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单片机最小JSON解析

你真的了解ARM、MCU、DSP、FPGA、SOC各是什么吗?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对于ARM、MCU、DSP、FPGA、SOC,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确定你真的了解它们吗?你知道这五者之间都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吗?别急,下面立马带你一探究竟!

ARM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


说单片机与通用型中央处理单元芯片不同,是因为前者一般很容易配合最小型的外部支持芯片制成工作计算机。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把单片机系统植入装置内部来控制装置了。近年来为了在指令和数据上使用不同的字宽,并提高处理器流水线速度,哈佛结构在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s)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MCU晶体旁边电容的作用及振荡电路的分析


绝大多数的MCU爱好者对MCU晶体两边要接一个22pF附近的电容不理解,因为这个电容有些时候是可以不要的。参考很多书籍,讲解的很少,往往提到最多的是起稳定作用,负载电容之类的话,都不是很深入理论的分析。

【下载】灵动微MM32F103开发板资料——固件函数库用户手册


本手册介绍了32位基于ARM Cortex M3微控制器MM32F103xx的固件函数库。

MCU厂整合低功耗无线技术 瞄准IoT、数字家庭与创客市场

物联网应用驱动MCU市场增长

MCU引脚输出模式中推挽输出与开漏输出电路原理区别


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

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

作为嵌入式工程师,必须得知道MCU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微控制器(MCU)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大,因而越来越有用,但是这些进步都是有代价的。

回看嵌入式系统发展40年史!


从Intel公司1976年的MCS48诞生算起,微控制器已有40年的发展史。微控制器是微处理器应智能化控制需求演化出来的一个分支,突出了它的控制功能,应称之为微控制器(MCU)。微控制器具有单芯片形态、嵌入式应用方式,历史上曾广泛称它为单片机,现在,许多人都称它为嵌入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