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为智能硬件开发者、创客提供有关基于英特尔嵌入式处理器的应用技术介绍和合作伙伴方案介绍

使用 CW32 实现电池备份(VBAT)功能

本文档介绍了如何基于 CW32 系列 MCU,通过增加简单的外部电路配合软件实现 VBAT 功能,在系统电源掉 电后仍能保持 RTC 时钟正常计时,以及如何降低系统功耗,从而延长后备电池的使用寿命。

基于CW32的PID温度控制

PID温控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对温度变量的精确控制。PID算法根据当前的温度误差以及误差的变化率,计算一个控制信号,用于调节加热器的输出。

关闭SPI会导致WRPERR错误的问题分析

在STM32的应用中,SPI算是用的比较多的外设了,也是单片机最常见外设之一。客户说它执行了关闭SPI的代码,竟然会导致Flash中的WRPERR标志置位,致使应用碰到一些问题。这就奇怪了,SPI和内部Flash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MindSDK应用基础——SPI模块样例

MindSDK为MM32主流的微控制器,实现了一系列SPI驱动的样例工程。本文通过讲解 SPI 模块的样例工程,介绍 SPI 模块的功能和用法。

保护MCU固件知识产权:NXP基于智能卡的低成本安全生产方案

万物互联的概念逐渐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如何安全地让设备接入网络也成为了一个挑战。同时,设备的功能也愈发复杂,越来越多的设备具备了“边缘计算”的算力和能力,MCU上承载的算法(例如AI/电机/传感器融合等)也越来越多,保护运行于MCU上固件的知识产权也愈发重要。

基于GD32F303的高频DC/DC变换器解决方案

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加,OBC需要设计更高的功率。与OBC的功率容量越来越大相反的是,由于车内空间和冷却能力有限,因此功率密度和效率等规格也越来越高。

深度专访 | 以高品质MCU解读兆易创新的“软”实力

微控制器(MCU)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各种家电设备、消费电子、工业和车载电子几乎都离不开MCU芯片。但工业级MCU与消费级MCU最大的区别是品质要求不同:前者对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要求更高,需要更强的抗静电能力、更优的抗浪涌电压与浪涌电流能力、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这也被兆易创新产品市场总监金光一视作“高品质MCU”所必须具备的“硬指标”。

如何降低微控制器系统中的噪声影响(3)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研究了噪声以及它如何干扰基于微控制器的系统的操作。本篇作为系列内容的最后一篇,我们将看看一些可以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影响的“规则”。

【CW32学习笔记】单片机启动&库函数构成

单片机内部基本由内核、总线、外设组成,这三部分作为数字电路,都需要开发者提供时钟信号才能正常工作。所谓时钟信号,就是周期脉冲信号,由电路分析可知RC振荡电路可以产生稳定的脉冲,故单片机的时钟信号可以由RC振荡器提供。

【CVM01系列】| MCU硬件设计指南:用于CAN通信的FlexCAN硬件模块

ISO-11898-2中规定了CAN的物理层特性。该标准规定使用由阻抗为120Ω(标称)的平行线组成的电缆。实际应用场景电磁环境复杂,所以考虑传输抗干扰能力一般使用屏蔽双绞线,尽管ISO-11898-2也允许使用非屏蔽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