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湖北日报报道,东风汽车全球创新中心,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智能化技术总师张凡武表示,国内首款实现完全国产化的车规级高性能MCU芯片DF30已完成第一次流片(试生产)验证,车规级验证马上开始,计划明年量产上市,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
2022年,东风汽车牵头,联合中国信科二进制半导体有限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东风汽车提出需求,下游各家公司分别负责设计、制造等,串起一条芯片产业链。
去年11月,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2024年大会上DF30芯片及其符合AUTOSAR标准的OS(操作系统)及MCAL(微控制器抽象层)正式发布。
据悉,DF30芯片是中国首颗完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是业界首款基于自主开源RISC-V多核架构,国内40nm车规工艺开发,全流程国内闭环,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D的高端车规MCU芯片。
该芯片具有“高性能、强可控、超安全、极可靠”4大特性,已经通过基础测试、压力测试、应用测试等295项严格测试。适配国产自主AutoSAR汽车软件操作系统,具有完善的开发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动力控制、车身底盘、电子信息、驾驶辅助等领域,填补该领域国内空白。
张凡武表示,一辆汽车一般有25到50个控制器,需要500到1000枚芯片,其中九成已实现国产化。MCU芯片,在剩下的10%里。
这种联合研发的模式,在业内是一种探索,起初并不顺利。合作过程中,东风汽车提出在芯片中使用一种关键模块,设计企业坚持用另一种模块代替。第一次流片验证,就因为缺少这个关键模块,使得应用该芯片的控制器无法开发一项基础功能,最终失败。“我们做的是从0到1的事情,没有模板可以参考。大家有各自想法,所以会产生这种碰撞。”张凡武说。
来源:湖北日报、CIC集成电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