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17日,2025年RISC-V中国峰会正式在中国上海张江召开,RISC-V国际基金会首席执行官Andrea Gallo先生作了主题为《从指令集架构到产业落地:2025年加速技术进程与RISC-V应用推广》的演讲,介绍了RISC-V产业最新的发展情况,并强调中国企业和开发者在RISC-V生态的爆发式增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他表示,RISC-V正从嵌入式计算向数据中心、AI、汽车电子等全场景渗透,2025年将成为其生态爆发的关键节点。
Gallo首先强调,RISC-V作为全球开放标准,正在重塑计算技术的底层逻辑。他以USB、互联网协议等经典标准为例,指出RISC-V通过零授权费、无地域限制的特性,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了自由创新的土壤。“无论你身处硅谷、欧洲还是亚洲,都可以基于RISC-V设计自己的产品。”这一开放性不仅降低了技术门槛,也加速了RISC-V在多行业的渗透。
据SHDGroup预测,RISC-V赋能的片上系统(SoC)出货量将在2031年突破200亿颗,市场渗透率提升至25.7%。Gallo进一步拆解了各细分领域的增长潜力:消费者电子占比39%,计算机领域33%,汽车领域31%,数据中心28%,工业应用27%,网络领域26%。这一数据背后,是RISC-V在多个垂直行业中的深度布局。
汽车领域:英飞凌推出基于RISC-V的AURIX汽车微控制器系列,纳入其成熟的车规品牌;芯来科技(NUCLEI)的NA900成为全球首个获ISO 26262 ASIL-D认证的车规级RISC-V CPU IP,支持双核锁步模式;长城汽车孵化出来的紫荆半导体发布的紫荆M100或将成为首款量产上车的车规级RISC-V MCU。基金会已成立汽车特别兴趣小组(SIG),推动标准化和生态协作。
高性能计算(HPC):多家机构合作推进基于RISC-V的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研发,如Openchip、NEC与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BSC)的合作;香山第三代处理器支持基于RISC-V的面向对象编程芯片设计,计划2025年推出高性能处理器。
人工智能:NVIDIA 2024年出货超10亿颗RISC-V处理器,展现出该架构在规模化应用中的潜力;Andes Technology展示了其RISC-V IP在球形图像处理器和Meta AI加速器中的应用;芯原为RISC-V处理器提供了嵌入式GPU、AI和ISP解决方案;Ahead Computing获215万美元资金推动RISC-V在AI与云计算领域的创新,Axelera AI则获得超615万欧元投入开发高性能计算AI芯片,进一步丰富了RISC-V在AI硬件领域的布局。
2025年正值RISC-V诞生15周年,RISC-V国际基金会的会员目前已经突破了4500家,RISC-V阵营持续壮大。基金会将更新官网标识,回顾开源指令集的成长历程。Gallo表示:“RISC-V不仅是技术标准的革新者,更是全球开放协作的典范。我们期待与合作伙伴共同绘制未来蓝图,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届峰会汇聚了全球顶尖专家、企业家和开发者,成为RISC-V生态的重要里程碑。Gallo的演讲不仅揭示了RISC-V在行业应用中的潜力,也传递了开放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催化作用。随着生态持续完善,RISC-V正从“可能性”走向“必然性”,为全球计算技术的未来注入新活力。
来源:紫荆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