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对汽车驾驶舱内的环境、控制、娱乐和安全等方面进行智能化改造和优化的车辆内部系统。智能座舱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显示屏、人机交互界面和连接性技术,提供更加智能化、舒适化和安全化的驾驶体验。

智芯半导体的车规级MCU(微控制器单元)——Z20K146MCMQLT成功搭载于某知名Tier 1(一级供应商)的座舱域控制系统。此番携手,智芯MCU被应用于华东某著名车企的两大热门车型智能座舱系统核心枢纽,产品自2024年6月开始批量交付,至今已经交付数十万片。

在这套智能座舱系统中,Z20K146MCMQLT承担着多重要职,其中包括:

1、CAN通信处理:作为车辆内部通信的重要桥梁,确保座舱系统与其他车辆系统间的信息同步与协调,例如发动机状态、车门开关信息等,为驾驶者提供实时、准确的车辆状态反馈。

2、空调温度中控显示:Z20K146MCMQLT通过精确的数据处理与显示控制,使得空调系统的温度、风速等设置信息在中控屏幕直观展现,极大地提升了驾驶者和乘客的乘坐体验与舒适度。

3、OTA升级通信:支持远程在线升级(OTA)功能是该芯片的另一大亮点。它能够确保智能座舱系统能够及时接收并安装最新的软件更新,包括功能增强、性能优化及安全补丁等,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1.png

此番携手共进,面对每月数万片的大规模智能座舱项目需求,智芯半导体正以稳健的步伐推进批量交付工作,这是对其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的有力佐证。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智芯半导体将继续深耕车规级芯片领域,为汽车行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同时,智芯半导体也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与汽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的紧密合作,推动汽车产业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迈进。

来源:智芯SEMI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5

2024年8月至9月,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34)秘书处组织开展了行业标准《汽车智能座舱计算芯片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首轮验证试验。作为汽车芯片引领企业和座舱行业标准牵头单位,芯驰科技在验证实验中提供了智能座舱芯片及相关试验样件和支持,由中汽研软件测评(天津)有限公司专家组成的试验团队开展试验,确保了试验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1725521694201029.png

芯驰科技专注于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座舱SoC、高性能MCU及中央网关芯片等产品及解决方案,目前全系列产品出货量已超600万片,覆盖超70款主流量产车型,具备丰富的车规芯片研发设计和量产经验。

在本轮试验期间,试验团队严格遵循标准草案要求,对试验样品进行了全面测试,包括CPU性能、GPU性能、NPU性能等关键性能参数试验,依据统一的模型开展帧率、时延、模型支持率等技术指标试验。

本次验证试验积累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后续标准草案的完善和优化提供支撑。下一步,秘书处和标准牵头单位将结合试验结果,组织起草组成员单位继续优化完善标准草案,确保标准内容科学、合理。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将《汽车智能座舱计算芯片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列为标准体系“产品与技术应用”部分的关键项目,其制定工作备受行业关注。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委会自2023年组织20余家行业骨干单位成立标准起草组。本轮验证试验将助力完善标准内容,实现标准质量提升,有效推动标准制定进程,为汽车行业智能座舱计算芯片测试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芯驰科技SemiDriv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42

芯原的高性能IP组合助力提升智能座舱体验

芯原股份(芯原,股票代码:688521.SH)今日宣布汽车电子芯片设计公司合肥杰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杰发科技”)在其新一代智能座舱域控SoC AC8025中采用了芯原的高性能IP组合,包括神经网络处理器(NPU)IP、视频处理器(VPU)IP,以及显示处理器(Display Processing)IP。

AC8025是杰发科技最新一代智能座舱域控SoC,采用八核Arm Cortex-A76+A55高性能CPU组合,符合AEC-Q100和ISO 26262 ASIL B(仪表显示)认证要求。AC8025支持8路全高清摄像头输入和7路全高清异显,以及5760x756长条屏和高清超大屏显示,内置双核高性能HiFi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呈现更清晰生动的视听效果。此外,AC8025还内置了高性能NPU,可提供高效的AI应用解决方案,基于智能座舱域可扩展融合面部识别(Face ID)、驾驶员监测系统(DMS)、乘客监测系统(OMS)等应用。

此次合作中采用的芯原VIP9000,基于通用可编程的NPU架构,内嵌矢量和张量引擎,能够灵活处理多类型神经网络。其提供优化的1.2T INT8算力,采用芯原独有的Tiling技术显著减少了外部数据访存需求,进而提升了车载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VIP9000还提供完整的Acuity工具并支持各种深度学习框架,如PyTorch、TensorFlow、ONNX等,加速应用落地。芯原的VPU IP VC8000LE和VC8000D支持HEVC、H.264等视频格式。芯原的显示处理器IP DC8100能够满足多样化显示应用需求并支持超宽显示屏,同时具备增强的安全显示功能包括多个可配置区域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和特定测试模式,保障了显示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此外,VC8000LE、VC8000D和DC8100硬件均支持双操作系统,实现了资源利用优化和任务快速切换,从而提升了车载娱乐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杰发科技CTO李文雄表示:“芯原的高性能IP组合为杰发科技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带来了显著的系统性能提升,并实现了更为智能、沉浸式的座舱交互体验。目前,AC8025已经量产,并已获得多家国内外车厂定点项目,预计覆盖车辆500万台。AC8025这颗芯片将加速汽车行业向智能座舱的升级,大幅提高智能座舱覆盖率,进一步赋能自主可控的本土汽车产业链。”

“域控制器是汽车实现智能化的关键。随着AI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智能座舱将实现多系统的深度融合,对高效、可靠、安全的IP的需求将迎来显著增长。”芯原执行副总裁、IP事业部总经理戴伟进表示,“我们与杰发科技的合作是芯原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又一成功起点。芯原持续进行技术研发,以在这个快速增长且要求严格的市场领域中,与我们众多的汽车客户共同成长。芯原提供从摄像头输入到显示输出(Glass-to-Glass)的丰富的智能像素处理IP组合,且具有高度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从低功耗到高图像质量的不同细分市场需求。芯原日益完善的通过车规认证的IP组合以及获得ISO 26262汽车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芯片设计流程等相关技术成果,将进一步助力客户在汽车智能化时代取得成功。”

关于杰发科技

合肥杰发科技有限公司(AutoChips)成立于2013年,是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405.SZ)旗下全资子公司,在合肥、深圳、上海、武汉设立有研发及市场销售中心。

AutoChips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汽车电子芯片及相关系统的研发与设计,研发人员300余人,专利持有量达150多件,并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AutoChips坚持以技术创新为立业之本,走自主研发道路,产品覆盖智能座舱SoC、车联网SoC、车载信息娱乐系统SoC、车规级微控制器MCU等领域,并获得了国内外零部件厂商及车厂的广泛认可与采用。AutoChips芯片现已覆盖全球500多款车型,累计出货量超3亿颗,其中SoC芯片超8000万套片,MCU芯片超5000万颗。

未来,AutoChips将携手广大合作伙伴,打造国产汽车电子芯片领导品牌,实现“中国芯”更大突破。

关于芯原

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芯原股份,688521.SH)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

公司拥有自主可控的图形处理器IP(GPU IP)、神经网络处理器IP(NPU IP)、视频处理器IP(VPU IP)、数字信号处理器IP(DSP IP)、图像信号处理器IP(ISP IP)和显示处理器IP(Display Processing IP)这六类处理器IP,以及1,600多个数模混合IP和射频IP。

基于自有的IP,公司已拥有丰富的面向人工智能(AI)应用的软硬件芯片定制平台解决方案,涵盖如智能手表、AR/VR眼镜等实时在线(Always-on)的轻量化空间计算设备,AI PC、AI手机、智慧汽车、机器人等高效率端侧计算设备,以及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高性能云侧计算设备。

为顺应大算力需求所推动的SoC(系统级芯片)向SiP(系统级封装)发展的趋势,芯原正在以“IP芯片化(IP as a Chiplet)”、“芯片平台化(Chiplet as a Platform)”和“平台生态化(Platform as an Ecosystem)”理念为行动指导方针,从接口IP、Chiplet芯片架构、先进封装技术、面向AIGC和智慧出行的解决方案等方面入手,持续推进公司Chiplet技术、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

基于公司独有的芯片设计平台即服务(Silicon Platform as a Service, SiPaaS)经营模式,目前公司主营业务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及周边、工业、数据处理、物联网等,主要客户包括芯片设计公司、IDM、系统厂商、大型互联网公司、云服务提供商等。

芯原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中国和美国设有7个设计研发中心,全球共有11个销售和客户支持办事处,目前员工已超过1,800人。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verisilicon.com

围观 19

近期,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入局智能座舱领域,从华为、高通、NXP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到大陆、博世、哈曼国际、电装,再到北汽、WEY、蔚来、小鹏、理想、吉利、领克、福特、凯迪拉克等车厂,整条产业链几乎处于ALL-IN的状态,预计至 2025 年全球智能座舱规模将超461亿美元。

智能座舱是什么?

简单来说,如果把汽车比作手机,智能座舱就相当于手机通过硬件(如摄像头)、软件升级的方式,让手机使用起来更便捷。

智能座舱是传统汽车中控屏的升级,与传统驾驶舱对比,智能座舱可提升近80%单车价值量。传统驾驶舱通常只有一个中控屏(普遍十英寸以内),单车价值量在1500元左右;智能座舱可添加更多功能,如更大的屏(价格可以达到2500元)、液晶仪表盘、HUD、后座娱乐系统、流媒体后视镜以及车联网模块。整体来看,这些硬件的单车价值量将很可能增加至9000元以上。

座舱芯片厂商汇总

目前智能座舱芯片主要有传统电子和消费电子两类厂商。

传统电子:恩智浦(i.MX系列)、瑞萨(R系列)、德州仪器(Jacinto系列)和意法半导体(Accordo系列)。

消费电子:高通、英特尔、谷歌、三星、华为、联发科。

“”

各厂商竞争格局:一芯多屏的未来趋势对芯片算力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以高通芯片的算力及出货遥遥领先,其次是英特尔及瑞萨。

其中2020年是高通座舱出货大年,核心出货量比较大的车型包括奥迪改款A4L、本田雅阁十代等,并且大部分新能源车型都选择高通820A作为座舱芯片。

“(图片来源:东方证券)"
(图片来源:东方证券)

附:智能座舱部件及厂商图谱

智能座舱主要部件有中控液晶屏、仪表盘、HUD、中控娱乐系统等等。当前新车型上全液晶仪表盘的渗透率约28%,HUD渗透率约10%。

“”

“”

“”

“”

“”

本文转载自:安芯商城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
cathy@eetrend.com)。

围观 704
订阅 RSS - 智能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