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6种电平转换的优缺点


作为一名电子设计的硬件工程师,电平转换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的话题,主芯片引脚使用的1.2V、1.8V、3.3V等,连接外部接口芯片使用的1.8V、3.3V、5V等,由于电平不匹配就必须进行电平转换。每个工程师都有自己的 一套转换方案,今天我们将5种电平转换的方法进行汇总,并且总结各种的优劣势,避免设计过程踩坑。
为智能硬件开发者、创客提供有关基于英特尔嵌入式处理器的应用技术介绍和合作伙伴方案介绍
作为一名电子设计的硬件工程师,电平转换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的话题,主芯片引脚使用的1.2V、1.8V、3.3V等,连接外部接口芯片使用的1.8V、3.3V、5V等,由于电平不匹配就必须进行电平转换。每个工程师都有自己的 一套转换方案,今天我们将5种电平转换的方法进行汇总,并且总结各种的优劣势,避免设计过程踩坑。
对于做linux开发的研发人员来说,大家都喜欢通过输入指令符来执行一些命令操作,如果在MCU编程过程中有一个类似linux的shell命令工具可以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输入命令然后运行一些调试函数,将会为编程提供极大的帮助。
众所周知STM32有5个时钟源HSI、HSE、LSI、LSE、PLL,其实他只有四个,因为从上图中可以看到PLL都是由HSI或HSE提供的。
MCU有串口外设的话,在加上电平转换芯片,如MAX232,SP3485就是RS232和RS485接口了。
在前面一个章节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基于MM32W系列芯片的串口透传应用,该应用可以实现丰富的数据透传方案,在本章节我们将再给大家介绍一个简易而扩展性较强的应用方案——基于MM32W系列开发的数据采集仪器。
复位电路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由图并结合"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可以知道,当系统一上电,RST脚将会出现高电平,并且,这个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由电路的RC值来决定.典型的51单片机当RST脚的高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将复位,所以,适当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
在物联网的推动下,业界对各种电池供电设备产生了巨大需求。这反过来又使业界对微控制器和其他系统级器件的能源效率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超低功耗(ULP)已成为一个过度使用的营销术语,特别是用于描述微控制器时。作为理解ULP背后真正意义的第一步,应考虑其各种含义。
如今,所有的工业制造商,无论规模大小,都在升级生产设施、制造能力和工程服务,向工业4.0概念或智能工业转型。
在前面一个章节中我们详细介绍到了基于MM32W系列芯片开发的使用场景非常丰富的简易蓝牙智能锁方案,在本章节我们将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个蓝牙案例——基于MM32W系列开发的数据透传应用。
对于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大家都非常熟悉,通用串行总线,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并扩展至摄影器材、数字电视(机顶盒)、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