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华科技

随着智能化和安全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汽车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对车身外部传感器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门把手传感器因其独特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

1737339384842339.png

根据《汽车功能安全要求》和行业规范,无钥匙进入系统(PEPS)对车门传感器提出了高精度和高响应速度的要求,以确保车辆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上的双重保障。为此,电容式门把手传感器凭借其高灵敏度、不用开孔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实现门把手智能化的核心技术方案。

01、应用场景

  • 解锁:身上带着车钥匙或者手机,当人靠近车辆时,不解锁;但手靠近或者触摸门把手,车辆解锁。

  • 上锁:下车后,车门已关且车钥匙在车外,手靠近或者触摸门把手,车辆上锁。

  • 隐藏式门把手防夹:隐藏式门把手有自动收缩功能。当人手伸在门把手内侧,门把手不能自动收缩,防止夹手。门把手传感器可以起到检测人手是否在门把手内侧的功能。

02、基本原理

配备电容式感应功能的门把手通常在内部嵌入一个专用的门把手传感器,该传感器通常包含一块设计精密的PCB板。PCB板上通过铜皮布线形成特定形状的电容感应器(sensor),用于检测用户触摸状态。

1737339429325231.jpg

当用户的手接触或靠近门把手时,人体与感应区域之间形成耦合电容,改变了感应sensor与参考地之间的电容值Cs。传感器芯片通过实时检测电容变化量ΔC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触摸或接近操作。

03、挑战-优势问答

挑战一

随着客户对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门把手传感器的响应时间要求也日益严格,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保持极低的功耗。

曦华电容式门把手方案所用芯片在响应时间与功耗方面做到了极致优化,集成硬件检测模块,不仅能够在100ms以内实现快速响应,同时确保方案的静态功耗控制在100uA以内,满足高效能与低功耗并存的需求。

挑战二

门把手传感器作为车身外传感器,对防水性能有着极高要求,以适应雨雪、洗车等场景。随着电开门技术的普及,防水性能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将误触的概率降至极低。

得益于曦华车规级触控芯片的超高信噪比特性、自互容一体的采样方式,结合曦华自主研发的防水算法,曦华门把手传感器方案能够在高压水枪冲击下仍然保持不误触,并确保在水流环境下依然能够准确响应触控需求,提供卓越的防水性能。

挑战三

门把手传感器需具备卓越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特别是在BCI(人体电容干扰)测试中要求达到高标准。在BCI测试中要求不发生误触的基础上,部分客户还提出了动态BCI测试的要求。

为此,我们对电磁干扰做了硬件优化,包括频率检测、调频采样等模块,结合相关算法,能并满足BCI严苛的测试(动态&静态)要求。

3.png

04、具体方案

门把手传感器根据通信方式和是否集成数字钥匙模块会采用不同的架构。针对不同架构的门把手传感器,曦华科技都可以提供高性价比的对应芯片。同时,曦华科技还会提供完整的门把手传感器硬件设计参考、完整的防水触摸软件算法,有效缩短客户项目开发周期。

4.png

针对采用载波通信的门把手传感器,推荐使用CVM0126PVFM芯片,只需要外挂一个低电流高性价比的LDO就可以完成方案设计。

5.png

针对需要LIN通信的传感器,推荐使用CVM015x系列芯片。CVM015系列芯片集成了LIN收发器和高压LDO,单芯片支持门把手传感器的方案,且Flash≥128KB,可以完美支持控制器进行OTA升级,且支持备份回滚。

6.png

针对带数字钥匙模块的门把手控制器,可以使用CVM012系列芯片,Flash高达256KB,支持OTA升级,支持CAN通信,可以将控制器直接挂载在车身主节点。

05、产品特性

  • MCU子系统

    · ARM® Cortex®-M0+,32位CPU,80MHz主频

    · 256KB Flash· 16KB SRAM

  • 模拟模块

    · 12-bit 2Msps SAR ADC

    · 集成温度传感器

  • 高性能电容式传感

    · 30通道自电容/15Tx*15Rx互电容

    · 高达 4nF 的负载电容

    · 电容检测精度高达1fF

    · 支持主动屏蔽、通道并联、硬件检测、噪声检测、跳频

  • 低功耗:<35μA @触摸唤醒

  • 功能安全:ASIL-B等级

  • 供电电压:2.7V-5.5V

  • 通信模块

    · CAN-FD· LIN/UART/SPI

    · I2C

    · ISELED

  • 封装:QFN-32/LQFP-48

来源:深圳曦华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9

01、背景介绍

据乘联分会数据发布,2024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66.4%。随着智能化、安全技术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正在快速渗透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在这一趋势及背景下,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对于确保自动驾驶的安全至关重要,其中离手检测功能尤为关键。这项功能能够实时监测驾驶员是否在控制方向盘,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UN/ECE R#79法规要求,所有配备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S)的车辆都必须具备检测驾驶员是否握住方向盘的能力。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也强调,企业在生产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产品时,必须采用脱手检测等技术措施,以确保驾驶员持续执行相应的动态驾驶任务。

电容式离手检测技术因其能够直接检测驾驶员手是否触摸方向盘,以其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正逐渐成为实现离手检测的首选技术方案。

02、基本原理

配备电容式离手检测功能的方向盘内侧包裹有一层导电的感应垫。离手检测控制器的核心任务是检测感应垫与参考地之间的电容Cs。当驾驶员的手接触方向盘时,会改变感应垫的电荷分布,从而改变相应被检测电容的大小。控制器通过检测变化的电容值来判断驾驶员是否握住方向盘。

1.jpg

03、架构分类

方向盘离手检测方案主要有两种架构,依据感应垫的类型进行区分。第一种是分层垫架构。感应垫从内到外分为三层:加热层、屏蔽层和感应层。加热层用于方向盘加热;屏蔽层用于隔离加热层和感应层,防止加热层的电场对感应层产生干扰;感应层则用于离手检测,并可按区域划分,以判断手握方向盘的具体位置。

2.png

第二种是加热丝复用架构。带有方向盘加热功能的方向盘已经包裹了一层导电的加热垫,这层加热垫也可以兼作感应垫。当进行加热时,控制电路将加热丝连接到加热电路;进行离手检测时,控制电路则将加热丝连接到电容检测电路。通常加热时间占80-90%,而电容检测只需10-20%的时间,从而使一层垫子能够同时实现方向盘加热与离手检测功能。

3.jpg

04、方案挑战&产品优势

挑战一:感应垫的负载电容较大,许多方向盘的负载电容已达到nF级别,要求电容检测芯片具备较大的驱动能力。

CVM012系列芯片的电容检测范围最高可达4nF,是目前全球拥有最大负载电容检测范围的车规级触控MCU,且在大电容负载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检测信噪比,完美解决了离手检测大负载电容的问题。

挑战二:温度对电容检测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带加热功能的方向盘。一方面,温度变化会引起感应电容的变化;另一方面,检测芯片自身的温度变化也会影响检测精度。前者需要通过算法和控制电路解决,后者则要求芯片的电容检测技术具有低温漂特性。

CVM012系列芯片在电容检测端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架构,具备卓越的温漂特性,能够在-40℃至105℃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电容检测精度。

挑战三:由于感应垫的信号接收面积较大,车内电磁环境复杂,需要满足严格的EMC测试要求,且在电磁干扰的情况也能保持稳定工作。

CVM012系列芯片在EMC侧完成了系列优化,基于CVM012系列芯片的系统方案已通过了严苛的电磁兼容性测试。

挑战四:离手检测直接关系到驾驶安全,因此控制器和芯片必须达到功能安全B等级。

CVM012系列芯片是国内唯一一款通过ASIL-B功能安全认证的车规级电容触控MCU芯片。

挑战五:方向盘内部空间有限,且未来可能会同时集成触摸按键、方向盘加热功能,这就对芯片集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VM012系列芯片集成了高性能车规MCU和电容检测模块,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离手检测单芯片解决方案的产品。

05、规格参数

1732777171348031.png

来源:深圳曦华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41

曦华科技CVM012x 系列车载触控MCU产品严格践行ISO26262:2018 标准要求,经国际公认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 独立审核,正式获颁功能安全ASIL-B 产品认证证书,助力曦华科技在国内、国际市场开拓。颁证仪式于SGS及中汽研联合举办的汽车电子芯片认证及功能安全技术开发研讨会同步开展,数十家上下游伙伴、媒体、友商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1730364248304400.jpg

CVM012x 系列产品作为全球首颗超越nF级负载电容限制且通过ISO 26262 功能安全认证的车规级触控MCU,是曦华科技在获得ISO 26262:2018 ASILD 汽车功能安全流程认证、CVM014x系列功能安全ASILB产品认证后又一款通过功能安全认证的创新产品。进一步彰显了曦华科技在功能安全领域的深厚积累。ISO 26262是全球公认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 因此也被行业普遍认为是芯片可以量产上车的必要条件。

CVM012x 系列产品不仅满足ISO26262功能安全要求,还通过了AEC-Q100 的严格测试。AEC-Q100是业界对于车规级产品工作温度和可靠性方面的严苛认证标准,可确保芯片在极端环境中稳定运行。此前,该系列产品也被国家工信部授予“科学技术成果认证”,意味着产品在安全性能、前瞻创新层面进一步对标世界一流OEM和Tier1的功能安全开发要求。目前,该产品已量产出货。

CVM012x 系列产品全自主研发,在国产供应链加持下,曦华科技将为客户稳健供货提供强有力保障。未来,曦华科技将继续秉承“用芯服务智能社会”使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出更多安全可靠的高品质、高性能车规类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为推动汽车电子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1730364289909953.png

SGS  简介

SGS是国际公认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是质量和诚信的基准。SGS全球汽车安全技术中心能为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主要业务涵盖车辆车规级芯片、半导体的功能安全、ASPICE、SOTIF、信息安全等,并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审核认证等服务。全球技术中心负责人Martin Schmidt是ISO 26262的发起者和起草人之一,目前SGS的汽车功能安全专家超过80人,已经为全球客户颁发ISO 26262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认证证书超800张。

来源: 深圳曦华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7

车规级电容触控型MCU

曦华科技车规级电容触控型CVM012x系列MCU正式上市(简称TMCU)。作为国产首颗可以实现HoD应用的真车规级单芯片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继承了已经批量量产的曦华CVM01平台,集成了ARM Cortex-M0+内核、大容量的Flash存储器、SRAM存储器和丰富的外设资源。同时,CVM012x系列车规MCU集成了高性能电容检测IP,采用曦华独创的专利电容检测技术,具备极高的电容检测精度,自互一体电容检测技术,最高支持4nF负载电容、30ch自容通道以及15 x 15ch互容通道支持Active Shielding技术以更好的支持触摸防水性能。CVM012x系列支持多封装和多Flash配置,具有丰富的产品矩阵以满足客户的产品实际需求。产品满足可靠性AEC-Q100 Grade 2,可支持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标准的车规应用

1718267357638590.png

CVM012x系列产品开发板

突出的产品性能

产品性能:

  • 高达80MHz的CPU工作主频

  • 最高224KB的程序闪存(PFlash)

  • 32KB的数据闪存(DFlash)

  • 最高16KB的数据存储器(SRAM)

  • 30 ch的自电容,15*15 ch的互电容

  • 最高支持4nF负载电容检测

  • 支持Active Shielding功能

  • 支持CAN-FD(CAN 2.0)、SPI、LIN(UART)、I2C、ADC、PWM、MFT等特色应用;I2C支持高达1Mbit/s的通信速率

技术支持:

  • 自主CVA CapSensor算法

  • 软件适配灵活可靠

  • 支持隔空手势/滑条/滚轮/长按/短按等操作模式

  • 完整的开发套件:文档、SDK和开发工具

  • 一站式服务:支持从方案导入,原理图设计,软件支持,可靠性测试,量产的全链条完整方案服务

1718267354157839.png

车规级电容触控型MCU CVM012x系列产品系统框图

成熟的应用方案

当前座舱域控制器、中控娱乐、方向盘HoD、尾门脚踢感应器等交互方式中的触控按键、手势识别呈现出生物识别的智能化趋势,市场潜力巨大。CVM012x系列车规级电容触控型MCU提供LQFP48和QFN32两种封装,共8余款型号产品可供选择,更加满足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多种应用需求。

1718267351964177.png

智能表面应用方案概览

来源:深圳曦华科技

围观 43

车规级电容触控型MCU

曦华科技车规级电容触控型CVM012x系列MCU正式上市。作为国产首颗可以实现HoD应用的真车规级单芯片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继承了已经批量量产的曦华CVM01平台,集成了ARM Cortex-M0+内核、大容量的Flash存储器、SRAM存储器和丰富的外设资源。同时,CVM012x系列车规MCU集成了高性能电容检测IP,采用曦华独创的专利电容检测技术,具备极高的电容检测精度,自互一体电容检测技术,最高支持2nF负载电容、30ch自容通道以及15 x 15ch互容通道,支持Active Shielding技术以更好的支持触摸防水性能。CVM012x系列支持多封装和多Flash配置,具有丰富的产品矩阵以满足客户的产品实际需求。产品满足可靠性AEC-Q100 Grade 2,可支持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标准的车规应用。

1.png

CVM012x系列产品开发板

突出的产品性能

产品性能:

  • 高达80MHz的CPU工作主频

  • 最高224KB的程序闪存(PFlash)

  • 32KB的数据闪存(DFlash)

  • 最高16KB的数据存储器(SRAM)

  • 30 ch的自电容,15*15 ch的互电容

  • 最高支持2nF负载电容检测

  • 支持Active Shielding功能

  • 支持CAN-FD(CAN 2.0)、SPI、LIN(UART)、I2C、ADC、PWM、MFT等特色应用;I2C支持高达1Mbit/s的通信速率

技术支持:

  • 自主CVA CapSensor算法

  • 软件适配灵活可靠

  • 支持隔空手势/滑条/滚轮/长按/短按等操作模式

  • 完整的开发套件:文档、SDK和开发工具

  • 一站式服务:支持从方案导入,原理图设计,软件支持,可靠性测试,量产的全链条完整方案服务

2.png

车规级电容触控型MCU CVM012x系列产品系统框图

成熟的应用方案

当前座舱域控制器、中控娱乐、方向盘HoD、尾门脚踢感应器等交互方式中的触控按键、手势识别呈现出生物识别的智能化趋势,市场潜力巨大。CVM012x系列车规级电容触控型MCU提供LQFP48和QFN32两种封装,共8余款型号产品可供选择,更加满足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多种应用需求。

3.png

智能表面应用方案概览

来源:深圳曦华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2

近日,曦华科技与Vector共同宣布,支持曦华蓝鲸CVM014x系列车规级MCU的Vector经典AUTOSAR评估软件包(MICROSAR Classic evaluation bundle)正式发布。该评估软件包基于蓝鲸MCU平台集成了BSW-MCAL的功能模块以及Microsar OS,并经过了严格的产品量级的测试验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AUTOSAR开发源码和工具,降低客户在前期评估阶段AUTOSAR相关的支出成本。这一合作成果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加高效、安全的软件开发与整车集成应用,为双方共同推广汽车电子芯片软件支持和打造汽车电子软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Vector 的经典AUTOSAR 评估软件包(MICROSAR Classicevaluation bundle)主要包含基于经典AUTOSAR标准的BSW基础软件包,RTE,OS,MCAL integration package等。基于这一评估软件包,用户可以很容易的测试评估和使用AUTOSAR 基础软件功能体验整体AUTOSAR开发流程以及尝试Vector经典的 DaVinci 配置工具。

1.png

蓝鲸CVM014x Mcal 基于AutoSAR Classic Platform 4.2.2开发,完整支持微控制器驱动(Microcontroller Drivers), 存储器驱动(Memory Drivers),通信驱动(Communication Drviers),I/O驱动(I/O Drivers),并且提供部分常用CDD模块。

2.png

蓝鲸CVM014x系列车规级MCU芯片专为汽车电子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功能强大的特点,目前已获得德国莱茵颁发的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流程认证,以及国创中心颁发的ISO26262 ASIL-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公司全系产品均通过AEC-Q100车规可靠性测试标准,并内嵌信息安全模块及加密引擎。

3.png

CVM014x系列采用先进车规工艺制程,基于ARM Cortex-M4F内核,外设资源及内存配置丰富,提供完整的集成开发环境工具链以及AUTOSAR MCAL开发支持,特别适用于汽车电子通用类控制,例如矩阵式前大灯,车身BCM,T-Box,智能座舱以及电机类应用等。

曦华科技十分重视汽车软件开发及数字科技的技术积累,已加入AUTOSAR联盟成为Development Partner会员。曦华科技与Vector双方都非常看重AUTOSAR生态系统,凭借双方各自所在领域多年的经验及技术积累,形成在芯片+软件的技术适配合作,加快汽车软件的开发和集成速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汽车MCU产品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的技术支持,构建更强大的汽车生态。

来源:深圳曦华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42

近日,曦华科技与嵌入式系统编程调试与生产工具和服务厂商SEGGER共同宣布,SEGGER J-Link调试探头以及Flasher在线烧录器产品已全面支持曦华科技蓝鲸CVM011x及CVM014x系列车规MCU。

1.jpg

曦华科技作为国产高端MCU领域代表厂商,以通用性32位车规MCU为切入点,于2022年正式量产首款自研高性能车规级MCU——蓝鲸CVM014x系列,通过了ISO26262 ASIL-B产品认证,并且支持信息安全加密;在2023年Q1季度正式推出基于ARM Cortex M0+内核的车规级MCU新品CVM011x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先后荣获国产汽车芯片联盟“最具创新性汽车芯片奖”、第十八届“中国芯”芯火新锐产品奖等荣誉。

曦华科技CTO白颂荣表示:“J-Link调试速度快、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兼容性,可以让我们的客户更高效、更快捷的操作使用,大大提升了开发效率。非常期望能与SEGGER达成长期合作,这将有利于我们不断完善嵌入式软件开发调试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SEGGER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国威(Lionheart)表示:“我们很高兴与曦华科技(CVA Innovation)合作。通过J-Link Prime, SEGGER确保全系列J-Link仿真调试器和Flasher烧写器为曦华科技所有CVM01系列MCU的调试和flash编程提供最佳性能。我们期待着在未来几年扩大与曦华科技的合作关系。”

来源:深圳曦华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6

近日,曦华科技与ETAS共同宣布,ETAS RTA-BSW平台成功适配曦华蓝鲸CVM014x系列车规级MCU芯片,这一合作成果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加高效、安全的软件开发与整车集成应用,为双方共同推广汽车电子芯片软件支持和打造汽车电子软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jpg

蓝鲸CVM014x Mcal基于AutoSAR Classic Platform 4.2.2开发,完整支持微控制器驱动(Microcontroller Drivers), 存储器驱动(Memory Drivers),通信驱动(Communication Drviers),I/O驱动(I/O Drivers),并且提供部分常用CDD模块。

 蓝鲸CVM014x系列车规级MCU芯片专为汽车电子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功能强大的特点,目前已获得德国莱茵颁发的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流程认证,以及国创中心颁发的ISO26262 ASIL-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公司全系产品均通过AEC-Q100车规可靠性测试标准,并内嵌信息安全模块及加密引擎。

ETAS RTA-BSW框图

2.png

ETAS RTA-BSW介绍

ETAS RTA-CAR是用于车规嵌入式ECU的经典AUTOSAR软件,RTA-CAR目前支持AUTOSAR4.2.2和AUTOSAR R21-11标准, 包含完整的操作系统(OS),基础软件(BSW),运行时环境(RTE)结合配置工具ISOLAR-AB,可以为客户实现完整的AUTOSAR解决方案。ETAS的RTA-CAR以20多年的开发经验为基础并符合ISO 26262标准,可用于安全要求较高(ASIL-D)的应用。 

曦华科技与ETAS都十分重视双方的合作,凭借双方各自所在领域多年的经验及技术积累,形成在芯片+软件的技术适配合作,加快汽车软件的开发和集成速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汽车MCU产品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的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双方在商务上的合作,为整车制造商和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提供完整先进的解决方案,助力本土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强大的汽车生态。

来源:ETAS易特驰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6

近日,东软睿驰与曦华科技共同宣布,东软睿驰软件开发平台NeuSAR成功适配曦华蓝鲸CVM014x系列车规级MCU芯片,这一合作成果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加高效、安全的软件开发与整车集成应用,为双方共同推广汽车电子芯片软件支持和打造汽车电子软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蓝鲸CVM014x Mcal 基于AutoSAR Classic Platform 4.2.2开发,完整支持微控制器驱动(Microcontroller Drivers), 存储器驱动(Memory Drivers),通信驱动(Communication Drviers),I/O驱动(I/O Drivers),并且提供部分常用CDD模块。

1.jpg

蓝鲸CVM014x Mcal 框架图

蓝鲸CVM014x系列车规级MCU芯片专为汽车电子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功能强大的特点,目前已获得德国莱茵颁发的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流程认证,以及国创中心颁发的ISO26262 ASIL-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公司全系产品均通过AEC-Q100车规可靠性测试标准,并内嵌信息安全模块及加密引擎。

CVM014x系列采用先进车规工艺制程,基于ARM Cortex-M4F内核,外设资源及内存配置丰富,提供完整的集成开发环境工具链以及AUTOSAR MCAL开发支持,特别适用于汽车电子通用类控制,例如矩阵式前大灯,车身BCM,T-Box,智能座舱以及电机类应用等。

NeuSAR作为东软睿驰打造的面向下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开发平台,是openVOC(Vehicle On Chip)软件架构的关键基础组件,其兼容最新版AUTOSAR标准,率先实现国内“AUTOSAR AP+CP+中间件”全栈软件平台产品量产落地,支持传统的ECU开发,同时又对基于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下的域控制器开发提供丰富的基础软件、跨域中间件、应用框架及工具链。目前,NeuSAR广泛应用在新一代架构下的智能辅助驾驶、整车场景化智能、底盘动力、车身控制等系统,为下一代智能汽车实现更多个性化、智能化的应用提供底层软件支撑。

2.jpg

曦华科技十分重视汽车软件开发及数字科技的技术积累,近日已加入AUTOSAR联盟成为Development Partner会员。东软睿驰与曦华科技都非常看重AUTOSAR生态系统的构建,并于2021年签订了战略合作。凭借双方各自所在领域多年的经验及技术积累,形成在芯片+软件的技术适配合作,加快汽车软件的开发和集成速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汽车MCU产品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的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双方在商务上的合作,为整车制造商和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提供完整先进的解决方案,助力本土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强大的汽车生态。

来源:深圳曦华科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9

页面

订阅 RSS - 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