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

汽车以太网(Automotive Ethernet)是一种用于汽车领域的网络通信技术,它基于以太网标准,将高速数据通信引入了现代汽车的电子体系结构。传统的汽车电子系统通常采用专用的数据总线和通信协议,而汽车以太网通过标准的以太网协议,如Ethernet和TCP/IP,实现了更快速、高带宽和灵活的通信。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万维网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输协议,它基于TCP/IP协议通信,因此也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运作的。HTTP属于应用层协议,我们可以用它来传输服务器的各种资源,如文本、图片、音频等,具有简单、快捷、灵活、无连接、无状态等优点。

在一次完整的HTTP通信过程中,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大致可以分为七个步骤:

01、建立TCP连接

HTTP工作前,浏览器首先要通过网络与服务器建立连接,该连接通过TCP完成。HTTP属于应用层协议,根据规则只有低层协议建立之后才能进行更深层协议的连接。因此,首先要建立TCP连接,端口号为80。

02、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

TCP连接成功建立后,浏览器就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例如:GET/sample/hello.jsp HTTP/1.1

03、浏览器发送请求头信息

浏览器发送请求命令后,还要以头信息的形式向服务器发送一些别的信息,之后浏览器发送了一空白行来通知服务器,它已经结束了该头信息的发送。

04、服务器应答

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服务器会客户机回送应答,例如:HTTP/1.1 200 OK

应答的第一部分是协议的版本号和应答状态码。

05、服务器发送应答头信息

正像客户端会随同请求发送关于自身的信息一样,服务器也会随同应答向用户发送关于它自己的数据及被请求的文档。

06、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数据

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头信息后,它会发送一个空白行来表示头信息的发送到此为结束,接着会按照应答头信息所描述的格式发送用户所请求的实际数据。

07、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一般情况下,一旦服务器完成了数据,就会关闭TCP连接。

在创建工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HTTP请求格式,HTTP请求由三部分构成:请求方法URI协议、请求头、请求正文。

请求方法URI(URL相当于URI的子集)协议

我们使用前文中的例子“GET/sample.jsp HTTP/1.1”。“GET“代表请求方法,“/sample.jsp”表示URI,“HTTP/1.1代表协议和协议的版本。

请求头

请求头包含许多有关的客户端环境和请求正文的有用信息。例如,请求头可以声明浏览器所用的语言,请求正文的长度等。

请求正文

请求头和请求正文之间是一个空行,这个行非常重要,它表示请求头已经结束,接下来的是请求正文,请求正文中可以包含客户提交的查询字符串信息。

实验使用MB-039开发板,在工程中使用LwIP+FreeRTOS,实验展示如何实现HTTP服务器,实验使用到的硬件如下:

“基于MM32F3270

如图是MB-039(完整原理图可以通过MM32官网下载)的ETH部分。

各个信号引脚对应如下:

“基于MM32F3270

“基于MM32F3270

我们创建HTTP工程:

static void
http_server_netconn_thread(void* arg)
{
*********************************************************
 do {
        err = netconn_accept(conn, &newconn);     //(1)
        if (err == ERR_OK) {
            http_server_netconn_serve(newconn);    //(2)
            netconn_delete(newconn);            
        }
    } while(err == ERR_OK);
*********************************************************
}
static void http_server_netconn_serve(struct netconn* conn)
{
    struct netbuf* inbuf;
    char* buf;
    u16_t buflen;
err_t err;

    err = netconn_recv(conn, &inbuf);           //(3)
    if (err == ERR_OK) {
        netbuf_data(inbuf, (void**)&buf, &buflen);
        if (buflen >= 5 &&
                buf[0] == 'G' &&
                buf[1] == 'E' &&
                buf[2] == 'T' &&
                buf[3] == ' ' &&
                buf[4] == '/' ) {        //(4)

            netconn_write(conn, http_html_hdr, sizeof(http_html_hdr) - 1, NETCONN_NOCOPY);              //(5)

            netconn_write(conn, http_index_html, sizeof(http_index_html) - 1, NETCONN_NOCOPY);           //(6)
        }
    }

    netconn_close(conn);      //(7)

    netbuf_delete(inbuf);
}

01、等待连接请求

02、执行数据发送的主要函数,工程的主要部分

03、接收客户端(浏览器)发送的数据

04、通过前面五个字节判断是否为请求方法,我们只是为例简单的功能展示不需要去关注正文部分

05、发送应答头信息

06、发送网页信息(html)

07、关闭连接

到这里已经完成了工程的创建,看一下PC的IP地址,设备需要处于同一网段方便测试。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ipconfig

“基于MM32F3270

PC的地址为:192.168.105.34,在sys_arch.h文件中对DEST_IP_ADDR0 、DEST_IP_ADDR1、DEST_IP_ADDR2、DEST_IP_ADDR3进行修改,DEST_PORT 随意修改。

#define LOCAL_PORT                 2021

#define IP_ADDR0                    192
#define IP_ADDR1                    168
#define IP_ADDR2                    105
#define IP_ADDR3                    35

将程序下载入开发板中,打开浏览器,输入设备地址:192.168.105.35

“基于MM32F3270

(1)点击灵动微电子即可跳转到我们的官网

“基于MM32F3270

(2)我们按F12来查看网页的信息

“基于MM32F3270

关注画圈部分,点击灵动微电子可以执行跳转的原因是他的href属性指向的超链接目标的URL为我们的官网地址。同样,使图片显示的方式是类似的,我们先找到一张图片,将他的地址填入img src中,此时图片并非存储在MCU中,是通过网络访问读取的。

我们也可以使用Wireshark进行监视抓取整个过程,选择IP过滤ip.addr==192.168.105.35。

“基于MM32F3270

可以看到整个过程和前文介绍的步骤完全一致。

实验程序请登录我们的官网(https://www.mindmotion.com.cn/products/mm32mcu/mm32f/mm32f_mainstream/mm32f3270/)下载MM32F3270 SDK,工程路径如下:

~\MM32F3270_Lib_Samples_V0.90\Demo_app\Ethernet_Demo\ETH_RTOS\Freertos_http

到这里已经完成了以太网专题的介绍,在样例包中,还提供了其他的样例工程,如:mqtt_onenet、mqtt_baidu、Freertos_dns、Freertos_dhcp、TFTP等。以太网协议本身非常庞大,需要用户花费时间去研究。专题通过对六个简单实验的介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大的意义在于使刚接触以太网的用户有个着手点,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来源:灵动MM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55

前面重点对Client的创建方式及使用方式进行了介绍,本节通过Server实验对TCP通信过程进行一次介绍。

在TCP/IP协议中,传输层及以下层的机制是由内核提供的。应用层由用户提供,应用层程序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传输层及以下层处理通信的细节(将数据从一端传入另外一端)。应用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送到网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增加一个数据部首(header),进行一次封装。其中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称为帧(frame)。

“基于MM32F3270

“基于MM32F3270

在通信过程中,发送端执行以下动作:首先程序进行编码,确定通信的建立连接、发送数据的时间。接着建立TCP连接,TCP根据应用指示负责建立连接、发送数据及断开连接。TCP首部包括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序号和校验和,加完首部后数据包继续往下传递到IP层,IP层加上IP首部包括地址等信息用于寻址操作,之后将数据继续往下传递附加数据链路层首部。最后发送时的分组数据包会加上以太网包尾(用于循环冗余校验)。

主机端:收到数据包后会在以太网数据包中找到MAC地址,判断是否为自己的数据包,如果不是则丢弃。如果是传递给IP层处理,以此类推,不断往上传递到TCP层。在TCP层通过校验和判断数据是否损坏,然后检查是否按序号接收数据,最后检查端口号。处理完成这一切后数据包继续往上层发送,即应用层。如果出现主机空间已满等情况,主机则会发送“处理异常”通知发送端。

“基于MM32F3270

实验使用MB-039开发板,在工程中使用LwIP+FreeRTOS,实验展示如何制作一个TCP Server,并收发数据,实验使用到的硬件如下:

“基于MM32F3270

如图是MB-039(完整原理图可以通过MM32官网下载)的ETH部分。

各个信号引脚对应如下:

“基于MM32F3270

“基于MM32F3270

在进行Server实验前,我们先了解需要使用到的API:

1)netconn_bind ()

2)netconn_listen ()

3)netconn_accept ()

以下分API展开介绍:

01、netconn_bind ()

从源码中可以看出其主要功能:为conn(服务器端)绑定地址与端口号。

err_t netconn_bind(struct netconn* conn, const ip_addr_t* addr, u16_t port)
{
    API_MSG_VAR_DECLARE(msg);
    err_t err;

    LWIP_ERROR("netconn_bind: invalid conn", (conn != NULL), return ERR_ARG;);
#if LWIP_IPV4
    /* Don't propagate NULL pointer (IP_ADDR_ANY alias) to subsequent functions */
    if (addr == NULL) {
        addr = IP4_ADDR_ANY;
    }
#endif /* LWIP_IPV4 */
#if LWIP_IPV4 && LWIP_IPV6
    if ((netconn_get_ipv6only(conn) == 0) &&
            ip_addr_cmp(addr, IP6_ADDR_ANY)) {
        addr = IP_ANY_TYPE;
    }
#endif /* LWIP_IPV4 && LWIP_IPV6 */
    API_MSG_VAR_ALLOC(msg);
    API_MSG_VAR_REF(msg).conn = conn;
    API_MSG_VAR_REF(msg).msg.bc.ipaddr = API_MSG_VAR_REF(addr);
    API_MSG_VAR_REF(msg).msg.bc.port = port;
    err = netconn_apimsg(lwip_netconn_do_bind, &API_MSG_VAR_REF(msg));
    API_MSG_VAR_FREE(msg);
    return err;
}

02、netconn_listen ()

netconn_listen指向的函数是:netconn_listen_with_backlog,作用:使服务器进入监听状态,等待远端的连接请求。

err_t netconn_listen_with_backlog(struct netconn* conn, u8_t backlog)
{
#if LWIP_TCP
    API_MSG_VAR_DECLARE(msg);
    err_t err;

    /* This does no harm. If TCP_LISTEN_BACKLOG is off, backlog is unused. */
    LWIP_UNUSED_ARG(backlog);

    LWIP_ERROR("netconn_listen: invalid conn", (conn != NULL), return ERR_ARG;);

    API_MSG_VAR_ALLOC(msg);
    API_MSG_VAR_REF(msg).conn = conn;
#if TCP_LISTEN_BACKLOG
    API_MSG_VAR_REF(msg).msg.lb.backlog = backlog;
#endif /* TCP_LISTEN_BACKLOG */
    err = netconn_apimsg(lwip_netconn_do_listen, &API_MSG_VAR_REF(msg));
    API_MSG_VAR_FREE(msg);
    return err;
#else /* LWIP_TCP */
    LWIP_UNUSED_ARG(conn);
    LWIP_UNUSED_ARG(backlog);
    return ERR_ARG;
#endif /* LWIP_TCP */
}

03、netconn_accept ()

netconn_accept(代码较长,这里不进行粘贴)用于TCP服务器中,等待着远端主机的连接请求,并且建立一个新的TCP连接,在调用这个函数之前需要通过调用 listen()函数让服务器进入监听状态。accept()函数的调用会阻塞应用线程直至与远程主机建立TCP连接。参数addr是一个返回结果参数,它的值由accept()函数设置,其实就是远程主机的地址与端口号等信息,当新的连接已经建立后,远端主机的信息将保存在连接句柄中,能够标识连接对象。

了解了以上3个API,我们开始创建Server工程:

static void server(void* thread_param)
{
    struct netconn* conn, *newconn;
    err_t err;
    LWIP_UNUSED_ARG(arg);

#if LWIP_IPV6
    conn = netconn_new(NETCONN_TCP_IPV6);
    netconn_bind(conn, IP6_ADDR_ANY, LOCAL_PORT);         
#else /* LWIP_IPV6 */
    conn = netconn_new(NETCONN_TCP);               //①
    netconn_bind(conn, IP_ADDR_ANY, LOCAL_PORT);      //②
#endif /* LWIP_IPV6 */
    LWIP_ERROR("tcpecho: invalid conn", (conn != NULL), return;);

    printf("The local port number is%d\n\n", LOCAL_PORT);
    netconn_listen(conn);                              //③
    while (1) {
        err = netconn_accept(conn, &newconn);         //④
        if (err == ERR_OK) {
            struct netbuf* buf;
            void* data;
            u16_t len;

            while ((err = netconn_recv(newconn, &buf)) == ERR_OK) {    //⑤
                do {
                    netbuf_data(buf, &data, &len);
                    err = netconn_write(newconn, data, len, NETCONN_COPY);  //⑥
                } while (netbuf_next(buf) >= 0);
                netbuf_delete(buf);                 //⑦
            }
            netconn_close(newconn);         //⑧
            netconn_delete(newconn);        //⑨
        }
    }
}

1、申请一个连接结构,指定参数是NETCONN_TCP,即TCP连接

2、绑定本地的IP地址与端口号

3、使TCP服务器进入监听状态

4、处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当只有当有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的时候才会处理,否则将进入阻塞态,而客户端的信息保存在newconn连接结构中

5、接收数据,并装填进buf

6、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转发(指定为不拷贝方式NETCONN_COPY)

7、释放数据空间

8、主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

9、释放newconn空间

到这里已经完成了工程的创建,看一下PC的IP地址,设备需要处于同一网段,以方便测试。

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ipconfig

“基于MM32F3270

PC的地址为:192.168.105.34,在sys_arch.h文件中对DEST_IP_ADDR0 、DEST_IP_ADDR1、DEST_IP_ADDR2、DEST_IP_ADDR3进行修改,DEST_PORT 随意修改。

#define LOCAL_PORT                 2021

#define IP_ADDR0                   192
#define IP_ADDR1                   168
#define IP_ADDR2                   105
#define IP_ADDR3                   21

将程序下载入开发板中,使用NetAssist进行如下设置:

1)协议设置,此时设备为Server,则PC为Client

2)设置远程主机地址(即设备地址)

3)端口号

“基于MM32F3270

点击连接,若提示连接失败,则Ping一下开发板地址,可以正常Ping通则检查端口号;如果无法Ping通则需要对工程进行检查。

“基于MM32F3270

任意输入字符进行发送。

“基于MM32F3270

通过上图可以观察到发送成功,并且设备返回数据与发送数据一致,表明实验成功。实验程序请登录我们的官网(https://www.mindmotion.com.cn/download.aspx?cid=2542&page=2)下载MM32F3270 SDK,工程路径如下:~\MM32F3270_Lib_Samples_V0.90\Demo_app\Ethernet_Demo\ETH_RTOS\Freertos_Server。

来源:灵动MM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86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UDP协议没有流控制,没有应答确认机制,不能解决丢包、重发、错序问题。它只是简单地实现从一端主机到另一端主机的数据传输功能,数据通过IP层发送,在网络中传输,到达目标主机的顺序是无法预知的,因此需要应用程序对这些数据进行排序处理。在发送端,UDP只是把上层应用的数据封装到UDP报文中;在差错检测方面,仅仅是对数据进行了简单的校验,然后将其封装到IP数据报中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无论是否收到数据,都不会产生一个应答返回送给源主机。如果接收到数据校验错误,接收端丢弃该UDP报文,也不会告诉源主机,这样数据是无法保障其准确性的。但是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UDP协议传输出现错误的概率很小,并且它的实时性是非常好,常用于实时视频的传输,比如直播、网络电话等,即使是出现了数据丢失的情况,导致视频卡帧,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UDP被广泛应用于与对传输速度有要求,并且可以容忍出现差错的数据传输中。

对于UDP通信来说,可以没有服务器,服务器只是一种规定。主动发送的一方为客户端,被动接受的一方为服务器(下图为通信过程,程序也是按照这个步骤进行设计)。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

实验使用MB-039开发板,在工程中使用LwIP+FreeRTOS,实验展示如何实现UDP数据收发,实验使用到的硬件如下: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

如图是MB-039(完整原理图可以通过MM32官网下载)的ETH部分接口电路。

各个信号引脚对应如下: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

实验用到的API前面几节已经进行了讲解,我们直接创建UDP工程:

static void udpecho_thread(void* arg)
{
    struct netconn* conn;
    struct netbuf* buf;
    char buffer[4096];
    err_t err;
    LWIP_UNUSED_ARG(arg);

    conn = netconn_new(NETCONN_UDP);        // (1)
    netconn_bind(conn, IP_ADDR_ANY, LOCAL_PORT);   // (2)

    while (1) {
        err = netconn_recv(conn, &buf);          // (3)
        if (err == ERR_OK) {
            if(netbuf_copy(buf, buffer, sizeof(buffer)) != buf->p->tot_len) {   // (4)
                LWIP_DEBUGF(LWIP_DBG_ON, ("copy failed\n"));
            }
            else {
                buffer[buf->p->tot_len] = '\0';
                err = netconn_send(conn, buf);                 // (5)
                if(err != ERR_OK) {
                   LWIP_DEBUGF(LWIP_DBG_ON, ("netconn_send failed: %d\n", (int)err));
                }
                else {
                    LWIP_DEBUGF(LWIP_DBG_ON, ("got %s\n", buffer));
                }
            }
            netbuf_delete(buf);
        }
    }
}

1)创建一个UDP类型的连接结构

2)绑定IP地址与端口

3)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值得指出的是UDP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以广播的形式发送)

4)拷贝出接收的数据

5)将数据发送给目标主机

到这里已经完成了工程的创建,看一下PC的IP地址,设备需要处于同一网段,以方便测试。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ipconfig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

PC的地址为:192.168.105.34,在sys_arch.h文件中对DEST_IP_ADDR0 、DEST_IP_ADDR1、DEST_IP_ADDR2、DEST_IP_ADDR3进行修改,DEST_PORT 随意修改。

#define LOCAL_PORT                 2021

#define IP_ADDR0                    192
#define IP_ADDR1                    168
#define IP_ADDR2                    105
#define IP_ADDR3                    35

将程序下载入开发板中,使用NetAssist进行如下设置:

1)协议设置,选择UDP

2)本机主机地址(即PC地址)

3)端口号

4)设置远程主机地址(即设备地址)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

点击打开,在进行这一步前可以则Ping一下开发板地址,可以正常Ping通则检查端口号;如果无法Ping通则需要对工程进行检查。任意输入字符进行发送。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

可以发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了正确的转发,我们也可以使用Wireshark进行监视抓取整个过程,选择IP过滤:ip.addr==192.168.105.35。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

通过上图表明实验成功。

实验程序请登录我们的官网(https://www.mindmotion.com.cn/download.aspx?cid=2542&page=2)下载MM32F3270 SDK,工程路径如下:

~\MM32F3270_Lib_Samples_V0.90\Demo_app\Ethernet_Demo\ETH_RTOS\Freertos_UDP

来源:灵动MM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75

上一节我们对TCP的报文和连接过程做了介绍,本节通过Socket的方式对整个通信过程再次进行一次整理(使用Socket方式易于加深对以太网通信过程的理解,在此讲解使用的是完整版Socket)。

“基于MM32F3270

服务器端初始化

1)调用socket,向内核申请一个套接字sock

2)调用bind将sock与服务器端的IP与PORT绑定

3)调用listen将套接字设为监听模式,准备接收客户端连接请求

4)调用accept等待并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建立好TCP连接后,该函数会返回一个新的已连接套接字connected

创建连接

1)客户端调用socket创建套接字

2)调用connect,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

3)connect会发送一个请求SYN段并阻塞等待服务器应答(第一次握手)

4)服务器收到SYN,会给客户端发送一个确认应答ACK,同时发送一个请求(SYN)建立连接(第二次握手)

5)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的SYN+ACK段,表明客户端连接已建立成功,进入已连接状态。客户端再向服务器发送一个ACK段,服务器收到后则服务器连接成功

数据传输

1)服务器端使用accept连接建立成功后(通信双方可同时写数据,支持全双工),调用read开始读数据,若没有数据则阻塞等待

2)客户端调用write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客户端收到之后调用read处理请求,此过程服务器调用read阻塞等待

3)服务器调用write将处理好的请求发送给客户端,再次调用read等待下一个请求

4)服务器收到SYN,会给客户端发送一个确认应答ACK,同时发送一个请求(SYN)建立连接(第二次握手)

4)客户端收到后从read返回,发送下一条请求,如此循环下去

断开连接

1)没有数据,则客户端调用close关闭连接,给服务器发送一个断开连接请求FIN段(第一次握手)

2)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FIN段,给客户端发送一个确认应答ACK段,表明同意断开连接。客户端收到ACK段并调用read返回0,表明客户端连接已经断开(第二次握手)

3)read返回0后,服务器知道客户端已经断开连接,它也调用close关闭连接,给客户端发送一个断开连接请求FIN段(第三次握手)

4)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FIN段,就给服务器一个确认应答ACK段,表明同意断开连接。客户端进入TIME_WAIT状态,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ACK段后也断开连接

“基于MM32F3270

实验使用MB-039开发板,在应用工程中使用LwIP+FreeRTOS,实验展示如何制作一个TCP Server_socket,并收发数据,实验使用到的硬件如下:

“基于MM32F3270

如图是MB-039(完整原理图可以通过MM32官网下载)的Ethermac部分。

各个信号引脚对应如下:

“基于MM32F3270

“基于MM32F3270

Server_socket实验用到的API大部分在前面已经进行讲解(只是对NETCONN接口编辑方式进行二次封装),本节只介绍一个比较关键的API:setsockopt(s,level,optname,opval,optlen)。

从名称中就可以看出函数功能用于设置套接字的一些选项,我们关注一下参数:

(1)level有多个常用的选项

SOL_SOCKET:表示在Socket层
IPPROTO_TCP:表示在TCP层
IPPROTO_IP:表示在IP层

(2)optname 表示该层的具体选项名称

level为SOL_SOCKET时,有以下选项:SO_REUSEADDR(允许重用本地地址和端口)、

SO_SNDTIMEO(设置发送数据超时时间)、SO_SNDTIMEO(设置接收数据超时时间)、SO_RCVBUF(设置发送数据缓冲区大小)等。

level为IPPROTO_TCP时,有以下选项:TCP_NODELAY(不使用Nagle算法)、TCP_KEEPALIVE(设置TCP保活时间)等。

level为IPPROTO_IP选项,有以下选项:IP_TTL(设置生存时间)、IP_TOS(设置服务类型)等。

实现Server_socket函数:

static void server_socket(void* thread_param)
{ 
    int sock = -1, connected;
    char* recv_data;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client_addr;
    socklen_t sin_size;
    int recv_data_len;

    printf("The local port number is%d\n\n", LOCAL_PORT);
    recv_data = (char*)pvPortMalloc(RECV_DATA);
    if (recv_data == NULL) {
        printf("No memory\n");
        goto __exit;
    }
    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 (sock < 0) {
        printf("Socket error\n");
        goto __exit;
    }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LOCAL_PORT);
    memset(&(server_addr.sin_zero), 0, sizeof(server_addr.sin_zero));
    if (bind(sock, (struct sockaddr*)&server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 -1) {
        printf("Unable to bind\n");
        goto __exit;
    }
    if (listen(sock, 5) == -1) {                         // (1)
        printf("Listen error\n");
        goto __exit;
    }
    while(1) {
        sin_size =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connected = accept(sock, (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 &sin_size);  // (2)
        printf("new client connected from (%s, %d)\n",
               inet_ntoa(client_addr.sin_addr), ntohs(client_addr.sin_port));
        {
            int flag = 1;
            setsockopt(connected,
                       IPPROTO_TCP,     /* set option at TCP level */
                       TCP_NODELAY,     /* name of option */
                       (void*) &flag,   /* the cast is historical cruft */
                       sizeof(int));    /* length of option value */      // (3)
        }
        while(1) {
            recv_data_len = recv(connected, recv_data, RECV_DATA, 0);    // (4)
            if (recv_data_len <= 0)
                break;
            printf("recv %d len data\n", recv_data_len);
            write(connected, recv_data, recv_data_len);   // (5)
        }
        if (connected >= 0)
            closesocket(connected);                  //  (6)
        connected = -1;
    }
__exit:
    if (sock >= 0) closesocket(sock);
    if (recv_data) free(recv_data);
}

1)进入监听状态

2)阻塞应用线程直至与远端主机建立TCP连接,建立成功后远程主机的信息将保持在连接句柄中(connected)

3)对套接字connected进行设置:在TCP层,不使用Nagle算法

4)处理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接收远程主机信息

5)将接收的数据进行转发

6)主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

到这里已经完成了Server_socket函数的创建,看一下PC的IP地址,设备需要处于同一网段方便测试。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ipconfig

“基于MM32F3270

PC的地址为:192.168.105.34,在sys_arch.h文件中对DEST_IP_ADDR0 、DEST_IP_ADDR1、DEST_IP_ADDR2、DEST_IP_ADDR3进行修改,DEST_PORT 随意修改。

#define LOCAL_PORT                 2021

#define IP_ADDR0                    192
#define IP_ADDR1                    168
#define IP_ADDR2                    105
#define IP_ADDR3                    26

将程序下载入开发板中,使用NetAssist进行如下设置:

1)协议设置,此时设备为Server,则PC为Client

2)设置远程主机地址(即设备地址)

3)端口号

“基于MM32F3270

点击连接,若提示连接失败,则Ping一下开发板地址,可以正常Ping通则检查端口号;如果无法Ping通则需要对工程进行检查。

“基于MM32F3270

任意输入字符进行发送。

“基于MM32F3270

通过上图可以观察到发送成功,并且设备返回数据与发送数据一致,表明实验成功。

实验程序请登录我们的官网(http://www.mindmotion.com.cn/download.aspx?cid=2542&page=2)下载MM32F3270 SDK,工程路径如下:

~\MM32F3270_Lib_Samples_V0.90\Demo_app\Ethernet_Demo\ETH_RTOS\Freertos_Server_socket

来源:灵动MM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0

在进行本节之前,首先解决大家的一个疑惑点:Client和Client_Socket有什么区别或分别代表的含义?

Socket标准定义为套接字,应用于主流的网络设计程序,具有使用简单,多平台移植方便的特点。在Socket应用中,使用一个套接字来记录网络的一个连接,套接字是一个整数,就像操作文件一样,利用一个文件描述符,进行打开、读、写、关闭等操作。在网络中,可以对Socket 套接字进行类似的操作,比如开启一个网络的连接、读取连接主机发送来的数据、向连接的主机发送数据、终止连接等操作。LwIP设计目的主要应用于嵌入式平台,对于Socket的支持并不完全,只是通过对netconn进行封装实现部分功能,使得LwIP也具有多平台应用的特性,通过Socket方式的了解能够极大简化通信过程的理解,快速实现应用开发。

Demo应用中,使用的开发板为MB-039,在工程中使用LwIP+FreeRTOS,实验展示如何制作一个客户端并发送数据,板载Ethernet相关的硬件部分电路如下:

“基于MM32F3270

MB-039 完整原理图可以通过MM32官网下载。

各个信号引脚对应如下:

“基于MM32F3270

“基于MM32F3270

通过配置复用相关引脚为RMII相关的功能,初始化以太网功能,执行FreeRTOS的启动。具体过程可参考样例初始化程序中代码。

在进行Client_Socket实验前,我们先了解需要使用到的应用功能函数:

(1)socket ()

(2)connect ()

(3)write ()

(1) socket ()

Socket()指向lwip_socket(),功能为申请一个套接字,lwip_socket()源码如下:

int
lwip_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
  struct netconn *conn;
  int i;

  LWIP_UNUSED_ARG(domain); /* @todo: check this */

  /* create a netconn */
  switch (type) {
    case SOCK_RAW:
      conn = netconn_new_with_proto_and_callback(DOMAIN_TO_NETCONN_TYPE(domain, NETCONN_RAW),
             (u8_t)protocol, DEFAULT_SOCKET_EVENTCB);
      LWIP_DEBUGF(SOCKETS_DEBUG, ("lwip_socket(%s, SOCK_RAW, %d) = ",
                                  domain == PF_INET ? "PF_INET" : "UNKNOWN", protocol));
      break;
    case SOCK_DGRAM:
      conn = netconn_new_with_callback(DOMAIN_TO_NETCONN_TYPE(domain,
                                       ((protocol == IPPROTO_UDPLITE) ? NETCONN_UDPLITE : NETCONN_UDP)),
                                       DEFAULT_SOCKET_EVENTCB);
      LWIP_DEBUGF(SOCKETS_DEBUG, ("lwip_socket(%s, SOCK_DGRAM, %d) = ",
                                  domain == PF_INET ? "PF_INET" : "UNKNOWN", protocol));
#if LWIP_NETBUF_RECVINFO
      if (conn) {
        /* netconn layer enables pktinfo by default, sockets default to off */
        conn->flags &= ~NETCONN_FLAG_PKTINFO;
      }
#endif /* LWIP_NETBUF_RECVINFO */
      break;
    case SOCK_STREAM:
      conn = netconn_new_with_callback(DOMAIN_TO_NETCONN_TYPE(domain, NETCONN_TCP), DEFAULT_SOCKET_EVENTCB);
      LWIP_DEBUGF(SOCKETS_DEBUG, ("lwip_socket(%s, SOCK_STREAM, %d) = ",
                                  domain == PF_INET ? "PF_INET" : "UNKNOWN", protocol));
      break;
    default:
      LWIP_DEBUGF(SOCKETS_DEBUG, ("lwip_socket(%d, %d/UNKNOWN, %d) = -1\n",
                                  domain, type, protocol));
      set_errno(EINVAL);
      return -1;
  }

  if (!conn) {
    LWIP_DEBUGF(SOCKETS_DEBUG, ("-1 / ENOBUFS (could not create netconn)\n"));
    set_errno(ENOBUFS);
    return -1;
  }

  i = alloc_socket(conn, 0);

  if (i == -1) {
    netconn_delete(conn);
    set_errno(ENFILE);
    return -1;
  }
  conn->socket = i;
  done_socket(&sockets[i - LWIP_SOCKET_OFFSET]);
  LWIP_DEBUGF(SOCKETS_DEBUG, ("%d\n", i));
  set_errno(0);
  return i;
}

从源码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质上是对netconn_new()进行封装。我们关注一下其参数,domain表示协议簇,对于IP/TCP来说该值始终为AF_INET。重点需要关注一下type,我们查看API手册对于几种类型的解释如下:

1. SOCK_STREAM:提供可靠的(即能保证数据正确传送到对方)面向连接Socket服务,多用于资料(如文件)传输,如TCP协议。

2. SOCK_DGRAM:是提供无保障的面向消息的Socket服务,主要用于在网络上发广播信息,如UDP协议,提供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交付服务。

3. SOCK_RAW:表示原始套接字,它允许应用程序访问网络层的原始数据包,这个套接字用得比较少,暂时不用理会它。

Protocol指定套接字使用的协议,对于IPv4,TCP协议提供SOCK_STREAM服务,只有UDP协议提供SOCK_DGRAM服务。

(2) connect ()

connect()指向lwip_connect()(源码较长,就不进行粘贴了),函数的作用与前文介绍netconn_connect功能一致,通过源码可以知道其是通过对netconn_connect的封装实现。在TCP客户端连接中,调用这个函数将发生握手过程,并最终建立新的TCP连接。对于UDP来说调用这个函数只是在UDP控制块中记录远端IP地址与端口号。

(3) write ()

Write()指向lwip_write,源码如下,其通过调用lwip_send实现,flags为0。

ssize_t
lwip_write(int s, const void *data, size_t size)
{
  return lwip_send(s, data, size, 0);
}

了解了以上3个API,接下来开始创建Client_Socket工程:

static void client(void *thread_param)
{
  int sock = -1;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  
  ip4_addr_t ipaddr;  
  uint8_t send_buf[]= " This is MM32F3270 TCP Client_Socket Demo \n";

  IP4_ADDR(&ipaddr,DEST_IP_ADDR0,DEST_IP_ADDR1,DEST_IP_ADDR2,DEST_IP_ADDR3);
  while(1)
  {
    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1)
    if (sock < 0)
    {
      vTaskDelay(10);
      continue;
    } 

    client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2)
    client_addr.sin_port = htons(DEST_PORT);   //(3)
    client_addr.sin_addr.s_addr = ipaddr.addr;   //(4)
    memset(&(client_addr.sin_zero), 0, sizeof(client_addr.sin_zero));    

    if (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 *)&client_addr, 
                sizeof(struct sockaddr)) == -1)    //(5)
    {
        printf("Connect failed!\n");
        closesocket(sock);
        vTaskDelay(10);
        continue;
    }                                               
    while (1)
    {
      if(write(sock,send_buf,sizeof(send_buf)) < 0)   //(6)
        break; 
      vTaskDelay(1000);
    } 
    closesocket(sock);
  }
}

(1)申请一个套接字:socket

(2)协议簇类型(AF_INET用于TCP/IP协议)

(3)将端口赋值给client_addr的sin_port成员

(4)将地址赋值给client_addr的sin_addr.s_addr成员

(5)创建连接,将sock与地址端口进行绑定,建立连接

(6)发送数据

到这里已经完成了Client Socket工程的创建,还有一步比较重要的是配置Client与Server端的IP,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端。

在Windows下,通过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ipconfig可以获取本机地址与服务器的地址。

“基于MM32F3270

可以观察到PC地址为:192.168.105.34,在sys_arch.h文件中对DEST_IP_ADDR0 、DEST_IP_ADDR1、DEST_IP_ADDR2、DEST_IP_ADDR3进行修改,DEST_PORT可选用空闲端口,设备IP需要设置在同一个网段内通信才能进行IP_ADDR0、IP_ADDR1 、IP_ADDR2,需要与PC地址保持一致,IP_ADDR3可以随意设置(和PC地址不一致即可)。

#define DEST_IP_ADDR0               192
#define DEST_IP_ADDR1               168
#define DEST_IP_ADDR2               105
#define DEST_IP_ADDR3               34

#define DEST_PORT                  5001

#define IP_ADDR0                    192
#define IP_ADDR1                    168
#define IP_ADDR2                    105
#define IP_ADDR3                    130

将程序下载入开发板中,使用SSCOM工具进行如下设置: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

点击侦听:

“基于MM32F3270以太网

可以观察到正常侦听并接收到数据,表明实验成功。Demo程序可登录MindMotion的官网(http://www.mindmotion.com.cn/download.aspx?cid=2542&page=2)下载MM32F3270 lib_Samples,工程路径如下:

~\MM32F3270_Lib_Samples_V0.90\Demo_app\Ethernet_Demo\ETH_RTOS\Freertos_Client_socket

来源:灵动MM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51

前言

网络中传递着各种各样的数据包,当设备连接到网络后,为了减少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负荷,就需要对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过滤。STM32MCU的以太网外设提供多种数据包过滤的模式。可以根据以太网帧的目标MAC 地址,源 MAC地址进行过滤,STM32H7系列还提供对 VLANtag和 IP地址,UDP/TCP端口的过滤。

拿 MAC地址过滤来说,SM32MCU支持:单播目标地址过滤,多播目标地址过滤,单播源地址过滤和广播地址过滤。单播目标地址过滤和多播目标地址过滤又分为:Perfect地址过滤和 Hash地址过滤。

perfect地址过滤就是把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的目标地址与 MAC地址寄存器中保存的地址进行比较,如果匹配,数据包就被接受,否则就被丢掉。还可以通过设置“反向过滤”,来翻转过滤的结果,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的目标地址与MAC地址寄存器中保存的地址如果不匹配,数据包就被接收,否则就被丢掉。

Hash地址过滤不是直接比较 MAC地址,而是计算目标 MAC地址的 CRC32值,取其高 6位作为索引去查询 Hash表寄存器中对应的值,来判断是否接收该数据帧。Hash地址过滤的方法稍微复杂,本文接下来将基于STM32H743Nucleo板,通过具体的例程介绍如何实现 Hash地址过滤。

MAC 地址Hash 过滤

过滤原理

在 Hash地址过滤模式下,以太网 MAC通过一张 64位的 Hash表来进行过滤。这张表存储在两个 32位的寄存器中。STM32H743的寄存器 ETH_MACHT0R 保存着 Hash表的前 32位,ETH_MACHT1R中保存着 Hash表的后 32位值。

MAC接收到以太网帧后,会自动计算目标 MAC地址的 CRC值,然后用该 CRC值的高 6位,作为索引号去前面提到的 Hash表寄存器中查找对应位,如果该位的值是 1,则收到的以太网帧通过。否则就丢掉。例如,计算出的 CRC高6位是 0,则对应 ETH_MACHT0R的 bit0,如果该位是 1,则通过。

在初始化的时候,应该根据想要接收的目标 MAC地址,先设置好 ETH_MACHT0R和 ETH_MACHT1R寄存器的值。Hash地址过滤将 48位的 MAC地址,对应到 6位的 Hash值,肯定会出现多个MAC地址对应到一个 6位 Hash值的情况,所以这种过滤方式也被称作 imperfect过滤模式。

Hash值的计算方法

Hash地址过滤模式,最关键的是如何计算6位的Hash值。在RM0433中介绍了 Hash的产生方法,具体如下:

1. 计算目标 MAC地址的 CRC32值。计算 CRC32的方法参见 IEEE802.3的第 3.2.8章中FCS的说明 。根据IEEE802.3中 CRC值的计算要求,和以太网帧中 MAC地址传输的顺序,MAC地址的 CRC值计算方法如下:

  • 第一个 32位数据进行补码运算
  • 输入的数据都进行按位反转顺序
  • 进行 CRC32计算,多项式为 0x4C11DB7
  • 对最终输出数据进行补码运算

2. 对第一步的计算值进行按位反转顺序

3. 取第二步计算值的高 6位

然后就可以根据计算出来的 Hash值,去设置 ETH_MACHT0R和 ETH_MACHT1R寄存器了。

MAC地址过滤的寄存器配置

目标 MAC地址过滤的寄存器配置见下表:

“STM32以太网MAC

例程说明

下面我们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配置Hash地址过滤。

在该例程中,我们希望 STM32H743Nucleo板只接收广播,发往自己的单播 MAC地址的消息,以及两个特定多播MAC地址的消息。

单播 MAC地址为:00:80:E1:00:00:00,

多播 MAC地址为:01:0c:0d:01:01:03和 01: 00: 5e: a8: 00: 0a。

例程中,我们需要做以下设置:

1. 设置数据包过滤寄存器 ETH_MACPFR中相关位设置,使能单播perfect过滤,多播 Hash过滤,不屏蔽广播消息。

“STM32以太网MAC

2.将单播地址设置到 ETH_MACA0HR和 ETH_MACA0LR中,并使能该地址。那么所有发往00:80:E1:00:00:00的单播数据包都能被收到,其他的单播数据包将被丢掉。

3.设置 Hash过滤表寄存器。在初始化以太网外设时,利用 STM32H743的 CRC外设自动计算 MAC地址的 CRC32值,再得到对应的 Hash值,根据该值去初始化ETH_MACHT0R和 ETH_MACHT1R寄存器。H743Nucleo将可以接收发往 01:0c:0d:01:01:03和 01:00: 5e: a8: 00: 0a MAC地址的多播消息,其他的多播消息都被丢掉。

CRC外设初始化代码:

“STM32以太网MAC

计算并使能 HashMAC地址过滤的代码:

“STM32以太网MAC

运行结果

将附件的例程烧录到H743Nucleo板,通过 XCAP连续发送下面的 6条消息。

“STM32以太网MAC

包括:

两条单播消息,目标MAC地址分别是:00:80:E1:00:00:00和 02:00:00:00:00:00。

三条多播消息,目标 MAC地址分别是:01:0c:0d:01:01:03,01: 00: 5e: a8: 00:0a和 01:0c:0d:01:01:ff。

一条广播消息。

从程序的打印信息里可以看到,H743Nucleo板接收到了其中的 4条消息,MAC地址没有设置的一条单播消息

(02:00:00:00:00:00)和一条多播消息(01:0c:0d:01:01:ff)都被过滤掉了。

“STM32以太网MAC

来源:STM32单片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413

意法半导体的新芯片组让用户可以利用最新的以太网供电(PoE)规范IEEE 802.3bt,快速开发性能可靠、节省空间的用电设备(PD)。

PM8804PM8805可用于用电设备的PoE转换器电路,支持功率等级最高71W的8级PoE设备。新芯片组可节省电路板空间,增强产品可靠性,缩短上市时间,适用于下一代通信连接设备,包括5G“小型蜂窝”、WLAN接入点、交换机和路由器。意法半导体的新PoE芯片组的目标应用还包括智能建筑和智能办公设备,例如,IP摄像头、门禁系统、显示面板、灯具、电动窗帘或百叶窗控制器、视频通话系统、IP电话和桌面控制台。

PM8804可实现一个功能完整的用于48V隔离式反激式或正激式转换器的PWM控制器,以及用于高效有源钳位正激式转换器拓扑的双低边栅极驱动器。工作频率可选,最高1MHz,可以在高功率密度应用中使用小外部滤波器和去耦元器件。PM8804还具有20mA输出的高压启动稳压器,有助于节省电路板空间和物料清单。

PM8805配套芯片包含2个有源电桥、1个用于驱动高边MOSFET的电荷泵、1个热插拔FET,IEEE 802.3bt标准接口。集成有源桥可以节省8个分立MOSFET及其驱动电路所占用的空间。PM8805产生一个电源就绪信号,用于启用PM8804和其它电路(例如,LED驱动器)并支持维持功率签名(MPS)电流控制,允许用电设备进入省电待机状态而不会断开连接。

这两款产品都已量产。PM8804采用3mm x 3mm、0.5mm间距的VFQFPN-16封装。PM8805采用裸焊盘的8mm x 8mm散热增强型VFQFPN-43封装。

围观 396

我们现今使用的网络接口均为以太网接口,目前大部分处理器都支持以太网口。目前以太网按照速率主要包括10M、10/100M、1000M三种接口,10M应用已经很少,基本为10/100M所代替。目前我司产品的以太网接口类型主要采用双绞线的RJ45接口,且基本应用于工控领域,因工控领域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对以太网的器件选型以及PCB设计相当考究。从硬件的角度看,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MAC(Media Access Controlleroler)控制和物理层接口(Physical Layer,PHY)两大部分构成。大部分处理器内部包含了以太网MAC控制,但并不提供物理层接口,故需外接一片物理芯片以提供以太网的接入通道。面对如此复杂的接口电路,相信各位硬件工程师们都想知道该硬件电路如何在PCB上实现。

下图 1以太网的典型应用。我们的PCB设计基本是按照这个框图来布局布线,下面我们就以这个框图详解以太网有关的布局布线要点。

以太网PCB布局布线
图1:以太网典型应用

1. 图 2网口变压器没有集成在网口连接器里的参考电路PCB布局、布线图,下面就以图 2介绍以太网电路的布局、布线需注意的要点。

以太网PCB布局布线
图2:变压器没有集成在网口连接器的电路PCB布局、布线参考

a) RJ45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短,晶振远离接口、PCB边缘和其他的高频设备、走线或磁性元件周围,PHY层芯片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短,但有时为了顾全整体布局,这一点可能比较难满足,但他们之间的距离最大约10~12cm,器件布局的原则是通常按照信号流向放置,切不可绕来绕去;

b) PHY层芯片的电源滤波按照要芯片要求设计,通常每个电源端都需放置一个退耦电容,他们可以为信号提供一个低阻抗通路,减小电源和地平面间的谐振,为了让电容起到去耦和旁路的作用,故要保证退耦和旁路电容由电容、走线、过孔、焊盘组成的环路面积尽量小,保证引线电感尽量小;

c) 网口变压器PHY层芯片侧中心抽头对地的滤波电容要尽量靠近变压器管脚,保证引线最短,分布电感最小;

d) 网口变压器接口侧的共模电阻和高压电容靠近中心抽头放置,走线短而粗(≥15mil);

e) 变压器的两边需要割地:即RJ45连接座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用单独的隔离地,隔离区域100mil以上,且在这个隔离区域下没有电源和地层存在。这样做分割处理,就是为了达到初、次级的隔离,控制源端的干扰通过参考平面耦合到次级;

f) 指示灯的电源线和驱动信号线相邻走线,尽量减小环路面积。指示灯和差分线要进行必要的隔离,两者要保证足够的距离,如有空间可用GND隔开;

g) 用于连接GND和PGND的电阻及电容需放置地分割区域。

2. 以太网的信号线是以差分对(Rx±、Tx±)的形式存在,差分线具有很强共模抑制能力,抗干扰能力强,但是如果布线不当,将会带来严重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差分线的处理要点:

a) 优先绘制Rx±、Tx±差分对,尽量保持差分对平行、等长、短距,避免过孔、交叉。由于管脚分布、过孔、以及走线空间等因素存在使得差分线长易不匹配,时序会发生偏移,还会引入共模干扰,降低信号质量。所以,相应的要对差分对不匹配的情况作出补偿,使其线长匹配,长度差通常控制在5mil以内,补偿原则是哪里出现长度差补偿哪里;

b) 当速度要求高时需对Rx±、Tx±差分对进行阻抗控制,通常阻抗控制在100Ω±10%;

c) 差分信号终端电阻(49.9Ω,有的PHY层芯片可能没有)必须靠近PHY层芯片的Rx±、Tx±管脚放置,这样能更好的消除通信电缆中的信号反射;

d) 差分线对上的滤波电容必须对称放置,否则差模可能转成共模,带来共模噪声,且其走线时不能有stub ,这样才能对高频噪声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以太网PCB布局布线

3. 变压器集成在连接器的以太网电路的PCB布局、布线较不集成的相对简单很多,下图 3是采用一体化连接器的网口电路的PCB布局、布线参考图:

以太网PCB布局布线
图3:一体化连接器的网口PCB布局、布线参考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图 3和图 1的不同之处在于少了网口变压器,其它大体相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网口变压器已集成至连接器里,所以地平面无需进行分割处理,但我们依然需要将一体化连机器的外壳连接到连续的地平面上。

以太网布局布线方面的要大致就这些,好的PCB布局布线不仅可以保证电路性能,还可以提高电路性能,笔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欢迎指正交流。

转自:博客园 - Aliank

围观 412

页面

订阅 RSS - 以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