多的存储容量,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更多的处理器以提高处理效率。虽然每个处理单元的速度比较慢,但多个处理单元合作可以将数据处理任务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当处理任务不繁忙时,这些MCU也可以进入空闲状态。

“人们需要这种灵活性,因为你会有很多的异质应用(heterogeneous application)要处理,你又不愿意采用同质模型(homogenous model,CPU或者GPU这种所擅长的计算方式)来实现,”NetSpeed Systems CEO与联合创始人Sundari Mitra说,“微控制器的优点是其有一套可编程的微代码引擎(microcode engine),用户可以根据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架构,因此比处理器硬核灵活性更高。微处理器可以给用户一些灵活性--虽然不太多,但毕竟多了些灵活性。这让用户在架构方面具备了更多的灵活性。CPU在浮点计算方面更具优势,GPU在视频处理方面更具优势,MCU则处于两者之间。MCU可用于可穿戴等物联网终端设备,也可用于汽车引擎的控制。MCU的架构要有足够的灵活性和自适性,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如果开发人员清楚应用的工作流程,并对此进行相应的优化,使用MCU能为你的计算引擎带来一些多样性。”

定义MCU

通常来说,MCU是CPU与GPU的瘦身版,计算能力相对弱,跑的时钟速度也比较低。在存储架构上MCU与CPU和GPU的区别更明显,特别是8位与16位MCU,通常只有片上存储。因为成本低、功耗更低,所以很受欢迎,但高级的32位MCU与低端CPU的区别已经不明显,64位多核MCU的出现更让人困惑。

“从大的方面来说,根据工作负荷的不同,CPU通常会为单线程或多线程性能优化,”Mitra说,“如果考虑实时性的要求--物联网中有很多实时性应用--系统需要做出实时响应,CPU通常不会对实时性任务进行优化。假设有这样一个应用场景,CPU需要监测周围环境状况,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做出相应的决策,这时不大可能用CPU来反复的检测某一点,这就是MCU的用武之地。那么使用MCU到底有什么不同呢?CPU与GPU都很容易理解,但MCU不是这样。应用MCU要面临可用信息更少、设计参数常常变更的状况,所以开发人员要适应。”

同样,由于MCU应用的多样性,很难清楚的定义MCU的市场,也不容易用统一标准来预测MCU市场的走势。在2016年5月份的报告中,Brisk Insights预测,到2022年MCU市场将保持15.8%的年复合增长率,Brisk Insights认为在物联网应用的推动下,32位MCU将是增长最快的市场。Databeans的数据则比Brisk Insights保守很多,其预测年复合增长率为6%,MCU市场最大的推手是工业需求。

Gartner则给出了MCU 领域的排名前列的厂商,它们是瑞萨、恩智浦(NXP)、意法半导体、Microchip、德州仪器和英飞凌。

但MCU不断出现在新的应用场景中,这使得MCU的市场越来越碎片化,以致难以追踪。

“每种非常复杂的芯片,几乎都包含了MCU,” Arteris 市场副总裁Kurt Shuler说道,“在汽车里面,到处可以见到独立工作的MCU,大型芯片往往也有MCU在后台运行,MCU在无线数字基带应用中也很广泛。”

使用MCU的设备通常将程序优化以提高电源效率,现在开发人员仍在通过延长唤醒时间等方式来进一步降低功耗。开发人员所面临的挑战更多不是来自于MCU硬件能力方面,而在于如何在系统中更好地发挥这些硬件能力。

结论

MCU产业正在大步前进,虽然MCU的定义在改变,但方向是明确的。在未来几年,物联网的大发展将使很多终端设备将接到网络,甚至直接与其他的处理器进行通信,MCU将在这些设备中大放异彩。

文章来源:嵌入式资讯精选

围观 333


从Intel公司1976年的MCS48诞生算起,微控制器已有40年的发展史。微控制器是微处理器应智能化控制需求演化出来的一个分支,突出了它的控制功能,应称之为微控制器(MCU)。微控制器具有单芯片形态、嵌入式应用方式,历史上曾广泛称它为单片机,现在,许多人都称它为嵌入式系统。

1、Intel的历史功绩

Intel公司1971推出的第1个微处理器4004虽然没有实用化,却是现代计算机发展史的里程碑事件。如果说图灵机是现代计算机的第1个里程碑事件,那么,微处理器诞生便是第2个里程碑事件。图灵机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思想理论基础,微处理器实现了图灵机人工智力内核的梦想,其后便是现代计算机40年飞速发展的时代。

现代计算机的第3个里程碑事件,是Intel公司对通用微处理器与嵌入式处理器的探索。Intel是同时从事通用微处理器与嵌入式处理器探索并取得成功的公司。其在通用微处理器领域的贡献众所周知,在嵌入式处理器领域,虽然许多公司推出众多微控制器产品,但只有Intel公司的MCS51成为微控制器的经典体系,影响至今。

Intel公司最后一个仍可称之为里程碑事件的行为,是MCS51的开放与割舍。有人为Intel公司对MCS51的割舍感到惋息,实际上这却是Intel公司的英明之举。事实证明,在放弃MCS51后,Intel公司在通用微处理器领域迅速取得成功,并垄断了全球的PC机市场。

从图灵机到微处理器,从微处理器到通用处理器与嵌入式处理器两大分支,现代计算机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图灵机到电子计算机,完成了图灵机的理论探索,微处理器诞生后才找到实用化的理想道路。微处理器诞生后,迅速形成两大分支的发展态势,使现代计算机开始了蓬勃的发展道路。如果Intel公司当年不放弃MCS51,专注于通用微处理器,也许无法击退竞争对手AMD,MCS51也不会迅速成长为80C51公共主流系列。Intel的贡献使人类社会受益。

2、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史

嵌入式系统这一词语被频繁使用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嵌入式系统发展史应从微控制器诞生讲起,因为嵌入式系统主要是微控制器系统。

除了智慧、内核、集群等基本特点外,微控制器还有单机形态、嵌入方式、对物理对象的感知与控制等应用上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史。

从应用的视角,可以用粗略的线条将40年微控制器的发展史划分为3个大的时代,即单片机时代、嵌入式系统时代、物联网时代。

2.1 单片机时代

在微控制器诞生后最初的20年,是微控制器的单片机时代。微控制器诞生后,迅速进入电子技术领域,成为传统电子系统智能化改造的利器。电子工程师是微控制器应用的主流群体,他们习惯性地将微控制器看成是单个芯片的智能器件,称之为单片机(单片微控制器或单片微型计算机)。事实上,在传统电子系统智能化改造中,所有单片机都体现为嵌入式应用。这一时期,由于电子工程师单打独斗,缺乏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与计算机工程方法,微控制器也较原始,工程师应用开发水平不高,主要是汇编级的软件编程,很少使用操作系统。

2.2 嵌入式系统时代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微控制器应用进入到嵌入式系统时代。随着传统电子系统智能化改造日渐火爆,众多计算机界人士开始介入单片机领域。由于计算机人士的不断增多,高级语言、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计算机工程方法逐渐普及。计算机界人士不习惯“单片机”称谓,更愿意使用嵌入式系统一词,致使“嵌入式系统”称谓流行至今,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时代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的发展时代。此后,人们习惯性地将微控制器系统称作嵌入式系统,有些业内专家认为“单片机”片面突出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片面突出嵌入式应用,建议改名为智能电子系统,但智能系统又易于与产品系统混淆。

2.3 物联网时代

在经历了20年的单片机时代、近15年的嵌入式系统时代后,微控制器及其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嵌入式系统经历了单机物联、分布式物联、总线物联、局域物联网,将互联网推进到物联网后,嵌入式系统便从以往的独立产业进入到物联网的应用服务时代。嵌入式系统成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大科技中的一个成员。

3、Intel对微控制器的贡献

微控制器与通用计算机都源于微处理器,但它们的体系结构和演化道路却截然不同。通用计算机完全在通用微处理器的演化道路上前行;微控制器则经历了探索、完善、百花齐放、产业转型4个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出现了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的演化历程。

3.1 微控制器的探索

最早的微控制器探索,应该是1974年仙童半导体公司的F8系列。F8并非单片形态,它是由8位CPU与3851(1 KB ROM、定时/计数器和两个并行I/O口)两个芯片构成,确立了微控制器数据存储器与程序存储器分开的哈佛结构。由于此时的仙童公司处于低谷时期,F8系列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

其后,众多的半导体厂家开始了微控制器的探索,其主导思想是单芯片的内核化探索,即在微处理基础上,设计出用于智能化控制的单芯片计算机。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探索道路,即与通用微处理器兼容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和独创的单片微控制器。

与通用微处理兼容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典型代表是1978年Motorola公司推出的6801系列。6801与通用微处理器MC6800兼容,它将MC6800系列的6800(CPU)+6875时钟+6810(128 B RAM)+2×6830(1 KB ROM)+1/2并行I/O口6821+1/3(定时/计数器)+6805(串行I/O口)整合成一个可以用于控制的单芯片微型计算机。
1976年,富有创造精神的Intel公司独辟蹊径,开始了全新体系结构的单芯片微控制器的探索,推出了MCS48系列。在获得成功后,迅速完善到MCS51,使其成为微控制器的经典体系结构。

3.2 微控制器完善至经典体系

在探索阶段,仙童公司的F8后继无力,Motorola公司的6801系列并不理想,具有全新微控制器体系结构的MCS48获得成功后迅速完善到MCS51,确立了用于智能化控制的单芯片专用体系结构。在这个专用体系结构中,采用了数据空间与程序空间独立的哈佛结构。哈佛结构保证了被固化的软件不受病毒侵袭;完善了总线结构,包括内部16位寻址的两个独立空间的8位并行总线,以及用于外部通信的串行通信总线、用于外部扩展的并行总线、用于外部交互的I/O端口;完善了用于控制的指令系统,突出了控制功能,增加了位操作指令;所有功能单元,包括后续可能扩展的功能单元,采取了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集中管理模式,方便了微控制器外部系统配置与系统扩展的应用要求。

图1描述了MCS51微控制器系统的经典体系结构。

图1 MCS51微控制器系统的体系结构


微控制器是在嵌入式微处理器基础上,在内部总线支持下,通过外围功能单元扩展而成,SoC化是其主要发展趋势。微控制器有4个与外部交互的接口通道:前向通道、后向通道与物理对象相连,是物理对象感知与控制的交互接口;交互通道,是实现人机交互的接口;信息通道,是与其他应用系统交互的通信接口,用于实现微控制器的多机通信。

3.3 完善了微控制器的应用环境

MCS51问世后,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体系结构,而且还提供了完善的应用环境。Intel为用户提供的应用环境有:满足不同应用的3种供应状态,即程序指令的掩膜状态、ROM烧写状态与EPROM烧写状态;用于产品开发的ICE在线仿真器(ICE51);用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宏汇编ASM51;用于用户程序管理的实时任务操作系统iRMX51。另外,为适应分布式多机系统通信需要,还衍生出具有位总线(BIT BUS)的RUPI44系列(8051+串行通信接口单元,支持HDLC/SDLC协议)微控制器。

这些优异的应用环境使电子工程师们能迅速从传统电子系统时代迈进智能电子时代。

4、微控制器的进化历程

Intel公司在完善了MCS51后,错误地认为应该向16位微控制器进军,便和著名的电器商Philips公司合作,探索16位微控制器。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导致两者分道扬镳。Intel公司推出了16位微控制器MCS96;Philips公司为满足智能化电器产品的应用需求,着力于提高MCS51应用水平。分手后,Intel公司同意向Philips公司免费开放MCS51,受免费开放政策影响,众多半导体公司参与到MCS51体系结构深度开发中,将MCS51推进到众多半导体公司参与开发的80C51时代。

80C51时代中有几件值得提及的大事件,即Philips等公司大力提升微控制器功能,Atmel公司将微控制器推进至Flash ROM时代,以及20世纪末Cygnal公司对80C51脱胎换骨的改造。

4.1半导体厂家大力提升微控制器功能

半导体厂家在推动80C51不断进化中,主要完成的重大工作有: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的众多外围功能集成,如WDT、PWM、ADC、高速I/O口、计数器捕捉/比较等;满足系统中芯片扩展的串行扩展总线,如目前大量使用的Philips公司的I2C总线、Motorola公司的SPI以及Dallas公司的单总线1Wire总线;满足微控制器应用系统集群的德国BOSCH公司的CAN总线以及其他现场总线等。

4.2 Atmel公司微控制器的Flash ROM时代

Atmel公司用Flash ROM作为程序存储器推出的89C51系列,为众多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价廉的方案,将80C51推进到Flash ROM时代。89C51起源于我国原电子工业部的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他们在设计国产化80C51单片机后,寻找产业化合作伙伴时,Atmel公司主动提出将Flash ROM植入国产的80C51中,并更名为89C51,产权为双方共有。在中国大陆89C51最初的品牌不是AT89C51,而是由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冠名。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放弃了89C51之后,才改名为AT89C51,被Atmel公司独有。

4.3 Cygnal对80C51的全面革新

20世纪末,Cygnal公司对80C51体系结构进行了彻底改造,使之成为顶尖的8位微控制器C8051F系列,使80C51进入到又一个新的辉煌时代。Cygnal公司对80C51体系结构的改造有:

① 对80C51 CPU内核实施改造,实行指令运行的流水作业,使指令运行速度提高到原来的12倍,成为8位高速微控制器;

② 设置用户可配置的交叉开关,使I/O接口从功能固定方式提升至可随意选择的功能设置;

③ 从单一固定系统时钟到可编程选择的时钟系统,使微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可随意选择时钟状态;

④ 从传统的仿真调试到基于JTAG接口的在系统调试,并为在系统测试提供边界扫描功能;

⑤ 把80C51单一的外部复位发展成多源复位系统,如上电复位、掉电复位、外部引脚复位、软件复位、时钟检测复位、比较器0复位、WDT复位和引脚配置复位等;

⑥ 有最小功耗系统设计的最佳技术支持,如降低供电电压(从5 V到3 V)、时钟系统可任意选择、复位系统可随意唤醒来灵活设置低功耗模式。

4.4 从80C51到ARM的产业变革

21世纪初,微控制器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是从80C51主流系列到ARM主流系列的变迁。究其原因,除了嵌入式高端需求拉动的技术因素外,产业变革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此前,所有从事微控制器的半导体厂家都是实体产业公司,都有自己的微控制器设计团队,设计与生产自己公司的微控制器,从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微控制器产业发展趋势。

而ARM公司一反传统的微控制器产业模式,从公司成立之初,便摒弃实体产业,专注发展微处理器知识产权,即只专注于发展微处理器技术,不从事微处理器生产,从而成为雄据众多半导体之上的上游产业。先进技术水平的ARM系列与上游产业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的半导体厂家,他们纷纷在ARM公司授权的ARM系列架构基础上生产本公司的微控制器。ARM系列大量使用后,由于成本下降,不断侵蚀80C51的原有领域,80C51逐渐失去微控制器应用系统的主流地位。

在ARM系列不断侵蚀80C51原有领域时,并不代表80C51末日到来。在无限大的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中,80C51另辟蹊径,转战智能器件领域。今天,智能传感器、无线收发器件领域,已成为80C51的主流阵地。

文章来源: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围观 517


可穿戴技术现在是消费类电子行业的热门用语。每家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都声称要推出可穿戴设备。它们是我们能够穿戴的微型电子设备,通常与现有配饰(如:手表)集成或者取而代之。


随着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当前变革,对于更小、更直观的设备的需求正在迅猛增加。这个新兴行业的当前设备趋势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体育与健身活动跟踪器。除了消费类电子产品,它同时也在医疗行业催生令人关注的需求。

显然,这些设备所包含的电子产品需要“瘦身”。最重要的电子组件应该是微控制器。由于这些MCU不但需要尺寸小,而且还需要执行更多功能,因此集成成为了另一大要素。我们将会在本文中探讨以下主题:

1、可穿戴电子系统的不同需求;

2、如何根据这些需求细分市场;

3、典型可穿戴设备中的不同组件;

4、最后我们将探讨MCU如何有助于满足相关需求。

本文结束部分以赛普拉斯的旗舰器件——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举例说明一种智能手表。

可穿戴设备的需求

我们首先看一下可穿戴设备的典型需求。

美观:

可穿戴设备的最重要需求是美观。最终产品需要时尚漂亮,而且需要能够搭配当前的时尚配饰,如:装饰品、手表、眼镜等。仅凭英特尔等半导体巨头与时装行业携手打造时尚设备这一点就能够说明此项需求至关重要。

电容式触摸感应技术是提高美感的关键技术。对此,电容式用户界面的关键需求是支持各种外形(包括曲面),能够防液体(避免误判的触摸),以及支持厚的覆盖层感应等。赛普拉斯的CapSense与TrueTouch技术能够使此类需求变得切实可行。

尺寸:

如前所述,这些器件的明显需求是尺寸小,以便轻松集成到可穿戴设备。但同时不可以减少或降低其展现的功能。因此,此类器件中采用的组件在保持小尺寸的同时还应当在相同空间集成更多功能。片上系统(SoC)和芯片级封装(CSP)等技术有助于缩小尺寸。例如,赛普拉斯可以提供采用WLCSP等多种封装选项的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器件。

防水:

可穿戴设备会被用户带到任何地方。因此,关键是这些设备的设计能够抵抗环境条件,如:水滴、湿气、汗液等。

功耗:

毋庸置疑,可穿戴设备是由电池供电,因此,以下因素在其功耗降低方面带来了特殊挑战:

由于可穿戴设备大部分是监控设备,与其它移动设备不同的是,它需要始终打开并且保持连接。例如,智能手表需要始终显示时间并通过蓝牙等无线方式连接到手机,以便接收提醒;计步器需要一直计算步数并向手机应用报告;同样,心率监控器需要一直提供监控和报告。

由于需要降低整体尺寸,因此会从内在限制电池容量。

这些设备需要以超低功率运行,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此项需求对MCU与固件算法提出了特殊要求。32位ARM架构是可穿戴设备常用的CPU技术,因为它能提供最佳性能与高能效。另外可设计采用ANT+、低功耗蓝牙(BLE)等无线技术实现低功耗。

无线通信:

由于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自由度,无线连接已成为现代电子设备的一大自然特性。无线连接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更加重要,因为后者需要与一个或多个设备进行交互。根据类型和所提供的功能,此类设备需要支持不同的无线协议,如:Wi-Fi、ANT+、BLE、基于IEEE802.15.4的专有协议等。一些设备需要支持多种协议。例如,某种腕表采用专有无线协议与心率监控胸带通信,同时采用BLE与手机中的跑步应用进行通信。

应用处理器/嵌入式控制器:

主处理器的选择仅仅取决于设备的类型与功能。例如,ARMcortex-M控制器可以驱动简单的腕带,但是智能手表需要采用应用处理器,以便运行Android等复杂的操作系统。

如前所述,32位ARM处理器常用于驱动可穿戴设备,因为其能够提供最佳性能与高能效。赛普拉斯的PSoC等现代控制器完全利用ARM架构的功能优势在单个芯片中集成了高级模拟功能、可编程数字功能以及ARMcortex-M内核等。

一些高级设备采用独立的协处理器把传感器数据处理工作从主处理器上转移出来。之所以需要这么做是因为设备可能具有需要实时分析以及CPU支持的传感器数据负载。此功能称为传感器集线器或传感器融合。下图说明了传感器集线器在可穿戴系统中的作用。


图1–传感器集线器在可穿戴系统中的作用
  


操作系统:

根据类型和所提供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特定的操作系统。例如,一个用于监测温度、采用3轴加速计测量运动以及用单色段式LCD显示时间的简单腕表可以运行轻量型RTOS,而用于扩展手机功能的智能手表需要运行Android等高级操作系统。

同时,传感器集线器需要具有上下文感知算法的特殊固件。  

市场细分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典型可穿戴设备的需求,相应地进行市场细分也十分重要。正确的市场细分使设计人员能够开发合适的产品,同时帮助用户选择最佳设备。下表根据设备功能进行市场细分。表格中细分市场的复杂性自上而下增加。


表1–可穿戴设备的市场细分


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组件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典型可穿戴系统的组件。下图给出了一个可穿戴系统的方框图,该系统包含了我们前文所述的所有功能。

请注意,根据所采用的主处理器的类型,可以在单个处理器芯片中集成更多的外设功能。例如,赛普拉斯大部分的PSoC器件都可以轻松集成电容式感应功能,并且无需单独的触摸控制器。同样地,赛普拉斯PSoC4(旗舰cortexM0器件)可以集成段式LCD驱动器。
  
可穿戴设备的重要子系统是数据采集或传感器子系统。根据器件的类型,其可能是只有几个MEMS传感器的简单系统,也可能是采用专用传感器集线器连接相关传感器的复杂系统。MEMS传感器在用于监控人体各方位运动的健身和健康设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传感器又称为运动传感器。所有这些传感器都是通过I2C或SPI通信接口提供数字式运动信息。此类传感器的示例包括3轴加速计、陀螺仪、磁力计和气压高度表。


图2–可穿戴电子系统


另一种传感器类别是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设备的模拟传感器。此类传感器示例包括心率监控器、EEG等生物计量传感器。模拟传感器需要称为模拟前端(AFE)的特殊组件。AFE包含运算放大器、滤波器和ADC,其用于将模拟信号调节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于CPU处理。此功能有时可与CPU集成,例如赛普拉斯的PSoC,其通信功能可以直接用作传感器集线器。

还有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用户界面(UI)系统。用户如何与可穿戴设备交互是极其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复杂性,交互应当尽可能地直观。流行的UI技术是电容式触摸感应技术,其经验证为目前最直观的UI。根据相关应用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电容式UI,如:触摸屏、按键与滑条等。

另外,LED、蜂鸣器和振动电机等UI元件可以帮助实现设备向用户提供的提醒与反馈。例如,与手机连接的智能手表需要在有消息时提醒用户。脉宽调制(PWM)是驱动这些元件的关键。PWM可用于实现调光等各种LED效果,而且还能提供实现触觉反馈的各种振动效果。如果在固件中实现,这些技术需要精确的定时和频繁的CPU处理。因此,关键是选择支持硬件PWM的处理器/控制器。例如,赛普拉斯的PSoC4可以支持被称为TCPWM的硬件PWM块。

MCU能够解决上述挑战!

除了需要应用处理器的高级信息娱乐设备之外,MCU可以充分满足大多数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另外,最新MCU可在单个芯片中集成大部分功能。这对降低可穿戴设备的整体尺寸和BOM成本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赛普拉斯的PSoC能够集成以下功能(请注意:功能的可用性取决于相关部件)。

低功率32位ARM架构(支持ARMcortexM0与M3);

256KB闪存,64KBRAM;

电容式触摸感应;

段式LCD驱动器;

硬件PWM;

SPI/I2C/UART通信;

模拟前端(比较器、12位SARADC);

全速USB2.0

智能手表的应用示例
  
我们在本文结尾来看一下采用PSoC和外部组件能够实现的一种典型智能手表的方框图。这样能够让您了解系统级实现方案,以及PSoC能够如何帮助快速开发解决方案。中间的蓝色方框表示能够集成到单个PSoC的功能。


图3–典型的智能手表系统


文章来源:
ofweek

围观 355


消费类电子产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无数种各类用途的设备,从专业设备到个人消费品。虽然存在性能和功能的差异,但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往往遵循相同 的设计趋势:设备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体积小巧和省电。可穿戴设备集中体现了这一趋势,它是一种便携、电池供电、高集成度的设备,负责从高精度模拟测量到 直观用户界面的所有一切。可穿戴式设备开发人员必须仔细的在多种集成电路(IC)中匹配产品的需求,有时还需要同时应对相互矛盾的优先选项。

例如,让我们仔细思考,在灵巧的可穿戴式设计中如何兼顾尺寸、电池寿命和功能,同时又不忽视可穿戴设备的特殊性:包括它们的个性化功能和吸引力。我们以“功 能单一”类型的可穿戴设备为例——一个没有屏幕、纽扣电池供电的计步器,可以在当用户需要运动时提醒用户,同时也能够保持跟踪一整天的步数。一个简单的电 容感应触控接口实现用户输入,一个三色LED提供刚好够用的富有表现力的输出,这使产品可以提供方便且具吸引力的个性功能。这个产品设计展示了功能强大的 IC如何塞入小型封装中,有助于促进创新和产品差异化。

我们的产品需求

让我们先来勾画出产品的基本需求。在定义了功能集之后,我们能够选择负责各项功能的组件。这是一款精简到只剩基本功能的计步器。没有提供屏幕、蜂鸣器或者iPhone应用程序,该设备有意突出它的简朴和小尺寸。它的用户接口同样简洁明了。

基本设计需求包括:

• 最小化可实现的外形尺寸:带有外壳的产品应当在各项尺寸上尽可能接近CR2032电池的大小,因此用户能够在口袋中携带该设备,或者挂到他们的钥匙链上。

• 用户输入:在纽扣电池形状壳体的一侧,提供能够识别如下输入的电容触摸接口:

o 滑动:解除提示用户需要起立的报警

o 轻敲并保持:开启新的一天(复位计步器)

o 轻敲:检查一天中的步数

• 简单的输出:在壳体某处裸露的LED提供所有输出:

o 红色:定时的短闪烁表示用户已经保持不动太长时间了

o 绿色双闪:当用户开始新一天时通过轻敲并保持动作触发

o 1秒钟红/黄/绿输出:指示一天内达到33%、66%和100%步数的百分比,在轻敲触摸接口后持续几秒钟

如何实现小型化?

CR2032 电池的直径是20mm,高度是3mm。很显然,我们的系统必须比它稍微大些,但是我们如何在现实中实现可穿戴设备的小型化呢?让我们假设产品的塑料外壳能 够做的非常薄,因此在直径上它增加的长度不会超过5mm,同时易于支持电池更换。对于高度,我们如何最小化该设计的高度并保持大致纽扣电池那样的尺寸呢? 在产品的垂直堆叠中,它的高度由四种器件尺寸构成:电池、印制电路板(PCB)、PCB上的器件和产品的塑料外壳。对于四层PCB来说,PCB厚度大约为 0.5mm。而如何最小化焊接到该PCB上的器件高度需要仔细进行型号选择。这时寻找高性能的芯片级尺寸封装的器件对于我们的设计来说至关重要。

芯片级尺寸封装的好处

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WLCSP)代表了制造和芯片组装技术中多年持续进步的成果。在WLCSP封装中,硅被直接连接到封装一侧的焊球上,与之相反,旧有技术通过绑定线连接硅端口焊盘到封装引脚。这种设计的影响是封装能够设计成宽度和高度都接近内部硅片自身尺寸的大小。

IC 供应商们争相发布WLCSP的封装支持现有的多种设备,从而获得极小封装类型的好处。此时会出现的挑战是:一些厂商的硅片相当大,以至于它在获得更小尺寸 的封装上没有竞争力。来自Silicon Labs的EFM8SB1 MCU非常适合CSP封装类型,这是因为虽然该MCU有极高的功能密度,但是它已经适应小封装尺寸(例如3mm×3mm QFN封装)。EFM8SB1 WLCSP封装尺寸仅为1.78mm×1.66mm。

EFM8SB1 MCU成为这个设计和其他可穿戴设计的理想选择,它的关键特性包括:

• 8位MCU提供超低功耗、高灵敏度电容感应输入。

• 片上实时时钟能够周期的从超低功耗(~300nA)状态唤醒系统。在这个设计中,这个时钟的一个用途就是测量从最近一次走动以来的时间,并发送活动通知去鼓励用户站起来并走动。

• 2-8kB闪存和512字节的RAM维持在整个低功耗周期内,结合25MHz的8051内核使这个小设备具有执行逻辑和进行多种系统响应的能力。

接 下来是计步器的选择。为了充分利用CSP封装的MCU所带来的超薄特性,所有板上的集成电路理论上也要选择CSP封装的器件。出于这个原因,我们的板上加 速计理论上也应当支持CSP封装。最新发布的Bosch BMA355提供高集成度的传感器,在片上实现多种三轴事件监测,可以通过SPI接口与EFM8 MCU进行通信交互的事件。

因为两个IC器件以及必要的几个分立被动器件都能够采用超薄封装,因此产品的塑料外壳可制成超薄的并且靠近电容感应面,从而优化触摸灵敏度。其产品外壳甚至能够在靠近电容感应焊盘区域有轻微的锥度,以压缩板上PCB和板上器件之间形成微小的空间间隙。

图1:带有CSP MCU的可穿戴设备板垂直层叠图


电路板布局

使用CSP封装器件最大化的电路板空间,使得我们能够在PCB上实现电容感应接口。MCU和加速计应集群分布在大体成圆形的PCB一侧的边缘,连同可以裸露的LED一起。当然LED可能需要在设备的封装壳上开孔来展现。

为 了检测手指滑动,电路板必须有两个电容传感器,理论上是相同尺寸的两个传感器,沿着他们相同的边沿轻微的交错开。这两个传感器应当占去板上MCU侧的大部 分面积,然而它们应当被第三个细小的传感器围绕,同时这第三个传感器也围绕着其他两个传感器。这第三个传感器在用户交互过程中提供我们MCU在进行触摸和 滑动检测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关键信息。

图2:拥有电容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电路板布局


触摸检测

可穿戴设备的极度便携性意味着这些设备通常放在身上或者手中。对于测量传导物质(例如手或者皮肤)接近的设备来说,被设备检测到的接近恒定的人体接触可能导致触摸检测问题。幸运的是,该设计中所选择的MCU和加速计的特点帮助开发人员克服了这些挑战。

虽然该系统有三个电容传感器,但是实际上它有四个触摸输入。加速计提供了中断驱动的轻敲探测器,能够通过固件检测触摸事件并且以多种方式提供接口给我们。凭借加速器轻敲检测器的优势,由EFM8SB1 MCU检测的触摸经过以下阶段:

• 在设备边沿处的边界传感器处检测到正向增量,执行一个输入使用案例,这是用户沿着设备的边沿拿着设备,或者用手掌完全围绕设备边沿握持,马上接下来是:

• 轻敲检测事件由加速计发出,同时与下列事件保持一致

• 在中心的电容传感器其一或全部检测到显著幅度的正向增量

MCU的固件可以通过Silicon Labs Simplicity Studio开发环境提供的电容感应固件库实现所有电容感应触摸检测和过滤。

低功耗功能

加 速计和MCU都能够被配置在低功耗模式下操作。电容感应固件库使得EFM8SB1 MCU能够进入~300nA的睡眠模式,并且周期性的唤醒去检查电容传感器上的活动事件。如果加速计发信号通知事件已经检测到并且数据已经准备就绪,那么 MCU也能够使用端口匹配唤醒事件去异步唤醒。

EFM8SB1 MCU将保持在低功耗状态,并且仅仅消耗不到1µA电流,除非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

• 触摸检测事件需要对电容感应输入监视进行更多响应

• 加速计活动事件(例如轻敲检测或者脚步检测中断)需要MCU唤醒去服务这些中断

• 运动通知事件,设备开关LED去鼓励用户站起并走动

与此同时,加速计被配置来实行最低的功耗操作状态,同时仅仅在轻敲事件或者在三轴之一检测到变化时才发送信号。但是片上缓存数据能够最小化MCU和加速计之间的交互次数,进一步优化电池使用寿命。

MCU从加速计读出缓冲数据之后,一些附加的检查和分析必须被执行以确定是否有后续步骤。一旦三轴数据与存储在EFM8SB1设备上的历史数据相比较后,MCU可以更新其计步器,并且快速返回到低功率状态。

下一步?

本示例中展示了可穿戴设备领域内“单一功能”类型的终端产品。在示例中CSP尺寸的集成电路操作所带来的功能密度、精确度和能效也说明了如何使用和控制这类 IC。例如,在可穿戴设计中描述的产品可以被视为更大产品中的一个子系统,其中芯片尺寸的MCU可作为低功耗传感器集线器运行,去管理触摸接口和加速计。 随着硅芯片供应商设法集成更多特性到更小封装中,需要系统开发人员充分利用这些创新去获得产品设计的灵感。

来源:网络

围观 421

页面

订阅 RSS - M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