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SMPS)是一种电源供应系统,通过快速切换电子开关器件(通常是晶体管或MOSFET)来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稳定的输出电压。相对于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体积,因此在各种应用中广泛使用

为什么稳定的开关模式电源仍会产生振荡?非常稳定的开关模式电源(SMPS)仍可能由于其在输出端的负电阻而产生振荡。在输入端,可以将SMPS看作一个小信号负电阻。其与输入电感和输入端电容一起可形成一个无阻尼振荡电路。

开关模式调节器的功能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将输入电压转换为经调整的恒定输出电压。这个过程会有些损耗,且效率的衡量公式如下:

1.png

我们假设调节器可使VOUT保持恒定,且负载电流IOUT可以看作是一个恒定值,不会随VIN而变化。图1显示了IIN随VIN而变化的图。

2.png

图1.输入电流随输入电压的变化。

如图2所示,我们在工作点12 V处画了一条切线。切线的斜率将等于随工作点电压而变化的小信号电流变化。

3.png

图2.在12 V处添加了一条切线。

切线的斜率可视为转换器的输入电阻RIN或输入阻抗RIN = ZIN (f = 0)。频率f > 0时输入阻抗会发生什么,该点我们将在本文后续部分进行讨论。现在,我们假设在ZIN (f) = ZIN (f = 0)频率范围内该阻抗为常数。可以观察到有一点十分有趣:由于斜率为负,这个小信号输入电阻也为负。如果输入电压增加,电流就会减少,反之亦然。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图3中的电路,在该电路中,SMPS与其馈电中的输入电容和输入电感一起形成了一个由负电阻衰减的高Q值LC电路。如果负电阻在电路中占主导,则其会变成在接近谐振频率时产生无阻尼振荡的振荡器。在实践中,大信号振荡中的非线性度会对振荡频率及其波形产生影响。

该电路中的电感可以是输入滤波器的电感,也可以是线缆的电感。为使电路稳定,您需要使用正电阻来支配负电阻,以使电路衰减。而这样会出现问题,因为您不希望电感的串联电阻过高,否则就会增加散热,并降低效率。您也不希望电容的串联电阻过高,否则电压纹波将增加。

4.png

图3.SMPS的小信号模型及其输入网络。

分析问题

设计电源系统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 我的设计中是否存在此类问题?

  • 我如何分析该问题?

  • 如果存在问题,如何解决?

如果我们假设在输入电路中只有一个有源元件作为负电阻,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观察SMPS的输入来分析阻抗。

如果在频率范围内阻抗的实部大于0,则电路稳定,前提是假设SMPS控制回路本身稳定。我们可以通过解析或仿真来进行分析。即使输入电路有许多元件,也可以轻松进行仿真,而解析设计则更为困难。我们将从使用LTspice的仿真开始。

首先,通过公式推导计算负电阻的一阶近似值。

5.png

如果转换器的输入功率为30 W,则当电压为12 V时,可通过计算得到电阻为–122/30 Ω = –4.8 Ω。输入滤波器由LC滤波器组成。假设输入由低电阻电源馈入,则可以简化等效电路,并将其归结为图4所示的示例原理图,其中理想情况下电源为0 Ω。

6.png

图4.SMPS及其输入网络示例。

如果我们在仿真中增加了一个电流源,则可以按V(IN)/I(I1)计算输入端的小信号电阻。在LTspice中可轻松对该过程进行仿真。

7.png

图5.在网络中添加电流源激励(I1)。

8.png

图6.在注入点的电阻仿真结果。

从阻抗图中可以看出,谐振峰值约为23 kHz。在LC电路的谐振频率附近,阻抗的相位在90°至270°范围内,这意味着阻抗的实部为负。我们也可以在笛卡尔坐标中绘制阻抗图,并直接查看其实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Q,实部在谐振频率下变得非常大(–3 Ω)。

9.png

图7.笛卡尔坐标中与图6所示相同的阻抗。

图8显示的是一个时域仿真,在1 ms时注入干扰瞬态电压,结果表明干扰瞬态电压会导致不稳定性。

10.png

图8.在1 ms时注入瞬态电压的仿真。

如之前所述,显然我们不希望在设计中为无功部件增加串联电阻。在不会对设计产生不利影响(除尺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增加一个阻尼电容,且该电容的电容量与适用于在相关频率下控制阻抗的串联电阻相同或更大。为获得合理的阻尼效果,电容尺寸应至少比已存在输入电容大一个小因数。串联电阻应显著低于SMPS的负电阻,但在相关频率下应等于或大于所增加电容的电抗。如果增加了一个非陶瓷bulk电容,同时假设元件变化存在裕量,则其寄生ESR本身可能就足够了。

如何选择阻尼电容及其串联电阻

在LTspice中反复试错,或如果电路比较简单,则使用以下分析方法检索值。

首先,计算输入电容和输入电感的谐振频率,如果与输入滤波器相比,电感另一端的电源可视为低电阻,则输入电容和输入电感可视为并联在SMPS输入与AC接地之间。

11.png

在谐振频率下,电容和电感的电抗绝对值相等。

12.png

谐振频率下的总并联阻抗定义为以下复杂公式:

13.png

由于XL = –XC,且RL和RC通常远小于电抗,因此可以近似计算并简化该公式。

14.png

最后,输入 X = √L/C 和 X = – √L/C的值。

15.png

此为谐振频率下输入滤波器的等效并联电阻。如果该电阻低于SMPS负电阻的绝对值,则正电阻处于主导,且输入滤波器网络将保持稳定。如果高于绝对值,或存在一点裕量,则必须增加阻尼。可以通过之前所述的额外电容与用于实现最佳阻尼的串联电阻来增加阻尼。参见图9中的R1和C2。

16.png

图9.在输入端添加了阻尼网络R1和C2。

额外电容的值必须等于或大于滤波器电容。在输入滤波器的谐振频率下,电容的电抗必须显著低于SMPS负电阻的绝对值,如果满足第一个条件,则通常为这种情况。

选择额外电容的尺寸是一个折中的方法。我们的一个设计目标是接近输入滤波器的临界阻尼。可以通过计算达到临界阻尼的并联电阻来实现这一目标,当并联电阻为电抗值的一半(Q = 1/2)时就会出现临界阻尼。这意味着输入滤波器的并联电阻应等于谐振频率下输入滤波器C和L的电抗的一半,而该输入滤波器与SMPS负电阻并联,SMPS负电阻则与所述(负)阻尼电阻RDAMP并联。

17.png

如果L/C × 1/(RL + RC)的值和|RIN|的值远大于 √L/C的值,则公式可简化为:

18.png

相对于阻尼电阻,应选择合理尺寸的阻尼电容。建议选择XDAMP = 1/3 × RDAMP,这意味着,如果上述L/C × 1/(RL + RC)和|RIN|远大于√L/C的假设仍有效,则CDAMP = 6 × C。

输入将不会达到但会接近临界阻尼。如果可以容许更多的振铃,且设计裕度稳定,则可以使用较小的C。在本例中,

19.png

我们按照图10所示使用0.68 Ω和68 μF。图11和图12显示了干扰的时域响应和AC阻抗。

20.png

图10.使用建议元件值的阻尼网络。

21.png

图11.时域瞬态响应。

22.png

图12.阻抗与频率的关系。

负电阻的频率特性

我们可以假设电源单元(PSU)将在控制回路的回路带宽范围外停止发挥负电阻的作用,但这通常是错误的假设。如果PSU处于电流模式下,则为保持调节器所需的电流峰值,针对正输入电压变化的即时响应为占空比变化。这意味着,当电压增加时,输入电流将暂时减小,反之亦然。

因此,在开关频率范围内可保持负电阻。如果PSU采用电压模式控制,则通常会有一个从输入电压到占空比的前馈功能,该功能将使转换器立即响应输入电压变化,从而使输出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这也是由于在开关频率范围内可保持负电阻造成的。问题在于,减少控制回路带宽通常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如果调节下游转换器,仍可将未经调节的总线转换器看作负电阻。

结论

由于输入网络匹配较差造成的电源振荡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控制回路不稳定。但如果知晓这是输入网络和负电阻相关的振荡,则可以在LTspice中轻松分析和优化该特性。LTspice是一款免费的高性能SPICE仿真器软件,包括原理图捕获图形界面。可探测原理图以产生仿真结果,通过LTspice内置波形查看器轻松探索。与其他SPICE解决方案相比,LTspice的增强功能和模型可改善模拟电路仿真。

来源:亚德诺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4

输入过压是由电网负载的巨大波动引起的。例如,在用电高峰期,电压通常较低,而在设备关闭时,电压则较高。

电网电压幅值的实际变化范围随着电网容量、输配电设备质量、用电量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很大。在拥有完善电源系统的城市和工业区里,变化范围通常只有 ±15% 左右(最大值不超过 264 VAC)。如果确实超过 264 VAC,电源可能会损坏,甚至导致设备跳闸和/或引发火灾,对安全和财产造成威胁。

但是,在供电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或者电网中存在负载变化大的设备的场合,如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充电站、发电机供电等,变化范围就大得多。有时变化范围可以达到 20%~30%(最大值可以达到 274~299 VAC)。

1.jpg

图 1:恶劣工作环境下的电压波形。(图片来源:Mornsun Power

输入过压下电源元器件的电压应力分析

以图 2 中的反激式开关模式电源为例,分析当输入电压达到 305 VAC时,如何根据电压应力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2.jpg
图 2:反激式开关模式电源。(图片来源:Mornsun Power) 

当然,这些木质试验板作为使用现代元器件的电路平台已经过时了。尽管如此,“试验板”和“试验板布局”已成为与粗略构建演示电路或子电路有关的标准术语。然而,从真空管到分立引线晶体管和无源元器件、DIPIC,到现在几乎看不见的表面贴装器件,电子技术的发展对试验板布局技术和平台产生了重大影响。

1. 保险丝 F1 的标称电压选择

保险丝的标称电压必须大于或等于关断电路的最大电压。由于保险丝的电阻非常低,只有在试图中断电流时,其标称电压才变得重要。当保险丝元件熔断时,保险丝必须能够迅速断开,熄灭电弧,并防止开路电压通过断开的保险丝元件再次引发电弧。

保险丝的常用规格为 125 V、250 V、300 V 和 400 V。为了应对输入电压的大幅波动,应选择 300 V 的保险丝。

2. 压敏电阻 RV1 的标称电压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压敏电阻 RV1 在电路中一般是并联连接。当电路正常工作时,压敏电阻处于高阻状态,这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当电路出现异常瞬时过压并达到其导通电压(压敏电阻电压)时,压敏电阻迅速从高阻状态变为低阻状态,将异常瞬时过压引起的瞬时过流排放掉,并将异常瞬时过压钳制在安全水平内,从而保护后续电路避免因异常瞬时过压而受损。

压敏电阻的常见规格如下:

3.png

表 1:S10K300 和 S10K350 的压敏电阻电压规格。(图片来源:Mornsun Power)

压敏电阻的电压值应大于实际电路中的电压峰值,即连续施加于压敏电阻两端的电源电压应小于压敏电阻规格中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值(交流和直流)”。如表 1 所示,300 VAC (385 VDC) 显然不能满足 305 VAC 的长期运行。为了防止压敏电阻损坏,在输入电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就有必要选择 10D561 压敏电阻

3. X 电容器 CX1 的标称电压选择

X2 安规电容器的标称电压一般为 275 V、305 V 或 310 V,这些电压实际上是通用的。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标称电压要求不同以及安全法规不同,X2 的标签并不一定准确。例如,中国 CQC 认证所要求的标称电压是 310 VAC,而其他国家/地区则是 275 V、305 VAC 和 310 VAC。在输入电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最好使用 310 V 的 X 电容器。

4. 桥式整流器 BD1 的标称电压选择

当 VIN = 264 VAC 时,桥式整流二极管的最大应力应该是:Vmax1 = 264 × √2 = 373 V。

当 VIN = 305 VAC 时,桥式整流二极管的最大应力应该是:Vmax2 = 305 × √2 = 431 V。

由于开关电源需要做雷击电涌测试,因此一般会选择标称电压大于 600 V 的桥式整流器。为了满足更恶劣的电涌环境,也可以选择 1000 V 的桥式整流器。

5. 电解电容器 C1 的标称电压选择

当 VIN = 264 VAC 时,该电解电容器的最大应力应该是:Vcmax1 = 264 × √2 = 373 V。

当 VIN = 305 VAC 时,该电解电容器的最大应力应该是:Vcmax2 = 305 × √2 = 431 V。

在输入电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应选择 450 V 的电解电容器。

6.  MOS 晶体管 Q1 的标称电压选择

MOS 晶体管的电压应力 (Vmos) 等于:

VIN 指的是输入电压,最大输入电压为 431 V。

VOR 是反射电压,一般为 60-120 V,与初级和次级的匝数比呈正相关性。通过优化设计,这可以假设为 80 V 或更低。

VPK 是由电感产生的峰值电压,一般在 100 V 左右;通过优化漏电感和吸收率参数,可以取为 80 V 或更低。

因此,MOS 晶体管 Q1 的工作电压压力应该是:431 + 120 + 100 = 651 V。经过优化后,Q1 的工作电压应力可以是:431 + 80 + 80 = 591 V。因此,考虑到 305 VAC 输入的电涌,为了保证 MOS 晶体管可靠工作,至少应选择 700 V 的 MOS 晶体管,但在优化变压器的匝数比和漏电感后,也可以选择 650 V 的 MOS 晶体管。

7.  二极管 D1 的标称电压选择

二极管电压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VD-PK 指的是由次级漏电感产生的峰值电压。由于它受不同的输出电压和吸收率参数的影响很大,因此计算方法一般为:

假设输出电压为 12 V (Vo= 12 V),二极管的漏感峰值为30 V (VD-PK= 30 V),MOS 晶体管的漏电感峰值为 80 V (VPK= 80 V),计算如下:

4.png

表 2:匝数比、MOS 晶体管和二极管之间的电压应力关系。(图片来源:Mornsun Power)

从表 2 可以看出,传统的开关模式电源只考虑 373 V 的输入电压 (VIN = 373 V),而 MOS 晶体管和二极管的数值会相对较小,因而无法用于 431 V 的输入电压。一旦输入电压超过 373 V,就会有损坏的风险。

综上所述,以输出电压 12 V 为例,在电涌或输入 305 VAC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二极管可靠工作,至少应选择 150 V 的二极管。然而,通过优化变压器的匝数比和漏电感,也可以选择 100 V 的二极管。

输入过压的防护要求

根据上述计算,输入过压的最佳处理方法是优化元器件的电压应力,如元器件选择 Mornsun 的305RAC(所有条件下都可靠)电源。

5.png

表 3:Mornsun的 305RAC 和主流电源在若干不同标称电压下的比较。(图片来源:Mornsun Power)

同时,可以通过增加内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来保持高压线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电弧对原型造成损坏或给人员带来危险。

6.jpg

图 3:反激式原理图显示为避免产生电弧的电路走线安全距离(见表 4)。(图片来源:Mornsun Power)

7.png

表 4:针对图 3 中的电路对主流电源和 305RAC 电源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之比较。(图片来源:Mornsun Power)

总结

输入过压会损坏电源并对人员造成伤害。如何避免输入过压?通过对电源元器件进行电压应力分析,确定了开关模式电源的关键元器件选型指南。同时,增加电源的内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也有利于优化电压应力。

通过比较主流电源和 Mornsun "305 RAC" 电源之间元器件的标称电压、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305 RAC 交流/直流电源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护输入过压。此外,该电源还适用于对温度、湿度、海拔、EMC 干扰等环境工作要求较高的恶劣和特殊环境。

小编的话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如何通过电压应力分析解决输入过压这一常见问题,并由此确立开关电源关键元器件的选型,以及如何通过增加电源的内部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来优化电压应力。您在开发开关电源的过程中是如何解决输入过压的问题?您在进行开关电源设计中的关键元器件选型时有哪些痛点或经验?欢迎分享和交流!

来源:得捷电子DigiKey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3

作者:ADI产品应用高级工程师Jingjing SunADI产品应用经理Ling JiangADI产品应用高级总监Henry Zhang

问题:

能否优化开关电源的效率?

答案:

当然可以,最小化热回路PCB ESR和ESL是优化效率的重要方法。

简介

对于功率转换器,寄生参数最小的热回路PCB布局能够改善能效比,降低电压振铃,并减少电磁干扰(EMI)。ADI将在本文讨论如何通过最小化PCB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来优化热回路布局设计。文中研究并比较了影响因素,包括解耦电容位置、功率FET尺寸和位置以及过孔布置。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并总结了最小化PCB ESR和ESL的有效方法。

热回路和PCB布局寄生参数

开关模式功率转换器的热回路是指由高频(HF)电容和相邻功率FET形成的临界高频交流电流回路。它是功率级PCB布局的最关键部分,因为它包含高dv/dt和di/dt噪声成分。设计不佳的热回路布局会产生较大的PCB寄生参数,包括ESL、ESR和等效并联电容(EPC),这些参数对功率转换器的效率、开关性能和EMI性能有重大影响。

1.png

1.带热回路ESRESL的降压转换器

图1显示了同步降压DC-DC转换器原理图。热回路由MOSFET M1和M2以及解耦电容CIN形成。M1和M2的开关动作会产生高频di/dt和dv/dt噪声。CIN提供了一个低阻抗路径来旁路高频噪声成分。然而,器件封装内和热回路PCB走线上存在寄生阻抗(ESR、ESL)。高di/dt噪声通过ESL会引起高频振铃,进而导致EMI。ESL中存储的能量在ESR上耗散,导致额外的功率损耗。因此,应尽量减小热回路PCB的ESR和ESL,以减少高频振铃并提高效率。

准确提取热回路的ESR和ESL,有助于预测开关性能并改进热回路设计。器件的封装和PCB走线均会影响回路的总寄生参数。本文主要关注PCB布局设计。有一些工具可帮助用户提取PCB寄生参数,例如Ansys Q3D、FastHenry/FastCap、StarRC等。Ansys Q3D之类的商用工具可提供准确的仿真,但通常价格昂贵。FastHenry/FastCap是一款基于部分元件等效电路(PEEC)数值建模的免费工具1 ,可以通过编程提供灵活的仿真来探索不同的版图设计,但需要额外的编程。FastHenry/FastCap寄生参数提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已经过验证,并与Ansys Q3D进行了比较,结果一致2,3 。在本文中,FastHenry用作提取PCB ESR和ESL的经济高效的工具。

热回路PCBESRESL与解耦电容位置的关系

本部分基于ADI的LTM4638 µModule®稳压器演示板DC2665A-B来研究CIN位置的影响。LTM4638是一款集成式20VIN、15A降压型转换器模块,采用小型6.25mm × 6.25mm × 5.02mm BGA封装。它具有高功率密度、快速瞬态响应和高效率特性。模块内部集成了一个小的高频陶瓷CIN,不过受限于模块封装尺寸,这还不够。图2至图4展示了演示板上的三种不同热回路,这些热回路使用了额外的外部CIN。第一种是垂直热回路1(图2),其中CIN1放置在μModule稳压器下方的底层。µModule VIN和GND BGA引脚通过过孔直接连接到CIN1。这些连接提供了演示板上的最短热回路路径。第二种热回路是垂直热回路2(图3),其中CIN2仍放置在底层,但移至μModule稳压器的侧面区域。其结果是,与垂直热回路1相比,该热回路添加了额外的PCB走线,预计ESL和ESR更大。第三种热回路选项是水平热回路(图4),其中CIN3放置在靠近μModule稳压器的顶层。µModule VIN和GND引脚通过顶层铜连接到CIN3,而不经过过孔。然而,顶层的VIN铜宽度受其他引脚排列的限制,导致回路阻抗高于垂直热回路1。表1比较了FastHenry提取的热回路 PCB ESR和ESL。正如预期的那样,垂直热回路1的PCB ESR和ESL最低。

2.png

2.垂直热回路1(a)俯视图和(b)侧视图

3.png

3.垂直热回路2(a)俯视图和(b)侧视图

4.png

4.水平热回路:(a)俯视图和(b)侧视图

表1.使用FastHenry提取的不同热回路的PCB ESR和ESL

热回路

ESR (ESR1 + ESR2)600kHz (mΩ)

ESL (ESL1 + ESL2)200MHz (nH)

垂直热回路1

0.7

0.54

垂直热回路2

2.5

1.17

水平热回路

3.3

0.84

为了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热回路的ESR和ESL,ADI测试了12V转1V CCM运行时演示板的效率和VIN交流纹波。理论上,ESR越低,则效率越高,而ESL越小,则VSW振铃频率越高,VIN纹波幅度越低。图5a显示了实测效率。垂直热回路1的效率最高,因为其ESR最低。水平热回路和垂直热回路1之间的损耗差异也是基于提取的ESR计算的,这与图5b所示的测试结果一致。图5c中的VIN HF纹波波形是在CIN上测试的。水平热回路具有更高的VIN纹波幅度和更低的振铃频率,因此验证了其回路ESL高于垂直热回路1。另外,由于回路ESR更高,因此水平热回路的VIN纹波衰减速度快于垂直热回路1。此外,较低的VIN纹波降低了EMI,因而可以使用较小的EMI滤波器。

5.png

5.演示板测试结果:(a)效率,(b)水平回路与垂直回路1之间的损耗差异,(c) 15 A输出时M1导通期间的VIN纹波

热回路PCB ESRESLMOSFET尺寸和位置的关系

对于分立式设计,功率FET的布置和封装尺寸对热回路ESR和ESL也有重大影响。本部分ADI对使用功率FET M1和M2以及解耦电容CIN的典型半桥热回路进行了建模和研究。图6比较了常见功率FET封装尺寸和放置位置。表2显示了每种情况下提取的ESR和ESL。

6.png

6.热回路PCB模型:

(a) 5mm × 6mm MOSFET,直线布置;

(b) 5mm × 6mm MOSFET,以90°形状布置;

(c) 5mm × 6mm MOSFET,以180°形状布置;

(d) 两个并联的3.3mm × 3.3mm MOSFET,以90°形状布置;

(e) 两个并联的3.3mm × 3.3mm MOSFET,以90°形状布置,带有接地层;

(f) 对称的3.3mm × 3.3mm MOSFET,位于顶层和底层,以90°形状布置。

表2.对于不同器件形状和位置,使用FastHenry提取的热回路PCB ESR和ESL


ESR1 (mΩ)2MHz

ESR2 (mΩ)2MHz

ESR3 (mΩ)2MHz

ESRTOTAL (mΩ)2MHz

相对于(a)ESR变化率

ESL1 (nH)200MHz

ESL2 (nH)200MHz

ESL3 (nH)200MHz

ESLTOTAL (nH)200MHz

相对于(a)ESL变化率

(a)

0.59

2.65

0.45

3.69

N/A

0.42

2.80

0.23

3.45

N/A

(b)

0.59

0.3

0.38

1.27

-66%

0.42

0.09

0.17

0.67

-81%

(c)

0.24

0.27

0.83

1.35

-63%

0.07

0.07

0.52

0.66

-81%

(d)

0.44

0.3

0.28

1.01

-73%

0.25

0.09

0.08

0.42

-88%

(e)

0.44

0.27

0.26

0.97

-74%

0.21

0.08

0.07

0.36

-90%

(f)

0.31

0.27

0.13

0.7

-81%

0.12

0.07

0.02

0.21

-94%













情况(a)至(c)展示了三种常见功率FET布置,其中采用5mm × 6mm MOSFET。热回路的物理长度决定了寄生阻抗。与情况(a)相比,情况(b)中的90°形状布置和情况(c)中的180°形状布置的回路路径更短,导致ESR降低60%,ESL降低80%。由于90°形状布置显示出了优势,可基于情况(b)研究更多情况,以进一步降低回路ESR和ESL。情况(d)将一个5mm × 6mm MOSFET替换为两个并联的3.3mm × 3.3mm MOSFET。由于MOSFET尺寸更小,回路长度进一步缩短,导致回路阻抗降低7%。情况(e)将一个接地层放置在热回路层下方,与情况(d)相比,热回路ESR和ESL进一步降低2%。原因是接地层上产生了涡流,其感应出相反的磁场,相当于降低了回路阻抗。情况(f)构建了另一个热回路层作为底层。如果将两个并联MOSFET对称布置在顶层和底层,并通过过孔连接,则由于并联阻抗,热回路PCB ESR和ESL的降低更加明显。因此,在顶层和底层上以对称90°形状或180°形状布置较小尺寸的器件,可以获得最低的PCB ESR和ESL。

为了通过实验验证MOSFET布置的影响,可以使用ADI的高效率4开关同步降压-升压控制器演示板LT8390/DC2825ALT8392/DC2626A4。如图7a和图7b所示,DC2825A采用直线MOSFET布置,DC2626A采用90°形状的MOSFET布置。为了进行公平比较,两个演示板配置了相同的MOSFET和解耦电容,并在36V转12V/10A、300kHz降压操作下进行了测试。图7c显示了M1导通时刻测得的VIN交流纹波。采用90°形状的MOSFET布置时,VIN纹波的幅度更低,谐振频率更高,这就验证了热回路路径较短导致PCB ESL更小。相反,直线MOSFET布置的热回路更长,ESL更高,导致VIN纹波幅度要高得多,并且谐振频率更低。根据Cho和Szokusha研究的EMI测试结果,较高的输入电压纹波还会导致EMI辐射更严重4

7.png

7.(a) LT8390/DC2825A热回路MOSFET以直线布置

(b) LT8392/DC2626A热回路MOSFET90°形状布置

(c) M1导通时的VIN纹波波形。

热回路PCBESRESL与过孔布置的关系

热回路中的过孔布局对回路ESR和ESL也有重要影响。图8对使用两层PCB结构和直线布置功率FET的热回路进行了建模。FET放置在顶层,第二层是接地层。CIN GND焊盘和M2源极焊盘之间的寄生阻抗Z2是热回路的一部分,作为示例进行研究。Z2是从FastHenry提取的。表3总结并比较了不同过孔布置的仿真ESR2和ESL2

8.png

8.热回路PCB模型,(a) 5GND过孔靠近CINM2布置;

(b) 14GND过孔布置在CINM2之间;

(c) 基于(b)GND上再布置6个过孔;

(d) 基于(c)GND区域上再布置9个过孔。

通常,添加更多过孔会降低PCB寄生阻抗。然而,ESR2和ESL2的降低程度与过孔数量并不是线性比例关系。靠近引脚焊盘的过孔,所导致的PCB ESR和ESL的降低最明显。因此,对于热回路布局设计,必须将几个关键过孔布置在靠近CIN和MOSFET焊盘的位置,以使高频回路阻抗最小。

表3.使用不同过孔布置时提取的热回路PCB ESR2和ESL2

情况

ESR2 (mΩ)2MHz

相对于初始情况的ESR变化率

ESL2 (nH)200MHz

相对于初始情况的ESL变化率

无过孔的初始情况

2.67

N/A

1.19

N/A

(a)

1.73

-35.2%

0.84

-29.8%

(b)

1.68

-37.1%

0.82

-30.8%

(c)

1.67

-37.5%

0.82

-31%

(d)

1.65

-38.2%

0.82

-31.4%

结论

减小热回路的寄生参数有助于提高电源效率,降低电压振铃,并减少EMI。为了尽量减小PCB寄生参数,ADI研究并比较了使用不同解耦电容位置、MOSFET尺寸和位置以及过孔布置的热回路布局设计。更短的热回路路径、更小尺寸的MOSFET、对称的90°形状和180°形状MOSFET布置、靠近关键元器件的过孔,均有助于实现最低的热回路PCB ESR和ESL。

参考资料

1Mattan Kamon、Michael Tsuk和Jacob White。 “FASTHENRY: A Multipole-Accelerated 3-D Inductance Extraction Program.”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第42卷,1994年。

2Andreas Musing、Jonas Ekman和Johann W. Kolar。 “Efficient Calculation of Non-Orthogonal Partial Elements for the PEEC Method.”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第45卷,2009年。

3Ren Ren、Zhou Dong和Fei Fred Wang。 “Bridging Gaps in Paper Design Considering Impacts of Switching Speed and Power-Loop Layout.” IEEE,2020年。

4Yonghwan Cho和Keith Szolusha。“低辐射的4开关降压-升压型控制器布局——单热回路与双热回路”。模拟对话,第55卷,2021年7月。

5Henry J. Zhang。“非隔离开关电源的PCB布局考量”。ADI公司,2012年。

6Christian Kueck。“电源布局和EMI”。ADI公司,2012年。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2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2.4万余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Jingjing Sun于2022年毕业于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获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加入了ADI公司电源产品部,工作地点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湾区。她目前是一名高级应用工程师,负责支持针对多市场应用的μModule®产品。

Ling Jiang于2018年毕业于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获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加入了ADI公司电源产品部,工作地点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湾区。她目前是一名应用经理,负责支持针对多市场应用的μModule®产品。

Dr. Henry Zhang(张劲东博士)是ADI的Power by Linear™应用总监。他于1994年获得中国浙江大学颁发的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分别于1998年和2001年获得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黑堡)颁发的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于2001年加入凌力尔特(现在已成为ADI的一部分)。

围观 36

在设计开关模式电源时,优化电路板布局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合理布局可以确保开关稳压器保持稳定工作,并尽可能降低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EMI)。这一点电子开发人员都很清楚。但是,大家并不知道,开关模式电源的优化电路板布局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1.jpg

1.ADI LT8640S开关稳压器的电路板,元件布局紧密,所以电路板布局非常紧凑。

1所示为ADI LT8640S评估板电路。这是一个降压开关稳压器,支持高达42V的输入电压,可提供高达6A的输出电流。所有元件都紧密排列在一起。一般建议将元件尽可能紧密地排列在电路板上。这种说法并无错处,但是,如果目标是获得优化电路板布局,可能就未必合适。比如在图1中,开关稳压器IC周围有数个(11个)无源元件。

在部署这些无源元件时,哪些元件应该优先部署?为什么呢?

在开关稳压器PCB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传输高开关电流的走线越短越好。如果能够成功实践这一原则,开关稳压器电路板的很大部分都能合理布局。

2.jpg

2.降压型开关稳压器的原理图,其中电流快速变化的路径以红色显示。

如何在电路板布局中轻松实现这条黄金法则呢?第一步,找出开关稳压器拓扑中的关键路径。在这些关键路径中,电流会随开关切换而变化。图2显示降压型转换器(降压拓扑)的典型电路。关键路径以红色显示。这些连接线路可能传输满电流,也可能不传输电流,具体取决于电源开关的状态。这些路径越短越好。在降压型转换器中,输入电容应尽可能靠近开关稳压器ICVIN引脚和GND引脚。

3.jpg

3.升压型开关稳压器的原理图,其中电流快速变化的路径以红色显示。

3显示升压拓扑电路的基本原理图。该电路将低压转换为更高电压。同样,电流会随电源开关切换而变化的电流路径以红色显示。需要注意一点,输入电容的布局位置根本不重要。输出电容的布局位置才更为关键。它必须尽可能靠近反激二极管(或高侧开关)以及低侧开关的接地连接。

然后,可以检测其他任意开关稳压器拓扑,以了解在切换电源开关时,电流如何变化。传统方法一般是打印出电路,然后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笔画出电流路径。用第一种颜色标出导通期间的电流路径,也就是,电源开关开启时的电流路径。用第二种颜色标出关断期间的电流路径,也就是,电源开关关闭时的电流路径。最后,用第三种颜色标出前面仅以第一种颜色和仅以第二种颜色标记过的所有电流路径。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清晰地看出电流会随电源开关切换而变化的关键路径。

对于经验不足的电路设计人员而言,开关稳压器的电路板布局就像是一种黑魔法。ADI认为,其核心法则就是在设计电流会随开关切换变化的走线路径时,应尽可能短,尽可能紧凑。这解释起来很简单,很符合逻辑关系,也是开关模式电源设计中实现优化电路板布局的基础。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2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2.4万余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Frederik Dostal是一名拥有20多年行业经验的电源管理专家。他曾就读于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微电子学专业并于2001年加入National Semiconductor公司,担任现场应用工程师,帮助客户在项目中实施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期间,他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工作了4年,担任应用工程师,负责开关模式电源产品。他于2009年加入ADI公司,先后担任多个产品线和欧洲技术支持职位,具备广泛的设计和应用知识,目前担任电源管理专家。FrederikADI的德国慕尼黑分公司工作。

围观 27

问:开关电源板布局的黄金法则

优化电路板布局是开关电源设计中的一个关键。良好的布局可确保开关稳压器的稳定运行,并将辐射干扰和传导电磁干扰(EMI)降至最低。虽然这是电子开发人员所熟知的常识,但很多人还是不知道开关模式电源板的布局优化应该是什么样子。

“图1:LT8640S开关稳压器的电路板,具有紧密间隔的部件,因此具有紧凑的电路板布局。"
图1:LT8640S开关稳压器的电路板,具有紧密间隔的部件,因此具有紧凑的电路板布局。

图1显示了基于LT8640S的评估板DC2530A的电路。它是一种降压开关稳压器,可承受高达42V的输入电压,可支持高达6A的输出电流。可以看到,评估板上所有组件的布局都非常紧凑。一般建议将各部件尽可能紧密地放置在PCB板上。虽然这一说法并非错误,但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获得更优化的电路板布局,这种设计也不一定是特别合适

在图1中,开关稳压器IC周围有许多无源组件。这些无源组件在放置时,哪一个该优先于其他组件考虑?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开关稳压器PCB设计中,最重要的规则是将承载高开关电流路径,尽可能在布线时缩短。如果成功实施该规则,开关稳压器的大部分电路板布局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图2:降压开关稳压器和快速变化电流路径的示意图,以红色显示。"
图2:降压开关稳压器和快速变化电流路径的示意图,以红色显示。

在电路板布局中实现这条“黄金法则”的最简单方法是什么?

第一步是找出开关稳压器拓扑中的哪些是关键路径。在这些路径中,电流随开关转换而变化。

图2显示了降压转换器(降压拓扑)的典型电路。关键路径以红色显示。它们是全电流或无电流流动的连接线,具体取决于电源开关的状态。这些路径应尽可能短。对于降压稳压器,输入电容应尽可能靠近开关稳压器IC的VIN引脚和GND引脚。

“图3:升压开关稳压器和快速变化电流路径的示意图,以红色显示。"
图3:升压开关稳压器和快速变化电流路径的示意图,以红色显示。

图3显示了具有升压拓扑的电路的基本原理图。这里,低电压被转换为高电压。同样,电流随功率开关切换而变化的电流路径以红色显示。有趣的是,输入电容的位置根本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输出电容的位置。它必须尽可能靠近反激(Flyback)二极管(或高压侧开关)以及低压侧开关的接地连接。之后,可以检查任何其他开关稳压器拓扑,以产生关于当功率开关被切换时电流如何变化的信息。

经典的方法是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打印出电路并绘制电流:一种颜色用于指示通电期间的电流——即电源开关导通电流时;第二种颜色显示关闭时间(即电源开关关闭时)内的电流;最后,第三种颜色用于仅以第一种颜色或仅以第二种色彩标记的所有路径。然后可以清楚地识别关键路径,其中电流随着功率开关的切换而变化。

没有经验的电路设计者通常认为开关稳压器的电路板布局是一种“黑魔法”。实际上,其中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将电流随开关转换而变化的轨迹设计得尽可能短和紧凑。这很容易解释,遵循逻辑关系,是开关模式电源设计中优化板布局的基础。

来源:得捷电子DigiKey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9

1、变压器饱和

变压器饱和现象

在高压或低压输入下开机(包含轻载,重载,容性负载),输出短路,动态负载,高温等情况下,通过变压器(和开关管)的电流呈非线性增长,当出现此现象时,电流的峰值无法预知及控制,可能导致电流过应力和因此而产生的开关管过压而损坏。

“变压器饱和时的电流波形"
变压器饱和时的电流波形

容易产生饱和的情况:

1)变压器感量太大;
2)圈数太少;
3)变压器的饱和电流点比IC的最大限流点小;
4)没有软启动。

解决办法:

1)降低IC的限流点;
2)加强软启动,使通过变压器的电流包络更缓慢上升。

“开关电源调试时最常见的10个问题"

2、Vds过高

Vds的应力要求:

最恶劣条件(最高输入电压,负载最大,环境温度最高,电源启动或短路测试)下,Vds的最大值不应超过额定规格的90%

Vds降低的办法:

1)减小平台电压:减小变压器原副边圈数比;

2)减小尖峰电压:

a. 减小漏感:

变压器漏感在开关管开通时存储能量是产生这个尖峰电压的主要原因,减小漏感可以减小尖峰电压。

b. 调整吸收电路:

①使用TVS管;
②使用较慢速的二极管,其本身可以吸收一定的能量(尖峰);
③插入阻尼电阻可以使得波形更加平滑,利于减小EMI。

3、IC 温度过高

原因及解决办法:

1)内部的MOSFET损耗太大:

开关损耗太大,变压器的寄生电容太大,造成MOSFET的开通、关断电流与Vds的交叉面积大。解决办法:增加变压器绕组的距离,以减小层间电容,如同绕组分多层绕制时,层间加入一层绝缘胶带(层间绝缘) 。

2)散热不良:

IC的很大一部分热量依靠引脚导到PCB及其上的铜箔,应尽量增加铜箔的面积并上更多的焊锡

3)IC周围空气温度太高:

IC应处于空气流动畅顺的地方,应远离零件温度太高的零件。

4、空载、轻载不能启动

现象:

空载、轻载不能启动,Vcc反复从启动电压和关断电压来回跳动。

原因:

空载、轻载时,Vcc绕组的感应电压太低,而进入反复重启动状态。

解决办法:

增加Vcc绕组圈数,减小Vcc限流电阻,适当加上假负载。如果增加Vcc绕组圈数,减小Vcc限流电阻后,重载时Vcc变得太高,请参照稳定Vcc的办法。

5、启动后不能加重载

原因及解决办法:

1)Vcc在重载时过高

重载时,Vcc绕组感应电压较高,使Vcc过高并达到IC的OVP点时,将触发IC的过压保护,引起无输出。如果电压进一步升高,超过IC的承受能力,IC将会损坏。

2)内部限流被触发

a、限流点太低

重载、容性负载时,如果限流点太低,流过MOSFET的电流被限制而不足,使得输出不足。解决办法是增大限流脚电阻,提高限流点。

b、电流上升斜率太大

上升斜率太大,电流的峰值会更大,容易触发内部限流保护。解决办法是在不使变压器饱和的前提下提高感量。

6、待机输入功率大

现象:

Vcc在空载、轻载时不足。这种情况会造成空载、轻载时输入功率过高,输出纹波过大。

原因:

输入功率过高的原因是,Vcc不足时,IC进入反复启动状态,频繁的需要高压给Vcc电容充电,造成起动电路损耗。如果启动脚与高压间串有电阻,此时电阻上功耗将较大,所以启动电阻的功率等级要足够。

电源IC未进入Burst Mode或已经进入Burst Mode,但Burst 频率太高,开关次数太多,开关损耗过大。

解决办法:

调节反馈参数,使得反馈速度降低。

7、短路功率过大

现象:

输出短路时,输入功率太大,Vds过高。

原因:

输出短路时,重复脉冲多,同时开关管电流峰值很大,造成输入功率太大过大的开关管电流在漏感上存储过大的能量,开关管关断时引起Vds高。

输出短路时有两种可能引起开关管停止工作:

1)触发OCP这种方式可以使开关动作立即停止

a、触发反馈脚的OCP;
b、开关动作停止;
c、Vcc下降到IC关闭电压;
d、Vcc重新上升到IC启动电压,而重新启动。

2)触发内部限流

这种方式发生时,限制可占空比,依靠Vcc下降到UVLO下限而停止开关动作,而Vcc下降的时间较长,即开关动作维持较长时间,输入功率将较大。

a. 触发内部限流,占空比受限;
b. Vcc下降到IC关闭电压;
c. 开关动作停止;
d. Vcc重新上升到IC启动电压,而重新启动。

解决办法:

1)减少电流脉冲数,使输出短路时触发反馈脚的OCP,可以使开关动作迅速停止工作,电流脉冲数将变少。这意味着短路发生时,反馈脚的电压应该更快的上升。所以反馈脚的电容不可太大;

2)减小峰值电流。

8、空载,轻载输出纹波过大

现象:

Vcc在空载或轻载时不足。

原因:

Vcc不足时,在启动电压(如12V)和关断电压(如8V)之间振荡IC在周期较长的间歇工作,短时间提供能量到输出,接着停止工作较长的时间,使得电容存储的能量不足以维持输出稳定,输出电压将会下降。

解决方法:

保证任何负载条件下,Vcc能够稳定供给。

现象:

Burst Mode时,间歇工作的频率太低,此频率太低,输出电容的能量不能维持稳定。

解决办法:

在满足待机功耗要求的条件下稍微提高间歇工作的频率,增大输出电容。

9、重载、容性负载不能启动

现象:

轻载能够启动,启动后也能够加重载,但是重载或大容性负载情况下不能启动。

一般设计要求:

无论重载还是容性负载(如10000uF),输入电压最低还是最低,20mS内,输出电压必须上升到稳定值。

原因及解决办法(保证Vcc在正常工作范围内的前提下):

下面以容性负载C=10000uF为例进行分析,按规格要求,必须有足够的能量使输出在20mS内上升到稳定的输出电压(如5V)。

E=0.5*C*V^2

电容C越大,需要在20mS内从输入传输到输出的能量更大。

“开关电源调试时最常见的10个问题"

以芯片FSQ0170RNA为例如图所示,阴影部分总面积S就是所需的能量。要增加面积S,办法是:

1)增大峰值电流限流点I_limit,可允许流过更大电感电流Id:将与Pin4相接的电阻增大,从内部电流源Ifb分流更小,使作为电流限制参考电压的PWM比较器正输入端的电压将上升,即允许更大的电流通过MOSFET/变压器,可以提供更大的能量。

2)启动时,增加传递能量的时间,即延长Vfb的上升时间(到达OCP保护点前)。

“开关电源调试时最常见的10个问题"

对这款FSQ0170RNA芯片,电感电流控制是以Vfb为参考电压的,Vfb电压的波形与电感电流的包络成正比。控制Vfb的上升时间即可控制电感包络的上升时间,即增加传递能量的时间。

IC的OCP功能是检测Vfb达到Vsd(如6V)实现的。所以要降低Vfb斜率,就可以延长Vfb的上升时间。

输出电压未达到正常值时,如果反馈脚电压Vfb已经上升到保护点,传递能量时间不够。重载、容性负载启动时,输出电压建立较慢,加到光耦电压较低,通过光耦二极管的电流小,光耦光敏管高阻态(趋向关断)的时间较长。IC内部电流源给与反馈脚相接的电容充电较快,如果Vfb在这段时间内上升到保护点(如6V),MOSFET将关断。输出不能达到正常值,启动失败。

解决办法:

使输出电压达到正常值时,反馈脚电压Vfb仍然小于保护点。使Vfb远离保护点而缓慢上升,或延长反馈脚Vfb上升到保护点的时间,即降低Vfb的上升斜率,使输出有足够的时间上升到正常值。

A、增大反馈电容(C9),可以将Vfb的上升斜率降低,如图所示,由D线变成A线。但是反馈电容太大会影响正常工作状态,降低反馈速度,使输出纹波变大。所以此电容不能变化太大。

B、由于A方法有不足,将一个电容(C7)串连稳压管(D6,3.3V)并联到反馈脚。此法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如B线所示,当Vfb

注意点:

1)增加反馈脚电容(包括稳压管串电容),对解决超大容性负载问题作用较小;

2)增大峰值电流限流点I_limit,同时也增加了稳态下的OCP点。需要在容性负载,输入最低情况下检查变压器是否会饱和;

3)如果要保持限流点,须使R10×C11更大,但在超大容性负载(10000uF)情况下,可能会增加5Vsb的上升时间超过20mS,此法需要检查动态响应是否受太大影响;

4)431的偏置电阻R10太小,431并联的C11要更大;

5)为了保证上升时间,增大OCP点和增大R10×C11方法可能要同时使用。

10、空载、轻载输出反跳

现象:

在输出空载或轻载时,关闭输入电压,输出(如5V)可能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电压反跳的波形。

“开关电源调试时最常见的10个问题"

原因:

输入关掉时,5V输出将会下降,Vcc也跟着下降,IC停止工作,但是空载或轻载时,巨大的PC电源大电容电压并不能快速下降,仍然能够给高压启动脚提供较大的电流使得IC重新启动,5V又重新输出,反跳。

解决方法:

在启动脚串入较大的限流电阻,使得大电容电压下降到仍然比较高的时候也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启动电流给IC。

将启动接到整流桥前,启动不受大电容电压影响。输入电压关断时,启动脚电压能够迅速下降。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
cathy@eetrend.com)。

围观 40

大多数电子系统都需要在供能电压和需要供电的电路电压之间进行某种转换。当电池失去电荷时,电压会下降。某些DC-DC转换可确保电池中更多储存的能源用于为电路供电。此外,如果我们使用110 V交流线路,则无法直接为微控制器等半导体供电。由于每个电子系统几乎都使用电压转换器(也称为电源),因此多年来,它们针对不同的用途进行了优化。当然,优化目标通常是解决方案尺寸、转换效率、EMI和成本。

简单的电源:LDO

其中一种简单的电源形式是低压差(LDO)稳压器。LDO是与开关稳压器相对的线性稳压器。线性稳压器在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放置一个可调电阻,这意味着不管输入电压如何变化,哪个负载电流正在通过设备,输出电压都是固定的。图1显示了该简单电压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图1.
图1. 线性稳压器将一种电压转换为另一种电压。

多年来,典型电源转换器都是由一个50 Hz或60 Hz的变压器组成,连接到电网,以一定的绕线比产生不稳定的输出电压,比系统中需要的电源电压高几伏。然后使用线性稳压器将此电压转换为电子产品所需的稳定调节的电压。图2显示了此概念的方框图。

“图2.
图2. 线路变压器后跟线性稳压器。

图2中基本设置的问题在于50 Hz/60 Hz变压器体积相对较大且价格昂贵。此外,线性稳压器还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系统总效率低,并且由于系统功率高,很难消除产生的热量。

开关模式电源助一臂之力

为了避免图2所示的电源的缺点,发明了开关模式电源。它们不依赖于50 Hz或60 Hz交流电压,而是采用直流电压,有时采用整流交流电压,产生更高频率的交流电压以使用更小的变压器,或在非隔离系统中,使用LC滤波器整流电压,以产生直流输出电压。优点是解决方案尺寸小,成本相对较低。产生的交流电压不需要是正弦电压波形。简单的PWM信号波形就能很好地工作,并且可使用PWM发生器和开关轻松生成。

直到2000年,双极性晶体管都是常用的开关。它们性能不错,但是开关转换速度相对较低。功效也不高,开关频率限制为50 kHz或100 kHz。如今,我们使用开关MOSFET代替双极性晶体管,开关转换速度要快得多。反过来,开关损耗也更低,开关频率高达5 MHz。这样高的开关频率支持功率级使用非常小的电感和电容。

开关稳压器带来了很多优势。它们通常提供高功效电压转换,允许升压和降压,并提供相对紧凑且低成本的设计。缺点是设计和优化过程复杂,开关转换和开关频率还会产生EMI。开关模式电源稳压器以及 LTpowerCAD® 和 LTspice® 等电源设计工具的面市极大地简化了这个困难的设计过程。利用这些工具,开关模式电源的电路设计过程可实现半自动化。

电源中的隔离

在设计电源时,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需要电气隔离。使用电气隔离有多个原因。它可以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允许浮动系统操作,防止嘈杂的接地电流在一个电路中通过不同的电子设备传播。常见的两种隔离拓扑是反激转换器和正激转换器。但是,对于较高的功率,使用推挽、半桥和全桥等其他隔离拓扑。

如果不需要电气隔离,则大多数情况下使用非隔离拓扑。隔离拓扑总是需要变压器,而这种设备往往昂贵而笨重,并且满足定制电源所需的确切需求的现成设备通常很难得到。

不需要隔离时的大多数常见拓扑

常见的非隔离开关模式电源拓扑是降压转换器。也称为降压型转换器。它接受正输入电压,并生成低于该输入电压的输出电压。它是三个基本开关模式电源拓扑中的一个,只需要两个开关、一个电感和两个电容。图3显示了此拓扑的基本原理。高端开关从输入端发出脉冲电流,生成一个开关模式电压,在输入电压和地电压之间交替。LC滤波器在开关节点上获取该脉冲电压,生成一个直流输出电压。根据控制高端开关的PWM信号的占空比,生成不同电平的直流输出电压。这种DC-DC降压转换器具有很高的功效,相对容易构建,并且需要的组件很少。

“
图3. 简单降压转换器的概念。

降压转换器在输入端发出脉冲电流,而输出端有来自电感的连续电流。这就是为什么降压转换器在输入端噪声很大,而在输出端噪声不那么大的原因。需要设计低噪声系统时,了解这一点很重要。

除了降压拓扑,第二个基本拓扑是升压拓扑。升压拓扑使用与降压拓扑相同的五个基本功率元件,但经过了重新排列,将电感放在输入端,高端开关放在输出端。升压拓扑用于将一个输入电压升高到高于该输入电压的输出电压。

“
图4. 简单升压转换器的概念。

选择升压转换器时,务必注意,升压转换器在数据手册中始终指定最大额定开关电流,而非最大输出电流。在降压转换器中,最大开关电流直接与最大可实现输出电流相关,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电压比无关。在升压稳压器中,电压比直接影响基于固定最大开关电流的可能最大输出电流。选择合适的升压稳压器IC时,不仅要知道所需的输出电流,而且要知道开发中设计的输入和输出电压。

升压转换器在输入端的噪声很低,因为与输入连接一致的电感可防止电流快速变化。但是,在输出端,这种拓扑的噪声就很大。我们只看到脉冲电流流过外部开关,因此相比降压拓扑,更关注输出纹波。

第三个基本拓扑是反相降压-升压转换器,仅由五个基本元件组成。该转换器获取正输入电压,并将其转换为负输出电压,名称由此而来。除此之外,输入电压还可能高于或低于反相输出电压的绝对值。例如,–12 V输出电压可能从输入端的5 V或24 V中产生。不进行任何特殊电路修改也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图5显示了反相降压-升压转换器的电路概念。

“图5.
图5. 简单反相降压-升压转换器的概念。

在反相降压-升压拓扑中,电感从开关节点接地。转换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有脉冲电流,因此这种拓扑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噪声均较大。在低噪声应用中,这种特性通过添加额外的输入和输出滤波来补偿。

反相降压-升压拓扑的一个有利方面是任何降压开关稳压器IC都可用于这种转换器。只要将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连接到系统接地即可。降压IC电路接地将成为经过调整的负电压。这一特性使得市场上的开关稳压器IC的选择范围很大。

专门的拓扑

除了前面讨论的三种基本非隔离开关模式电源拓扑外,还有很多拓扑可用。但是,它们都需要额外的电源组件。这通常会增加成本,并降低电源转换效率。虽然存在某些例外情况,但在电源路径中添加额外的组件通常会增加损耗。一些常用拓扑包括SEPIC、Zeta、Ćuk和4开关降压-升压。它们都有三种基本拓扑所不具备的功能。下面是每种拓扑的重要功能列表:

  • SEPIC:SEPIC可从高于或低于输出电压的正输入电压产生正输出电压。升压稳压器IC可用于设计SEPIC电源。此拓扑的缺点是需要第二个电感或一个耦合电感以及一个SEPIC电容。

  • Zeta:这Zeta转换器类似于SEPIC,但能够产生正或负输出电压。而且,它没有右半平面零点(RHPZ),由此简化了调节环路。降压转换器IC可用于此类拓扑。

  • Ćuk:Ćuk转换器可将正输入电压转换为负输出电压。它使用两个电感,一个在输入端,一个在输出端,因此输入和输出端的噪声都很低。缺点是没有很多开关模式电源转换IC支持这种拓扑,因为调节环路需要负电压反馈引脚。

  • 4开关降压-升压:这种转换器类型近年来变得非常流行。它从正输入电压提供正输出电压。输入电压可能高于或低于经过调节的输出电压。这种转换器的功率转换效率更高,并且只需要一个电感,因此取代了很多SEPIC设计。

常用隔离拓扑

除了非隔离拓扑外,一些应用需要电气隔离电源转换器。原因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在不同电路相互连接的大型系统中需要有浮动接地,或者在噪声敏感应用中需要防止接地电流环路。常见的隔离转换器拓扑是反激转换器和正激转换器。

反激转换器通常用于高达60 W的功率电平。电路的工作方式是,在导通时间内,电能存储在变压器中。在断开时,该电能释放到转换器的副边,为输出供电。这种转换器容易构建,但需要相对较大的变压器来存储正常操作所需的所有电能。这一方面使得该拓扑仅限于较低的功率电平。图6的顶部显示了反激转换器,底部显示了正激转换器。

“图6.
图6. 反激转换器(顶部)和正激转换器(底部)。

除了反激转换器,正激转换器也很流行。它使用变压器的方式与反激转换器不同。在导通时间内,虽然有电流流过一次绕组,但也有电流流过二次绕组。电能不应存储在变压器线圈中。在每个开关周期后,我们都必须确保线圈的所有磁化释放到零,使得变压器在若干开关周期后不会饱和。利用几项不同的技术就可以从线圈中释放电能。一种常用方式是使用带有小型额外开关和电容的有源钳位。

图7显示了使用 ADP1074 的有源钳位正激设计的LTspice仿真环境原理图。在正激转换器中,输出路径中有一个反激转换器中所没有的额外电感,如图6所示。尽管这个额外的组件具有相关的空间和成本影响,但与反激转换器相比,它有助于产生较低噪声的输出电压。此外,在与反激转换器相同的功率电平下,正激转换器所需的变压器尺寸可能要小得多。

“图7.
图7. 使用ADP1074产生隔离输出电压的有源钳位正激电路,如LTspice中仿真所示。

先进隔离拓扑

除反激和正激拓扑外,还有很多基于不同变压器的电气隔离转换器概念。以下列表对常用转换器进行了一些基本解释:

推挽:推挽拓扑类似于正激转换器拓扑。但是,该拓扑需要两个有源低边开关,而不是一个低边开关。还需要一个带中心抽头的初级变压器。与正激转换器相比,推挽转换器的优点是运行时的噪声通常更低,而且需要的变压器更小。变压器的BH曲线的滞回在两个象限而非一个象限中使用。

半桥/全桥:这两种拓扑通常用于更高功率的设计,从几百瓦开始一直到几千瓦。除了低端开关,它们还需要高端开关,但可通过相对较小的变压器实现很高的电能传输。

ZVS:讨论高功率隔离转换器时,通常会提到这个术语。它代表零电压开关。此类转换器的另一个术语是LLC(电感-电感-电容)转换器。这些架构的目的是实现高效率转换。它们会产生谐振电路,并在开关上的电压或电流接近零时开关电源开关。这样,开关损耗便降至最低。但是,此类设计很难实现,开关频率也不固定,有时会产生EMI问题。

开关电容变换器

除了线性稳压器和开关模式电源,还有第三组电源转换器:开关电容转换器。也称为电荷泵。它们使用开关和电容倍增或逆变电压。一大优点是不需要任何电感。此类转换器通常用于低于5 W的低功率电平。但是,最近取得的重大进展允许功率更大的开关电容转换器。图8显示了采用120 W设计、效率达98.5%的 LTC7820 ,将48 V转换为24 V。

“图8.
图8. LTC7820固定比率高功率电荷泵DC-DC控制器。

数字电源

本文中讨论的所有电源都可作为模拟或数字电源来实现。到底什么是数字电源?电源必须始终通过开关、电感、变压器和电容的模拟功率级。数字方面由两个数字构建模块引入。第一个是数字接口,通过该接口,电子系统可以与电源通信。可以即时设置不同的参数,以针对不同的工作条件优化电源。此外,电源还可与主处理器通信,并引发警告或故障标志。例如,系统可以轻松监控负载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或电池温度过高的情况。

第二个数字构建模块使用数字环路代替模拟调节环路。这样做的效果很好,但对于大多数应用,最好采用对一些参数有一定数字影响的标准模拟反馈环路,例如即时调节误差放大器的增益或动态设置环路补偿参数,以实现稳定但快速的反馈环路。具有纯数字控制环路的设备的一个示例是ADI公司的 ADP1046A 。通过数字影响优化并具有模拟控制环路的数字接口降压稳压器的一个示例是 LTC3883。

EMI考量

电磁干扰(EMI)一直是设计开关模式电源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原因是开关模式电源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关高电流。开关速度越快,系统总效率就越好。更快的开关转换速度可减少部分接通开关的时间。在这个部分接通时间内,会产生大部分开关损耗。图9所示为开关模式电源在开关节点处的波形。以降压稳压器为例。高电压由通过高端开关的电流定义,而低电压通过没有电流流过高端开关来定义。

“图9.
图9. 开关模式电源的开关转换速度和开关频率。

在图9中可以看到,开关模式电源产生的噪声不仅来自于调节后的开关频率,还来自于比频率高得多的开关转换速度。虽然开关频率通常在500 kHz至3 MHz之间运行,但开关转换时间可能有几纳秒长。在1 ns开关转换时间,频谱中对应的频率将为1 GHz。至少这两个频率将被视为电磁辐射骚扰和传导辐射。调节环路的振荡或电源和滤波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带来其它频率。

降低EMI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保护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子系统的功能。例如,系统信号路径中使用的16位ADC不应拾取来自电源的开关噪声。第二个原因是满足世界各国政府为同时保护不同电子系统的可靠功能而制定的某些EMI法规。

EMI有两种形式,辐射EMI和传导EMI。降低辐射EMI的有效方式是优化PCB布局,并采用诸如ADI公司Silent Switcher®这样的技术。当然,把电路放在一个屏蔽的金属盒中也有效。但是,这可能不实用,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成本很高。

滤波

RC滤波器是基本低通滤波器。但是,在电源设计中,每个滤波器都是一个LC滤波器。通常,只要串联添加一些电感就够了,因为它将与开关模式电源的输入或输出电容一起形成一个LC或CLC滤波器。有时只使用电容作为滤波器,但是考虑到电源线或走线上的寄生电感,我们结合电容形成一个LC滤波器。电感L可能是一个带有线圈的电感或是一个铁氧体磁珠。LC滤波器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低通效应,使直流电源可以通过,并在很大程度上衰减较高的频率干扰。LC滤波器有一个双极点,因此可实现40 dB/十倍频程的高频率衰减。该滤波器可实现相对急剧的频降。设计滤波器并非易事;但是,由于电路的寄生组件(如走线电感)会产生效应,因此对滤波器建模也需要对主要寄生效应进行建模。这使得模拟滤波器相当耗时。很多有滤波器设计经验的设计人员知道哪些滤波器好用,可能会迭代地优化某个滤波器以获得新的设计。

在设计所有滤波器时,不仅需要考虑小信号行为,如波特图中滤波器的转换函数,而且需要注意大信号效应。在任何LC滤波器中,电源都会通过电感。如果输出端不再需要该电源,由于突然负载瞬态,存储在电感中的电能需要释放到某个地方。它会对滤波器的电容充电。如果滤波器不是针对这种最坏的情况而设计的,存储的电能就可能会导致电压过冲,可能损坏电路。

最后,滤波器具有一定的阻抗。该阻抗与附加在滤波器上的电源转换器的阻抗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稳定和振荡。ADI公司的LTspice和LTpowerCAD等仿真工具对于回答所有这些问题和设计出色滤波器很有帮助。图10所示为LTpowerCAD设计环境中滤波器设计人员的图形用户界面。使用该工具设计滤波器非常简单。

“图10.
图10. 使用LTpowerCAD设计降压稳压器的输入滤波器。

Silent Switchers

电磁辐射骚扰很难阻挡。需要采用某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特殊屏蔽。这样做的成本很高。很长时间以来,工程师一直在寻找减少开关模式电源产生的电磁辐射骚扰的方式。几年前,Silent Switcher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减少开关模式电源的热回路中的寄生电感,并将热回路分为两个回路,以高度对称的方式设置,电磁辐射骚扰大多相互抵消。今天的许多Silent Switcher设备所提供的电磁辐射骚扰比传统产品低得多。减少电磁辐射骚扰可提高开关转换速度,而不会产生严重的EMI。提高开关转换速度可减少开关损耗,由此提高开关频率。这种创新的一个示例是 LTC3310S,其开关频率为5 MHz,使用低成本的外部组件实现非常紧凑的设计。

“图11.
图11. 实现低电磁辐射骚扰的LTC3310S Silent Switcher设计。

电源管理是必需的,但也会带来乐趣

在本教程中,我们讨论了电源设计的许多方面,包括不同的电源拓扑及其优缺点。这些信息对于电源工程师来说非常基础,但是对于专家和非专业人士而言,在设计过程中使用LTpowerCAD和LTspice等软件工具很有帮助。借助这些工具,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和优化电源转换器。希望本教程有助于您迎接下一次电源设计挑战。

来源:亚德诺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3

非隔离型开关电源一般有三种基本工作方式,降压型、升压型、极性反转型三种,而其他的都是这三种形式转换而来,例如反激式、正激式、推挽式、半桥式、全桥式。

1、降压型电路

如下图为降压型电路。在此电路中,脉宽调制(pwm)电路的输出加到晶体管开关Q1的基极,以控制其导通和截止。

工作过程:①当开关导通时,输人量可以传递到输出端;②开关截止时,则被隔断。这种脉冲状的能量传递经变换和滤波形成平滑的电压输出。pwm电路将它的变化转变成能控制开关导通和截止时间之比的pwm信号,达到稳定的目的。

“非隔离型开关电源的三种工作方式"

2、升压型电路

如图是升压型电路。工作过程:①开关管Q1导通时,扼流圈L1储能。这时 il=uin/lt(t为扼流圈导通时间)。设导通结束时的电流为il,因此,储能为e=0.5i2l。Q1截止后,il将从il开始减少,在L上感应出左低右高的自感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叠加在uin上,二者一起通过vd给电容器c充电并向负载供电,得到比输人电压高的输出电压。②Q1导通期间,电容器MC1单独向负载供电,这时,D1阳极电位低于阴极而处于截止状态,防止了电容反向放电。

“非隔离型开关电源的三种工作方式"

3、极性反转型电路

如下图为极性反转型电路,也叫倒置型电路。当Q1导通时,uin加在l两端,产生电流和储存能量。Q1截止后,l上的电流经二极管D1给电容器MC1充电。由此产生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的输出电压。

“非隔离型开关电源的三种工作方式"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
cathy@eetrend.com)。

围观 22

电源适用的安规标准

“开关电源常用安规要求一览表!"

接触电流要求

“开关电源常用安规要求一览表!"

安全距离的位置及要求

“开关电源常用安规要求一览表!"

“开关电源常用安规要求一览表!"

标准间安全距离要求比较

“开关电源常用安规要求一览表!"

“开关电源常用安规要求一览表!"

结构设计安规一般要求

  • 线材要求:初级侧线材若组装接触到次级元件,则需用双重绝缘线或加绝缘套管;

  • 线材要求:INLET上输入线焊点一般要求用钩焊来焊接才是可靠的;PCB上焊点需要点胶固定或者有倒钩;

  • 线材要求:若线材的一端松脱后会造成初级次级元件接触,则应将线材用扎带固定;

  • 间距要求:初级元件与变压器磁芯/PE地(保持基本绝缘),初级元件与次级元件(保持加强绝缘),次级元件与变压器磁芯(保持基本绝缘);

  • 小功率的开关电源变压器:一般次级采用三重绝缘线后磁芯当成一次侧元件,磁芯与次级元件和变压器次级pin间都应保持加强绝缘;

  • 线性变压器:通常次级与变压器磁芯未保持基本绝缘,此时磁芯一般作为次级元件,初级与磁芯因保持加强绝缘;

  • 变压器骨架(bobbin):一般要求厚度超过0.4mm(IEC60950&60065),1.0mm(IEC61558&60335-2-29)

结构设计安规标准要求

  • 塑胶外壳的热应力消除测试:正常状态下外壳最高温度+10℃.但不得低于70℃---IEC60950/60065

  • 塑胶外壳的球压测试:正常状态下外壳最高温度+40℃.但不得低于70℃ ---IEC61558

  • 支撑初级带电部件的绝缘材料球压测试:至少125℃ ---IEC61558/60950

  • 防火外壳要求:V-1级或通过V-1级燃烧测试---IEC60950

  • 灼热丝试验:650 ℃---IEC61558

  • 钢球撞击试验(桌上型产品)

  • 跌落测试(便携/直插式产品)

耐压测试(IEC60950/61558/60065/60601

  • 初级对次级:3000Vac/3750Vac/4242Vdc/4000Vac

  • 初级对可接触部分:3000Vac/3750Vac/4242Vdc/4000Vac

  • 初级对PE地:1500Vac/1250Vac/2121Vdc/1500Vac

  • 初级对变压器磁芯:1500Vac/1250Vac/2121Vdc/1500Vac

  • 次级对变压器磁芯:1500Vac/1250Vac/2121Vdc/1500Vac

  • 测试时间:1分钟

“开关电源常用安规要求一览表!"

湿度测试

  • 将整个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箱内

  • 保持48小时,28-30℃,90-95%湿度(对一般产品)

  • 保持120小时,38-42 ℃,90-95%湿度(对热带地区使用的产品,如巴西,沙特,新加坡等)

  • 存储时间完成后因立即进行耐压测试和绝缘阻抗测试

安规管控要求说明

  • 安规管控的零件:输入座,保险丝,PCB,X-cap,Y-cap,储能电解电容规格,开关管,整流桥,散热片,风扇,塑胶外壳,绝缘套管,绝缘胶带,压敏电阻,热敏电阻,变压器和电感等磁性元件;

  • 安规管控的零件认证时需提供相应地区的认证证书.若做中国CCC,需提供CQC或CCC证书;做CE/TUV/GS,需提供有欧洲认证的VDE等证书;做UL,则提供UL证书;

  • 安规管控的零件在产品取得安规认证后,若没有经安规报备,不允许变更其规格和厂商。

  • CQC现在也管控变压器和电感的使用材料,CCC认证时也要求提供未含浸变压器样品评估结构。

  • 安规认证时需提供资料:BOM,PCB layout图(丝印层和铜箔层),变压器规格书,电感规格书,风扇规格书,外壳图,散热片图,电路原理图,绝缘材料示意图,标贴,产品规格书,认证申请表,样品(未含浸的变压器样品,空白PCB,测试样品)。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
cathy@eetrend.com)。

围观 380

一、局部放电现象

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简称PD)现象,通常主要指的是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层在足够强的电场作用下局部范围内发生的放电,某个区域的电场强度一旦达到其介质击穿场强时,该区域就会出现放电现象。这种放电以仅造成导体间的绝缘局部短(路桥)接而不形成导电通道为限。每一次局部放电对绝缘介质都会有一些影响,轻微的局部放电对电力设备绝缘的影响较小,绝缘强度的下降较慢;而强烈的局部放电,则会使绝缘强度很快下降。

实际上,局部放电现象不仅仅发生在高压电气设备中,也会发生在开关电源系统中,并且也有相应的安规标准去检验整个开关电源系统的绝缘是否满足局部放电要求。以三相变频器为例,IEC61800-5-1中明确指出,如果一次测高压端与安全二次侧电压(SELV)之间的重复峰值电压超过了750V,并且,在绝缘层厚度上的电压应力超过了1KV/mm,则必须做局部放电测试认证。

局部放电发生时,主要伴随有以下几种能量释放方式:

“图1.局部放电能量释放方式"
图1.局部放电能量释放方式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夜色中高压输电线绝缘子上的电晕局部放电,紫色的弧光,狐媚而又破坏力十足。

“图2.电晕局部放电"
图2.电晕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对绝缘结构的破坏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

1)带电粒子(电子、离子等)冲击绝缘层,破坏其分子结构,如纤维碎裂,因而绝缘受到损伤。

2)由于带电离子的撞击作用,使该绝缘出现局部温度升高,从而易引起绝缘的过热,严重时就会出现碳化。

3)局部放电产生的臭氧及氮的氧化物会侵蚀绝缘,当遇有水分则产生硝酸,对绝缘的侵蚀更为剧烈。

见微知著,局部放电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电气设备绝缘中潜在的薄弱点,在未酿成灾难性的后果前,即有针对性的进行补救、改善或者更换。

根据局部放电能量释放方式的特点,局部放电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七种方法,见图3所示,这几种方法中,以脉冲电流法用得最多,也最为成熟。常用的数字局部放电仪的原理就是脉冲电流法,对应的安规标准有IEC60270,对应的国标有:

  • GB/T 7354-2003局部放电测量(IEC60270:2000 IDT);

  • DL/T 846.4-2016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脉冲电流法局部放电测量仪;

  • DL/T 417-2006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

“图3.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图3.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因为局部放电是比较复杂的物理现象,必须通过多种表征参数才能全面的描绘其状态,同时局部放电对绝缘破坏的机理也很复杂,需要通过不同的参数来评定它对绝缘的损害,目前主要以如下两个参数来判定。

1)视在放电电荷——在绝缘体中发生局部放电时,绝缘体上施加电压的两端出现的脉动电荷称之为视在放电电荷,单位用皮库(pc)表示,通常以稳定出现的最大视在放电电荷作为该试品的放电量。

2)放电重复率——在测量时间内每秒中出现的放电次数的平均值称为放电重复率,单位为次/秒,放电重复率越高,对绝缘的损害越大。

二、开关电源系统中的局部放电

这里先解释一下安全二次侧电压SELV的含义,SELV是safety extra low voltage的缩写,指的是不超过50Vrms的交流电压和不超过120V的直流电压,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由特定电源供电所采用的电压。

SELV通常用于给人机接口,液晶屏,按键等人体可以直接触摸到的设备供电,可以避免操作人员遭受电击,威胁到生命安全,所以,SELV电路与一次侧高压端之间必须是加强绝缘,同时还需要注意,如果一次测高压端与SELV电路之间的重复峰值电压超过了750V,并且,在绝缘层厚度方向上的电压应力超过了1KV/mm,则还必须增加局部放电测试认证。

如图4所示三相变频器中,左下角绿色虚线围起来的部分就是SELV电路,辅助电源SPS左侧的供给MCU的+24V,+5V两路电源与SPS的其余的电压输入输出电气连接点之间,都必须满足加强绝缘要求。

“图4.三相变频器结构框图"
图4.三相变频器结构框图

以三相480V变频器为例,交流输入线电压为480Vrms,则其母线电压平均值为480*1.35=648Vdc,也就是进入辅助电源SPS的工作电压就是648V,这个电压值已经非常接近750V这个阈值,同时,需要注意的是,750V阈值电压是在整机实际运行过程中,实际测试得到的一次侧高压端与SELV电路之间的重复峰值电压,用高压差分探头分别勾取两边的监测点,若此电压超过750V,同时,在绝缘层厚度方向上的电压应力超过了1KV/mm,则局部放电测试认证必做。

假设辅助电源SPS采用了经典的单管反激变换器,如图5所示,SPS从变频器的BUS电容上取电,这里为了简化电路,变压器T1的输出只设计了两路输出电压,分别给IGBT的驱动器和MCU侧供电,从前面的定义可以看出,给MCU供电的+24V_CONTROL就是SELV电路,需要与其他电路之间做加强绝缘处理,也就是变压器T1的pin12-pin14所在的绕组与其余绕组之间必须满足加强绝缘要求,同时,在PCB板上,+24V_CONTROL所在电路与其他电路之间的爬电距离也必须满足加强绝缘要求。

“图5.单管反激变换器简图"
图5.单管反激变换器简图

回到本文的重点,接下来测试一次侧高压端与SELV电路之间的重复峰值电压是否超过750V阈值电压。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在开关电源中,重点是要找到变换器中的“动点”,也就是电压的变化率dv/dt最大的节点,在图5中,一次侧高压端的监测点就可以选为Q1的Drain极,也就是变压器T1的pin 3,安全二次侧SELV的监测点既可以选择变压器T1的pin 12,也可以选择变压器T1的pin 14,最后以正常带载工况下一次侧、二次侧之间检测到最大电压为作为设定局部放电电压UPD的基准。

“图6.重复峰值电压监测示意图"
图6.重复峰值电压监测示意图

图7是一张实测的一次侧高压端与SELV电路之间的重复峰值电压波形图(CH1黄色),可以看到,此电压已经超过了750V的阈值,同时,变压器结构中绕组与绕组之间的麦拉绝缘胶带通常为2层,每层的厚度都小于0.1mm,所以,需要增加局部放电测试认证是板上钉钉了。

“图7.重复峰值电压实测波形图"
图7.重复峰值电压实测波形图

说到这里,估计有的同学就会问了,为什么以前没有做过局部放电这项测试呢?原因主要有两点:

1)以前确实没有对应的安规标准要求强制通过局部放电测试,变频器中增加这项测试也是约四年前的事;

2)电源整机降成本带来的附赠产物,如图8所示,以前传统的给SELV电路供电是采用两级变换器的方式,先通过一级DC-DC变换器将BUS母线降低为48V或者更低,再通过一级隔离DC-DC变换器给SELV电路供电,因为第二级隔离DC-DC变换器之间的压差不可能超过750V阈值,所以,局部放电测试就无需再做,只需要满足对应的加强绝缘要求即可。

但是,现在的电源整机由于降成本的压力,与图5所示一样,将传统的两级变换器改为一级DC-DC变换器,同时给SELV电路和其他的比如驱动电路等供电,赶上新的安规标准的执行,那局部放电测试就和其他安规项目一样,成为必修课了。

“图8.传统SELV两级变换器供电方式"
图8.传统SELV两级变换器供电方式

三、局部放电测试的标准

IEC61800-5-1中对于局部放电测试的标准如图9所示,测试中加载的电压是50HZ或者60的交流电压, UPD的取值就是在图7中实际测得的电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里UPD既可以取有效值,也可以取峰值,举例讲,图7中测得的重复峰值电压为1100V,则在做局部放电测试时,对应的加载测试电压的峰值就是1.875*1100=2062.5V;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图7中的有效值为559.8Vrms,则对应的测试电压也可以按照1.875*559.8Vrms=1049.6Vrms加载。因为测得的重复峰值电压波形并不是标准的正弦波,所以其峰值电压与有效值电压之间并不是1.414倍的关系。

“图9.IEC61800-5-1中局部放电测试电压与时间曲线"
图9.IEC61800-5-1中局部放电测试电压与时间曲线

局部放电测试通过的判定标准是在第二段1.5UPD电压施加期间的视在放电电荷不超过10pC,如果超过10pC即判定为不合格。回到前述的三相变频器中,需要通过局部放电测试的器件之一就是变压器T1了。图10是MPS研发的数字局部放电仪,图11是变压器的局部放电测试场景。

“图10.MPS数字局部放电仪"
图10.MPS数字局部放电仪

“图11.变压器局部放电测试"
图11.变压器局部放电测试

四、预防局部放电的措施

从前面两个章节的陈述中,大家应该发现了,辅助源SPS变压器的设计是通过局部放电测试的关键,所以,这个章节就重点介绍预防变压器局部放电的措施。

1、从源头抓起,从绝缘材料的生产过程开始管控,防止其生产过程中混入导电性沉积物、金属碎屑、浮泡和湿气等,造成后续使用这些绝缘材料的产品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图12.麦拉绝缘胶带和骨架"
图12.麦拉绝缘胶带和骨架

2、以变压器设计中用到的麦拉绝缘胶带和骨架为例,如图12所示,可以使用较高CTI(相对起痕指数)等级的绝缘材料,可以有效的满足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要求和降低发生局部放电的几率。绝缘材料的CTI等级分类如图13所示,CTI>600是目前最好的绝缘材料。

“图13.绝缘材料CTI等级分类"
图13.绝缘材料CTI等级分类

3、增加气隙长度和爬电距离,以降低电场强度。以图7中测得的UPD电压有效值559Vrms去查询对应的加强绝缘爬电距离要求,如图14所示,在污染等级为Ⅱ类,采用600>CTI≥400的绝缘材料的条件下,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要求为4.5mm,则满足加强绝缘要求的爬电距离至少为基本绝缘爬电距离要求的2倍,也就是要大于9mm。

“图14.爬电距离查询表"
图14.爬电距离查询表

对变压器设计而言,也就是SELV电路所在绕组与其余绕组之间的挡墙宽度至少要超过9mm,如图15所示变压器内部绕组结构图,骨架左右两侧的挡墙宽度至少要大于4.5mm,则上下两个相邻的绕组的挡墙宽度加起来就大于了9mm,满足加强绝缘爬电距离要求。这也意味着,如果要满足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要求,则势必需要增大骨架的尺寸,也就是所用磁芯的尺寸也要变大,否则骨架很可能绕不下全部的线包。

“图15.变压器内部绕组结构图"
图15.变压器内部绕组结构图

4、增加绝缘层的厚度。局部放电是因为物体内部局部范围内的电场强度超过绝缘介质的强度而发生的物理现象,电场强度反比于相互之间的距离,单位为V/m(伏特/米),所以,增加绝缘层的厚度,可以有效的降低加载在绝缘层上的电场强度,从而降低发生局部放电的几率。另外,绝缘层厚度的增加,也增加了对绝缘材料中的空洞等缺陷的容错程度,降低了对绝缘材料的要求。

以图15所示变压器设计为例,增加SELV绕组与相邻的两个绕组gate driver supply、AUX之间的麦拉绝缘胶带的厚度,对于保障变压器的设计通过局部放电测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图16就是加不同层数的麦拉胶带的局部放电对比结果,3款变压器样品中,1#在SELV绕组的前后各自加了4层麦拉胶带,2#在SELV绕组的前后各自加了5层麦拉胶带,3#样在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屏蔽层绕组,其他条件3款变压器都保持一样。

可以看到,仅有2# 5层麦拉胶带的变压器样品通过了局部放电测试。

“图16.麦拉胶带层数对局部放电结果的影响"
图16.麦拉胶带层数对局部放电结果的影响

细心的同学估计注意到了,图15的变压器绕组结构没有采用三明治绕法,当然,这种绕法结构确实会导致变压器的漏感变大。工程应用中,两相其害取其轻,漏感只能通过外部电路的配合来降低其影响。

另外,SELV绕组的出线,除了需要用铁氟龙套管穿管外,建议最好不要与一次侧高压绕组的出线端交叉。

5、将变压器全面灌封、含浸处理,在真空条件下,将变压器从下到上,用凡立水等绝缘材料逐步灌封。凡立水浸入变压器内部,可以弥补骨架、麦拉绝缘胶带上面的空洞、气泡等缺陷,同时,含浸处理可以有效的改善变压器的污染等级。

6、在PCB板上涂刷绝缘涂层,同理,可以改善污染等级,降低满足加强绝缘的爬电距离要求。

五、小结

局部放电测试在开关电源中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话题,本篇文章从三相变频器的SELV电路的加强绝缘说起,简要介绍了局部放电的标准和预防措施,重点介绍了辅助电源SPS的变压器设计如何满足加强绝缘和通过局部放电测试。当然,在图4的框图中,DSP与MCU之间的数字隔离芯片也是需要通过加强绝缘和局部放电测试认证的。

希望本篇文章所介绍的小知识能对各位同学的日常工作有所帮助。

来源: 英飞凌工业半导体(作者:伍堂顺 施三保)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8

页面

订阅 RSS - 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