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32

3月14日,2023年德国纽伦堡嵌入式系统展(Embedded World 2023,以下简称:EW23)拉开帷幕。EW23以“embedded responsible sustainable”为主题,与全球展商共同探讨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兆易创新GigaDevice本次现场展示了多种市场领先的MCU产品、开发生态以及创新方案。GD32正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持续发力,以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助力客户实现产品迭代和业务可持续性成长。

1.jpg

2.jpg

3.jpg

4.jpg

Embedded World 2023兆易创新展厅

GD32F470系列高性能MCU被评为本届大会“Top Things To See”(最值得一看)的产品,通过邮件推荐给超2万名来自全球的嵌入式设计工程师。同时,GD32E230系列超值型MCU成功入选了"Best-in-Show"(最佳展览奖)提名。

5.png

6.png

7.png

8.png

行业媒体和专家对兆易创新的报道

GigaDevice欧洲区FAE经理Reuben Townsend先生在现场接受了全球电子技术领域领先媒体EE Times Europe的专访,向观众介绍包括GD32E5、GD32H7、GD32W515和GD32F470在内的多款高性能MCU的产品特性及颇具创新的解决方案。

突破传统产品界限

处理效能加持,解决客户核心诉求

兆易创新的旗舰级高性能GD32H7系列MCU也将于近期正式发布,本届展会是GD32H7系列官方开发套件的首秀。

9.jpg

▲  GD32H7xxI-EVAL Board

GD32H7系列以Arm® Cortex®-M7内核提供600MHz的处理能力,内置先进的DSP和FPU。配备1024KB到3840KB Flash和1024KB SRAM,其中包括512KB的紧耦合内存,以实现最佳处理效率。GD32H7集成了液晶显示屏和硬件图形加速器,可显著提升显示质量,同时还添加了数据安全加密功能。适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电机控制、电源、储能系统、音频和语音识别,以及边缘计算、AI等诸多创新应用场景。

能源精细化管理

助力全球客户开启可持续未来

近年来,新能源市场高速发展,光伏逆变结合储能可对能源转换进行有效地管理,与传统能源相互协同、融合发展。“光伏+储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热门的能源发展形式之一。

GD32F4系列高性能MCU凭借其高主频、大存储、高精度定时器以及高速ADC,在光伏逆变器、储能,以及电池管理等核心系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GD32F4先进的外设接口、液晶显示屏控制器以及图形加速器可支持新能源系统内的通信监控和人机交互等功能模块,帮助设备厂商快速实现光储设备的智能上云,抢占能源市场先机。

10.jpg

▲  采用GD32F4的储能系统BMS和通讯监控模块

开关电源是一种稳压电源,它使用高频开关稳压器对电源进行转换并调节输出,具有调节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对比传统电源,数字电源具有高效率、低散热、高功率密度等优势。

此次展会上,GD32展出了两款数字电源解决方案。其中全新推出的500W数字电源方案采用有桥PFC+半桥LLC拓扑:PFC部分使用GD32E230C控制,输入220V交流电,输出415V直流电压;LLC部分使用GD32E503R控制,输入415V直流电压,输出24V直流电压,并采用SHRTIMER控制LLC MOS管的频率变化获取更高的控制精度,整机最大效率可达90%以上。

11.jpg

▲ GD32E230+GD32E503系列PFC+LLC开关电源方案

GD32E5系列高性能MCU采用的Arm® Cortex®-M33内核内置硬件乘/除法器,并提供完整的DSP指令集和单精度浮点运算单元,配备硬件三角函数加速器,以增强的计算能力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和开关电源控制,可替换传统DSP,运行MPPT算法实现光伏模块的最大功率跟踪,并实现数据采集、通讯监控和快速关断功能。

12.jpg

▲ GD32E503系列开关电源方案

GD32E5内置90ps超高精度定时器(SHRTimer)及5个独立的计数器,可以产生5组2路带死区互补输出的PWM控制信号,可与其它外设进行联动产生正弦波逆变需要的高频波形。

增强图形处理能力

赋能人机交互界面酷炫升级

人机界面(HMI)技术正在迅速迭代发展,通过串口、以太网及CAN等总线通讯接口连接PLC、变频器、仪表等工业控制设备以及家居中控平台,让用户能够以更智能、轻松和直观的方式与工作和家庭场所中的终端设备和家用电器进行交互。

处理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HMI整体的性能。GD32F4系列MCU凭借高性能、强实时、大容量特性已被众多工业和高端消费有HMI需求的客户采用。

LVGL是一款轻量级的开源免费嵌入式GUI设计工具,搭载GD32F470可释放无限潜能,现场展示的这款demo搭载7寸液晶显示屏,分辨率为1024*600像素,演示了包含按钮、标签、滑块、图表、键盘、仪表、曲线以及表格等多项内置组件功能。

13.jpg

▲ GD32F470 LVGL GUI 方案

TARA Systems是一家成立于1990年的软件工具和服务公司,正在为数以百万计的消费电子、工业、汽车和移动设备领域的嵌入式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Embedded Wizard是TARA Systems旗下的嵌入式GUI技术,即使在资源有限的MCU平台上,也能创建出高性能的图形用户界面。具备代码精简、功能丰富、可扩展性、开发便捷等优势,可有效简化用户在GD32 MCU上的GUI开发工作,加速产品开发和上市步伐。

14.jpg

▲ Embedded Wizard GUI 方案

随着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呈跨越式增长,结合HMI技术赋能,支持语音控制、人脸和手势识别ML算法的新兴应用不断涌现,丰富了物联网设备的智控与交互方式。

支持多种主流协议

GD32通信连接能力备受瞩目

GD32W515系列是兆易创新首款无线Wi-Fi MCU,基于Cortex-M33内核设计,为AIoT领域提供增强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集成资源。

GD32联合欧智通共同推出的IoT Wi-Fi模块X115Z-RA取得了Arm平台安全架构PSA Level1、PSA Functional API认证, Wi-Fi联盟认证,以及RF FCC/CE合规认证。具备MCU的丰富资源和基本外设,模块完全兼容GD32 MCU开发环境和使用习惯,开发者可以轻松构建Wi-Fi连接方案。

15.jpg

▲ GD32W515系列Wi-Fi模组

兆易创新还为用户提供了一套集成了无刷电机、步进电机和 Wi-Fi 通信的三合一硬件解决方案,支持语音控制、智能配网、 OTA 升级等功能,包含了GD32W515系列Wi-Fi MCU以及GD30DR8413高性能电机驱动芯片。此外,通过UART接口连接到语音识别芯片,该方案支持本地语音唤醒和识别功能,适用于家电、中控面板、网关等丰富的应用场景。

16.jpg

▲ GD32W515风扇控制+本地语音识别方案

兆易创新将RISC-V内核与世面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结合,计划于年内推出Wi-Fi 6+BLE 5.2无线双模MCU产品,通过领先的射频性能和丰富的集成资源让客户的无线连接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兆易创新也在持续打造丰富多元的无线AIoT开发和应用生态,提供包括matter在内的多种智能家居连接方案,帮助客户加速产品的开发周期。

GD32 MCU支持主流的RTOS及云连接协议,例如Amazon AWS云服务、Azure RTOS、FreeRTOS、RT-Thread以及Zephyr等。通过适配认证的GD32产品型号均可在相应网站上查询,所有代码都可以在各大开源托管网站免费下载。

17.jpg

▲ GD32E507 & Microsoft Azure操作系统方案

18.jpg

▲ GD32F470 & AWS操作系统方案

GD32E230搭配GD30WS8805电源管理芯片的TWS无线耳机充电仓方案,已被一些行业品牌客户采用,并批量出货。

19.jpg

▲ GD32E230系列TWS无线耳机充电仓方案

GD32L233系列MCU采用业界领先的超低功耗工艺制程和 Arm® Cortex®-M23内核,搭配专门优化的低功耗IP,具备超高的GPIO复用率,典型应用场景如工业表计、小型消费电子设备、便携式医疗设备、电池管理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等。基于GD32L233设计的物流冷链监测设备通过12位高分辨率ADC实现对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使用嵌入式安全IP TRNG和CAU对数据采集和传输进行加解密验证,并提供多种节电模式用以延长便携式设备的电池使用寿命。

20.jpg

▲ 采用GD32L233的物流冷链方案

兆易创新将继续从工艺、内核、产品架构、模拟IP、唤醒机制和节能模式等多方面推动低功耗MCU产品的迭代出新,以各类产品定位配备多种封装类型,成为能源应用和能效优化的持续驱动力。

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满足电机控制应用多元需求

基于GD32 MCU的电机控制应用已经在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制冷压缩机、平衡车、电动工具、工业伺服电机等各类终端上落地商用,广泛赋能众多行业创新。

21.jpg

▲ GD32E507系列电机+触控屏驱动方案

22.jpg

▲ GD32F303系列电机+显示屏驱动方案

23.jpg

▲ GD32E230系列吸尘器电机方案

24.jpg

▲ GD32VF103系列电机驱动开发平台

GD32产品内部集成了独立乘除法器等运算单元、高精度定时器和硬件加速器、支持三相六路PWM波形,还内置了性能ADC、高速运放、比较器等丰富的模拟外设。搭配GD32团队自研的电机算法,可以精准地控制磁场大小与方向,进行“像素级”控制。驱动电机的同时也能驱动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电机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

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自我进化的GD32生态系统

兆易创新深受客户信赖的关键原因,在于GD32打造了一个将产品、用户与合作伙伴紧密结合又互利共生的开发生态系统,客户可以选择符合其自身需求的工具,构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解决方案,实现自主可控需求的同时又有效降低研发成本。

一方面,兆易创新持续挖掘GD32系列产品的潜力,为开发者提供软硬件开发套件以及各种自研方案和算法。另一方面,GD32联合全球合作厂商,持续为用户推出了更多集成开发环境IDE、开发套件EVB、图形化界面GUI、安全组件、嵌入式AI、操作系统和云连接方案选择。

25.png

▲ 持续加强与第三方生态伙伴的合作,支持客户需求

业界知名嵌入式工具厂商德国SEGGER公司已与兆易创新全面合作,SEGGER所有工具现已支持GD32全系列MCU产品,包括Arm和RISC-V内核。例如Embedded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IDE)、市场领先的J-Link仿真器、Ozone debugger、实时操作系统embOS和通信、数据存储、压缩感知、物联网领域的软件库,以及Flasher编程器等。

瑞典知名软件开发商IAR Systems公司最新发布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9.32.1版本已全面支持兆易创新GD32系列MCU。采用仿真调试工具I-jet作为JTAG硬件调试仿真器, 通过USB连接到运行Windows的PC主机,即可使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实时开发GD32系列MCU。

来自比利时创新的微控制器IDE供应商Embeetle为嵌入式软件开发设计了全新的集成开发环境,给用户提供非常直观的使用体验。目前Embeetle也已同时支持兆易创新基于Arm和RISC-V内核的MCU,将独特的Embeetle IDE带给GD32 MCU用户,从而在降低功耗和提供丰富的外围设备之间发挥均衡的处理能力。

26.jpg

▲ ProMik的MSP系列网络安全编程器

27.jpg

▲ P&E Micro Cyclone LC ARM编程器

28.jpg

▲ μISP系统级编程器

全球领先的开发量产工具供应商ProMik现场展示了面向兆易创新GD32VF103系列MCU的网络安全烧录方案。通过其MSP系列编程器,ProMik可为GD32 MCU提供集成调试功能,构建安全的生产环境,并兼具时间和成本效益。此外,P&E Micro、Algocraft等全球知名开发量产工具厂商都在展会现场展出了适配GD32 MCU兼具高效和安全的调试下载工具。

著名发明家富兰克林曾道:“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 兆易创新将进一步丰富GD32产品矩阵,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同时通过加强方案自研以及生态合作的投入,必将持续增添GD32的核心价值,为来自全球各地的更多优质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 本文提及的所有商标、Logo和品牌名称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

来源:GD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64

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后,将便携式血氧仪、家用制氧机、额温枪等为代表的健康管理设备纳入家庭医药箱,预计会长期持续地提振这些产品的需求空间。此外,疫情并非健康管理设备销量上涨的唯一“催化剂”,人口老龄化、对健康监护的需求更丰富更多元、以及产品智能化都将长期持续性地推动市场需求的提升。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1全球脉搏血氧仪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1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3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5%(2022-2028)。扩展到整个细分领域,2022年我国家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总体规模达327亿元,较疫情前整体规模上涨接近50%。后疫情时代,家用医疗器械季度销售规模在80亿元上下波动。

健康管理产品在未来多年的销量都将呈现持续上扬的趋势,这也将为MCU市场带来长期的增长点。分析机构对未来几年MCU在该细分领域的持续看好也印证了上述分析。在Omdia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中,2022年中国医疗电子产业将为MCU厂商带来1.56亿美元的市场销售额。展望未来,MCU的销售额预计将以7.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6年将达到2.04亿美元,占到全球市场约27%的份额,并领跑于全球市场的增长速度。

1.png

▲ 中国vs全球医疗电子市场 - 年度MCU营收

来源:Omdia

以指夹式脉搏血氧仪为例,虽然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是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国内血氧仪市场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监测精度达医疗级的产品较少、性价比不高等问题,亟需寻找破局之路。适用性、监测精度、运动性能、成本控制成为考察指夹血氧仪研发及生产企业的重要指标。

放眼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与健康管理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如语音录入病历、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手术机器人、个人健康大数据智能分析等,都是AI技术目前的热门应用领域。而随着MCU的算力不断提升,将人工智能集成在MCU上,只用一颗芯片实现端侧部署,正在成为新的应用趋势。

在长尾需求和持续创新的驱动下,健康管理产业链寻找性价比高、稳定可靠、供货保障的相关MCU供应商成为重中之重。

在过去几年,兆易创新GD32系列MCU持续为健康管理产品终端客户稳定供货,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具备了较高的市占率。GD32E230系列超值型MCU累计出货数据已超2亿余颗,并广泛应用于血氧仪、额温枪、病毒检测仪、疫苗保温箱等;GD32F450/470系列高性能MCU大量应用于热成像仪、制氧机、呼吸机等,深受行业认可并屡获殊荣。囊括“中国芯优秀支援抗疫产品”、“中国芯优秀市场表现”、“全球电子成就奖”等多项业界大奖。

血氧仪的工作原理

血氧饱和度(SpO2)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有关治疗的措施提到,“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等”;多名专家在进行疾病科普时也都提出:“氧饱和度低于93%比较危险”,缺氧可导致机体器官受损,特别需要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这意味着,是否需要去医院就医、是否发展为重症,血氧指标成为了重点。而且家用血氧仪,尤其是指夹式血氧仪,因为便携、方便且价格实惠,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目前流行的指夹式光电传感器测量血氧的方法,测量时,只需将传感器套在人手指上,然后将采集的信号处理后传到显示屏上位机即可观察到人体血氧饱和度的情况。

血液中氧的含量可以用生理参数血氧饱和度(SpO2)来表示。血氧饱和度(SpO2)是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所有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O2+Hb)即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

2.png

对同一种波长的光或者不同波长的光,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还原血红蛋白(Hb)对光的吸收存在很大的差别,而且在近红外区域内,他们对光的吸收存在独特的吸收峰;在血液循环中,动脉中的血液含量会随着脉搏的跳动而产生变化,即说明光透射过血液的光程也产生了变化,而动脉血对光的吸收量会随着光程的改变而改变,由此能够推导出血氧探头输出的信号强度随脉搏波的变化而变化,然后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推导出脉搏血氧饱和度。

基于GD32的指夹式血氧仪方案

使用GD32E230C8T6作为主控MCU,是中国首款基于全新Arm® Cortex®-M23内核的通用微控制器产品,取代及提升传统的8位和16位MCU,并替代Cortex-M0/M0+产品,带来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该系列MCU不仅拥有超值的高速处理能力,还提供了丰富的接口资源来增强连接性。

整个血氧仪通过2节AAA电池供电,内部ADC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电量,开机和设置参数均通过一个按键完成,蜂鸣器用于开机提示和报警提示。发射管通过PWM驱动,接收管的信号通过ADC采样。OLED通过SPI接口与主控相连接,用于显示各种参数和波形信息。

3.png

方案特点

显示:采用双色OLED,支持四向切换显示

报警:声光报警、上下限可调

电池:2节AAA电池

自动关机:8秒无操作自动关机

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产品规格

血氧饱和度测量范围:70%-99%

血氧饱和度测量精度:80%-99%,范围±2%,≤70%,精度无定义

血氧饱和度分辨率:血氧饱和度±1%

脉率测量范围:30-240BPM

脉率测量精度:±1%或±1BPM

功耗:小于30mA

防疫放开后的制氧机需求

如果说居家必备的血氧仪是预警,那么制氧机则已经迈入辅助治疗的行列。如果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吸氧来进行缓解,此时制氧机对有吸氧需求的患者,如有基础病的老人有一定的帮助。

相关信息显示,制氧机的使用人群为中老年人、孕妇、特殊患者等,容量在1L-3L、5L-10L不等。不同程度缺氧的人群,都可以在征询医生意见后尝试使用制氧机。1-3L这类小容量属于保健型(家用型),通过给氧改善身体供氧状况,消除疲劳,恢复身体机能,适用于部分出现缺氧症状的中老年人和孕期妇女、体质较差者、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和脑力消耗者。如果去高原旅游,便携式的制氧机还可以缓解高反带来的不适。

基于GD32的家用制氧机方案

目前市面上的家用制氧机多为分子筛制氧机,特点是成本便宜、使用方便、移动灵活、携带安全等。

分子筛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变压吸附(PSA)技术和解吸技术。在工作时,会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并且收集空气中剩余的氧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变为高浓度的氧气,随后用吸氧管将氧气供给患者使用。整个过程是周期性地动态循环的,分子筛并不会消耗。

MCU在制氧机中主要起到控制和显示作用。GD32F303系列主流型MCU提供最高120MHz主频,大容量存储,多路高级定时器和高精度的ADC,液晶屏接口以及丰富的通讯接口,可满足主流制氧机的控制、数据采集和通信、显示功能需求。对于性能要求更高的制氧机产品,推荐使用GD32F4系列高性能MCU,具备高达240MHz的工作主频,并集成了TFT LCD控制器和硬件图形加速器IPA,在提供更强劲处理效率之余,亦可满足高分辨率的HMI显示功能。

4.png

工作生活必备的红外额温枪

额温枪是一种红外线测温仪。不同于传统的口腔腋下等接触式体温计,是针对量测人体额温基准设计。操作简单高效便捷,无镭射点,不会对眼睛造成潜在伤害;不需要接触人体皮肤,能够避免交叉感染;能实现1键测温,1秒测温。

额温枪一般配有显示屏,用于显示温度,以及过往测试记录等信息。通过按键可以进行模式的设置、温度的采集、记录的查询等等。另外有些还会配有声音、灯光报警提示功能。额温枪上最关键的器件主要有主控MCU和测温Sensor。

当红外额温计对准并靠近被测对象至数字接近式传感器检测的有效距离时,按下电源/测量键,并保持若干秒,则红外额温计内部的红外传感器模块就会进行温度采集,并转化为电信号,随之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而后通过通信接口传输到MCU。

MCU通过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温度对传输的温度数字信号进行相应温度补偿处理,并把修正后的温度作为当前记录编号存储,从而进行相应的OLED或LCD屏幕显示,若体温异常同时还会进行“嘀嘀嘀嘀嘀”报警,最后语音播报当前温度。

基于GD32的额温枪设计方案

以非接触式红外额温计为例,通常由低功耗、高安全性的GD32E230系列MCU、电源模块、按键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OLED或LCD显示模块、语音模块或者喇叭组成。

5.png

基于GD32E230K8U6作为主控MCU,具有性价比高、存储容量大、安全性高、功耗低、接口丰富等特点。市面上额温枪产品普遍采用LCD段码屏,通过GD32E230驱动OLED屏,显示效果更加细腻,关断零功耗的设计更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强产品实用性。

兆易创新GD32作为全球32位微控制器的领先品牌,在产品设计上具备了高品质、高可靠、低成本和低功耗的优势特点,采用业界先进的代工工艺制造,并采用多个认证工厂及生产线同时供货,在保证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GD32具备了灵活弹性的充足产能与稳定供货保障,更提供了“主控芯片+算法+解决方案”的一站式量产服务,节省开发时间降低成本投入,与合作伙伴同心协力为用户提供支持。

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7

兆易创新今日宣布,在由电子行业资深媒体ASPENCORE(旗下包括EE Times和EDN等杂志)举办的“2022年亚洲金选奖”颁奖典礼上,旗下GD32F470系列MCU荣获“年度最具潜力产品奖”。

亚洲金选奖(EE Awards Asia)的诞生为工程师信赖的选择,在EE Times及EDN专业技术媒体及科技人士的共同见证下,提供年度推荐榜单成为最佳设计解决方案的指南。

今年的亚洲金选奖累计收到来自世界各地150家公司逾400项提名,竞争三个类别的36个奖项。在线投票得到了EE Times和EDN读者的大力支持,有近万名在线用户参与了投票过程。

兆易创新拿下亚洲金选奖彰显了公司产品技术在创新和实用方面的优势,反映了工程师群体对GD32产品价值的充分认可。

1.png

GD32F470系列MCU是GD32产品家族的旗舰系列,其基于Arm® Cortex® -M4内核,主频高达240MHz,可支持算法复杂度更高的嵌入式应用,并具备更快速的实时处理能力。

GD32F470配备了512KB到3072KB片上Flash,256KB到768KB的SRAM,具备业界领先的大容量存储优势。在制造工艺方面,此MCU采用40nm工艺制程,可以降低动态和静态功耗,从而有效延长电池供电系统的使用时间。

另外,GD32F470系列继承了GD32F4系列丰富的通信接口和增强型安全功能,与现有GD32F4系列产品完全兼容,支持开发者在现有设计上实现无缝切换,能够轻松推动高端应用转换和研发升级。面向用户差异化的开发需求,GD32F470系列可广泛应用于云服务器、工业控制、电机变频、图形显示、安防监控、传感器网络、无人机、机器人、物联网等创新领域。

2.jpg

展望未来, GD32 MCU将凭借多元的产品组合和丰富的开发生态作为核心驱动力,海内外同步布局,拓宽家族矩阵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依托生态系统为全球开发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瞬息万变、跌宕起伏的全球产业环境中寻找广袤机遇并释放更多潜力,成为更多客户最信赖的合作伙伴!

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1

万物互联,安全尤为重要,提升物联网安全能力,终端安全能力是关键。因此,安全可信计算环境TEE从处理器MPU向微控制器MCU进行延伸,是大势所趋。为了更好的提升MCU的安全性能,Arm在Armv8-M架构中引入了TrustZone技术。TrustZone技术将系统分为安全区和非安全区两部分,并通过特殊的指令实现两种区域内函数的相互访问。这是一项可选择的安全扩展,旨在为各种嵌入式系统应用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豆荚科技为兆易创新GD32提供ISEE-M可信安全操作系统集成"

兆易创新GD32W515系列Wi-Fi微控制器基于Arm® Cortex®-M33内核,内置TrustZone架构,通过完全软硬件隔离打造安全运行环境,让安全固件、数据资产和用户隐私免受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运行带来的可能的攻击风险。

在硬件安全基础上还需要与之配套的TEE软件支持,豆荚基于此需求可以提供可信安全产品ISEE-M安全架构。豆荚的处理器ISEE安全架构产品在智能手机领域部署近4亿台,ISEE-M设计借鉴ISEE经验,更注重安全性、稳定性、实用性、实施性,面向客户提供易于使用的开发套件和解决方案。

基于兆易创新GD32W515系列Wi-Fi微控制器系统安全技术,集成业界领先的豆荚ISEE-M软件安全架构,为IoT设备终端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基于Trustzone技术在IoT设备内部创建可信执行环境,将可信业务代码和数据放在安全环境中,而将其他不可信部分运行在非安全环境内,非安全环境只能通过受限的API来访问安全环境中的服务和数据,从而实现运行时的安全隔离。ISEE-M适用于智能终端、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电力互联等对安全要求较高的产品。

ISEE系统

豆荚科技ISEE安全产品组合基于芯片的硬件能力,提供对外设硬件、敏感信息、个人隐私信息、数字版权内容、网络[z1] 连接的保护,满足终端安全需求,提供从云端到终端,从生产到业务,从开发到维护的基础安全方案和服务,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良好的兼容性以及卓越的实时性。

ISEE系统安全产品包含三个安全产品:

1、ISEE-M

IoT芯片内的可信安全操作系统以芯片硬件安全能力为根本,为物联网终端提供安全可信的执行环境及方便丰富的集成应用开发能力

2、ISEE-C

IoT云上可信安全方案及服务以可信计算理论和密码学为基础,为物联网系统平台提供端到端设备安全认证、安全连接、业务数据加密、密钥管理等基础安全能力

3、ISEE-P

IoT产线安全生产集成方案及服务以满足IoT设备所有方、业务运营方实际安全要求为目的,为设备制造方在生产阶段提供安全的镜像、密钥及三方数据的管理能力

“▲
▲ ISEE系统安全产品架构图

ISEE-M 可信安全操作系统用来保护物联网设备端信息安全,提供多层面的、可扩展的软件系统方案,Zero-Coding易开发维护:

● 基于硬件的信任根

● 小可信计算基

● 密码学身份

● 安全启动、安全空中升级

● 安全存储

● 安全设备认证和证明

● 安全网络连接

● 轻量级运行环境

   ○ < 64KB Flash

   ○ < 16KB RAM

“▲
▲ ISEE-M架构图

ISEE-C 安全云服务提供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服务。针对物联网设备计算能力、联网能力,提供涵盖硬件、软件等不同安全等级的解决方案。全流程可视化配置,实现从研发到工厂,从设备到服务器,端到端的数据加密解决方案,全面提升物联网设备与数据的安全可信。

ISEE-P安全产线支持图形界面跨平台,包括安全产线服务和产线工位工具,实现安全产线的端对端系统,同时与多个ISEE-P工位工具做业务交互,简单配置可实现不同项目共用ISEE-P工具集。

应用简例

ISEE系统安全产品适用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楼宇、智慧城市、医疗设备、数字金融设备等应用场景。

电子门锁

● 门锁预置ISEE-M

● 门锁业务服务器集成ISEE-C服务端SDK

● 端到端的加密能力,防泄密、防篡改,确保下发的关键指令安全

● 门锁指纹安全应用

● 保护门锁核心逻辑、核心算法

燃气表

● 燃气表预置ISEE-M

● 燃气公司自有IoT物联网平台服务器集成信任根设备验证模块

● 使用端到端的加密能力,确保燃气表数值从燃气表到燃气公司IoT服务器全程加密传输,并配额数字签名,防泄密,防篡改,防抵赖

关于GD32 MCU

兆易创新GD32 MCU是中国高性能通用微控制器领域的领跑者,中国最大的Arm® MCU家族,中国第一个推出的Arm® Cortex®-M3、Cortex®-M4、Cortex®-M23及Cortex®-M33内核通用MCU产品系列,并在全球范围内首个推出RISC-V内核通用32位MCU产品系列,已经发展成为中国32位通用MCU市场的主流之选。以累计超过10亿颗的出货数量,超过2万家客户数量,38个系列450余款产品选择所提供的广阔应用覆盖率稳居中国本土首位。

兆易创新GD32 MCU也是Arm®大学计划(University Program, AUP)中国首批合作伙伴、Arm® mbed™ IoT平台生态合作伙伴、RISC-V基金会战略会员、“兆易创新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冠名厂商。GD32以打造“MCU百货商店”规划发展蓝图,为用户提供最全面的系统级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撑,构建智能化开发平台和完善的产品应用生态。更多信息欢迎访问GD32MCU.com。

关于豆荚科技

豆荚科技致力于可信安全操作系统和信息安全产品研发,是国内外最早开展可信操作系统研究单位之一。针对行业的安全课题,豆荚科技提供配套的安全方案、安全产品、安全服务。其中TEE相关产品已应用于15亿余台智能终端设备,为各行业的信息安全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优质的产品服务。

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安全需求和提高用户的开发效率,豆荚科技与芯片厂商共建可信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生态,既可以提供通用的安全中间件,又可以提供定制的安全开发,解决了可信安全应用开发的最后一公里课题。

豆荚科技基于国产芯片,研发国产的安全操作系统,配套国产的安全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自主可控的安全生态,为各行业的产品提高安全竞争力。

来源:GD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3

迎接双碳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新浪潮,GD32为“光伏+储能”行业持续爆发注入创新源动力。

近几年来,太阳能光伏和储能市场异常火爆。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市场展望---太阳能2022-2026》报告显示,2019~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分别为117.6GW、139.2GW和167.8GW,其中2020年同比增长19%,2021年同比增长21%。该协会预计今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228.5GW,比去年增长36%。

“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装机量规模及预测(数据来源:欧洲光伏产业协会)"
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装机量规模及预测(数据来源:欧洲光伏产业协会)

与传统能源发电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通过配置储能以改善用电质量,维持电网稳定,已经基本成为行业内的共识。随着光伏发电的持续发展,以及渗透率稳步提升,户用光储一体化成为各国户用光伏发电发展的主流方向。据统计,2021年全球家庭储能装机规模为6.6GWh,相比2020年增长了46%,预计今年有望达到9.4GWh。

光伏逆变器与储能变流器之间技术相似,在系统中的作用也相似。GD32 MCU已被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和储能领域,包括逆变控制、数据监控、通讯传输、人机交互(HMI)、拉弧检测快速关断、效能优化、BMS监测保护、光伏配件等在内的多种应用场景。

1、逆变器的市场趋势及产品分类

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伴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Wood Mackenzie统计,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从2015年的59.7GW,上升至2020年的185.1GW,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40%。

“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单位:GW)(数据来源:Wood
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单位:GW)(数据来源:Wood Mackenzie)

根据技术路线的不同,逆变器主要可分为三种,即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及微型逆变器。

集中式逆变器

输出功率大,单机容量500KW以上,技术成熟,主要应用在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

组串式逆变器

单机容量一般在200KW以下,包含并网组串式逆变器和储能组串式逆变器两个小类,具有功率密度高,安装维护简单,可满足户内、户外等不同应用环境要求的特点,可应用于规模较小的电站,也可用于地形复杂的大型地面电站。

微型逆变器

单机容量一般在5KW以下,具有高功率密度、安装维护简单、可自动适应复杂电网环境、延长发电时间,同时还内置了防雷及高精度漏电流保护,具备储能接口和多种通讯方式,广泛应用于住宅屋顶、庭院等户用光伏发电系统。

目前,市场主要以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为主。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光伏逆变器市场中,组串式逆变器占了69.6%,集中式逆变器占比为27.7%,微型逆变器约占2.7%。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光伏发电的重视度提高,例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安装民用屋顶光伏系统,以及分布式装机需求旺盛,微型逆变器的市场渗透率正呈现出高增长趋势,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14%。

储能逆变器则集成了光伏并网发电+储能电站的功能,在电能富余时将电能存储,电能不足时将存储的电能逆变后向电网输出,平衡昼夜及不同季节的用电差异,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2、GD32 MCU 如何逐“光”而行

逆变器在光伏系统,发挥着交/直流转换、功率控制、并/离网切换等重要功能。MCU是逆变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而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是光伏发电效率最大化的关键技术。

MPPT相当于逆变器的大脑,是一个自动寻优的过程,能够实时侦测光伏组件的发电电压,并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逆变器能在不同的日照和温度环境下跟踪最大功率点,确保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最大化。

主控MCU硬件处理性能和软件算法共同决定了MPPT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决定光伏逆变器发电量的关键因素。硬件效率主要由采样电路的精度,MPPT电压范围,MPPT路数决定;软件效率主要是由控制算法来决定。因此为了满足满足光伏逆变器高效率、高可靠性要求,主控MCU需要配备多路高精度ADC用于采集电压和电流信号、高精度定时器用于输出PWM控制及频率捕获功能、并支持硬件乘除法器、浮点运算、三角函数加速器等模块高效运行控制算法。

太阳能逆变器的目的是从太阳能板中提取最大功率,并且将清洁能源馈入电网。为了确保这一点,功率级电压和电流必须被准确采样,并且需要为DC-DC和DC-AC中的电源开关准确生成脉宽调制(PWM)。也就是说,主控MCU必须具有高采样率的ADC模块,及高精度的定时器来实现这些功能。

“串型逆变器典型框架图(图源:Green
串型逆变器典型框架图(图源:Green Power Systems)

GD32F47x/42x系列MCU可凭借主频高达240MHz的Arm® Cortex®-M4内核,大容量存储优势,可以高效地处理逆变器的复杂控制算法。多达两组能够输出三相互补PWM波形的高级定时器、3个高达2.6MHz采样率的12位高速ADC,更有助于精准测量面板的电压和电流,满足逆变器驱动电路所需的高精度控制要求。

除了逆变主控,MCU还可用于逆变器内部的通信监控和HMI等模块。GD32F47x/F42x系列MCU提供了丰富的通讯接口,包括多达8路USART/UART、6路SPI、3路I2C、2路CAN总线、以太网MAC,USB2.0全速和高速通信接口,并集成了TFT LCD控制器和硬件图形加速器IPA。可以满足逆变电路的过温、过压、欠压等监控保护,以及与外界通讯、数据采集和传输、人机交互等更多智能化控制的需求。

相对于储能逆变器,并网逆变器对MCU的性能要求略低,人机交互界面要求也相对更简单,GD32F3系列MCU即可满足需求。这是大部分工程师都非常熟悉的基于Arm® Cortex®-M4的经典主流型MCU产品,提供最高120MHz主频,大容量存储,多路高级定时器和高精度的ADC,液晶屏接口以及丰富的通讯接口。在逆变器的监控模块、采集并传输微型逆变器运行数据的DTU、BMS模块等诸多场景中可以看到GD32F3系列MCU被光伏行业头部客户采用。

而对于近年增长势头明显的微型逆变器,以及单向并网光伏逆变器来说,之前主要采用DSP来实现正弦波逆变器控制,如今在供货保障和降本增效的要求下,不少逆变器厂商开始采用高性能MCU替代DSP,兆易创新的GD32E5系列MCU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参考方案。

GD32E5系列MCU具备了传统DSP控制器的功能特性,采用主频高达180MHz的Arm® Cortex®-M33内核,内置硬件乘/除法器,并提供完整的DSP指令集和单精度浮点运算单元,配备硬件三角函数加速器,以增强的计算能力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和开关电源控制,替换传统DSP。此外,GD32E5内置90ps超高精度定时器(SHRTimer)及5个独立的计数器,可以产生5组2路带死区互补输出的PWM控制信号,可与其它外设进行联动产生正弦波逆变需要的高频波形。

此外,兆易创新正在积极推进超高性能MCU产品布局,以Arm® Cortex®-M7内核提供800MHz以上的处理能力支持更高的变频特性,不断丰富适用于光伏储能系统的MCU产品组合。

自去年以来,光伏和储能市场的增速达到了100%以上,今年预计仍然会翻倍增长,特别在欧洲市场,由于电价高企,居民对新能源的需求旺盛。也正是由于光伏和储能市场的高度景气,持续提升了MCU的出货量。

3、拓展光伏配件应用新"蓝海"

在光伏和储能系统中,除了核心的逆变器,在周边配件中也能找到多样化的MCU应用场景。多种光伏配件解决方案都已成为GD32的用武之地。

关断器

安装于光伏板上的可实现光伏组件关断的装置,紧急情况下可以使光伏板的输出电压快速下降到安全电压以下,从而消除光伏系统阵列中存在的直流高压,避免直流拉弧、击穿空气引发火灾,保障人身安全。

GD32E230系列MCU具备高性价比、低功耗、ADC采样分辨率高、外设接口丰富等优势,通过电力载波的方式进行通信,可以实现快速关断功能。按照关断器和组件1:1的比例,未来关断器需求量也将会越来越大。

优化器

安装在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采取预测电流与电压技术,保障光伏组件始终处于最优工作状态,主要解决组件被遮挡、朝向不一致导致失配从而大幅降低光伏发电量的问题。能够实时采集光伏组件的发电数据(如电量、电压、电流、温度),并具备组件级关断和管理功能,提升安全保障。目前全球各大逆变器龙头企业都已在产品中配备了智能光伏优化器。

GD32E5系列高性能MCU可替代DSP,运行MPPT算法实现模块的最大功率跟踪,并实现数据采集、通讯监控和快速关断功能。

汇流箱

可以减少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具有可靠易维护的特点。GD32F303系列MCU可用于智能汇流箱中的监控盒,实现光伏组件的电流电压诊断,拉弧检测,以及RS-485或者无线组网功能。能够保障光伏系统在维护、检查时易于切断电路,当光伏系统发生故障时减小停电的范围。

当前,逆变器和储能市场的变化正在推动光伏行业的下一波增长。未来的智能逆变器将会集成更多高端技术,比如AI算法的融合可以让逆变器更智能主动地运行系统诊断功能,减少维护需求。逆变器也可以与其他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到云,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家庭能源管理服务。光储充一体化的综合能源系统正向环保、便捷、安全等方面逐步展开,可以实现光伏发电、充电运营及配电增容等多重收益。作为核心元件之一,随着兆易创新GD32 MCU的覆盖增强,将持续助力光伏和储能市场的迅猛发展。

4、了解更多GD32 MCU解决方案

您可通过浏览GD32官方网站(GD32MCU.com)和遍布各地的销售与技术支持网络来进一步了解并按需利用GD32产品家族的特色和功能,令您在开发设计之前就能看到GD32智能创新解决方案的诸多优势。

来源:GD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5

兆易创新与Ashling联合宣布,兆易创新GD32V系列RISC-V内核通用MCU已与Ashling旗下的RiscFree™工具链全面适配,包含集成开发环境(IDE)和软件开发支持。

“Ashling为兆易创新GD32

GD32V是GD32 MCU家族于业界率先推出的基于RISC-V内核的通用产品系列,以均衡的处理性能、低功耗和丰富外设资源为RISC-V技术进入市场主流应用提供了高性价比的创新之选。GD32V系列产品全面适用于工业控制、电机驱动、电源管理、消费类和手持设备、POS、车载GPS、LED显示屏等多种应用场景。

兆易创新产品市场总监金光一表示:“RISC-V市场需求在持续增长。我们很高兴联合业界领先的RISC-V工具链供应商Ashling,为屡获殊荣的GD32V系列RISC-V内核通用MCU提供高效开发支持。Ashling RiscFree™将有力补充GD32 MCU生态系统,使我们不断扩大的客户群受益。”

Ashling RiscFree™集成开发环境(IDE)包含编译器和调试器,为兆易创新GD32V系列MCU提供软件开发和调试支持。

自推出以来,Ashling RiscFree™工具链一直在嵌入式工具市场上稳步建立市场份额,在RISC-V市场上尤为突出,以易用性、广泛的功能、插件架构和即将推出的实时追踪功能,成为32位和64位RISC内核处理器进行软件开发的优选。

Ashling首席执行官Hugh O'Keeffe表示:“很高兴为兆易创新GD32V系列RISC-V内核通用MCU提供支持,我们的RiscFree™ IDE现已成为兆易创新MCU开发和调试生态系统的一员。相信RiscFree™将为兆易创新的用户群带来卓越的开发体验,并有助于加快基于GD32V系列MCU解决方案的部署。”

Ashling RiscFree™工具链对GD32V系列MCU提供以下支持:

▶ 工程和编译管理器,支持Make和CMake

▶ 源代码创建及分析

▶ RiscFree™ IDE完全集成了GCC工具链,支持newlib运行时库

▶ 运行时源码调试

▶ 外设和CSR寄存器支持调试寄存器视图

▶ RTOS调试器支持FreeRTOS任务和队列视图

▶ 自定义指令支持,包括RISC-V扩展指令集

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45

“MCU国产替代选型合集来了,干货不容错过!"

GD32F103是GD早期的产品,GD32E103和GD32F303是对GD32F103的升级和优化,所以4者是兼容的,虽然内核不同,但是通用外设几乎很少涉及到内核部分,在时间急迫的情况下可以使用ST的库开发。

一、相同点

1)外围引脚PIN TO PIN兼容,每个引脚上的复用功能也完全相同。

2)芯片内部寄存器、外部IP寄存器地址和逻辑地址完全相同,但是有些寄存器默认值不同,有些外设模块的设计时序上和STM32有差异,这点差异主要体现在软件上修改,详情见下文。

3)编译工具:完全相同例如:KEIL 、IAR

4)型号命名方式完全相同,所以替代只需找尾缀相同的型号即可,例如:STM32F103C8T6 与 GD32E103C8T6。

5)仿真工具:JLINK GDLINK

二、外围硬件区别

“MCU国产替代选型合集来了,干货不容错过!"

三、硬件替换需要注意的地方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GD32F30/E103系列和STM32F103系列是兼容的,但也需要一些注意的地方。

1)BOOT0必须接10K下拉或接GND,ST可悬空,这点很重要。

2)RC复位电路必须要有,否则MCU可能不能正常工作,ST的有时候可以不要。

3)有时候发现用仿真器连接不上。因为GD的swd接口驱动能力比ST弱,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解决:

a、线尽可能短一些;

b、降低SWD通讯速率;

c、SWDIO接10k上拉,SWCLK接10k下拉。

4)使用电池供电等,注意GD的工作电压,例如跌落到2.0V~2.6V区间,ST还能工作,GD可能无法启动或工作异常。

四、使用ST标准库开发需要修改的地方

1)GD对时序要求严格,配置外设需要先打开时钟,在进行外设配置,否则可能导致外设无法配置成功;ST的可以先配置在开时钟。

2)修改外部晶振起振超时时间,不用外部晶振可跳过这步。

原因:GD与ST的启动时间存在差异,为了让GD MCU更准确复位。

修改:

将宏定义:

#define HSE_STARTUP_TIMEOUT ((uint16_t)0x0500)

修改为:

#define HSE_STARTUP_TIMEOUT ((uint16_t)0xFFFF)

3)GD32F10X flash取值零等待,而ST需要2个等待周期,因此,一些精确延时或者模拟IIC或SPI的代码可能需要修改。

原因:GD32采用专利技术提高了相同工作频率下的代码执行速度。

修改:如果使用for或while循环做精确定时的,定时会由于代码执行速度加快而使循环的时间变短,因此需要仿真重新计算设计延时。使用Timer定时器无影响。

4)在代码中设置读保护,如果使用外部工具读保护比如JFLASH或脱机烧录器设置,可跳过此步骤。
在写完KEY序列后,需要读该位确认key已生效,修改如下:

“MCU国产替代选型合集来了,干货不容错过!"

总共需要修改如下四个函数:

FLASH_Status FLASH_EraseOptionBytes(void);
FLASH_Status FLASH_ProgramOptionByteData(uint32_t Address, uint8_t Data);
uint32_t FLASH_GetWriteProtectionOptionByte(void);
FlagStatus FLASH_GetReadOutProtectionStatus(void);

5)GD与ST在flash的Erase和Program时间上有差异,修改如下:

“MCU国产替代选型合集来了,干货不容错过!"

6)需求flash大于256K注意,小于256K可以忽略这项。

与ST不同,GD的flash存在分区的概念,前256K,CPU执行指令零等待,称code区,此范围外称为dataZ区。两者在擦写操作上没有区别,但在读操作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别,code区代码取值零等待,data区执行代码有较大延迟,代码执行效率比code区慢一个数量级,因此data区通常不建议运行对实时性要求高的代码,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分散加载的方法,比如把初始化代码,图片代码等放到data区。

总结:至此,经过以上修改,在不使用USB和网络能复杂协议的代码,就可以使用ST的代码操作了。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
cathy@eetrend.com)。

围观 195

↓↓ 抽奖方式详见文末 ↓↓

与郭天祥老师一起学习GD32F303系列主流型MCU开发实践

15年前,《十天学会单片机》系列视频课程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整个单片机教育行业。它颠覆了传统的单片机教学风格,并配套开发板,至今累计下载量数千万次,已成为当今单片机入门普及不可或缺的一套优秀的视频教程。作为视频制作者的他,也成为了无数单片机爱好者的启蒙老师。

2009年,他又编著了《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书籍上市后很快成为业内知名的教材,至今累计印刷30余次,销量达50多万册,连续多年销量排行同类书籍榜首,目前已经成为诸多高校的学生教材。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天祥,被电子爱好者们亲切地称为“郭老师”。无论是自学成才的单片机爱好者,或是在校学习电子专业的大学生,都通过这套视频和教材深受裨益。

“单片机大神郭天祥老师"
单片机大神郭天祥老师

❖ 2007年出版《十天学会单片机》系列视频教程

❖ 2009年编著《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

❖ 2012年创办北京海克智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2020年开通"郭天祥老师"视频号讲解电子知识

❖ 2021年携手兆易创新GD32开展Arm MCU讲座

行业深耕廿余载

郭天祥老师深刻体会到,创作和分享优质知识内容是情怀更创造价值。知识口耳相授、长久流传,既可以帮助他人,也能够提升自我。怀抱着为电子行业持续培养人才的信念,以”强我强国,科技兴国“为己任,郭天祥老师自2020年12月在各视频平台开通"郭天祥老师"账号,深入浅出地讲解电子知识点,短短1年多时间,已汇聚了100多万名电子工程师和学生订阅收藏。

“”

MCU风潮来袭

近年来受到疫情和国际贸易争端的影响,电子元器件缺货、涨价的新闻层出不穷。国产化替代和供应保障已成为大势所趋,眼下正是产品开发导入的黄金窗口期。郭天祥老师在视频中谈到的联合中国领先的MCU厂商,重点推广中国自主的MCU嵌入式技术和应用。现已正式揭开谜底!

郭天祥老师与中国本土MCU“头把交椅”兆易创新GigaDevice合作,重磅推出《GD32F303系列MCU培训课程》,基于GD32F303系列讲授Arm MCU的开发设计和应用实践。由郭天祥老师和《十天学会单片机》系列视频时期的创业伙伴叶大鹏老师共同授课。为广大行业用户、嵌入式工程师、电子发烧友打造时下最受欢迎的优质内容,分享给大家在课本上学不到,但恰恰又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葵花宝典”。

此番与兆易创新的强强联合,郭天祥老师正是看中了GD32 MCU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杰出的市场口碑。无论是丰富完善的MCU产品家族,还是已经得到多年验证的行业认可,都能为郭老师的课程提供施展和发挥的平台。兆易创新也相信通过郭老师标志性接地气的讲课风格,能让更多的行业从业者,真正实现“踏实学芯片、上手做项目”,培养出更多满足当下社会和企业的刚需人才。

“单片机大神郭天祥老师携手兆易创新GD32重出江湖,掀起MCU学习风暴!"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igaDevice)成立于2005年,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并于2016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目前拥有超过1300名员工,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存储器技术、MCU和传感器解决方案的领先半导体公司。

作为兆易创新的核心产品线之一,GD32 MCU是中国高性能通用微控制器领域的领跑者,中国最大的Arm MCU家族,也是中国首个Arm Cortex-M3/M4/M23/M33 MCU产品系列,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首个推出RISC-V内核通用32位MCU产品系列。产品通过长期市场检验,连续六年在中国32位MCU市场位列本土厂商第一。以累计超过10亿颗的出货数量,超过2万家客户数量,35个系列近400余款型号选择所提供的广阔应用覆盖率稳居中国本土首位。现已成为系统设计与项目开发的创新首选。

GD32F303系列主流型MCU

F3系列是兆易创新于2017年推出的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经典主流型MCU产品,以优异的市场表现屡获殊荣。今年更推出多个全新型号,覆盖更全更广,更添供货保障!

“单片机大神郭天祥老师携手兆易创新GD32重出江湖,掀起MCU学习风暴!"

当下郭老师以GD32F303系列MCU为主题的Arm培训课程为系统开发工程师,电子爱好者奉上一场深入浅出的技术盛宴,助力单片机行业蓬勃发展和国产化替代的殷切需求。

GD32F303系列MCU视频课程内容

∎ 兆易创新公司及产品线介绍

∎ GD32F303芯片整体介绍及开发环境讲解

∎ 时钟、GPIO、中断子系统解读与实验

∎ 串口、ADC子系统解读与实验

∎ 定时器子系统解读与实验

∎ I2C、SPI串行总线解读与实验

∎ SDIO子系统解读与实验

∎ CAN子系统解读与实验

∎ USBD子系统解读与实验

∎ 行业应用案例介绍

3/10(周四)至4/28(周四)晚上8点起

每周两期(周二、周四)

“单片机大神郭天祥老师携手兆易创新GD32重出江湖,掀起MCU学习风暴!"

在西瓜、抖音、头条、知乎、B站、好看、视频号、YouTube、PN学堂自有平台等主流视频平台同时播出,在各平台搜索“郭天祥老师”关注即可查阅学习。

此外,GD32MCU微信视频号和技术网站也将同步收录系列培训课程,共同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MCU原创视频知识库。

“单片机大神郭天祥老师携手兆易创新GD32重出江湖,掀起MCU学习风暴!"

收看GD32F303系列MCU培训视频并积极参与互动的小伙伴,还有机会获赠与本次课程配套的GD32F303E-EVAL全功能评估板以及其它精美礼品,参见上图,即刻添加微信“pnxuetang”加入群组参与幸运抽奖!

来源: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77

页面

订阅 RSS - GD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