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嵌入式MCU开发中的三个常见误区


作者:胡恩伟
嵌入式MCU与MPU的区分
MCU是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元)的缩写,它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端口(I/O)、定时器(Timer)、串行通信接口(UART、SPI、I2C等)和其他外围设备控制器的单个芯片。MCU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控制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
由于其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MCU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系统、工业自动化等。MCU的选择通常基于应用的需求,如处理性能、功耗、外设接口等因素。
作者:胡恩伟
嵌入式MCU与MPU的区分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MCU诞生以来,芯片的破解技术与防止芯片被破解方案就在不断在上演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山更比一山高的追逐。
本文将单片机在安全保护方面的发展历程与大家分享。并在文章的最后,总结了现阶段安全级别最高的智能卡芯片的优点及其缺点。
作者:武者
本文从对比两颗分立MCU与单芯片双核MCU开始(以LPC4350为例),展开介绍了非对称双核MCU的基础知识与重要特点。接下来,重点介绍了核间通信的概念与几种实现方式,尤其是基于消息池的控制/状态通信。然后,对内核互斥、初始化流程等一些重要的细节展开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双核任务分工的两种应用模型,并分别举例。
背景与基本概念
在很多MCU中,都有上拉和下拉的概念,从8051到AVR再到ARM,都有!
上拉:
简单理解起来,上拉就是通过一个电阻接到高电平,在MCU中主要是为了提高芯片的驱动能力,如8051的P0口,在8051的PDF中,我们可以看到:
-超低功耗EFM32™微控制器为能耗敏感型无线设备设计提供安全、功能丰富的处理能力-
当为你的下一个设计方案选择正确的核心处理器件时,你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本文将对MPU和MCU做些对比分析,并以此对器件的选择给出一些指导性建议和意见。
前段时间由于应用需要对产品授权进行限制,所以研究了一下有关STM32 MCU的唯一ID的资料,并最终利用它实现了我们的目标。
1、基本描述
在STM32的全系列MCU中均有一个96位的唯一设备标识符。在ST的相关资料中,对其功能的描述有3各方面: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总需水量将达到900亿立方米,而缺水量也将达到150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鼓励节水、节能设备的研发。卫生间节水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在节水技术初级阶段,普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实现节水控。
单芯片双核MCU支持蓝牙5、Thread和Zigbee,同时提升消费和工业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
TI新型可靠、抗干扰电容式感应MCU将触摸控制技术引入成本敏感型工业应用
采用CapTIvate™技术的MSP430™微控制器为暴露于电磁干扰、油、水和油脂的应用提供价值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