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为智能硬件开发者、创客提供有关基于英特尔嵌入式处理器的应用技术介绍和合作伙伴方案介绍

总结硬件仿真与烧写程序结果不一样的原因

一、配置问题:

实际烧片时单片机的配置字与仿真的时候是不是一样?烧写时是否配置正确?

二、资源问题:

单片机的ROM、RAM大小与仿真器的ROM、RAM大小是不一样的!

三、驱动能力问题:

保护 MCU、传感器接口远离电机负载和状况快速变化的危险

机器中使用的电机大小不一,有的比手指还小,有的比卡车还大。 无论是在仪表上定位指示器,还是驱动机车,对于需要能够相当快地切换高电压和电流的控制电路来说,这些电感负载会对其造成严重破坏。

简析DSP和MCU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SPI、I2C、UART、I2S、GPIO、SDIO、CAN,你能分清吗?

总线,总要陷进里面。这世界上的信号都一样,但是总线却成千上万,让人头疼。

MCU功能严重异常的几个常见原因

我们在从事MCU应用开发过程中,难免会碰到MCU芯片异常的问题,其中有些异常比较严重。比如异常复位,表现为复位脚有电平跳变或者干脆处于复位电平;在做代码调试跟踪时,发现代码根本就进不到用户main()程序;或者时不时就感觉芯片死掉了,功能完全不可控等。

出现类似严重异常情况的原因我大致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单片机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

单片机控制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灵敏度越高越容易把干扰引入系统中, 因此抗干扰技术己成为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的环节。本文分析了单片机控制系统干扰的主要来源,介绍了印制电路板中地线和电源线的布线方法,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阐述了抗干扰设计。这些抗干扰方法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一些单片机控制系统在现场成功运行。

引言

上电复位电路的使用策略,你清楚吗?

许多IC 都包含上电复位(POR)电路,其作用是保证在施加电源后,模拟和数字模块初始化至已知状态。基本POR功能会产生一个内部复位脉冲以避免"竞争"现象,并使器件保持静态,直至电源电压达到一个能保证正常工作的阈值。注意,此阈值电压不同于数据手册中给出的最小电源电压。一旦电源电压达到阈值电压,POR电路就会释放内部复位信号,状态机开始初始化器件。

单片机开发中的应掌握的几个基本技巧

在单片机应用开发中,代码的使用效率问题、单片机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等问题仍困扰着。现归纳出单片机开发中应掌握的几个基本技巧。

1、如何减少程序中的bug:

分析与解决单片机复位

外部复位(External Reset) 

单片机的译码方式

单片机的片选方法有线选法和译码器。线选法就是用其中剩余一条地址线做为单片机选择其它芯片的片选信号线,连接简单,但当单片机外围芯片较多时,由于单片机剩余地址线数量有限,有可能不够用。这时可以使用译码方式,对单片机剩余的高位地址线进行译码,用译码器的输出线做为单片机芯片的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