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工程师
硬件测试工程师这个职位,相对纯技术开发而言,要求不是那么高,但又需要一定技术含量。对于初入职场,想从事技术开发,而技术能力又不是很好的朋友,测试工程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测试中积累经验,晋升做技术开发,算是过渡职位)有些爱技术,但又期望工作不是特别辛苦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下测试工程师这个职位(给大家推荐的测试职位,要求相对不是那么高)。
下面给大家分享硬件测试相关的一些内容。
通电前硬件检测
当一个电路板焊接完后,在检查电路板是否可以正常工作时,通常不直接给电路板供电,而是要按下面的步骤进行,确保每一步都没有问题后再上电也不迟。
1、连线是否正确。
检查原理图很关键,第一个检查的重点是芯片的电源和网络节点的标注是否正确,同时也要注意网络节点是否有重叠的现象。另一个重点是原件的封装,封装的型号,封装的引脚顺序;封装不能采用顶视图,切记!特别是对于非插针的封装。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线、少线和多线。
查线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1)按照电路图检查安装的线路,根据电路连线,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检查安装好的线路;
2)按照实际线路对照原理图进行,以元件为中心进行查线。把每个元件引脚的连线一次查清,检查每个去处在电路图上是否存在。
为了防止出错,对于已查过的线通常应在电路图上做出标记,最好用指针万用表欧姆挡的蜂鸣器测试,直接测量元器件引脚,这样可以同时发现接线不良的地方。
2、电源是否短路。
调试之前不上电,用万用表测量一下电源的输入阻抗,这是必须的步骤!如果电源短路,会造成电源烧坏或者更严重的后果。在涉及电源部分时,可以用一个0欧姆的电阻作为调试方法。上电前先不要焊接电阻,检查电源的电压正常后再将电阻焊接在PCB上给后面的单元供电,以免造成上电由于电源的电压不正常而烧毁后面单元的芯片。电路设计中增加保护电路,比如使用恢复保险丝等元件。
3、元器件安装情况。
主要是检查有极性的元器件,如发光二极管,电解电容,整流二极管等,以及三极管的管脚是否对应。对于三极管,同一功能的不同厂家器管脚排序也是不同,最好用万用表测试一下。
先做开路、短路测试,以保证上电后不会出现短路现象。如果测试点设置好的话,可以事半功倍。0欧姆电阻的使用有时也有利于高速电路测试。
在以上未通电前的硬件检测做完了以后,才能开始通电检测。
通电检测
1、通电观察:通电后不要急于测量电气指标,而要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例如有无冒烟现象,有无异常气味,手摸集成电路外封装,是否发烫等。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再通电。
2、静态调试:静态调试一般是指在不加输入信号,或只加固定的电平信号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直流测试,可用万用表测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通过和理论估算值比较,结合电路原理的分析,判断电路直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电路中已损坏或处于临界工作状态的元器件。通过更换器件或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直流工作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3、动态调试: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合适的信号,按信号的流向,顺序检测各测试点的输出信号,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其原因,并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直到满足要求。
测试过程中不能凭感觉,要始终借助仪器观察。使用示波器时,最好把示波器的信号输入方式置于“DC”挡,通过直流耦合方式,可同时观察被测信号的交、直流成分。通过调试,最后检查功能块和整机的各种指标(如信号的幅值、波形形状、相位关系、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必要,再进一步对电路参数提出合理的修正。
电子电路调试中其他工作
1、确定测试点:根据待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拟定调试步骤和测量方法,确定测试点,并在图纸上和板子上标出位置,制作调试数据记录表格等。
2、搭设调试工作台:工作台配备所需的调试仪器,仪器的摆设应操作方便,便于观察。特别提示:在制作和调试时,一定要把工作台布置的干净、整洁。
3、选择测量仪表:对于硬件电路,应是被调系统选择测量仪表,测量仪表的精度应优于被测系统;对于软件调试,则应配备微机和开发装置。
4、调试顺序:电子电路的调试顺序一般按信号流向进行,将前面调试过的电路输出信号作为后一级的输入信号,为最后统调创造条件。
5、总体调试:选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的数字电路,应完成可编程逻辑器件源文件的输入、调试与下载,并将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模拟电路连接成系统,进行总体调试和结果测试。
在调试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做好记录,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完整可靠。
电路调试中注意事项
调试结果是否正确,很大程度受测试量正确与否和测试精度的影响。为了保证测试的结果,必须减小测试误差,提高测试精度,为此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正确使用测试仪器的接地端。使用地端接机壳的电子仪器进行测试,一起的接地端应和放大器的接地端接在一起,否则仪器机壳引入的干扰不仅会使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而且将使测试结果出现误差。
根据这一原则,调试发射极偏置电路时,若需要测试Vce,不应把仪器的两端直接接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上,而应分别对地测出Vc和Ve,然后二者相减。若使用干电池供电的万用表测试,由于电表的两个输入端是浮动的,所以允许直接跨接到测试点之间。
2、测量电压所用仪器的输入阻抗必须远大于被测处的等效阻抗。若测试仪器输入阻抗小,则在测量时会引起分流,给测试结果带来很大误差。
3、测试仪器的带宽必须大于被测电路的带宽。
4、正确选择测试点。同一台测试仪器进行测量时,测量点不同,仪器内阻引起的误差将大不同。
5、测量方法要方便可行。需要测量某电路的电流时,一般尽可能测电压而不测电流,因为测电压不必改动电路。若需知道某一支路的电流值,可以通过测取该支路上电阻两端的电压,经过换算而得到。
6、调试过程中,不但要认真观察和测量,还要善于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实验条件,观察的现象,测量的数据、波形和相位关系等。只有大量的可靠的实验记录与理论结果相比较,才能发现电路设计的问题,完善设计方案。
调试中排查故障
要认真查找故障原因,切不可一遇故障解决不了就拆掉线路重新安装。因为如果是原理上的问题,即使重新安装也解决不了问题。
1、故障检查的一般方法
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说,要在大量的元器件和线路中准确地找出故障是不容易的。一般故障诊断过程,是从故障现象出发,通过反复测试,做出分析判断,逐步找出故障的。
2、故障现象和产生故障的原因
1)常见的故障现象: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而有输出波形。放大电路有输入信号,但没有输出波形,或者波形异常。串联稳压电源无电压输出,或输出电压过高而不能调整,或输出稳压性能变坏、输出电压不稳等。震荡电路不产生震荡,计数器波形不稳等等。
2)产生故障的原因:定型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出故障,可能是元件损坏,连线发生短路和断路,或者条件发生变化等等。
3、检查故障一般方法
1)直接观察法:检查仪器的选用和使用是否正确,电源电压的等级和极性是否符合要求;极性元件引脚是否连接正确,有无接错、漏接和互碰等情况。布线是否合理;印刷板是否短线断线,电阻电容有无烧焦和炸裂等。通电观察元器件有无发烫、冒烟,变压器有无焦味,电子管、示波管灯丝是否亮,有无高压打火等。
2)用万用表检查静态工作点:电子电路的供电系统,半导体三极管、集成块的直流工作状态(包括元、器件引脚、电源电压)、线路中的电阻值等都可用万用表测定。当测得值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时,经过分析可找到故障。
顺便指出,静态工作点也可以用示波器“DC”输入方式测定。用示波器的优点是,内阻高,能同时看到直流工作状态和被测点上的信号波形以及可能存在的干扰信号及噪声电压等,更有利于分析故障。
3)信号寻迹法:对于各种较复杂的电路,可在输入端接入一个一定幅值、适当频率的信号(例如,对于多级放大器,可在其输入端接入f,1000 HZ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由前级到后级(或者相反),逐级观察波形及幅值的变化情况,如哪一级异常,则故障就在该级。
4)对比法:怀疑某一电路存在问题时,可将此电路的参数与相同的正常的参数(或理论分析的电流、电压、波形等)进行一一对比,从中找出电路中的不正常情况,进而分析并判断故障点。
5)部件替换法:有时故障比较隐蔽,不能一眼看出,如这时你手头有与故障仪器同型号的仪器时,可以将仪器中的部件、元器件、插件板等替换有故障仪器中的相应部件,以便于缩小故障范围并查找故障源。
6)旁路法:当有寄生振荡现象,可以利用适当容量的电容器,选择适当的检查点,将电容临时跨接在检查点与参考接地点之间,如果振荡消失,就表明振荡是产生在此附近或前级电路中。否则就在后面,再移动检查点寻找。旁路电容要适当,不宜过大,只要能较好地消除有害信号即可。
7)短路法:就是采取临时性短接一部分电路来寻找故障的方法。短路法对检查断路性故障最有效。但要注意对电源(电路)不能采用短路法。
8)断路法:断路法用于检查短路故障最有效。断路法也是一种使故障怀疑点逐步缩小范围的方法。例如,某稳压电源因接入一带有故障的电路,使输出电流过大,我们采取依次断开电路的某一支路的办法来检查故障。如果断开该支路后,电流恢复正常,则故障就发生在此支路。
实际调试时,寻找故障原因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上仅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对于简单的故障用一种方法即可查找出故障点,但对于较复杂的故障则需采取多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才能找出故障点。
在一般情况下,寻找故障的常规做法是:
1)用直接观察法,排除明显的故障。
2)再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静态工作点。
3)信号寻迹法是对各种电路普遍适用而且简单直观的方法,在动态调试中广为应用。
本文转自:电源研发精英圈,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色的硬件工程师必备的几项“硬”实力
demi 在 提交

成为一名合格的硬件工程师?你需要掌握这7点
demi 在 提交

硬件工程师的“真实的谎言”
demi 在 提交

大家在看电路原理图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看见许多用英文标注的一些缩写词。
本文摘抄一些经典常见的缩写。供各位参考学习。
1 常用控制接口
EN:Enable,使能。
使芯片能够工作。要用的时候,就打开EN脚,不用的时候就关闭。有些芯片是高电平使能,有些是低电平使能,要看元器件的数据手册才知
CS:Chip Select,片选。
芯片的选择。通常用于发数据的时候选择哪个芯片接收。例如一根SPI总线可以挂载多个设备,DDR总线上也会挂载多颗DDR内存芯片,此时就需要CS来控制把数据发给哪个设备,一般为低电平有效,也就是/CS表示。
RST:Reset,重启。
有些时候简称为R或者全称RESET。也有些时候标注RST_N,表示Reset信号是拉低生效。
INT:Interrupt,中断。
中断的意思,就像你正睡觉的时候有人把你摇醒了,或者你正看电影的时候女朋友来了个电话,在处理器中非常常用的一个功能,与“查询”功能相对应。
PD:Power Down,断电。
断电不一定非要把芯片的外部供电给断掉,如果芯片自带PD脚,直接拉一下PD脚,也相当于断电了。摄像头上会用到这根线,因为一般的摄像头有3组供电,要控制三个电源直接断电,不如直接操作PD脚来的简单。(在USB Type-C接口中有一个Power Delivery也叫PD,跟这个完全不一样,不要看错了。)
CLK:Clock,时钟。
时钟线容易干扰别人也容易被别人干扰,Layout的时候需要保护好。对于数字传输总线的时钟,一般都标称为xxx_xCLK,如SPI_CLK、SDIO_CLK、I2S_MCLK(Main Clock)等。对于系统时钟,往往会用标注频率。如SYS_26M、32K等。标了数字而不标CLK三个字,也是无所谓的,因为只有时钟才会这么标。
CTRL:control,控制。
写CONTROL太长了,所以都简写为CTRL,或者有时候用CMD(Command)。
SW:Switch,开关。
信号线开关、按键开关等都可以用SW。
PWM:脉宽调制,通过在一根输出信号线上输出不同占空比的脉冲信号达到传递能量/信息的目的,比如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加一个RC构成DAC电路、开关稳压控制器中也常通过PWM来达到稳压的目的。
REF:Reference,参考。
例如I_REF,V_REF等。参考电流、参考电压,常用在稳压电路、ADC、DAC中。
FB:Feedback,反馈。
升压、降压电路上都会有反馈信号,意义和Reference是类似的,芯片根据外部采集来的电压高低,动态调整输出。外部电压偏低了,就加大输出,外部电压偏高了,就减小输出。
A/D:Analog/Digital,模拟和数字的。
如DBB=Digital Baseband,AGNG=Analog Ground。
D/DATA:数据。
I2C上叫做SDA(Serial DATA),SPI上叫做SPI_DI、SPI_DO(Data In,Data Out),DDR数据线上叫做D0,D1,D32等。
A/Address:地址线。
用法同数据线。主要用在DDR等地址和数据分开的传输接口上。其他的接口,慢的像I2C、SPI,快的像MIPI、RJ45等,都是地址和数据放在一组线上传输的,就没有地址线了。

2 常用方向的标识
TX/RX:Transmit,Receive,发送和接收。
这个概念用在串口(UART)上是最多的,一根线负责发送,一根线负责接收。这里要特别注意,一台设备的发送,对应另一台设备就是接收,TX要接到RX上去。如果TX接TX,两个都发送,就收不到数据了。
为了防止出错,可以标注为:UART1_MRST、UART1_MTSR。Master RX Slave TX的意思。Master就是主控芯片,Slave就是从设备。TX、RX很容易标错的,尤其是原理图有几十页的情况下。
P/N:Positive、Negative,正和负。
用于差分信号线。现在除了DDR和SDIO之外,其他很少有并行数据传输接口了。USB、LAN、MIPI的LCD和Camera、SATA等等,高速数据总线几乎都变成了串行传输数据了。
串行信号线速度很高,随便就上GHz,电压很低只有几百毫伏,因此很容易被干扰,要做成差分信号,即用两根线传一个数据,一个传正的一个传负的。传到另外一边,数据相减,干扰信号被减掉,数据信号负负得正被加倍。
对于RESET_N这样的信号来讲,只起到重点标注的作用,表示这个RESET信号是拉低才生效的。大部分设备都是低有效的RESET,偶尔会有一些设备拉高RESET。
L/R:Left、Right。通常用于音频线,区分左右。
有些时候如喇叭的信号是通过差分来传输的,就是SPK_L_N、SPK_L_P这样的标识。
如下图,某2.1声道智能音箱音频输出(喇叭连接器端)。TAS5751是音频功放,HF是高频High frequency(2.1音响有专门的低频输出)。P和N用 和-代替。

3 常用设备缩写
BB:Baseband,基带处理器。
十几年前的的手机芯片只有通信功能,没有这么强大的AP(跑系统的CPU),手机里的主芯片都叫做Baseband基带芯片。后来手机性能强大了,还是有很多老工程师习惯把主芯片叫做BB,而不是叫CPU。
P(GPIO):很多小芯片。
例如单片机,接口通用化比较高,大部分都是GPIO口,做什么用都行,就不在管脚上标那么清楚了,直接用P1,P2,P1_3这样的方式来标明。P多少就是第多少个GPIO。P1_3就是第1组的第3个GPIO。(不同组的GPIO可能电压域不一样)

BAT:Battery,电池。
所有的电池电压都可以叫做VBAT。
CHG:Charge,充电。
CAM:Camera,摄像头。
LCD:显示器。
TP:Touch Panel,触摸屏。
(注意不要和Test Point测试点搞混了)
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
用在设备上通常用作外部直流输入接口,而不是指供电方式或者供电电压什么的。例如VCC_DC_IN的含义,就是外部DC接口供电。
来源:电子电路



51. 通讯方向:在串行通讯中,把通讯接口只能发送或接收的单向传送方法叫单工传送;而把数据在甲乙两机之间的双向传递,称之为双工传送。在双工传送方式中又分为半双工传送和全双工传送。半双工传送是两机之间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任一时该,只能发或者只能收信息。
52. 串行口:方式1:移位寄存器方式 外接一个串入并出的移位寄存器CD4094 74LS164,就可以扩展一个并行口
53. 软件去掉按键抖动,发现按键按下之后10ms再次判断是否按下。
54. 单片机在通电复位后8051内的程序计数器(PC)中的值为‘0000’,所以程序总是从‘0000’单元开始执行
55. 碳膜电阻:
功率小1/6,1/4W
1Ω~22M
精度5%
便宜 1~2分钱
精密电阻
功率小1/6,1/4W
1Ω~22M
精度高1%
5 分钱
氧化膜电阻:
1~2W
0.1Ω~22M
精度5%
5 分钱
水泥电阻:
5~50W
0.11~1K
精度5%
不到1元
陶瓷电阻:
50~200W
0.1Ω-1K
精度5%
几十元
2W高压电阻
270M
精度5%
5元
压敏电阻
精度5%
不到1元
排 阻(5脚-12脚)
100Ω~1M
精度5%
5分/脚
可调电阻(卧.立式)
100Ω-1M
精度5%
不到1元
小功率电阻一般选精密电阻,因为其价格不贵。
一般按功率选择电阻:1~2W氧化膜电阻 5~50W水泥电阻 50~200W 陶瓷电阻(太贵了)
56. 电容:
瓷片电容:0.5p~0.1u 耐压最高可达30KV 一般都是50V的
涤纶电容:100p~4.4u 耐压一般是50~100V 最高也就630V
电解电容:0.1u~22万u 耐压等
6.3v 10v 16v 25v 35v 50v 160v 250v 400v(无15,20)
耐压超过100v的都很贵 甚至几百元
钽电容:0.1u~100u 耐压 最高50V 类似电解电容
独石电容:10p~2u 耐压一般50~100V
安规 用于交流250V 0.01u~2.2u
树脂 用于交流250V 0.1u~47u
电容容量越小耐压越高:容量的大小瓷片
57. 二极管:
整流:1N40系列(1A) 1N54系列(3A)1N52 6A系列(6A)
开关:1N4148
快速恢复:FR系列 (1A~6A)FR10*(1A) FR15* (1.5A) FR20*(2A) FR30*()3A FR60*(5A)
都很便宜 不超过5角
硅整流桥 从1A~40A 耐压100V~1000V 不超过10元
稳压二极管:2CW 2DW
58. 三极管:
型号太多了 2N(日本 美国) B××(欧洲)。
中小功率(小于1W 电流不到1A 电压一般不超过100V):国半的90系列 8050 8550(功率稍大是90的派生) 2SC1815 2SC945
2N5400 2N5550(耐压较高 超过100V)
中功率的比较少(1~1.5W 电压较高200V以上 电流不超过0.5A)。用于彩电 相机中。
大功率(5W以上)低耐压(不到100V 电流10A以上):2N3050 MJM2955(用于电源的扩流)
中耐压的很少
高耐压(几百伏,电流2A以上):用于彩电和显示器
2SD820 2SD1403(用于电源) 2SD951(用于行输出)
稳压电源:78, 79系列 (固定输出,最大输入电压35V 输出5V~24V)
LM317 LM337 (输出电压可调1.25~37V 能提供1.5V电流,输入输出差不能大于40V) LM350(3A)
TL431 三端可调 做基准源用 因为输出功率太小
59. 光耦:4N TLP PC MOC
60. 拨码开关:
在单片机中一般用于设置初始参数,而且不经常改变的场合。开关一般直接接到地上,还有加上拉电阻,单片机内部有上拉电阻时,可是省略(p1.p2.p3为准双向口,输入时,被内部上来成高电平)
XLF:微型打印机。
一体化红外接收器: 集红外线接收和放大于一体,不需要任何外接元件,就能完成从红外线接收到输出与TTL电平信号兼容
DM-162 液晶显示模块 可直接和单片机相连。
ARP9600:语音录放芯片。
UPC1651高增益高频放大集成电路 用于音频信号 可直接接电线
MOC3041:光耦,双向可控硅
97A6:可控硅
TWH8778(8751):功率快关,工作电压3~24V,开关电流1A。输入
TTL兼容,可取代常规继电器
LM324:四集成运放
HT7150: 电源稳压器最大输入电压24V 输出为5V 输出电流只有30mA
LA4425:功放 能驱动8欧 5W的喇叭。LM384 TDA2030 能驱动8欧 12W的喇叭 LM386
LM1875 TDA1514 TDA1521(大功率)
61. LED数码管显示很简单:
① 先把16进制换算成10进制,放入a, b 中
② 调显示码(无译码电路)
③ 从输出端口输出
④ 开控制位
⑤ 延时
⑥ 关控制位
62. 单片机直接驱动8050 是用低电平驱动的。
63. 电阻的标定功率一般是最大功率,使用的时候远远小于这个功率 其他器件的功率是指额定功率,设备要在其额定功率附近工作。
驱动能力不足含有两种情况:
① 器件的输入电阻太小,输出波形会变形。如TTL电平驱动不了继电器
② 器件输入电阻够大,但是达不到器件的功率,如小功率的功放,驱动大功率的喇叭,喇叭能响,但音量很小,其实是输出的电压不够大。
64. 模拟集成电路可以分为:线性、非线性、功率、和微波(频率超过300MHz)四种。
65. 著名芯片厂家:
日本:NEC(日电)
HITACHI(日立)
TOSHIBA(东芝)
MITSUBISHI(三菱)
NATIONAL PANISONIC(松下)
FUJITSU(富士通)
SANYO(三洋)
SONY(索尼)
SHARP(夏普)
SANKEN(三肯)
JRC(JRC系列)
ROHM
美国:
INTEL(因特儿)
MOTOROLA(摩托罗拉)
NATIONAL SEMICONDUCTOR(国半 标志是个F 或者一个水波)
TI(德克撒斯仪器公司 生产TL系列)
SIGNETICS(西格尼蒂克斯 生产NE555 NE系列)
HARRIS(哈里斯是RCA(CA系列)
GE INTERSIL三家合一 (生产ICL ICM系列芯片))
AD——PMI(模拟器件公司 AD OP DG ADG系列 )
AMD
SPRAGUA(史普拉格 生产ULN系列)
IR(国际整流器公司)
LT(LINAR TECHNOLOGY生产LT系列) RATHEON(雷声公司 生产RC系列)
CYPRESS SEMICONDUCTOR (图标为一个柏树)
欧洲:
PHILIPS(菲利普)
ST(SGS THOMSON)
SIMENS(西门子)
韩国:
SAMSVNG(三星)
GOLDSTAR(高士达)
DAEWOO(大宇)
HYUNDAI(现代)
台湾:UMC
66. 74,40系列各个生产厂家的都可互换。61××,62××表示ROM 27××EPROM 28××E2PROM
67. 通用运放:LM741,LM833,LM324,LF411,LF347,LF358,TL071,TL081,MC34081,MC34071,MC33078,RC4558,RC4560,NE5532,AD711
68. 比较器:模拟量到数字量,并且输出于TTL兼容。LM311,LM339(239,139),LM319
69. 乘法器:可构成低通滤波器,频率变换,有效期测量。。。。AD538
70. PC上用DRAM(型号多以4开头 如4164) 单片机上用SRAM(以62,65,66,67开头 HM日立公司的存储器 HY现代 GM金星 ) EPROM上有个小窗口(以27开头)E2PROM(29开头)
flash ROM:存取速度快,断电保持
71. 电源:单片电源式:固定:78 79系列 可调:LM337
稳压器专用集成电路:不带功率模块,稳定性好,输出电压自己配置 LM723
用开关方式进行稳压:TL494 SG3524
基准源:输出电流很小,作为AD的参考电压 精度很高 AD580 LM113/313
72. 模拟开关:小信号的开关,不是大电流的开关 40系列里的4066 还有AD75××(性能好 太贵,不用)
73. V/F F/V 在无线电领域广泛使用 锁相环,在通讯电路使用比较多,应用复杂。
74. 驱动阵列:ULN2003 (史普拉格公司)
75. A/D D/A (ADC DAC系列是国半生产的) AD574(A/D) AD7520(D/A)
采样保持器:LF198/298/398
76. PIC单片机是General Instrument公司生产的单片机
77. 光耦:东芝的TIL系列 摩托罗拉的MOC系列 公认命名的4N系列 仅十几种。
78. 多圈(单圈)电位器:墨西哥BOVREN牌的 3006,3296 功率不超过1W 阻值10欧~5M欧
79. 氧化锌压敏电阻:抑制浪涌电压,保护电路。
80. 可控硅与三极管相比 :放大倍数高 达到上万 功率大 能达到几十安 几千伏。
81. 数码管 流行EDTECH公司产品 型号以LA LC LD LE LM LN 开头 还有BSR BSG系列
82. 家电专用芯片:
欧洲的:DTA系列
东芝: TA
松下: AN
NEC :uPC
三洋:LA
日立:HA HM
东洋电具:BA
三菱:M
SHARP:IX
SONY:CXA
三星:KA
83. 数字万用表:3位半的就可以 示波器:双踪20M的就可以
逻辑分析仪:有很多通道,用于数字电路 使用的很少
信号发生器:高频达到2MHz就可以了
频率计:专门测量频率 除非经常测量频率 一般不用
扫频仪:测量器件的频率特性曲线
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特性曲线 因为三极管质量日趋稳定 所以用处不大
功率计,场强仪,频谱分析仪:很专用的仪器
开关电源与普通电源相比:体积小 便宜 但是抗干扰差 纹波大 使用的很多
84. 通用运放(如LM324,需要+—电源)的应用
① 信号的放大,可代替三极管 运放接成反馈形式
② 信号多路分配,接成射极跟随形式 输入阻抗大
③ 带通滤波器,用在音响设备中,选择不同的频率并进行处理
④ 比较器,运放不接反馈电阻。比较器的应用:可以做成电压过限指示。
⑤ 单稳态触发器:其实是加电容接成比较器形式
85. 比较器(LM339)的应用:LM39输出是OC门,需要加上拉电阻。
LM339主要用于门限的指示,报警等。LM339加正反馈形成迟滞比较器。还可以组成振荡器。
4060是计数/分频/振荡器 用6反相器4069可以做成方波发生器
4047 振荡器
4033 十进制记数/7段译码器 输入脉冲 输出编码 需要加驱动
4544 BCD-7段译码/驱动 输入是4位的BCD码 输出的是7段码
4518 两个4位BCD码计数器 输入是脉冲 输出是4位的BCD码
4017 计数器/分配器 输入是脉冲 输出10个通道,每个通道一个脉冲
86. 利用三极管的温度系数,可以把它做成感温探头,三极管接成二极管形式 既基极和集电极接在一起 三极管可用3DG6
87. 设计功率不是很大的电源时:变压器选择220/15(18),电流1.5A(3A 决定了电源的功率)
可用现成的整流桥(看容量 5A足够了吧)或者用4个二极管自己搭建
滤波电容是几千u的
稳压电路:滤波之后用7805生成自己要的电压5V 有的用LM337做成可调的电流不够大, 可以加三极管扩流 2N3055
88. Y992:直流电源,可输出占空比可调的波形,需要加晶振,驱动能力不大 只有10mA 可以做成波形发生器,振荡器。用6反相器4069可以做成方波发生器
89. ICL7660,MAX870,MAX828 可以把+5V变成-5V
ICL7107 3位半的AD 做数字表头用 接共阳的LED
90. 变容二极管(几百皮法)变容二极管 用于收音机选台用。
91. 红外遥控:发射端:1 编码器 2 振荡器 3 红外发射管
接收端 1 解码器 2 红外接收组件。
92. LM35D 集成温度传感器 它是把测温传感器与放大电路做在一个起
93. 电源设计中 滤波电容大小的选择,一般1A左右在2000~3000u左右
94. 集成温度传感器,典型产品有AD590、AD592、TMP17、LM135
95. 三极管驱动是把驱动器件直接放到集电极(NPN),驱动能力受三极管Ic的影响 如果在集电极加电阻然后输出驱动,那驱动能力受电阻的影响
三极管基极和集电极可以加不同的电压 实现电压变换
射极跟随形式输出 输出端电压小于输入控制脉冲 输出电压受输入的影响 但是驱动能力强
96. 对于NPN管 发射结截止 三极管截止
发射结导通正偏 集电结反偏 三极管放大
发射结导通正偏 集电结正偏 三极管饱和 输出点的电压不是固定的 这时的输出点电压很低
① 所以集电结正偏了 饱和时 Vce很小 输出最大电压为Vc
② 射极跟随形式时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所以一直工作在放大区 输出最大电压为Vb
这种接法不用作开关驱动 用作输出增大驱动能力 不能进行电平转换。
③ 如果射极和集电极都接电阻,输出点在集电极输出,结果三极管截止时 输出Vc 有输入信号时 三极管放大 输出电压为 Vb-0.7-Vb*(Rb/(Rb+rb+(1+β)Re)), Re不是很小的情况下,输出比Vc小些 不可能输出0电平。所以这种接法不能用作开关
NPN形式的时候 一般Rb一般大于Rc Re
④ 一般接法 集电极加一个电阻(电阻可换成驱动器件)用作开关形式。
97. Protel 设计分3部分:原理图 、生成网络表、生成PCB
98. 双极性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器件 场效应晶体管是电压控制器件 分为MOSFET(绝缘栅)JFET(结型)
99. 1度=1千瓦时 1千瓦(功率)=1.36马力
电灯、家用电器用的是单相交流电
同容量的电机 三相的比单相的体积小
100. 电压高于60V 试电笔发亮 试电笔遇地线不亮 遇火线亮
氖管两极都亮 是交流电 氖管只亮一极 是直流电。氖管两端有两个灯泡 测直流的时候 氖管接负极的一端发亮
兆欧表是用来测量大电阻的
101.
102. CD4001 或非门 用途:
① 可以构成RS触发器(如果没有4043的话):s为1的时候输出1 s变回0 输出不变 这时需要r输入1 才能复位
② 可以构成精度不高的谐震荡器
103. 对于音频信号,初始很小,只有5mV,经过前置放大器放大到500mV,最后经过功率放大器输出。
104. 电子管是通过固体加热释放出电子原理做成的
105. 粗略估计 对于输入阻抗为10K的器件 0.1u能滤掉1000HZ以上的波 10u能滤掉10HZ以上的波
106. 对于三极管来说9013用于放大 输入信号电压为为mv级 电流uA级 输出信号电压1V左右 输出电流mA级
电压、电流放大倍数大约100 功率放大大约10000
107. 低频信号指的是几Hz到十几KHz的信号
108. 两个电容和两个二极管可以构成倍压电路
109. 振荡信号是由正反馈产生的 LC振荡电路产生射频信号 RC振荡电路产生音频信号 晶体振荡电路是通过晶体的压电效应来产生振荡的。
多谐振荡器:能输出含有多次谐波信号的振荡器
110. DTL是指IC由二极管和三极管构成 TTL是IC只由三极管构成。
111. 过程控制指控制量为压力,液位,流量,温度等,伺服控制的对象是位置。
112. 稳压二极管比普通二极管比较起来 他的反相击穿电压(稳定电压)一般小于40V 并且反相动态电阻变化比较小
113. 三极管用作放大作用时,Rb/Rc 因该略微小于电流放大倍数β
基极必须接电阻,不然的话,三极管的输入电阻相当于0两个二极管连接的时候,第一个的Rc应该是第二个的Rb的十分之一,这样才不会波形变形
基极可以不接电阻,这样的话,但是前一级必须有上拉电阻,这样造成,前一级的集电极输出总是为0,前一级输出0时,电流从前一级流过,前一级为高的时候,电流从后面流过,后面的三极管导通,但不便于测量观察波形,所以建议基极要加电阻,而且,电阻做好比前一级的Rc大,这样便于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本文转自:张飞实战电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