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半导体行业并购狂潮的前世今生

最近两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进入了疯狂整合模式,这股并购热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其驱动力来自何方?该狂潮会对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并购狂潮: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的历史性变革?
  
60岁半导体行业大规模整合正当时
  
2015年,一股并购狂潮席卷了全球半导体行业。据统计,达成意向的并购市值接近1600亿美元,其中超过1000亿美元的项目已经交割完成。这一数量是半导体行业史上最大年度并购金额的6倍之多。
  
对许多人来说,这种整合显得很自然,毕竟,半导体产业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行业,其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在过去的20多年里,半导体销售额占总电子设备销售额的比例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整合并购会进一步提升产业的成熟度,就这一点来说,它和其它行业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最近几年出现的并购狂潮是半导体产业的新现象,这一行业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的快速创新发展期,从历史发展情况来看,该行业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并购。
  
离散化的半导体发展史
  

浅析单片机与嵌入式的区别

导读: 如果可以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理解的话:可以说嵌入式是父类,嵌入式系统是抽象继承类,银行自助取款机是具体子类,郑州轻院正门口旁工行自助1号取款机是对象。

细说半导体产业历史上那些远去的人 那段伟大的历史

1947年12月23日第一块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诞生,从此人类步入了飞速发展的电子时代。在晶体管技术日新月异的60年里,有太多的技术发明与突破,也有太多为之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更有半导体产业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的恩怨情仇,当然其中还记载了众多半导体公司的浮浮沉沉。

他们是半导体产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发明家,他们和众多天才的科学家一起,他们是半导体产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发明家,他们和众多天才的科学家一起,开创半导体产业历史上激动人心的“发明时代”。他们是集成电路之父,他们是硅谷的开创者,他们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如今,他们已经全部远去,然而,他们创造的半导体产业,年产值已经超过2100亿美元,并且仍在他们开辟的大路上高速前进,为这个世界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的故事已经成为传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师和掘金者。

大数据解读2016年智能家居产业现状

传统制造业正进入发展瓶颈期,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推动包括智能家居在内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平台与传统企业的关注为智能家居技术发展全面助力,了解用户需求、把握产品方向成为越来越多业界企业关注的重点。

8位、16位、32位MCU大比拼?如何选择合适器件?

几十年前,8位单片机(MCU)席卷业界,但现在8位MCU有让位32位架构的趋势,有行业分析师指出,32位和8位单片机还在在不断成长。不过,最早使用MCU的人对BASIC以及Microchip PIC还念念不忘,不过以最新Arduino Uno来说,这就是一个从8位到32位架构转变的典型案例。即使你现在的应用程序只需要一个8位架构,但因为所谓的“智能”设备需求增长过些日子8位就不够用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有大量开源开发工具可以让那些渴望“冒险”的激进工程师使用。

“图1:寄存器大小是的区别系统架构的关键指标,同时也影响系统性能。”

图1:寄存器大小是的区别系统架构的关键指标,同时也影响系统性能。

科普---8,16,32性能大比拼

是什么偷走了MCU的功耗?

许多工程师在设计MCU低功耗的时候都会遇见这样的情况,使用原厂的开发板、原厂的例程,测得的功耗会非常低,几乎就是数据手册上写的那个数据。可是偏偏自己编写工程的时候,MCU的功耗仅仅是象征性的降一下,根本达不到理论的数据。到底是什么偷走了MCU的功耗呢?

低功耗是MCU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比如某些可穿戴的设备,其携带的电量有限,如果整个电路消耗的电量特别大的话,就会经常出现电量不足的情况,影响用户体验;

平时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基本的功能实现很简单,但只要涉及低功耗的问题就比较棘手了,比如某些可以低到微安级的MCU,而自己设计的低功耗怎么测都是毫安级的,电流竟然能够高出标准几百到上千倍,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怕,只要认真你就赢了。下边咱们仔细分析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第一条:掐断外设命脉——关闭外设时钟

先说最直观的,也是工程师都比较注意的方面,就是关闭MCU的外设时钟,对于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大多数的MCU,其外设模块都对应着一个时钟开关。只需要打开这个外设的时钟,就可以正常的使用这个外设了,当然,此外设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功耗;反之,如果想要让这个外设不产生功耗,只需关闭它的时钟即可。

第二条:让工作节奏慢下来——时钟不要倍频

为什么通用MCU领域需要新的中国玩家?

在半导体元器件中,MCU是一个很特殊的器件,这个市场每年都在保持增长,但是国外MCU厂商却在选择退出!据IC Insights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MCU市场规模达到168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5.6%,出货量255亿颗比2014年提升12.4%,预计2016年全球MCU市场出货量将突破300亿颗大关。对于32位MCU市场而言,2015年是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全球32位MCU出货量超过4/8位MCU与16位MCU出货量的总和,而且未来几年应该会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
2016年全球MCU市场出货量

MCU数位控制技术助力变频马达性能大跃进

变频马达主要依靠半导体元件组成的电子电路来驱动马达运转,其中MCU数位控制技术的良寙攸关着马达效率是否理想;而在MCU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加上FOC演算法助力之下,变频马达效率将逐步跃进。

马达是家电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动力元件,马达的使用量,也是生活舒适程度的指标之一。家电产品中,常见的马达基本上有三种:交流感应马达(AC Induction Motor, ACIM)、直流有刷马达(Brushed DC Motor)、直流无刷马达(BLDC/PMSM)(亦称变频马达)。事实上,马达的分类方式可从以下几点区分。

.电源

从电源的使用上来看,可简易分成交流马达与直流马达两大类。

.控制方式

从马达控制上来看,可以简易分成同步控制与非同步控制(感应控制)两大类。BLDC/PMSM马达采用同步控制方式,系利用定子上的电流控制来同步控制马达转子的旋转。ACIM马达采用的是感应控制方式,系利用定子的电流环的控制,感应带动转子,转子磁场环与定子磁场环因而存在速度差。

.定子绕线组数

最常见的有三相马达与单相马达,其中三相绕组还有分成Y结线与星型结线两种。

智能家居由热转冷,产业未来该何去何从?

2016 年以来,智能家居出现的频次明显降低。这既有直播、 VR 成为行业新热点后,媒体报道和关注度转移的外部因素。但是,更多的是从智能家居行业自身找原因。

平衡车深度干货:从哪来?怎么玩?

作者:五条

有人说平衡车行业在走向覆灭,也有人说它正在蓄势待发,没有标准,没有专利这的确是现有平衡车遇到最大的问题,然道平衡车会这么慢慢消失。为此,一度蜜对现在的平衡车市场做了以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