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思敏
RISC-V作为全球开源的指令集架构,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逐渐成为驱动芯片产业技术革新与生态构建的核心力量。在中国,RISC-V 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态势,吸引了众多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专家积极参与。
2025年 2 月 27 日,以 “共建生态・共享未来” 为主题的 2025 中国RISC-V 生态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盛大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全球 RISC-V 领域的顶尖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展示最新成果。
大会期间,备受瞩目的 “芯片创新奖” 揭晓,北京微核芯科技、北京中科海芯、极海微电子、南京沁恒微电子、上海先楫半导体等企业的产品凭借卓越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脱颖而出,荣获该奖项:
基于RISC-V的高性能芯片GKG01(北京微核芯科技)
集成多个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处理器核,采用乱序多发射超标量流水线,在RISC-V基础指令集的基础上,支持硬件虚拟化、向量、AI等高性能指令集扩展,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等优势。该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终端设备、嵌入式装备和工业控制等领域,为行业用户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基于RISC-V的车身控制器MCU芯片 IM110(北京中科海芯)
作为中科海芯与长城汽车定制开发的首款基于开源RISC-V内核的车规级MCU芯片,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量产,将率先应用于长城汽车智能驾驶系统。该芯片以其高性能、低功耗和出色的可靠性,为智能汽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推动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基于RISC-V的打印安全认证SoC芯片(极海微电子)
极海自主设计的MC系列CPU内核,基于RISC-V架构,具有高安全性、低功耗、高可靠、高性价比、小面积等核心优势。针对计算机周边设备信息安全应用场景,芯片在架构级进行优化,支持多种加密算法。RV32EMC系列芯片于2024年下半年量产应用,累计销售数百万颗,填补了基于开放指令集的计算机周边打印机核心加密安全芯片的产业空白,有力推动了国产化替代进程,保障国家文印信息安全。
基于RISC-V的多模无线 SoC 芯片CH585(南京沁恒微电子)
基于青稞 RISC-V3C 内核的多模式无线/有线复合型低功耗无线MCU。具有响应快、功耗低续航长的特点,支持BLE5.4和高性能自定义2.4G协议,内置高速USB PHY、NFC等多种外设。该芯片单芯片满足多种连接需求,能达到高端无线产品 8k 回报率要求,适用于构建高上报率、高性能、低功耗的无线通讯方案,可应用于高端无线产品、移动支付、电子门禁等领域。
基于RISC-V的机器人运动与控制的高性能MCU芯片 HPM6E8Y(先楫半导体)
内置RISC-V双核,集成2个以太网PHY收发器,支持EtherCAT从控制器和3个外部端口的时间敏感网络千兆以太网交换机,还有32通道高分辨率PWM输出及∑∆数字滤波器,能实现高度实时响应、极低延迟的以太网通信。专为机器人关节高精度运动控制打造,具有高性能、高集成度、小封装及简单易用等特点,适用于小空间、大算力、强通信需求的高性能伺服电机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等工业自动化场景,有助于推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展 。
这些获奖产品充分展现了本土IC设计企业在 RISC-V 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它们在技术研发、产品应用等方面的突破,为RISC-V 生态注入了强大动力。此次获奖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其成功经验也为后续研发提供借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企业和创新产品涌现,推动整个芯片产业迈向新的高度,实现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尽管本土IC设计企业在 RISC-V 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技术上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差距,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态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包括软件工具、开发平台、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本土 IC 设计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质量,重视人才培养引进,打造高素质研发团队。市场拓展上,加强与上下游合作,推动 RISC-V 芯片广泛应用。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中国 RISC-V 生态有望不断壮大,本土 IC 设计企业将在全球芯片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中国芯片产业崛起。
来源:MCU开发加油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