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至19日,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盛大召开。活动设置主论坛、分论坛、研习会及展览区等多项议程,吸引了来自全球数百家企业、研究机构及开源社区代表,共同探讨RISC-V生态的最新进展与产业未来。
芯思原微电子携自主研发的 RISC-V + BLE 超低功耗 MCU 解决方案亮相,为大健康领域注入了新的技术活力。
7月18日上午的峰会嵌入式系统分论坛中,芯思原研发总监高挺挺深入解析了这款基于 RISC-V 架构的 BLE MCU,阐述它如何突破大健康领域的技术瓶颈:
01、RISC-V 开源指令集:降本增效与性能优化双重结合
RISC-V 开源指令集能显著降低芯片设计成本并提升性能。其透明开放性允许企业深入优化指令路径,剔除冗余模块,从而提升效率。同时,RISC-V 的模块化设计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指令集选择,可根据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实际需求,灵活搭配基础整数指令集和特定扩展指令,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行业对于成本控制和性能优化的双重诉求。
02、双核异构与低功耗架构:超长续航与强劲性能的融合
产品采用 RISC-V 与DSP 双核异构架构,实现数据处理与通信协议硬件加速的高效协同。其中,RISC-V 核专注于算法处理, DSP 核则负责加速通信协议。双核可独立调节时钟频率,优化资源分配并降低功耗。此外,借助亚阈值设计、DVFS 技术以及 SRAM retention 模式等策略,芯片功耗可进一步降低。基于 22nm FD-SOI 工艺,芯片深度睡眠模式下功耗仅 600nA,SRAM 保持模式下仅 2.1μA,为慢病监测等长续航场景提供可靠支持。
03、芯片级加密引擎:全方位守护健康数据安全
该 BLE MCU 集成高性能加密引擎,支持对称与非对称加密算法,涵盖了 AES、ECC/ECDSA 等国际通用算法以及 SM2/4 等国密算法。配备真随机数发生器,确保加密密钥不可预测性。此外,芯片还支持 SESIP 与 DTSec 等医疗安全标准,实现了从数据产生到传输全流程加密保护,有效防范数据泄露风险。
RISC-V + BLE 超低功耗 MCU 在可穿戴健康监测、便携式医疗设备和智能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未来,芯思原将继续深耕 RISC-V 架构,不断优化 BLE MCU 的性能,拓展其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范围,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动力。
来源:芯思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