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研究了噪声以及它如何干扰基于微控制器的系统的操作。本篇作为系列内容的最后一篇,我们将看看一些可以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影响的“规则”。

作者:Graeme Clark,Jackie Chen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黄金法则来最小化设计中的EMC。

● 保护内存/时钟走线免受其他信号的影响

● 考虑对外部连接进行滤波和/或缓冲

● 始终将高频Vcc/Vss旁路电容靠近设备

● Vcc/Vss一直并联走线并尽可能靠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流环路

● 尝试在PCB上使用并行信号/返回走线,特别是对于快速信号或承载大电流的走线

● 考虑使用多层线路板,配备专用并且是完整没有被分割的Vcc/Vss层

● 不要使用高于要求的频率,这不仅有利于最小化噪音,而且有利于功耗

让我们更详细地看一下其中的一些细节。

1.jpg

图1

我们应该尽量保持电源线之间的面积尽可能小,以尽量减少潜在的天线。我们还应该尽量减少流向该天线的电流,以将任何辐射噪声降至最低。

系统电源通常是系统中最大的内部噪声源之一。因此,使用旁路电容和EMI滤波器设计有效的供电系统就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保持PCB上电源走线之间的天线方向图区域尽可能小,以便将周围的电流环路面积(S0,S1,S2)减小到最小。最有效的方法是对Vcc和Vss线路使用平行走线。

通过电源线连接到每个IC的旁路电容将显著降低噪声,我们应该尽量使这些电容尽可能靠近每个芯片。通常,最有效的电容值为0.01μF~0.1μF。在特定的噪声系统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值的电容组合来改善噪声性能。

并且由于各类旁路电容的高频特性不同,请根据噪声频率范围选择最合适、阻抗最低的电容。对于大多数微控制器,陶瓷电容和钽电容通常是合适的。PCB电源输入端一般使用电解电容进行滤波。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设备之间的走线数量,并使每条走线的长度尽可能短。MCU和其他设备之间的走线就像天线一样,会产生噪声。可以多考虑使用串行总线(如I2C或SPI)与外部设备通信,而不是并行总线通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并且通常还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功耗和PCB空间。对于典型的高频连接,请确保走线简短。

对于在设计中承载大电流的走线需要特别小心,不要在振荡器附近以及其他引脚(例如模式或复位引脚)附近放置大电流走线,这些引脚很容易受到噪声的干扰。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谈到了振荡器电路,这是一个需要重点注意的特殊领域,特别是如果您的设计使用低功耗32KHz晶体实现低功耗操作。围绕振荡器设计电路的最重要点是遵循硬件手册中的振荡器电路布局,并遵循振荡器供应商的电路建议,并利用他们的振荡器规格服务(如果他们提供此服务)(特别是对于32KHz振荡器设计)。其他关键建议包括不允许其他信号线穿过振荡器走线,因为这会导致串扰。同时使信号和电源走线尽可能远离振荡器,并且不要在MCU引脚之间接地。

微控制器系统的其他良好布局实践还包括:

● 尽可能对Vcc/Vss使用宽走线和短走线。

● 降低电源电路的阻抗将减少感性噪声问题。

● 尽可能使用Vss/Vcc平面,在较高频率(通常>4MHz)下,返回电流尽可能接近信号路径,因此,应仔细规划信号返回路径,特别是对于大电流信号。

● 不要断开接地层,因为这会增加信号路径阻抗。

● 考虑在I/O引脚上使用限流电阻。

瑞萨电子在RA系列微控制器内部使用了非常多的设计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噪声引起的问题。我们通常使用诸如与外设总线分离的CPU总线(带内存)等技术,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CPU操作的干扰,分布式时钟系统和每个外设上的模块停止功能。我们同时还对一些更敏感的输入(如复位、振荡器输入等)使用片上噪声滤波,并优化I/O缓冲器和电源设计等。

由于我们使用了先进的工艺技术,各种功能模块的集成也有助于提高可靠性,从而降低了对振荡器和电源管理设备等外部电路的需求。片上振荡器、POR/LVD(低电压管理)和看门狗定时器在片上的实现可以大大减少外部噪声进入芯片的可能区域。

2.jpg

图2

微控制器上的软件功能也可用于提高整体系统对噪声影响的抗扰度。正确使用看门狗定时器可以从EMI引起的系统崩溃中恢复应用程序。当今的许多RA微控制器都有两个看门狗定时器,一个时钟来从主时钟系统,另一个时钟来自从专用片上振荡器,这就是独立看门狗定时器(IWDT)。正确使用两个看门狗定时器允许用户即使在传统看门狗可能无法使用的低功耗模式下也能保持看门狗的工作。

应用程序本身也可用于监视其自身的进度,并发现是否发生任何不可预见的操作。即使具有所有这些设计特征和技术,在噪声进入芯片并干扰其运行之前消除噪声始终是保持安全操作的最可靠方法。

希望这一系列文章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想法和一些思考,关于微控制器系统中的噪声,我们可以讨论的还有很多,我们没有考虑诸如不同类型电缆中的噪声或保护电路的使用等领域,例如Transil、Transorb、Mosorb...但我希望您已经发现这个关于微控制器系统中噪声的简短讨论有用。您可以在瑞萨电子官网上找到有关瑞萨电子微控制器的更多信息及其噪声性能信息,以及有关噪声问题的其他支持文档。

更多内容,您可点击下方链接打开进入瑞萨中文论坛查看:

https://community-ja.renesas.com/zh/forums-groups/mcu-mpu/

相关链接:

如何降低微控制器系统中的噪声影响(1)

如何降低微控制器系统中的噪声影响(2)

来源:瑞萨MCU小百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0

在本系列的前一篇文章中,我们研究了理想化的数字世界与我们必须设计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差异,并研究了我们需要管理的各种类型的噪声。本篇我们将看看我们可能遇到的一些典型的噪声源。这些来源既可以是我们系统的外部,也可以是内部的。

作者:Graeme Clark,Jackie Chen

外部噪声源通常是系统可靠运行的最大威胁之一,我们必须在环境中管理许多噪声源。这些可能包括电源的开关噪声;工业机械、电机等产生的火花引起的噪声;继电器、变压器、蜂鸣器、荧光灯等的感应噪声;静电放电,通常来自用户身体,但也来自其他地方;当然还有闪电。

1.jpg

图1

内部噪声可能来自多种来源。PCB上的电流环路可能是辐射噪声的重要来源。如下图所示,如果电流在由MCU及其I/O信号形成的闭环中流动,则该电流环路可以像天线一样工作,并且可以辐射出显著的噪声,尤其是在电流很大的情况下。

2.jpg

图2

如果您的接地层设计不当,PCB不同部分的接地之间存在电压差,则电流可以在这些接地点之间流动;这就像天线一样,噪声也可以辐射。辐射噪声的其他内部来源还可能包括设计不良的振荡器电路。我们始终建议您与振荡器制造商讨论使用合适的振荡器,以确保它在您的系统中具有稳定的性能,并遵循推荐的电路参数和接地设计。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设计不良的振荡器不仅会将噪声注入电路的许多部分,尤其是接地,而且设计不当的振荡器电路也容易导致芯片故障。

3.jpg

图3

另一个可能产生内部噪声的常见区域是I/O系统,尤其是在外部总线上使用多个高速设备时。设计不良的I/O系统如果不注意避免过冲或下冲,可能会导致设备超出其电气规格,这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坏芯片,导致故障,并增加系统的功耗并将噪声辐射到系统的其余部分。

虽然现在的微控制器(例如RA和RX微控制器系列中的器件)具有避免闩锁的电路设计,但尽量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仍然是很好的做法。噪声会影响典型微控制器的任何引脚。并且,微控制器系统引脚对噪声又特别敏感,因为这些引脚通常控制芯片的基本操作,而此处由噪声引起的故障可能导致芯片故障。因此,应该特别注意确保使噪声干扰系统引脚正常工作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4.jpg

图4

典型微控制器上的系统引脚可以包括复位引脚、电源引脚、振荡器引脚以及模式或特殊功能引脚。为了尽量减少噪声干扰这些引脚的机会,我们应该特别小心,确保电源引脚具有稳定的电压电平和所需的滤波,并且接地层中没有任何电流环路;我们应该确保振荡器尽可能靠近芯片放置,布局遵循供应商的建议;并且保护好复位引脚不受快速瞬态信号的影响。

在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可用于最小化和保护基于微控制器的系统免受噪声影响的设计技术。

更多内容,您可复制下方网址到浏览器中打开进入瑞萨中文论坛查看:

https://community-ja.renesas.com/zh/forums-groups/mcu-mpu/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如何降低微控制器系统中的噪声影响(1)

来源:瑞萨MCU小百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4

在我理想的数字世界中,也是我经常梦想的,就是信号电压裕量总是正的,信号时序裕量总是正的,电源电压总是在工作电压范围内,芯片的工作环境是完全良性的。

作者:Graeme Clark,Jackie Chen

不幸的是,我们没有人生活在这个理想的世界里,无论我多么想。现实世界是嘈杂的和让人不愉快的,我们设计中的供电从来都不是完美的。电源电压可能降至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以下,从而导致系统故障;开关瞬变会产生噪声并降低信号裕量;阻抗不连续性会使信号失真,从而降低信号裕量等等。

1.jpg

图1

更糟糕的是,因为应对静电放电,雷电浪涌导致的系统中断或破坏,我们还把来自内部和外部源的噪声进行了辐射或传导,同时热应力、机械应力和组件老化等等都可能导致系统故障。在这个简短的系列博客中,我想看看其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我们可以应用于设计的一些措施,以消除或至少最小化其中一些问题。

在本篇文章中,我想看看一些典型的噪音源。此处表格显示了电磁兼容性(EMC)的两种类型。EMC被定义为电子设备在其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的能力。

EMC包括两种不同的类型:EMI(电磁干扰)以及EMS(电磁耐受性)。EMI通常被称为辐射噪声,是指设备本身在执行正常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不利于其它系统的电磁噪声,而EMS被称为噪声敏感性,是指设备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不受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能力。

在下表中,您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EMC及其引起的典型现象。第三列列出了一些可能受到EMI和EMS影响的典型产品,导致操作干扰或系统损坏。此列表只是做了一些简单举例,目的是为了显示一些典型案例。

2.jpg

图2

25年前,像瑞萨H8系列这样的产品,采用的是当时相当先进的工艺技术实现,使用1.0μm甚至0.8μm CMOS技术。但今天的产品采用了先进得多的工艺技术,像我们RA微控制器系列中的最新产品采用的是40纳米技术,线宽比以前使用的H8小25倍。

随着最新器件中的晶体管尺寸变小,更重要的是,晶体管开关频率变快,噪声成为导致器件故障的一个日益增加的因素。

3.jpg

图3

在上图中,您可以看到使用新旧技术的器件之间的简化比较,上半部分显示的是沟道长度为1μm的晶体管操作,该器件通常以当时的8 MHz快速时钟工作,晶体管开关速度较慢,信号宽度远比噪声宽度要宽,而下半部分为晶体管沟道长度为40nm的新器件,工作频率高达200 MHz或更高,这样在同样的噪声条件下,区分噪声与有效信号就会变得更困难。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看到切换时间要快得多,对于最新的设备,我们试图处理的信号可能比噪声信号快。因此,当我们转向更小的工艺制程时,噪声将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瑞萨在芯片设计上采取了许多相对应的措施,设计了有助于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功能,比如精心设计的电源电路,优化的I/O缓冲器以及专业的保护电路等。但尽可能地在应用设计中减少这些噪声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噪声最后进入设备,都是很难消除的。

在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更详细地介绍一些典型的噪声源。

更多内容,您可复制下方网址到浏览器中打开进入瑞萨中文论坛查看:

https://community-ja.renesas.com/zh/forums-groups/mcu-mpu/

未完待续

来源:瑞萨MCU小百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1

在应用电源模块常见的问题中,降低负载端的纹波噪声是大多数用户都关心的。下文结合纹波噪声的波形、测试方式,从电源设计及外围电路的角度出发,阐述几种有效降低输出纹波噪声的方法。

纹波噪声的测试方法

对于中小微功率模块电源的纹波噪声测试,业内主要采用平行线测试法和靠接法两种。其中,平行线测试法用于引脚间距相对较大的产品,靠测法用于模块引脚间距小的产品。但不管用平行线测试法还是靠测法,都需要限制示波器的带宽为20MHz。

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1.jpg

图1 平行线测试法

注1:C1为高频电容,容量为1μF;C2为钽电容,容量为10μF。

注2:两平行铜箔带之间的距离为2.5mm,两平行铜箔带的电压降之和应小于输出电压的2%。

2.jpg

图2 靠接测试法

去除地线夹测试的区别

测试纹波噪声需要把地线夹去掉,主要是由于示波器的地线夹会吸收各种高频噪声,不能真实反映电源的输出纹波噪声,影响测量结果。下面的图3和图4分别展示了对同一个产品,使用地线夹及取下地线夹测试的巨大差异。

3.png

图3 使用地线夹测试-示波器垂直分辨率200mv/div

4.png

图4 去除地线夹测试-示波器垂直分辨率50mv/div

输出滤波电容的影响

输出滤波电容的容值、ESR对模块输出的纹波噪声也有直接影响。对比同一个产品在外围是否增加电容对纹波噪声影响。不加外接电容时,测试输出的纹波噪声,如图5所示,约为100mV。同样的输入、负载条件下,电源的输出端加226的MLCC,实测电源输出的纹波噪声降到不到40mV。

5.png

图5 无外接电容

6.png

图6 外加226电容

实际应用时,电容除容量、ESR外,建议负载端的电容在回到电源之前,先汇集到输出电容,经过电容滤波后,再回到电源,从而有效降低纹波噪声对电路的影响。

电感对纹波噪声的影响

电感的感量及寄生电容对纹波噪声的影响同样显著。一般地,感量大时对纹波抑制作用明显,寄生电容小的电感对噪声抑制效果好。以对纹波抑制为例,测试对电源输出纹波的影响,我们先人为的把产品内部的滤波电感短路,只用电容滤波,测得纹波噪声如图7所示,纹波峰峰值约50mV。

7.png

图7 人为短路内部滤波电感的纹波噪声图

下一步,在电源外部增加一个LC电路,在相同输入、负载条件下,重测纹波噪声图,如图8所示,纹波已接近直线,非常小。

8.png

图8 外加LC的纹波噪声图

非纹波的震荡处理

前面介绍了纹波是与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相关,但是还有另外一种震荡是与负载的工作频率相关的,如图9所示。

9.png

图9 负载工作周期大约1.1s

DC-DC电源模块给MCU、晶振、WiFi模块、4G/5G模块等电路同时供电,WIFI模块会继续周期性的扫描,扫描开启时,电源模块电流会增加,使得模块输出电压瞬间会有一个下降;同理扫描关断时,模块输出电压会上升突变。

这种模块输出电压的突变,并不是产品本身的纹波噪声,而是由于负载电流的突变,释放了电容电压。减小这类纹波的最好办法,是在负载前端增加π滤波器或大电容。

在4G/5G模块正常工作时会有2~3A的瞬态负载电流,可以在4G/5G模块前端增加大电容减小供电电压的纹波。选择产品型号时,可以特别关注产品的瞬态性能。如下图所示,E-UHBCS-6W、E-UHBDD-6W、E-UHBDD-10W、E-UHBD-20W系列产品的瞬态性能指标。负载50%~75%阶跃变化时,输出电压波动为±5%,可以通过增加输出滤波电容,减小输出电压的波动。

10.png

图10 瞬态性能指标

E-UHBCS-6W、E-UHBDD-6W、E-UHBDD-10W、E-UHBD-20W系列产品输出纹波噪声的典型值为50mV,输出电压小,输出纹波值也越小。 

小结

以上简单从纹波噪声的图例、测试方法开始,描述从电源设计、外部电路应用出发,结合实际测试比较几种降低纹波噪声的方法。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还需考虑电容、电感的负载效应、自激影响等,需再做深究。

来源:ZLG致远电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0

噪声问题是每位电路板设计师都会听到的四个字。为了解决噪声问题,往往要花费数小时的时间进行实验室测试,以便揪出元凶,但最终却发现,噪声是由开关电源的布局不当而引起的。解决此类问题可能需要设计新的布局,导致产品延期和开发成本增加。

本文将提供有关印刷电路板(PCB)布局布线的指南,以帮助设计师避免此类噪声问题。作为例子的开关调节器布局采用双通道同步开关控制器 ADP1850,第一步是确定调节器的电流路径。然后,电流路径决定了器件在该低噪声布局布线设计中的位置。

PCB布局布线指南

第一步:确定电流路径

在开关转换器设计中,高电流路径和低电流路径彼此非常靠近。交流(AC)路径携带有尖峰和噪声,高直流(DC)路径会产生相当大的压降,低电流路径往往对噪声很敏感。适当PCB布局布线的关键在于确定关键路径,然后安排器件,并提供足够的铜面积以免高电流破坏低电流。性能不佳的表现是接地反弹和噪声注入IC及系统的其余部分。

图1所示为一个同步降压调节器设计,它包括一个开关控制器和以下外部电源器件:高端开关、低端开关、电感、输入电容、输出电容和旁路电容。图1中的箭头表示高开关电流流向。必须小心放置这些电源器件,避免产生不良的寄生电容和电感,导致过大噪声、过冲、响铃振荡和接地反弹。

1.png


图1. 典型开关调节器(显示交流和直流电流路径)

诸如DH、DL、BST和SW之类的开关电流路径离开控制器后需妥善安排,避免产生过大寄生电感。这些线路承载的高δI/δt交流开关脉冲电流可能达到3 A以上并持续数纳秒。高电流环路必须很小,以尽可能降低输出响铃振荡,并且避免拾取额外的噪声。

低值、低幅度信号路径,如补偿和反馈器件等,对噪声很敏感。应让这些路径远离开关节点和电源器件,以免注入干扰噪声。

第二步:布局物理规划

PCB物理规划(floor plan)非常重要,必须使电流环路面积最小,并且合理安排电源器件,使得电流顺畅流动,避免尖角和窄小的路径。这将有助于减小寄生电容和电感,从而消除接地反弹。

图2所示为采用开关控制器ADP1850的双路输出降压转换器的PCB布局。请注意,电源器件的布局将电流环路面积和寄生电感降至最小。虚线表示高电流路径。同步和异步控制器均可以使用这一物理规划技术。在异步控制器设计中,肖特基二极管取代低端开关。

2.jpg


图2. 采用ADP1850控制器的双路输出降压转换器的PCB布局

第三步:电源器件——MOSFET和电容(输入、旁路和输出)

顶部和底部电源开关处的电流波形是一个具有非常高δI/δt的脉冲。因此,连接各开关的路径应尽可能短,以尽量降低控制器拾取的噪声和电感环路传输的噪声。在PCB一侧上使用一对DPAK或SO-8封装的FET时,最好沿相反方向旋转这两个FET,使得开关节点位于该对FET的一侧,并利用合适的陶瓷旁路电容将高端漏电流旁路到低端源。务必将旁路电容尽可能靠近MOSFET放置(参见图2),以尽量减小穿过FET和电容的环路周围的电感。

输入旁路电容和输入大电容的放置对于控制接地反弹至关重要。输出滤波器电容的负端连接应尽可能靠近低端 MOSFET的源,这有助于减小引起接地反弹的环路电感。图2中的Cb1和Cb2是陶瓷旁路电容,这些电容的推荐值范围是1 μF至22 μF。对于高电流应用,应额外并联一个较大值的滤波器电容,如图2的CIN所示。

散热考虑和接地层

在重载条件下,功率MOSFET、电感和大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有效散热,图2的示例在这些电源器件下面放置了大面积的铜。

多层PCB的散热效果好于2层PCB。为了提高散热和导电性能,应在标准1盎司铜层上使用2盎司厚度的铜。多个 PGND层通过过孔连在一起也会有帮助。图3显示一个4层 PCB设计的顶层、第三层和第四层上均分布有PGND层。

3.png


图3. 截面图:连接PGND层以改善散热

这种多接地层方法能够隔离对噪声敏感的信号。如图2所 示,补偿器件、软启动电容、偏置输入旁路电容和输出反馈分压器电阻的负端全都连接到AGND层。请勿直接将任何高电流或高δI/δt路径连接到隔离AGND层。AGND是一个安静的接地层,其中没有大电流流过。

所有电源器件(如低端开关、旁路电容、输入和输出电容等)的负端连接到PGND层,该层承载高电流。

GND层内的压降可能相当大,以至于影响输出精度。通过一条宽走线将AGND层连接到输出电容的负端(参见图4),可以显著改善输出精度和负载调节。

4.png


图4. AGND层到PGND层的连接

AGND层一路扩展到输出电容,AGND层和PGND层在输出电容的负端连接到过孔。

图2显示了另一种连接AGND和PGND层的技术,AGND层通过输出大电容负端附近的过孔连接到PGND层。图3显示了PCB上某个位置的截面,AGND层和PGND层通过输出大电容负端附近的过孔相连。

电流检测路径

为了避免干扰噪声引起精度下降,电流模式开关调节器的电流检测路径布局必须妥当。双通道应用尤其要更加重视,消除任何通道间串扰。

双通道降压控制器ADP1850将低端MOSFET的导通电阻RDS(ON)用作控制环路架构的一部分。此架构在SWx与 PGNDx引脚之间检测流经低端MOSFET的电流。一个通道中的地电流噪声可能会耦合到相邻通道中。因此,务必使 SWx和PGNDx走线尽可能短,并将其放在靠近MOSFET的地方,以便精确检测电流。到SWx和PGNDx节点的连接务必采用开尔文检测技术,如图2和图5所示。注意,相应的 PGNDx走线连接到低端MOSFET的源。不要随意将PGND 层连接到PGNDx引脚。

5.jpg


图5. 两个通道的接地技术

相比之下,对于ADP1829等双通道电压模式控制器,PGND1和PGND2引脚则是直接通过过孔连接到PGND层。

反馈和限流检测路径

反馈(FB)和限流(ILIM)引脚是低信号电平输入,因此,它们对容性和感性噪声干扰敏感。FB和ILIM走线应避免靠近高δI/δt走线。注意不要让走线形成环路,导致不良电感增加。在ILIM和PGND引脚之间增加一个小MLCC去耦电容 (如22 pF),有助于对噪声进行进一步滤波。

开关节点

在开关调节器电路中,开关(SW)节点是噪声最高的地方,因为它承载着很大的交流和直流电压/电流。此SW节点需要较大面积的铜来尽可能降低阻性压降。将MOSFET和电感彼此靠近放在铜层上,可以使串联电阻和电感最小。

对电磁干扰、开关节点噪声和响铃振荡更敏感的应用可以使用一个小缓冲器。缓冲器由电阻和电容串联而成(参见图 6中的RSNUB和CSNUB),放在SW节点与PGND层之间,可以降 低SW节点上的响铃振荡和电磁干扰。注意,增加缓冲器可能会使整体效率略微下降0.2%到0.4%。

6.png


图6. 缓冲器和栅极电阻电阻

栅极驱动器路径

栅极驱动走线(DH和DL)也要处理高δI/δt,往往会产生响铃振荡和过冲。这些走线应尽可能短。最好直接布线,避免使用馈通过孔。如果必须使用过孔,则每条走线应使用两个过孔,以降低峰值电流密度和寄生电感。

在DH或DL引脚上串联一个小电阻(约2 Ω至4 Ω)可以减慢栅极驱动,从而也能降低栅极噪声和过冲。另外,BST与SW 引脚之间也可以连接一个电阻(参见图6)。在布局期间用0 Ω栅极电阻保留空间,可以提高日后进行评估的灵活性。增加的栅极电阻会延长栅极电荷上升和下降时间,导致 MOSFET的开关功率损耗提高。

总结

了解电流路径、其敏感性以及适当的器件放置,是消除 PCB布局设计噪声问题的关键。ADI公司的所有电源器件评估板都采用上述布局布线指导原则来实现最佳性能。评估板文件UG-204和UG-205详细说明了ADP1850相关的布局布线情况。

注意,所有开关电源都具有相同的元件和相似的电流路径敏感性。因此,以针对电流模式降压调节器的 ADP1850为例说明的指导原则同样适用于电压模式和/或升压开关调节器的布局布线。

来源:亚德诺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55

在之前LDO 基础知识:噪声 - 降噪引脚如何提高系统性能一文中,我们讨论了如何使用与基准电压 (CNR/SS) 并联的电容器降低输出噪声和控制压摆率。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降低输出噪声的另一种方法:使用前馈电容器 (CFF)。

什么是前馈电容器?

前馈电容器是与电阻分压器顶部电阻并联的可选电容器,如图 1 所示。

“图
图 1:使用前馈电容器的低压降稳压器 (LDO)

类似于降噪电容器 (CNR/SS),添加前馈电容器具有多种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改善噪声、稳定性、负载响应和电源抑制比 (PSRR)。应用报告“使用前馈电容器和低压降稳压器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这些优点。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前馈电容器仅在使用可调 LDO 时才可行,因为电阻器网络是外部的。

改善噪声

作为电压调节控制环路的一部分,LDO 的误差放大器使用电阻器网络(R1 和 R2)来提高基准电压的增益,类似于驱动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的同相放大器电路,以使 VOUT = VREF × (1 + R1/R2)。这种增加意味着基准的直流电压将按 1 + R1/R2 系数提高。在误差放大器的带宽内,基准电压的交流元件(例如噪声)也会被放大。

通过在顶部电阻器 (CFF) 上添加电容器,会为特定频率范围引入交流分流器。换句话说,该频率范围中的交流元件会保持在单位增益范围内。请记住,您使用的电容器的阻抗特性将决定这个频率范围。

图 2 演示了 TPS7A91 噪声的减小(通过使用不同的 CFF 值)。

“图
图 2:TPS7A91 噪声与频率和 CFF 值的关系

通过在顶部电阻器上添加一个 100nF 电容器,您可将噪声从 9μVRMS 降至 4.9μVRMS。

改进稳定性和瞬态响应

添加 CFF 还会在 LDO 反馈环路中引入零点 (ZFF) 和极点 (PFF),使用公式 1 和 2 计算得出:

ZFF = 1 / (2 × π × R1 × CFF) (1)

PFF = 1 / (2 × π × R1 // R2 × CFF) (2)

将零点置于发生单位增益的频率之前可提高相位裕度,如图 3 所示。

“图
图 3:仅使用前馈补偿的典型 LDO 的增益/相位图

您可以看到,如果没有 ZFF,单位增益会更早出现,大约为 200kHz。通过添加零点,单位增益频率在大约 300kHz 处略微向右推,但相位裕度也有所改善。由于 PFF 位于单位增益频率的右侧,因此其对相位裕度的影响将是最小的。

在提高 LDO 的负载瞬态响应后,额外的相位裕度将很明显。通过增加相位裕度,LDO 输出将出现较少的振铃,稳定速度会更快。

改善PSRR

根据零点和极点的位置,您还可以战略性地减少增益滚降。图 3 显示了零点对从 100kHz 开始的增益滚降的影响。通过增加频带的增益,您还将改善该频带的环路响应,从而使特定频率范围的 PSRR 得到改善。请参阅图 4。

“图
图 4:TPS7A8300 PSRR 与频率和 CFF 值间的关系

如您所见,增加 CFF 电容会将零点向左推,从而改善环路响应和较低频率范围内的相应 PSRR。

当然,您必须选择 CFF 的值以及 ZFF 和 PFF 的对应位置,以避免导致不稳定性。您可以通过遵循数据表中规定的 CFF 限制来避免不稳定性,但我们通常建议选择介于 10nF 和 100nF 之间的值。较大的 CFF 可能会带来前面提到的优缺点应用报告中概述的其他挑战。

表 1 列出了一些关于 CNR 和 CFF 如何影响噪声的经验法则。

表 1:CNR 和 CFF 的优势与频率间的关系

“表

结语

添加前馈电容器可以改善噪声、稳定性、负载响应和 PSRR。当然,您必须仔细选择电容器以保持稳定性。与降噪电容器配合使用时,可以大大提高交流性能。这些只是优化电源时需要牢记的一些工具。

相关阅读:

LDO 基础知识:噪声 - 降噪引脚如何提高系统性能

来源:德州仪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99

一、电路噪声

对于电子线路中所标称的噪声,可以概括地认为,它是对目的信号以外的所有信号的一个总称。最初人们把造成收音机这类音响设备所发出噪声的那些电子信号,称为噪声。

但是,一些非目的的电子信号对电子线路造成的后果并非都和声音有关,因而,后来人们逐步扩大了噪声概念。

例如,把造成视屏幕有白班呀条纹的那些电子信号也称为噪声。可能以说,电路中除目的的信号以外的一切信号,不管它对电路是否造成影响,都可称为噪声。例如,电源电压中的纹波或自激振荡,可对电路造成不良影响,使音响装置发出交流声或导致电路误动作,但有时也许并不导致上述后果。

对于这种纹波或振荡,都应称为电路的一种噪声。又有某一频率的无线电波信号,对需要接收这种信号的接收机来讲,它是正常的目的信号,而对另一接收机它就是一种非目的信号,即是噪声。在电子学中常使用干扰这个术语,有时会与噪声的概念相混淆,其实,是有区别的。

噪声是一种电子信号,而干扰是指的某种效应,是由于噪声原因对电路造成的一种不良反应。而电路中存在着噪声,却不一定就有干扰。在数字电路中。往往可以用示波器观察到在正常的脉冲信号上混有一些小的尖峰脉冲是所不期望的,而是一种噪声。但由于电路特性关系,这些小尖峰脉冲还不致于使数字电路的逻辑受到影响而发生混乱,所以可以认为是没有干扰。

当一个噪声电压大到足以使电路受到干扰时,该噪声电压就称为干扰电压。而一个电路或一个器件,当它还能保持正常工作时所加的最大噪声电压,称为该电路或器件的抗干扰容限或抗扰度。一般说来,噪声很难消除,但可以设法降低噪声的强度或提高电路的抗扰度,以使噪声不致于形成干扰。

二、如何抑制电子电路中噪声的产生

这个东西主要是由于电路中的数字电路和电源部分产生的。在数字电路中,普遍存在高频的数字电平,这些电平可以产生两种噪声:

1、电磁辐射,就像电视的天线一样,通过发射电磁波来干扰旁边的电路,也就是你说的噪声。

2、耦合噪声,指数字电路和旁边的电路存在一定的耦合,噪声可以直接在电器上直接影响其他的电路,这种噪声更厉害。

电源上存在的噪声:如果是线性电源,首先低频的50Hz就是一个严重的干扰源。由于初级进来的交流电本身就不纯净,而且是波浪的正弦波,容易对旁边的电路产生电磁干扰,也就是电磁噪声。如果是开关电源的话噪声更严重,开关电源工作在高频状态,并且在输出部分存在很脏的谐波电压,这些对整个的电路都能产生很大的噪声。

防止方法:合理地接地、采用差分结构传输模拟信号、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加去耦电容、采用电磁屏蔽技术、模拟数字地分开、信号线两边走底线、地线隔离等等。其实我说的这些在去除噪声的方面只是冰山一角,就算是玩了30年电子的人也不会完全掌握所有的这类技术,因为理解掌握这类东西需要很强的技术基础和相当丰富的经验,不过我告诉你的这些在大体上已经足够了。

本底噪声是由电路本身引起的,由于电源的不纯净,电路的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不合适等等电路本身和器件的原因。这部分需要在电路设计时进行改进。

其他噪声是由于电路布局布线不合理等等认为因素,电磁兼容,导线间干扰等等。

模拟电路噪声的消除更多地依赖于经验而非科学依据。设计人员经常遇到的情况是电路的模拟硬件部分设计出来以后,却发现电路中的噪声太大,而不得不重新进行设计和布线。

这种“试试看”的设计方法在几经周折之后最终也能获得成功。不过,避免噪声问题的更好方法是在设计初期进行决策时就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准则,并运用与噪声相关的基本原理等知识。

三、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方法

前置放大器在音频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讲解了在为家庭音响系统或PDA设计前置放大器时,工程师应如何恰当选取元件。随后,详尽分析了噪声的来源,为设计低噪声前置放大器提供了指导方针。最后,以PDA麦克风的前置放大器为例,列举了设计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前置放大器是指置于信源与放大器级之间的电路或电子设备,例如置于光盘播放机与高级音响系统功率放大器之间的音频前置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是专为接收来自信源的微弱电压信号而设计的,已接收的信号先以较小的增益放大,有时甚至在传送到功率放大器级之前便先行加以调节或修正,如音频前置放大器可先将信号加以均衡及进行音调控制。无论为家庭音响系统还是PDA设计前置放大器,都要面对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即究竟应该采用哪些元件才恰当?

四、元件选择原则

由于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体积小巧、性能卓越,因此目前许多前置放大器都采用这类运算放大器芯片。我们为音响系统设计前置放大器电路时,必须清楚知道如何为运算放大器选定适当的技术规格。

在设计过程中,系统设计工程师经常会面临以下问题。

1. 是否有必要采用高精度的运算放大器?

输入信号电平振幅可能会超过运算放大器的错误容限,这并非运算放大器所能接受。若输入信号或共模电压太微弱,设计师应该采用补偿电压(Vos)极低而共模抑制比(CMRR)极高的高精度运算放大器。是否采用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取决于系统设计需要达到多少倍的放大增益,增益越大,便越需要采用较高准确度的运算放大器。

2. 运算放大器需要什么样的供电电压?

这个问题要看输入信号的动态电压范围、系统整体供电电压大小以及输出要求才可决定,但不同电源的不同电源抑制比(PSRR)会影响运算放大器的准确性,其中以采用电池供电的系统所受影响最大。此外,功耗大小也与内部电路的静态电流及供电电压有直接的关系。

3. 输出电压是否需要满摆幅?

低供电电压设计通常都需要满摆幅的输出,以便充分利用整个动态电压范围,以扩大输出信号摆幅。至于满摆幅输入的问题,运算放大器电路的配置会有自己的解决办法。由于前置放大器一般都采用反相或非反相放大器配置,因此输入无需满摆幅,原因是共模电压(Vcm)永远小于输出范围或等于零(只有极少例外,例如设有浮动接地的单供电电压运算放大器)。

4. 增益带宽的问题是否更令人忧虑?

是的,尤其是对于音频前置放大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忧虑的问题。由于人类听觉只能察觉大约由20Hz至20kHz频率范围的声音,因此部分工程师设计音频系统时会忽略或轻视这个“范围较窄”的带宽。事实上,体现音频器件性能的重要技术参数如低总谐波失真(THD)、快速转换率(slewrate)以及低噪声等都是高增益带宽放大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五、深入了解噪声

在设计低噪声前置放大器之前,工程师必须仔细审视源自放大器的噪声,一般来说,运算放大器的噪声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 热噪声(Johnson):由于电导体内电流的电子能量不规则波动产生的具有宽带特性的热噪声,其电压均方根值的正方与带宽、电导体电阻及绝对温度有直接的关系。对于电阻及晶体管(例如双极及场效应晶体管)来说,由于其电阻值并非为零,因此这类噪声影响不能忽视。

2. 闪烁噪声(低频):由于晶体表面不断产生或整合载流子而产生的噪声。在低频范围内,这类闪烁以低频噪声的形态出现,一旦进入高频范围,这些噪声便会变成“白噪声”。闪烁噪声大多集中在低频范围,对电阻器及半导体会造成干扰,而双极芯片所受的干扰比场效应晶体管大。

3. 射击噪声(肖特基):肖特基噪声由半导体内具有粒子特性的电流载流子所产生,其电流的均方根值正方与芯片的平均偏压电流及带宽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噪声具有宽带的特性。

4. 爆玉米噪声(popcornfrequency):半导体的表面若受到污染便会产生这种噪声,其影响长达几毫秒至几秒,噪声产生的原因仍然未明,在正常情况下,并无一定的模式。生产半导体时若采用较为洁净的工艺,会有助减少这类噪声。

此外,由于不同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采用不同的结构,因此晶体管结构上的差异令不同放大器的噪声量也大不相同。

下面是两个具体例子。

  •   双极输入运算放大器的噪声:噪声电压主要由电阻的热噪声以及输入基极电流的高频区射击噪声所造成,低频噪声电平大小取决于流入电阻的输入晶体管基极电流产生的低频噪声;噪声电流主要由输入基极电流的射击噪声及电阻的低频噪声所产生。

  •   CMOS输入运算放大器的噪声:噪声电压主要由高频区通道电阻的热噪声及低频区的低频噪声所造成,CMOS放大器的转角频率(cornerfrequency)比双极放大器高,而宽带噪声也远比双极放大器高;噪声电流主要由输入门极漏电的射击噪声所产生,CMOS放大器的噪声电流远比双极放大器低,但温度每升高10(C,其噪声电流便会增加约40%。

工程师必须深入了解噪声问题及进行大量计算,才可将这些噪声化为数字准确表达出来。为了避免将问题复杂化,这里只选用音频技术规格最关键的几个参数。

深入了解电路噪声的那些事

上述方程式中的S及N均为功率。

六、PDA麦克风前置放大器电路

在这里我们讨论一下如何设计一款适合PDA采用的麦克风前置放大器,正如上文所述,我们必须明白信源是输入前置放大器的信号。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以下信息:

  •  计划采用的麦克风类型
  •  麦克风输出信号电平
  •  麦克风阻抗及指定阻抗的频率
  •  增益规定,有关增益可能受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所限制
  •  输入信号频率范围
  •  噪声规定

例如某种陶瓷麦克风的技术规格如下:

  •  阻抗:2.2k((以1kHz的频率操作)
  •  输出信号:200(Vpp
  •  音频输入频率范围:100Hz至4kHz
  •  热噪声:2nV/(Hz

前置放大器的增益指标:500(非反相),第一级可达5倍增益,第二级可达100倍增益。

我们引用公式1:
深入了解电路噪声的那些事
等量输入噪声(EIN)=输入参照噪声总量()×输入频率范围:
深入了解电路噪声的那些事
输出噪声=等量输入噪声×增益=545.81nV×5=2.73uV(适用于1级增益)或545.81nV×100=54.58uV(适用于2级增益)。

两个放大级的输出噪声总量:
深入了解电路噪声的那些事
1伏输出电压的信噪比电平=20×log(1V÷54.58uV)≈85.3dB

电路输出噪声总量大约是每一噪声源均方根的平均均方值总和的平方根,此外输出噪声通常绝大部分来自噪声量最大的信源。实际电路如图2所示。

深入了解电路噪声的那些事
MIC前置放大器电路图

请注意,这款电路只适用于单电源供电的设计,其中输入及输出电容器(C1及C4)只是选项,工程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选用。适用与否取决于用户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如何连接。若麦克风输出设有直流补偿,那么便需要增设C1输入电容器,以便阻塞直流电信号。输出电容器也可发挥相同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麦克风大部分以2k(左右的高阻抗麦克风以及只有几百(的低阻抗麦克风为主,这两类麦克风都可采用上述前置放大器设计。高阻抗高输出麦克风前置放大器较为简单,可以采用非反相或反相放大器配置。

由于其频率响应较为平坦,因此无需特别加以均衡,而且输入电平较大,放大器对噪声的要求很低,但高阻抗麦克风对来历不明的噪声及磁场极为敏感。低阻抗低输出麦克风前置放大器也可采用非反相或反相放大器将输入信号放大,频率响应及均衡等方面的要求都与高阻抗高输出的前置放大器大致相同。

如果麦克风的输出电平较低,工程师必须注意选用低噪声的运算放大器。如性能较好的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应该产生较低的输入参照电压噪声,而且噪声不应超过10nV/((Hz)。

七、运算放大器电路中固有噪声的分析与测量

我们可将噪声定义为电子系统中任何不需要的信号。噪声会导致音频信号质量下降以及精确测量方面的错误。板级与系统级电子设计工程师希望能确定其设计方案在最差条件下的噪声到底有多大,并找到降低噪声的方法以及准确确认其设计方案可行性的测量技术。

噪声包括固有噪声及外部噪声,这两种基本类型的噪声均会影响电子电路的性能。外部噪声来自外部噪声源,典型例子包括数字交换、60Hz噪声以及电源交换等。

固有噪声由电路元件本身生成,最常见的例子包括宽带噪声、热噪声以及闪烁噪声等。本系列文章将介绍如何通过计算来预测电路的固有噪声大小,如何采用SPICE模拟技术,以及噪声测量技术等。

转自:电子工程专辑

围观 242

纹波噪声是衡量电源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好的电源必须要把输出纹波噪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一般有哪些行之有效的降低纹波噪声的对策呢?下面我们抛砖引玉,简单讨论常用的八个方法。

1、电源PCB走线和布局

反馈线路应避开磁性元件、开关管及功率二极管。

输出滤波电容放置及走线对纹波噪声至关重要,如图1所示,传统设计中由于到达每个电容的阻抗不一样,所以高频电流在三个电容中分配不均匀,改进设计中可以看出每个回路长度相当即高频电流会均匀分配到每个电容中。

电源设计经验:如何抑制纹波噪声

如果PCB是多层板,可以选择和主电流回路层最近一层覆地,覆地可以有效的解决噪声问题,注意,尽量保证覆地的完整性。

2、场效应管D级与输入正之间加RCD

一般选择场效应管的反向恢复时间要比二极管D1慢2~3倍,以避免形成直通电流,此电流会产生很强的磁场,可增大输出噪声干扰,所以可人为的通过栅极电阻R4来减慢开关管的开关速度。为了不影响关断速度可以在栅极电阻并联一个二极管D2如图2所示。

电源设计经验:如何抑制纹波噪声

3、场效应管DS端并联RC

可以在场效应管DS两端并联一个RC电路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噪声干扰如图2所示,电容C2一般在100P左右,电容值过大会导致场效应管的开关损耗加大,电阻R2一般选取小于10Ω电阻。

4、输出二极管两端并联RC

二极管在高速导通和关断时,反向恢复期间,二极管的寄生电感和电容会产生高频振荡,为了抑制高频振荡可在二极管两端加RC缓冲电路如图2所示,电阻R3一般在1Ω~100Ω,电容C3一般在100pF~1nF,如果电源工作频率较低,效率满足要求的话,二极管D3可以选择反向恢复时间较慢的二极管。

5、输出加二级LC滤波

LC对噪声和纹波抑制效果比较明显,根据纹波频率选择合适电感电容值,但由于柱形电感价格低体积小的优点,所以一般LC中电感大都会选择柱形电感,然而柱形电感是开放式磁结构,对周围会产生较严重磁干扰,我们可以采用两个电感并排放置,且电流流入方向相反,即有助于引导磁通从一个磁柱到另一个磁柱,从而可以降低电磁干扰,如图3所示。

电源设计经验:如何抑制纹波噪声

6、变压器初次级之间加法拉第屏蔽层

变压器的绕组通过高频电流时,变压器将变成有效的磁场天线,变压器绕组又承受跳跃电压,即变压器也变成了电场天线,在初次级之间加法拉第屏蔽层可收集隔离边界处的噪声电流,并予以转移到原边地,但铜箔应为非常薄的铜箔带,尽量避免涡流损耗并减小漏感,注意,铜屏蔽层末端不应有电连接,否则会形成磁短路。

7、降低变压器漏感

采用三明治绕法可使初次级绕组耦合更加紧密,使漏感得以减小,从而到达减小噪声的目的。

8、变压器输出绕组并联的合理设计

当电源输出电流较大时,通常我们会采用两个绕组并联的方式进行使用,这两个绕组通常分置于原边绕组内外,所以直流阻抗会略有差异,从而有可能产生内部环流,电压波形也会出现严重的振铃,并且电磁干扰会变的更加严重,以及有可能会出现意外的大量发热,如果输出绕组一定需要并联使用,最好采用如图4的推荐电路,图4推荐电路中二极管可以消除两个不同绕组的不均匀导致的负面影响。

电源设计经验:如何抑制纹波噪声

小结:

在设计电源时,有上述八种方式可降低输出的纹波噪声,如果选用成品电源,不管是模块电源、普通开关电源、电源适配器等,这部分的工作一般都由电源设计厂家完成,客户只需关注规格书写明的输出纹波噪声即可。

转自: ZLG致远电子

围观 274
订阅 RSS - 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