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

本文要点

  • 接地、EMI 和电能质量之间的关系。

  • 安全接地与 EMC 接地的区别。

  • EMC 接地的设计考虑因素。

接地、EMI 和电能质量是密切相关的;电能质量会受到各种事件的影响,包括电磁干扰 (EMI)。幸运的是,电路接地可以减轻 EMI 的不良影响。接地为电磁干扰提供了一个低阻抗的路径。当系统正确接地时,EMI 就会脱离关键设备,从而改善电能质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详细探讨接地、EMI 和电能质量之间的关系。

接地、EMI 和电能质量

动态环境中的敏感设备和装置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电子设备、控制电路、信号和电力电缆以及其他产生电磁场的相关系统通过电磁干扰相互作用,扰乱正常运行。与电气和电子电路相互作用的 EMI 对电能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当电气和电子电路获得特定幅值、频率和相位的电力时,设备能够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电能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如果电路中的 EMI 干扰了系统电压的幅值、频率或相位,那么电能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接地是通过减少 EMI 来确保电能质量的方法之一。正确接地可以消除电磁干扰,确保安全操作和电磁兼容性。接地决定了系统应如何对意外故障、瞬态和电磁干扰作出反应,并为高频 EMI 电流和电压提供低阻抗路径,以此控制电子电路中的传导和辐射干扰。 

1.png

接地为电磁干扰提供一个低阻抗路径。

安全接地与电磁兼容接地的区别

在讨论电磁兼容 (EMC) 接地之前,我们首先要把它和安全接地区分开来。电磁兼容接地与安全接地是不同的。安全接地是为了保护操作设备的人员。在安全接地中,设备的金属外壳通常与大地的接地线相连,以便短路或故障电流流向大地,而不会伤害用户。然而,EMC 接地的目的是为 EMI 和噪声电流提供一个低阻抗的电流路径。EMC 接地的参照物不一定是大地的接地线,而是屏蔽层或导电平面。

接地和电磁兼容

EMC 接地定义了一个零电压参考,通过低阻抗连接将电路和其他金属外壳及部件与这个参考连接起来。接地结构防止了意外干扰,并减轻了设备对 EMI 的敏感性。在出现传导干扰和抗扰性问题时,接地系统既提供了零电压的接地参考,又为不明显的 EMI 电流提供了阻抗最低的路径。电磁兼容接地结构只能承受 EMI 的噪声电流和故障电流。正确利用接地结构,可以形成一个阻抗足够低的回路来承载 EMI 电流和故障电流,从而控制 EMI 产生的意外电压。

EMC 接地的设计考虑因素

在目标频率上利用导体搭建接地结构。接地结构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定义系统频率下的局部零电压参考。

将接地结构设计为电子电路中大型金属部件的参考接地平面。接地结构的设计不应该与设备屏蔽外壳的设计混为一谈。

切勿将接地结构设计为承载电路中的相电流或工作电流。流过接地结构的电流会引起磁通量包裹,从而诱发电压。感应电压能够驱动相对于其他部件的接地结构,特别是在高频率下。接地结构的设计只需要承载意外电流。

了解接地、EMI 和电能质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设计人员在电气和电子设备中实现电磁兼容。EMC 设计工程师在产品设计中创建的参考地平面,在消除意外 EMI 和噪声电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来源:Cadence楷登PCB及封装资源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7

大多数ADC、DAC和其他混合信号器件数据手册是针对单个PCB讨论接地,通常是制造商自己的评估板。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多卡或多ADC/DAC系统时,就会让人感觉困惑茫然。通常建议将PCB接地层分为模拟层和数字层,并将转换器的 AGND 和 DGND 引脚连接在一起,并且在同一点连接模拟接地层和数字接地层,如图 1 所示。

1.png

图 1. 混合信号 IC 接地:单个 PCB(典型评估/测试板)

这样就基本在混合信号器件上产生了系统“星型”接地。所有高噪声数字电流通过数字电源流入数字接地层,再返回数字电源;与电路板敏感的模拟部分隔离开。系统星型接地结构出现在混合信号器件中模拟和数字接地层连接在一起的位置。

该方法一般用于具有单个 PCB 和单个 ADC/DAC 的简单系统,不适合多卡混合信号系统。在不同PCB(甚至在相同 PCB 上)上具有数个ADC 或 DAC的系统中,模拟和数字接地层在多个点连接,使得建立接地环路成为可能,而单点“星型”接地系统则不可能。鉴于以上原因,此接地方法不适用于多卡系统,上述方法应当用于具有低数字电流的混合信号IC。

敏感的模拟元件,例如放大器和基准电压源,必须参考和去耦至模拟接地层。具有低数字电流的 ADC 和 DAC(和其他混合信号 IC)一般应视为模拟元件,同样接地并去耦至模拟接地层。乍看之下,这一要求似乎有些矛盾,因为转换器具有模拟和数字接口,且通常有指定为模拟接地(AGND)和数字接地(DGND)的引脚。图 2 有助于解释这一两难问题。

2.png

图 2. 具有低内部数字电流的混合信号 IC 的正确接地

同时具有模拟和数字电路的 IC(例如 ADC 或 DAC)内部,接地通常保持独立,以免将数字信号耦合至模拟电路内。图 2 显示了一个简单的转换器模型。将芯片焊盘连接到封装引脚难免产生线焊电感和电阻,IC 设计人员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心中清楚即可。快速变化的数字电流在 B 点产生电压,且必然会通过杂散电容 CSTRAY耦合至模拟电路的 A 点。此外,IC 封装的每对相邻引脚间约有 0.2 pF的杂散电容,同样无法避免!IC 设计人员的任务是排除此影响让芯片正常工作。

不过,为了防止进一步耦合,AGND 和 DGND 应通过最短的引线在外部连在一起,并接到模拟接地层。DGND 连接内的任何额外阻抗将在 B点产生更多数字噪声;继而使更多数字噪声通过杂散电容耦合至模拟电路。请注意,将 DGND 连接到数字接地层会在 AGND 和 DGND 引脚两端施加VNOISE,带来严重问题!

“DGND”名称表示此引脚连接到 IC 的数字地,但并不意味着此引脚必须连接到系统的数字地。可以更准确地将其称为 IC 的内部“数字回路”。

这种安排确实可能给模拟接地层带来少量数字噪声,但这些电流非常小,只要确保转换器输出不会驱动较大扇出(通常不会如此设计)就能降至最低。将转换器数字端口上的扇出降至最低(也意味着电流更低),还能让转换器逻辑转换波形少受振铃影响,尽可能减少数字开关电流,从而减少至转换器模拟端口的耦合。通过插入小型有损铁氧体磁珠,如图 2 所示,逻辑电源引脚 pin (VD)可进一步与模拟电源隔离。转换器的内部瞬态数字电流将在小环路内流动,从 VD经去耦电容到达 DGND (此路径用图中红线表示)。因此瞬态数字电流不会出现在外部模拟接地层上,而是局限于环路内。VD 引脚去耦电容应尽可能靠近转换器安装,以便将寄生电感降至最低。去耦电容应为低电感陶瓷型,通常介于 0.01 μF (10 nF)和 0.1 μF (100 nF) 之间。

再强调一次,没有任何一种接地方案适用于所有应用。但是,通过了解各个选项和提前进行规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问题。

来源:亚德诺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42

来源:亚德诺半导体

混合信号接地的困惑根源

大多数ADC、DAC和其他混合信号器件数据手册是针对单个PCB讨论接地,通常是制造商自己的评估板。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多卡或多ADC/DAC系统时,就会让人感觉困惑茫然。通常建议将PCB接地层分为模拟层和数字层,并将转换器的 AGND 和 DGND 引脚连接在一起,并且在同一点连接模拟接地层和数字接地层,如图 1 所示。

关于混合信号接地,这有几个重要知识哟~
图 1. 混合信号 IC 接地:单个 PCB(典型评估/测试板)

这样就基本在混合信号器件上产生了系统“星型”接地。所有高噪声数字电流通过数字电源流入数字接地层,再返回数字电源;与电路板敏感的模拟部分隔离开。系统星型接地结构出现在混合信号器件中模拟和数字接地层连接在一起的位置。

该方法一般用于具有单个 PCB 和单个 ADC/DAC 的简单系统,不适合多卡混合信号系统。在不同PCB(甚至在相同 PCB 上)上具有数个ADC 或 DAC的系统中,模拟和数字接地层在多个点连接,使得建立接地环路成为可能,而单点“星型”接地系统则不可能。鉴于以上原因,此接地方法不适用于多卡系统,上述方法应当用于具有低数字电流的混合信号IC。

具有低数字电流的混合信号IC的接地和去耦

敏感的模拟元件,例如放大器和基准电压源,必须参考和去耦至模拟接地层。具有低数字电流的 ADC 和 DAC(和其他混合信号 IC)一般应视为模拟元件,同样接地并去耦至模拟接地层。乍看之下,这一要求似乎有些矛盾,因为转换器具有模拟和数字接口,且通常有指定为模拟接地(AGND)和数字接地(DGND)的引脚。图 2 有助于解释这一两难问题。

关于混合信号接地,这有几个重要知识哟~
图 2. 具有低内部数字电流的混合信号 IC 的正确接地

同时具有模拟和数字电路的 IC(例如 ADC 或 DAC)内部,接地通常保持独立,以免将数字信号耦合至模拟电路内。图 2 显示了一个简单的转换器模型。将芯片焊盘连接到封装引脚难免产生线焊电感和电阻,IC 设计人员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心中清楚即可。快速变化的数字电流在 B 点产生电压,且必然会通过杂散电容 CSTRAY耦合至模拟电路的 A 点。此外,IC 封装的每对相邻引脚间约有 0.2 pF的杂散电容,同样无法避免!IC 设计人员的任务是排除此影响让芯片正常工作。

不过,为了防止进一步耦合,AGND 和 DGND 应通过最短的引线在外部连在一起,并接到模拟接地层。DGND 连接内的任何额外阻抗将在 B点产生更多数字噪声;继而使更多数字噪声通过杂散电容耦合至模拟电路。请注意,将 DGND 连接到数字接地层会在 AGND 和 DGND 引脚两端施加VNOISE,带来严重问题!

“DGND”名称表示此引脚连接到 IC 的数字地,但并不意味着此引脚必须连接到系统的数字地。可以更准确地将其称为 IC 的内部“数字回路”。

这种安排确实可能给模拟接地层带来少量数字噪声,但这些电流非常小,只要确保转换器输出不会驱动较大扇出(通常不会如此设计)就能降至最低。将转换器数字端口上的扇出降至最低(也意味着电流更低),还能让转换器逻辑转换波形少受振铃影响,尽可能减少数字开关电流,从而减少至转换器模拟端口的耦合。通过插入小型有损铁氧体磁珠,如图 2 所示,逻辑电源引脚 pin (VD)可进一步与模拟电源隔离。转换器的内部瞬态数字电流将在小环路内流动,从 VD经去耦电容到达 DGND (此路径用图中红线表示)。因此瞬态数字电流不会出现在外部模拟接地层上,而是局限于环路内。VD 引脚去耦电容应尽可能靠近转换器安装,以便将寄生电感降至最低。去耦电容应为低电感陶瓷型,通常介于 0.01 μF (10 nF)和 0.1 μF (100 nF) 之间。

再强调一次,没有任何一种接地方案适用于所有应用。但是,通过了解各个选项和提前进行规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问题。

来源:亚德诺半导体
https://mp.weixin.qq.com/s/v7cYM1K7xA56eCoukWB4Ww

围观 15

零线与地线并不是同一概念,零线是中线的俗称,是电力部门提供的工作线路。就是说我们每家每户使用的两线照明线路,一线称相线(火线),另一线则是中线(零线)。目前电力系统的供电方式绝大部分是采用三相四线制。为减小电能的损失,在输电过程中采用远距离高压输电,即三相输电,到城镇通过变压器降为市电单相220V和三相380V供给不同的用户,中线(零线)就是三相高压输入变压器变为四线低压供给用户的工作线路之一。

地线是接地装置的简称,地线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其中安全性接地又可分为保护接地、防雷击接地和防电磁辐射接地。

接地的几种常见的类型

1、工作接地

是用它完成回路使设备达到性能要求的接地线。如六、七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使用的广播有一根地线,而且接地处要经常用水淋湿。工作接地是把金属导体铜块埋在土壤里,再把它的一点用导线引出地面,这就建成了接地系统,地线要求接地电阻≤4Ω。

2、保护接地

为防止人们在使用家电及办公等电子设备时发生触电事故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金属外壳都设有接地线,如其绝缘损坏外壳带电,则电流沿着安装的接地线泄入大地,以达到安全的目的,否则会给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用电规程规定保护接地电阻应≤4Ω,而人体的电阻一般大于2000Ω,根据欧姆定律,绝缘损坏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仅为总电流的1/500,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电压越高,人体电阻越小,也就是说,在大电压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你成了地线,电流回从你的身体上泻下)

3、防雷击接地

为防止在雷雨季节,高大建筑物,各类通信系统以及架于建筑物上的各种天线和其它一些设施被雷击,需加装避雷针,然后用导线将其引到安装的防雷击接地系统。

4、防电磁辐射接地

在一些重要部门为防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加装屏蔽网,安装的屏蔽网要接入相应的接地系统,并要求接地电阻≤4Ω。除上述接地系统外有人提出“保护接零”接地法。所谓“接零”就是将各类电器的金属外壳、构架与供电线路的零线相连,当电器绝缘损坏,火线碰外壳时形成短路,熔丝迅速熔断以达到电源断开。然而,采用“保护接零”时,零线必须重复接地,而且接地电阻≤4Ω。否则是极其危险的,不做(零线)重复接地,当零线干线断开,电器外壳就带电(火线),此时,当人站在地上触摸到电器外壳与大地形成回路,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采用“保护接零”零线必须重复接地,实际上“保护接零”在安全用电规程中不允许的,就是将零线与地线混为一起。

5、保护接地

目前都是针对专用电子设备而言,一般家庭只有两线插座,没有地线,各种电器不便于保护接地,所以有的家庭把家用电器外壳的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管或暖气管上,这是完全错误的方法。对一幢楼房来说,当一家接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的电器发生故障时,可能会使整个楼房的自来水管或暖气管带电,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

(1)保护原理不同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范围。在高压系统中,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使电网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此外,在保护接零电网中,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还可限制设备漏电时的对地电压。

(2)适用范围不同保护接地即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3)线路结构不同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只设保护接地线;如果采取了保护接零措施,则必须设工作零线,利用工作零线作接零保护。保护接零线不应接开关、熔断器,当在工作零线上装设熔断器等开断电器时,还必须另装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

零线和地线的根本差别在于一个构成工作回路,一个起保护作用叫做保护接地,一个回电网,一个回大地,在电子电路中这两个概念是要区别开来的,在正规公司里,这两根线规定要分开接.

现在实际中还有一种三相六线的接法,除工作零线,保护接地外,还专门另配一路接地线,这根线跟设备地线分开来接,不与其他任何线相接,用做对仪器设备的保护,因为电气件的损坏往往只几微秒的时间,所以要将误动作电流更快的引回大地,需要仪器直接接地.

保护地线是为了保证设备操作者的安全,在设备的外壳与大地可靠的连接起来,然后通过导线连接到公共接地点。保护接零是与变压器接地点连接在一起,设备只要保护接地就可以了。

来源:网络

围观 19

Q1:为什么要接地?

Answer:接地技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 建筑物的作用。同时,接地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当某种原因引起的相线(如电线绝缘不良,线路老化等)和设备外壳碰触时,设备的外壳就会有危险 电压产生,由此生成的故障电流就会流经PE线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随电子通信和其它数字领域的发展,在接地系统中只考虑防雷和安全已远远不能满足要 求了。比如在通信系统中,大量设备之间信号的互连要求各设备都要有一个基准‘地’作为信号的参考地。而且随着电子设备的复杂化,信号频率越来越高,因此, 在接地设计中,信号之间的互扰等电磁兼容问题必须给予特别关注,否则,接地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近,高速信号的信号回流技术中也 引入了 “地”的概念。

Q2:接地的定义

Answer: 在现代接地概念中、对于线路工程师来说,该术语的含义通常是‘线路电压的参考点’;对于系统设计师来说,它常常是机柜或机架;对电气工程师来说,它是绿色 安全地线或接到大地的意思。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接地是电流返回其源的低阻抗通道”。注意要求是”低阻抗”和“通路”。

Q3:常见的接地符号

Answer: PE,PGND,FG-保护地或机壳;BGND或DC-RETURN-直流-48V(+24V)电源(电池)回流;GND-工作地;DGND-数字地;AGND-模拟地;LGND-防雷保护地

Q4:合适的接地方式

Answer: 接地有多种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以及混合类型的接地。而单点接地又分为串联单点接地和并联单点接地。一般来说,单点接地用于简单电路,不同功能模 块之间接地区分,以及低频(f<1MHz)电子线路。当设计高频(f>10MHz)电路时就要用多点接地了或者多层板(完整的地平面层)。

Q5:信号回流和跨分割的介绍

Answer:对于一个电子信号来说,它需要寻找一条最低阻抗的电流回流到地的途径,所以如何处理这个信号回流就变得非常的关键。

第一,根据公式可以知道,辐射强度是和回路面积成正比的,就是说回流需要走的路径越长,形成的环越大,它对外辐射的干扰也越大,所以,PCB布板的时候要尽可能减小电源回路和信号回路面积。

第二,对于一个高速信号来说,提供有好的信号回流可以保证它的信号质量,这是因为PCB上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一般是以地层(或电源层)为参考来计算的,如 果高速线附近有连续的地平面,这样这条线的阻抗就能保持连续,如果有段线附近没有了地参考,这样阻抗就会发生变化,不连续的阻抗从而会影响到信号的完整 性。所以,布线的时候要把高速线分配到靠近地平面的层,或者高速线边并行走一两条地线,起到屏蔽和就近提供回流的功能。

第三,为什么说布线的时候尽量不要跨电源分割,这也是因为信号跨越了不同电源层后,它的回流途径就会很长了,容易受到干扰。当然,不是严格要求不能跨越电 源分割,对于低速的信号是可以的,因为产生的干扰相比信号可以不予关心。对于高速信号就要认真检查,尽量不要跨越,可以通过调整电源部分的走线。(这是针 对多层板多个电源供应情况说的)

Q6:为什么要将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如何分开?

Answer: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要回流到地,因为数字信号变化速度快,从而在数字地上引起的噪声就会很大,而模拟信号是需要一个干净的地参考工作的。如果模拟地和数字地混在一起,噪声就会影响到模拟信号。

一般来说,模拟地和数字地要分开处理,然后通过细的走线连在一起,或者单点接在一起。总的思想是尽量阻隔数字地上的噪声窜到模拟地上。当然这也不是非常严格的要求模拟地和数字地必须分开,如果模拟部分附近的数字地还是很干净的话可以合在一起。

Q7:单板上的信号如何接地?

Answer:对于一般器件来说,就近接地是最好的,采用了拥有完整地平面的多层板设计后,对于一般信号的接地就非常容易了,基本原则是保证走线的连续性,减少过孔数量;靠近地平面或者电源平面,等等。

Q8:单板的接口器件如何接地?

Answer:有些单板会有对外的输入输出接口,比如串口连接器,网口RJ45连接器等等,如果对它们的接地设计得不好也会影响到正常工作,例如网口互连 有误码,丢包等,并且会成为对外的电磁干扰源,把板内的噪声向外发送。一般来说会单独分割出一块独立的接口地,与信号地的连接采用细的走线连接,可以串上 0欧姆或者小阻值的电阻。细的走线可以用来阻隔信号地上噪音过到接口地上来。同样的,对接口地和接口电源的滤波也要认真考虑。

Q9:带屏蔽层的电缆线的屏蔽层如何接地?

Answer:屏蔽电缆的屏蔽层都要接到单板的接口地上而不是信号地上,这是因为信号地上有各种的噪声,如果屏蔽层接到了信号地上,噪声电压会驱动共模电 流沿屏蔽层向外干扰,所以设计不好的电缆线一般都是电磁干扰的最大噪声输出源。当然前提是接口地也要非常的干净。

来源:网络

围观 34

接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有时关系到设计的成败。

首先要明确的是,所有的接地都不是理想的,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分布电阻与分布电感,前者在信号频率较低时起作用,后者则在信号频率高时成为主要影响因素。由于上述分布参数的存在,信号在经过地线的时候,会产生压降以及磁场。若这些压降或磁场(以及由该磁场引起的感应电压)耦合到其它电路的输入,就可能会被放大(模拟电路中)或影响信号完整性(数字电路中)。所以,一般要求在设计时就考虑这些影响,有一个大致的原则如下:

1、在频率较低的电路中(尤其是模拟电路或模数混合电路中的模拟部分),采用单点接地,即各级放大器的地线(包括电源线)分别接到电源输出端,成为星形连接,并且在这个星的节点上接一个大电容。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信号在地线上的压降耦合到其他放大器中。

2、在模拟电路中(尤其是小信号电路)要避免出现地线环,因为环状的地线会产生感应电流,此电流造成的感应电势是许多干扰信号的来源。

3、如果是单纯的数字电路(包括模数混合电路中的数字部分)且信号频率不高(一般不超过10兆),可以共用一组电源与地线,但是必须注意每个芯片的退耦电容必须靠近芯片的电源与地引脚。

4、在高速的数字电路(例如几十兆的信号频率)中,必须采取大面积接地,即采用4层以上的印制板,其中有一个单独的接地层。这样做的目的是给信号提供一个最短的返回路径。由于高速数字信号具有很高的谐波分量,所以此时地线与信号线之间构成的回路电感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信号的实际返回路径是紧贴在信号线下面的,这样构成的回路面积最小(从而电感最小)。大面积接地提供了这样的返回路径的可能性,而采用其他的接地方式均无法提供此返回路径。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由于过孔或其他器件在接地平面上造成的绝缘区将信号的返回路径割断(地槽),若出现这种情况,情况会变得十分糟糕。

5、高频模拟电路,也要采取大面积接地。但是由于此时的信号线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所以情况更复杂一些,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围观 118

除了正确进行接地设计、安装,还要正确进行各种不同信号的接地处理。控制系统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地线:

(1)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3)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线,这种地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电电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机壳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

以上这些地线处理是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接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控制系统宜采用一点接地。一般情况下,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接地形成的环路的干扰影响很大,因此,常以一点作为接地点;但一点接地不适用于高频,因为高频时,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又产生电感耦合。一般来说,频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z之间可用一点接地,也可用多点接地。

(2)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由于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V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和防止。

(3)浮地与接地的比较。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绝缘下降就会带来干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4)模拟地。模拟地的接法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采用屏蔽浮技术。对于具体模拟量信号的接地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设计。

(5)屏蔽地。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信号中电容耦合噪声、准确检测和控制,对信号采用屏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屏蔽目的不同,屏蔽地的接法也不一样。电场屏蔽解决分布电容问题,一般接大地;电磁场屏蔽主要避免雷达、电台等高频电磁场辐射干扰。利用低阻金属材料高导流而制成,可接大地。磁场屏蔽用以防磁铁、电机、变压器、线圈等磁感应,其屏蔽方法是用高导磁材料使磁路闭合,一般接大地为好。当信号电路是一点接地时,低频电缆的屏蔽层也应一点接地。如果电缆的屏蔽层地点有一个以上时,将产生噪声电流,形成噪声干扰源。当一个电路有一个不接地的信号源与系统中接地的放大器相连时,输入端的屏蔽应接至放大器的公共端;相反,当接地的信号源与系统中不接地的放大器相连时,放大器的输入端也应接到信号源的公共端。

对于电气系统的接地,要按接地的要求和目的分类,不能将不同类接地简单地、任意地连接在一起,而是要分成若干独立的接地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其共同的接地点或接地干线,最后才连接在一起,实行总接地。

来源:网络

围观 404
订阅 RSS - 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