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 在 提交
一、RTC实时时钟特征与原理
查看STM32中文手册 16 实时时钟(RTC)(308页)
RTC (Real Time Clock):实时时钟
实时时钟是一个独立的定时器。RTC模块拥有一组连续计数的计数器,在相应软件配置下,可提供时钟日历的功能。修改计数器的值可以重新设置系统当前的时间和日期。
RTC模块和时钟配置系统(RCC_BDCR寄存器)处于后备区域,即在系统复位或从待机模式唤醒后, RTC的设置和时间维持不变。
系统复位后,对后备寄存器和RTC的访问被禁止,这是为了防止对后备区域(BKP)的意外写操作。执行以下操作将使能对后备寄存器和RTC的访问:
● 设置寄存器RCC_APB1ENR的PWREN和BKPEN位,使能电源和后备接口时钟
● 设置寄存器PWR_CR的DBP位,使能对后备寄存器和RTC的访问。
RTC特征
可编程的预分频系数:分频系数最高为220。
● 32位的可编程计数器,可用于较长时间段的测量。
● 2个分离的时钟:用于APB1接口的PCLK1和RTC时钟(RTC时钟的频率必须小于PCLK1时钟频率的四分之一以上)。
● 可以选择以下三种RTC的时钟源:
— HSE时钟除以128;
— LSE振荡器时钟;
— LSI振荡器时钟(详见6.2.8节RTC时钟)。
● 2个独立的复位类型:
— APB1接口由系统复位;
— RTC核心(预分频器、闹钟、计数器和分频器)只能由后备域复位(详见6.1.3节)。
● 3个专门的可屏蔽中断:
— 闹钟中断,用来产生一个软件可编程的闹钟中断。
— 秒中断,用来产生一个可编程的周期性中断信号(最长可达1秒)。
— 溢出中断,指示内部可编程计数器溢出并回转为0的状态。
二、RTC由两部分组成
**APB1接口:**用来和APB1总线相连。通过APB1接口可以访问RTC的相关寄存器(预分频值,计数器值,闹钟值)。
**RTC核心:**由一组可编程计数器组成。分两个主要模块。
第一个是RTC预分频模块,它可以编程产生最长1秒的RTC时间基TR_CLK。如果设置了秒中断允许位,可以产生秒中断。
第二个是32位的可编程计数器,可被初始化为当前时间。系统时间按TR_CLK周期累加并与存储在RTC_ALR寄存器中的可编程时间相比,当匹配时候如果设置了闹钟中断允许位,可以产生闹钟中断。
RTC内核完全独立于APB1接口,软件通过APB1接口对RTC相关寄存器访问。但是相关寄存器只在RTC APB1时钟进行重新同步的RTC时钟的上升沿被更新。所以软件必须先等待寄存器同步标志位(RTC_CRL的RSF位)被硬件置1才读。
三、RTC时钟源
首先讲一下时钟源:
三种不同的时钟源可被用来驱动系统时钟(SYSCLK):
● HSI振荡器时钟
● HSE振荡器时钟
● PLL时钟
这些设备有以下2种二级时钟源:
● 40kHz低速内部RC,可以用于驱动独立看门狗和通过程序选择驱动RTC。RTC用于从停机/待机模式下自动唤醒系统。
● 32.768kHz低速外部晶体也可用来通过程序选择驱动RTC(RTCCLK)。
参看:STM32时钟系统
当不被使用时,任一个时钟源都可被独立地启动或关闭,由此优化系统功耗。
用户可通过多个预分频器配置AHB、高速APB(APB2)和低速APB(APB1)域的频率。AHB和APB2域的最大频率是72MHz。APB1域的最大允许频率是36MHz。SDIO接口的时钟频率固定为HCLK/2。
RCC通过AHB时钟(HCLK)8分频后作为Cortex系统定时器(SysTick)的外部时钟。通过对SysTick控制与状态寄存器的设置,可选择上述时钟或Cortex(HCLK)时钟作为SysTick时钟。ADC时钟由高速APB2时钟经2、 4、 6或8分频后获得。
定时器时钟频率分配由硬件按以下2种情况自动设置:
如果相应的APB预分频系数是1,定时器的时钟频率与所在APB总线频率一致。否则,定时器的时钟频率被设为与其相连的APB总线频率的2倍。
如上图,有五个时钟源,为HSI、HSE、LSI、LSE、PLL。
接下来我们一一看一下:
HSE时钟
**高速外部时钟信号(HSE)**由以下两种时钟源产生:
● HSE外部晶体/陶瓷谐振器
● HSE用户外部时钟
为了减少时钟输出的失真和缩短启动稳定时间,晶体/陶瓷谐振器和负载电容器必须尽可能地靠近振荡器引脚。负载电容值必须根据所选择的振荡器来调整。
外部时钟源(HSE旁路)
在这个模式里,必须提供外部时钟。它的频率最高可达25MHz。用户可通过设置在时钟控制寄存器中的HSEBYP和HSEON位来选择这一模式。外部时钟信号(50%占空比的方波、正弦波或三角波)必须连到SOC_IN引脚,同时保证OSC_OUT引脚悬空。见图9。
外部晶体/陶瓷谐振器(HSE晶体)
**4~16Mz外部振荡器可为系统提供更为精确的主时钟。**相关的硬件配置可参考图9,进一步信息可参考数据手册的电气特性部分。
在时钟控制寄存器RCC_CR中的HSERDY位用来指示高速外部振荡器是否稳定。在启动时,直到这一位被硬件置’1’,时钟才被释放出来。如果在时钟中断寄存器RCC_CIR中允许产生中断,将会产生相应中断。
HSE晶体可以通过设置时钟控制寄存器里RCC_CR中的HSEON位被启动和关闭。
HSI时钟
HSI时钟信号由内部8MHz的RC振荡器产生,可直接作为系统时钟或在2分频后作为PLL输入。
HSI RC振荡器能够在不需要任何外部器件的条件下提供系统时钟。它的启动时间比HSE晶体振荡器短。然而,即使在校准之后它的时钟频率精度仍较差。
校准
制造工艺决定了不同芯片的RC振荡器频率会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每个芯片的HSI时钟频率在出厂前已经被ST校准到1%(25°C)的原因。系统复位时,工厂校准值被装载到时钟控制寄存器的HSICAL[7:0]位。
如果用户的应用基于不同的电压或环境温度,这将会影响RC振荡器的精度。可以通过时钟控制寄存器里的HSITRIM[4:0]位来调整HSI频率。
时钟控制寄存器中的HSIRDY位用来指示HSI RC振荡器是否稳定。在时钟启动过程中,直到这一位被硬件置’1’, HSI RC输出时钟才被释放。HSI RC可由时钟控制寄存器中的HSION位来启动和关闭。
如果HSE晶体振荡器失效, HSI时钟会被作为备用时钟源。
PLL
内部PLL可以用来倍频HSI RC的输出时钟或HSE晶体输出时钟。
PLL的设置(选择HIS振荡器除2或HSE振荡器为PLL的输入时钟,和选择倍频因子)必须在其被激活前完成。一旦PLL被激活,这些参数就不能被改动。
如果PLL中断在时钟中断寄存器里被允许,当PLL准备就绪时,可产生中断申请。
如果需要在应用中使用USB接口, PLL必须被设置为输出48或72MHZ时钟,用于提供48MHz的USBCLK时钟。
LSE时钟
**LSE晶体是一个32.768kHz的低速外部晶体或陶瓷谐振器。**它为实时时钟或者其他定时功能提供一个低功耗且精确的时钟源。
LSE晶体通过在备份域控制寄存器(RCC_BDCR)里的LSEON位启动和关闭。
在备份域控制寄存器(RCC_BDCR)里的LSERDY指示LSE晶体振荡是否稳定。在启动阶段,直到这个位被硬件置’1’后, LSE时钟信号才被释放出来。如果在时钟中断寄存器里被允许,可产生中断申请。
外部时钟源(LSE旁路)
在这个模式里必须提供一个32.768kHz频率的外部时钟源。你可以通过设置在备份域控制寄存器(RCC_BDCR)里的LSEBYP和LSEON位来选择这个模式。具有50%占空比的外部时钟信号(方波、正弦波或三角波)必须连到OSC32_IN引脚,同时保证OSC32_OUT引脚悬空,见图9。
LSI时钟
LSI RC担当一个低功耗时钟源的角色,它可以在停机和待机模式下保持运行,为独立看门狗和自动唤醒单元提供时钟。**LSI时钟频率大约40kHz(在30kHz和60kHz之间)。**进一步信息请参考数据手册中有关电气特性部分。
LSI RC可以通过控制/状态寄存器(RCC_CSR)里的LSION位来启动或关闭。
在控制/状态寄存器(RCC_CSR)里的LSIRDY位指示低速内部振荡器是否稳定。在启动阶段,直到这个位被硬件设置为’1’后,此时钟才被释放。如果在时钟中断寄存器(RCC_CIR)里被允许,将产生LSI中断申请。
注意:只有大容量和互联型产品可以进行LSI校准。
LSI校准
可以通过校准内部低速振荡器LSI来补偿其频率偏移,从而获得精度可接受的RTC时间基数,以及独立看门狗(IWDG)的超时时间(当这些外设以LSI为时钟源)。
**校准可以通过使用TIM5的输入时钟(TIM5_CLK)测量LSI时钟频率实现。**测量以HSE的精度为保证,软件可以通过调整RTC的20位预分频器来获得精确的RTC时钟基数,以及通过计算得到精确的独立看门狗(IWDG)的超时时间。
LSI校准步骤如下:
打开TIM5,设置通道4为输入捕获模式;
设置AFIO_MAPR的TIM5_CH4_IREMAP位为’1’,在内部把LSI连接到TIM5的通道4;
通过TIM5的捕获/比较4事件或者中断来测量LSI时钟频率;
根据测量结果和期望的RTC时间基数和独立看门狗的超时时间,设置20位预分频器。
四、RTC时钟
**通 过 设 置 备 份 域 控 制 寄 存 器 (RCC_BDCR) 里 的 RTCSEL[1:0] 位 , RTCCLK 时钟源可以由HSE/128、LSE或LSI时钟提供。**除非备份域复位,此选择不能被改变。
LSE时钟在备份域里,但HSE和LSI时钟不是。因此:
● 如果LSE被选为RTC时钟:
— 只要VBAT维持供电,尽管VDD供电被切断, RTC仍继续工作。
● 如果LSI被选为自动唤醒单元(AWU)时钟:
— 如果VDD供电被切断, AWU状态不能被保证。有关LSI校准,详见6.2.5节LSI时钟。
● 如果HSE时钟128分频后作为RTC时钟:
— 如果VDD供电被切断或内部电压调压器被关闭(1.8V域的供电被切断),则RTC状态不确定。
— 必须设置电源控制寄存器(见4.4.1节)的DPB位(取消后备区域的写保护)为’1’。
五、RTC寄存器
上面都是从STM32中文手册里摘取的。大概了解一下RTC和时钟。
不过讲的有点扯,里面有多好寄存器,不知道是干啥的。接下来重点看一下这些寄存器。
RTC控制寄存器高位(RTC_CRH)
RTC控制寄存器低位(RTC_CRL)
①修改CRH/CRL寄存器,必须先判断RSF位,确定已经同步。
②修改CNT,ALR,PRL的时候,必须先配置CNF位进入配置模式,修改完之后,设置CNF位为0退出配置模式
③同时在对RTC相关寄存器写操作之前,必须判断上一次写操作已经结束,也就是判断RTOFF位是否置位。
RTC预分频装载寄存器(RTC_PRLH/RTC_PRLL)
预分频装载寄存器用来保存RTC预分频器的周期计数值。它们受RTC_CR寄存器的RTOFF位保护,仅当RTOFF值为’1’时允许进行写操作。
RTC预分频器余数寄存器(RTC_DIVH / RTC_DIVL)
RTC计数器寄存器 (RTC_CNTH / RTC_CNTL)
RTC闹钟寄存器(RTC_ALRH/RTC_ALRL)
配置RTC寄存器
必须设置RTC_CRL 寄 存 器 中 的CNF位 , 使RTC进入配置模式后 , 才能写 入RTC_PRL、RTC_CNT、 RTC_ALR寄存器。
另外,对RTC任何寄存器的写操作,都必须在前一次写操作结束后进行。可以通过查询RTC_CR寄存器中的RTOFF状态位,判断RTC寄存器是否处于更新中。仅当RTOFF状态位是’1’时,才可以写入RTC寄存器。
配置过程:
查询RTOFF位,直到RTOFF的值变为’1’;
置CNF值为1,进入配置模式;
对一个或多个RTC寄存器进行写操作;
清除CNF标志位,退出配置模式;
查询RTOFF,直至RTOFF位变为’1’以确认写操作已经完成。
仅当CNF标志位被清除时,写操作才能进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个RTCCLK周期。
读RTC寄存器
RTC核完全独立于RTC APB1接口。
软件通过APB1接口访问RTC的预分频值、 计数器值和闹钟值。但是,相关的可读寄存器只在与RTC APB1时钟进行重新同步的RTC时钟的上升沿被更新。RTC标志也是如此的。
这意味着,如果APB1接口曾经被关闭,而读操作又是在刚刚重新开启APB1之后,则在第一次的内部寄存器更新之前,从APB1上读出的RTC寄存器数值可能被破坏了(通常读到0)。下述几种情况下能够发生这种情形:
● 发生系统复位或电源复位
● 系统刚从待机模式唤醒(参见第4.3节:低功耗模式)。
● 系统刚从停机模式唤醒(参见第4.3节:低功耗模式)。
所有以上情况中, APB1接口被禁止时(复位、无时钟或断电)RTC核仍保持运行状态。
因此,若在读取RTC寄存器时, RTC的APB1接口曾经处于禁止状态,则软件首先必须等待RTC_CRL寄存器中的RSF位(寄存器同步标志)被硬件置’1’。
注:RTC的 APB1接口不受WFI和WFE等低功耗模式的影响
六、RTC相关库函数讲解
库函数所在文件:stm32f10x_rtc.c / stm32f10x_rtc.h
RTC时钟源和时钟操作函数:
void RCC_RTCCLKConfig(uint32_t CLKSource);//时钟源选择 void RCC_RTCCLKCmd(FunctionalState NewState)//时钟使能
RTC配置函数(预分频,计数值:
void RTC_SetPrescaler(uint32_t PrescalerValue);//预分频配置:PRLH/PRLL void RTC_SetCounter(uint32_t CounterValue);//设置计数器值:CNTH/CNTL void RTC_SetAlarm(uint32_t AlarmValue);//闹钟设置:ALRH/ALRL
RTC中断设置函数:
void RTC_ITConfig(uint16_t RTC_IT,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CRH
RTC允许配置和退出配置函数:
void RTC_ITConfig(uint16_t RTC_IT,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CRH
同步函数:
void RTC_WaitForLastTask(void);//等待上次操作完成:CRL位RTOFF void RTC_WaitForSynchro(void);//等待时钟同步:CRL位RSF
相关状态位获取清除函数:
FlagStatus RTC_GetFlagStatus(uint16_t RTC_FLAG); void RTC_ClearFlag(uint16_t RTC_FLAG); ITStatus RTC_GetITStatus(uint16_t RTC_IT); void RTC_ClearITPendingBit(uint16_t RTC_IT);
其他相关函数(BKP等)
PWR_BackupAccessCmd();//BKP后备区域访问使能 RCC_APB1PeriphClockCmd();//使能PWR和BKP时钟 RCC_LSEConfig();//开启LSE,RTC选择LSE作为时钟源 PWR_BackupAccessCmd();//BKP后备区域访问使能 uint16_t BKP_ReadBackupRegister(uint16_t BKP_DR);//读BKP寄存器 void BKP_WriteBackupRegister(uint16_t BKP_DR, uint16_t Data);//写BKP
七、RTC配置一般步骤
1) 使能电源时钟和备份区域时钟。
前面已经介绍了,我们要访问 RTC 和备份区域就必须先使能电源时钟和备份区域时钟。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PWR | RCC_APB1Periph_BKP, ENABLE);
2) 取消备份区写保护。
要向备份区域写入数据,就要先取消备份区域写保护(写保护在每次硬复位之后被使能),否则是无法向备份区域写入数据的。我们需要用到向备份区域写入一个字节,来标记时钟已经配置过了,这样避免每次复位之后重新配置时钟。取消备份区域写保护的库函数实现方法是:
PWR_BackupAccessCmd(ENABLE); //使能 RTC 和后备寄存器访问
3) 复位备份区域,开启外部低速振荡器。
在取消备份区域写保护之后,我们可以先对这个区域复位,以清除前面的设置,当然这个操作不要每次都执行,因为备份区域的复位将导致之前存在的数据丢失,所以要不要复位,要看情况而定。然后我们使能外部低速振荡器,注意这里一般要先判断 RCC_BDCR 的 LSERDY位来确定低速振荡器已经就绪了才开始下面的操作。
备份区域复位的函数是:
BKP_DeInit();//复位备份区域
开启外部低速振荡器的函数是:
RCC_LSEConfig(RCC_LSE_ON);// 开启外部低速振荡器
4) 选择 RTC 时钟,并使能。
这里我们将通过 RCC_BDCR 的 RTCSEL 来选择选择外部 LSI 作为 RTC 的时钟。然后通过RTCEN 位使能 RTC 时钟。库函数中,选择 RTC 时钟的函数是:
RCC_RTCCLKConfig(RCC_RTCCLKSource_LSE); //选择 LSE 作为 RTC 时钟
对于 RTC 时钟的选择,还有 RCC_RTCCLKSource_LSI 和RCC_RTCCLKSource_HSE_Div128 这两个,顾名思义,前者为 LSI,后者为 HSE 的 128 分频,这在时钟系统章节有讲解过。
使能 RTC 时钟的函数是:
RCC_RTCCLKCmd(ENABLE); //使能 RTC 时钟
5) 设置 RTC 的分频,以及配置 RTC 时钟。
在开启了 RTC 时钟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设置 RTC 时钟的分频数,通过 RTC_PRLH 和RTC_PRLL 来设置,然后等待 RTC 寄存器操作完成,并同步之后,设置秒钟中断。然后设置RTC 的允许配置位(RTC_CRH 的 CNF 位),设置时间(其实就是设置 RTC_CNTH 和 RTC_CNTL两个寄存器)。下面我们一一这些步骤用到的库函数:在进行 RTC 配置之前首先要打开允许配置位(CNF),库函数是:
RTC_EnterConfigMode();/// 允许配置
在配置完成之后,千万别忘记更新配置同时退出配置模式,函数是:
RTC_ExitConfigMode();//退出配置模式, 更新配置
设置 RTC 时钟分频数, 库函数是:
void RTC_SetPrescaler(uint32_t PrescalerValue);
这个函数只有一个入口参数,就是 RTC 时钟的分频数,很好理解。
然后是设置秒中断允许, RTC 使能中断的函数是:
void RTC_ITConfig(uint16_t RTC_IT,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
这个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设置秒中断类型,这些通过宏定义定义的。对于使能秒中断方法是:
RTC_ITConfig(RTC_IT_SEC, ENABLE); //使能 RTC 秒中断
八、RTC程序
RTC_Init
//实时时钟配置 //初始化 RTC 时钟,同时检测时钟是否工作正常 //BKP->DR1 用于保存是否第一次配置的设置 //返回 0:正常 //其他:错误代码 u8 RTC_Init(void) { u8 temp=0; //检查是不是第一次配置时钟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PWR | RCC_APB1Periph_BKP, ENABLE); //①使能 PWR 和 BKP 外设时钟 PWR_BackupAccessCmd(ENABLE); //②使能后备寄存器访问 if (BKP_ReadBackupRegister(BKP_DR1) != 0x5050) //从指定的后备寄存器中 //读出数据:读出了与写入的指定数据不相乎 { BKP_DeInit(); //③复位备份区域 RCC_LSEConfig(RCC_LSE_ON); //设置外部低速晶振(LSE) while (RCC_GetFlagStatus(RCC_FLAG_LSERDY) == RESET&&temp<250) //检查指定的 RCC 标志位设置与否,等待低速晶振就绪 { temp++; delay_ms(10); } if(temp>=250)return 1;//初始化时钟失败,晶振有问题 RCC_RTCCLKConfig(RCC_RTCCLKSource_LSE); //设置 RTC 时钟 //(RTCCLK),选择 LSE 作为 RTC 时钟 RCC_RTCCLKCmd(ENABLE); //使能 RTC 时钟 RTC_WaitForLastTask(); //等待最近一次对 RTC 寄存器的写操作完成 RTC_WaitForSynchro(); //等待 RTC 寄存器同步 RTC_ITConfig(RTC_IT_SEC, ENABLE); //使能 RTC 秒中断 RTC_WaitForLastTask(); //等待最近一次对 RTC 寄存器的写操作完成 RTC_EnterConfigMode(); // 允许配置 RTC_SetPrescaler(32767); //设置 RTC 预分频的值 RTC_WaitForLastTask(); //等待最近一次对 RTC 寄存器的写操作完成 RTC_Set(2015,1,14,17,42,55); //设置时间 RTC_ExitConfigMode(); //退出配置模式 BKP_WriteBackupRegister(BKP_DR1, 0X5050); //向指定的后备寄存器中 //写入用户程序数据 0x5050 } else//系统继续计时 { RTC_WaitForSynchro(); //等待最近一次对 RTC 寄存器的写操作完成 RTC_ITConfig(RTC_IT_SEC, ENABLE); //使能 RTC 秒中断 RTC_WaitForLastTask(); //等待最近一次对 RTC 寄存器的写操作完成 } RTC_NVIC_Config(); //RCT 中断分组设置 RTC_Get(); //更新时间 return 0; //ok }
RTC_Set
//设置时钟 //把输入的时钟转换为秒钟 //以 1970 年 1 月 1 日为基准 //1970~2099 年为合法年份 //返回值:0,成功;其他:错误代码. //月份数据表 u8 const table_week[12]={0,3,3,6,1,4,6,2,5,0,3,5}; //月修正数据表 //平年的月份日期表 const u8 mon_table[12]={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u8 RTC_Set(u16 syear,u8 smon,u8 sday,u8 hour,u8 min,u8 sec) { u16 t; u32 seccount=0; if(syear<1970||syear>2099)return 1; for(t=1970;t<syear;t++) //把所有年份的秒钟相加 { if(Is_Leap_Year(t))seccount+=31622400;//闰年的秒钟数 else seccount+=31536000; //平年的秒钟数 } smon-=1; for(t=0;t<smon;t++) //把前面月份的秒钟数相加 { seccount+=(u32)mon_table[t]*86400; //月份秒钟数相加 if(Is_Leap_Year(syear)&&t==1)seccount+=86400;//闰年 2 月份增加一天的秒钟数 } seccount+=(u32)(sday-1)*86400; //把前面日期的秒钟数相加 seccount+=(u32)hour*3600; //小时秒钟数 seccount+=(u32)min*60; //分钟秒钟数 seccount+=sec; //最后的秒钟加上去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PWR | RCC_APB1Periph_BKP, ENABLE); //使能 PWR 和 BKP 外设时钟 PWR_BackupAccessCmd(ENABLE); //使能 RTC 和后备寄存器访问 RTC_SetCounter(seccount); //设置 RTC 计数器的值 RTC_WaitForLastTask(); //等待最近一次对 RTC 寄存器的写操作完成 return 0; }
RTC_Get
//得到当前的时间,结果保存在 calendar 结构体里面 //返回值:0,成功;其他:错误代码. u8 RTC_Get(void) { static u16 daycnt=0; u32 timecount=0; u32 temp=0; u16 temp1=0; timecount=RTC->CNTH; //得到计数器中的值(秒钟数) timecount<<=16; timecount+=RTC->CNTL; temp=timecount/86400; //得到天数(秒钟数对应的) if(daycnt!=temp) //超过一天了 { daycnt=temp; temp1=1970; //从 1970 年开始 while(temp>=365) { if(Is_Leap_Year(temp1)) //是闰年 { if(temp>=366)temp-=366; //闰年的秒钟数 else break; } else temp-=365; //平年 temp1++; } calendar.w_year=temp1; //得到年份 temp1=0; while(temp>=28) //超过了一个月 { if(Is_Leap_Year(calendar.w_year)&&temp1==1)//当年是不是闰年/2 月份 { if(temp>=29)temp-=29;//闰年的秒钟数 else break; } else { if(temp>=mon_table[temp1])temp-=mon_table[temp1];//平年 else break; } temp1++; } calendar.w_month=temp1+1; //得到月份 calendar.w_date=temp+1; //得到日期 } temp=timecount%86400; //得到秒钟数 calendar.hour=temp/3600; //小时 calendar.min=(temp%3600)/60; //分钟 calendar.sec=(temp%3600)%60; //秒钟 calendar.week=RTC_Get_Week(calendar.w_year,calendar.w_month,calendar.w_date); //获取星期 return 0; }
RTC_NVIC_Config
static void RTC_NVIC_Config(void) {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RTC_IRQn; //RTC全局中断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0; //先占优先级1位,从优先级3位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0; //先占优先级0位,从优先级4位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使能该通道中断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根据NVIC_InitStruct中指定的参数初始化外设NVIC寄存器 }
RTC_IRQHandler
//RTC 时钟中断 //每秒触发一次 void RTC_IRQHandler(void) { if (RTC_GetITStatus(RTC_IT_SEC) != RESET) //秒钟中断 { RTC_Get(); //更新时间 } if(RTC_GetITStatus(RTC_IT_ALR)!= RESET) //闹钟中断 { RTC_ClearITPendingBit(RTC_IT_ALR); //清闹钟中断 RTC_Get(); //更新时间 printf("Alarm Time:%d-%d-%d %d:%d:%d\n",calendar.w_year,calendar.w_month, calendar.w_date,calendar.hour,calendar.min,calendar.sec);//输出闹铃时间 } RTC_ClearITPendingBit(RTC_IT_SEC|RTC_IT_OW); //清闹钟中断 RTC_WaitForLastTask(); }
九、项目代码
void BSP_RTC_Init(void) { u32 i = 0; #if(INFO_OUT_RTC_INIT_EN > 0) u8 tmpBuf[60]=""; #endif /* Clear reset flags */ RCC_ClearFlag(); // 这里标志必须跟测试程序一致否则时间被复位成默认 if (BKP_ReadBackupRegister(BKP_DR1) != RTC_SAVE_FLAG) {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PWR | RCC_APB1Periph_BKP, ENABLE); /* Allow access to BKP Domain */ PWR_BackupAccessCmd(ENABLE); /* Backup data register value is not correct or not yet programmed (when the first time the program is executed) */ /* RTC Configuration */ BSP_RTC_Config(); #if(DEF_RTCINFO_OUTPUTEN > 0) if(dbgInfoSwt & DBG_INFO_RTC) myPrintf("[RTC]: RTC finish configured....\r\n"); #endif /* Set default time */ SYS_RTC.year = Default_year; SYS_RTC.month = Default_month; SYS_RTC.day = Default_day; SYS_RTC.hour = Default_hour; SYS_RTC.minute = Default_minute; SYS_RTC.second = Default_second; /* Adjust time by values entred by the user on the hyperterminal */ BSP_RTC_Set_Current(&SYS_RTC); BKP_WriteBackupRegister(BKP_DR1, RTC_SAVE_FLAG); } else { /* Enable PWR and BKP clocks */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PWR | RCC_APB1Periph_BKP, ENABLE); /* Allow access to BKP Domain */ PWR_BackupAccessCmd(ENABLE); /* Wait for RTC registers synchronization */ RTC_WaitForSynchro(); /* Wait until last write operation on RTC registers has finished */ RTC_WaitForLastTask(); /* Enable the RTC Second */ //RTC_ITConfig(RTC_IT_SEC, ENABLE); // 不能在系统运行前使能中断 //RTC_ITConfig(RTC_IT_ALR, ENABLE); // 系统闹钟中断 /* Wait until last write operation on RTC registers has finished */ //RTC_WaitForLastTask(); // 不能在系统运行前使能中断 /* Initialize Date structure */ SYS_RTC.year = BKP_ReadBackupRegister(BKP_DR4); SYS_RTC.month = BKP_ReadBackupRegister(BKP_DR3); SYS_RTC.day = BKP_ReadBackupRegister(BKP_DR2); if(RTC_GetCounter() / 86399 != 0) { for(i = 0; i < (RTC_GetCounter() / 86399); i++) { BSP_Date_Update(&SYS_RTC); } /* Wait until last write operation on RTC registers has finished */ RTC_WaitForLastTask(); RTC_SetCounter(RTC_GetCounter() % 86399); /* Wait until last write operation on RTC registers has finished */ RTC_WaitForLastTask(); BKP_WriteBackupRegister(BKP_DR4, SYS_RTC.year); BKP_WriteBackupRegister(BKP_DR3, SYS_RTC.month); BKP_WriteBackupRegister(BKP_DR2, SYS_RTC.day); } } /* Clear the RTC Second Interrupt pending bit */ RTC_ClearITPendingBit(RTC_IT_SEC); // 防止系统初始化未完成前进入中断程序 RTC_ClearFlag(RTC_IT_SEC); /* Enable one second interrupe */ //RTC_ITConfig(RTC_IT_SEC, ENABLE); // 不能在系统运行前使能中断 rtcInitFinish =1; // 设置初始化完成标志 }
void BSP_RTC_Config(void) { //u32 counter = 0; uint32_t tmp = 0; RCC_ClocksTypeDef RCC_Clocks;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ICInitTypeDef TIM_ICInitStructure; /* Enable PWR and BKP clocks */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PWR | RCC_APB1Periph_BKP, ENABL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 ENABLE); /* Allow access to BKP Domain */ PWR_BackupAccessCmd(ENABLE); /* Reset Backup Domain */ BKP_DeInit(); RCC_LSICmd(ENABLE); //启用LSI while (RCC_GetFlagStatus(RCC_FLAG_LSIRDY) == RESET) {} RCC_RTCCLKConfig(RCC_RTCCLKSource_LSI); RCC_RTCCLKCmd(ENABLE); // Enable RTC Clock RTC_WaitForSynchro(); RTC_WaitForLastTask(); RTC_SetPrescaler(40000); // RTC period = RTCCLK/RTC_PR = (4 KHz)/(4000+1) LSI RTC_WaitForLastTask(); BKP_TamperPinCmd(DISABLE); BKP_RTCOutputConfig(BKP_RTCOutputSource_Second); RCC_GetClocksFreq(&RCC_Clocks);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5, ENABLE); GPIO_PinRemapConfig(GPIO_Remap_TIM5CH4_LSI, ENABLE);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0xFFFF;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TIM_TimeBaseInit(TIM5,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ICInitStructure.TIM_Channel = TIM_Channel_4;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Polarity = TIM_ICPolarity_Rising;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Selection = TIM_ICSelection_DirectTI;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Prescaler = TIM_ICPSC_DIV1; TIM_ICInitStructure.TIM_ICFilter = 0; TIM_ICInit(TIM5, &TIM_ICInitStructure); OperationComplete = 0; TIM_Cmd(TIM5, ENABLE); TIM5->SR = 0; //TIM_ITConfig(TIM5, TIM_IT_CC4, ENABLE); while (OperationComplete != 2) { if (TIM_GetFlagStatus(TIM5, TIM_FLAG_CC4) == SET) { tmpCC4[IncrementVar_OperationComplete()] = (uint16_t)(TIM5->CCR4); TIM_ClearFlag(TIM5, TIM_FLAG_CC4); if (GetVar_OperationComplete() >= 2) { tmp = (uint16_t)(tmpCC4[1] - tmpCC4[0] + 1); SetVar_PeriodValue(tmp); } } } if (PeriodValue != 0) { #if defined (STM32F10X_LD_VL) || defined (STM32F10X_MD_VL) || defined (STM32F10X_HD_VL) LsiFreq = (uint32_t)((uint32_t)(RCC_Clocks.PCLK1_Frequency) / (uint32_t)PeriodValue); #else LsiFreq = (uint32_t)((uint32_t)(RCC_Clocks.PCLK1_Frequency * 2) / (uint32_t)PeriodValue); #endif } RTC_SetPrescaler(LsiFreq - 1); RTC_WaitForLastTask(); TIM_DeInit( TIM5 ); }
十、HSE作为RTC时钟源
void RTC_Configuration(void) {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PWR | RCC_APB1Periph_BKP, ENABLE); PWR_BackupAccessCmd(ENABLE); /* Reset Backup Domain */ BKP_DeInit(); //使用外部高速晶振8M/128 = 62.5K RCC_RTCCLKConfig(RCC_RTCCLKSource_HSE_Div128); //允许RTC RCC_RTCCLKCmd(ENABLE); //等待RTC寄存器同步 RTC_WaitForSynchro(); RTC_WaitForLastTask(); //允许RTC的秒中断(还有闹钟中断和溢出中断可设置) RTC_ITConfig(RTC_IT_SEC, ENABLE); RTC_WaitForLastTask(); //62500晶振预分频值是62500,不过一般来说晶振都不那么准 RTC_SetPrescaler(62498); //如果需要校准晶振,可修改此分频值 RTC_WaitForLastTask(); //清除标志 RCC_ClearFlag(); }
---------------------
作者:聚优致成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qq_29350001/article/details/81409693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来源:硬件攻城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