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

MCU是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元)的缩写,它是一种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端口(I/O)、定时器(Timer)、串行通信接口(UART、SPI、I2C等)和其他外围设备控制器的单个芯片。MCU通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控制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

由于其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以及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MCU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例如智能家居设备、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系统、工业自动化等。MCU的选择通常基于应用的需求,如处理性能、功耗、外设接口等因素。

1.png

2023年11月23日,第102届中国电子展MCU生态大会暨MCU创新先锋奖颁奖典礼于上海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创新强基,应用强链”为主题,汇集半导体全产业链的领军者,为推动中国芯高质量发展贡献顶尖的思想和智慧。

在本次颁奖典礼上,深圳市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从数百家企业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2023年度MCU创新先锋奖”。

2.png

航顺芯片成立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们始终坚持“车规级SoC+高端32位MCU双战略”,以自主研发创新为核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创新的成功离不开严格的质量管理,特别是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的安全性愈发重要。新技术发展引入了更多的电子控制系统和传感器,这也意味着更多系统故障风险。

航顺芯片不仅顺利获得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流程认证证书,同时,已量产的车规SoC产品HK32AUTO39A和HK32A04A,正式通过了汽车电子产品严苛的AEC-Q100 Grade 1可靠性认证,并成功进入车规级微控制器市场,在东南、东风、中兴、金康、柳汽等车厂部分车型的车身域和座舱域广泛应用。

3.png

航顺芯片通过汽车功能安全ISO26262 ASIL-D最高等级认证

航顺芯片凭借深厚的技术创新积累,结合工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深度挖掘行业和客户需求,规划了未来产品方向——覆盖车身、网关、智能座舱、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高阶控制。

4.png

航顺芯片将会加大人才和研发投入,突破技术难点,提升CPU的算力,提供符合应用场景的关键芯片功能模块,并保证整个系统达到最高的功能安全等级和符合国际及国内标准的信息安全。

来源:航顺芯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7

01、问题描述

用户使用的 MCU 型号是 STM32H750VB。 

在客户的代码中有多个条件语句,在条件里面的变量数值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执行了条件里面的逻辑。有点类似如下 C 语句 :

1.jpg

即变量 A 在明明没有变化且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 程序运行时偏偏执行了条件内部的代码. 很奇怪的现象。一时很难判断是编译器的问题还是芯片问题.

了解到客户的代码中使用了第三方库, xx.o 文件, 像这样的条件有 80 多个, 每次出现问题的具体变量并不是固定哪一个, 但是在大概 10 分钟内肯定会有其中一个出现执行逻辑问题。随意动一下代码问题就不出现, 或者出现的位置发生变化 ; 用 KEIL 编译器去设置断点, 想看该变量信息, 也会导致问题不再出现。

02、问题分析

一开始查看 errta sheet, 看到以下相关内容 :

2.jpg

即怀疑问题跟 AXI SRAM 相关. 查看客户的这些变量, 确实是存放在 AXI SRAM 中. 由于任何修改代码都可能导致问题不再出现, 因此所有尝试须建立在不修改代码的基础上, 不然无法说明问题。

于是让客户用 STM32CubeProgrammer 以 hot plug 模式连接 MCU, 按照勘误手册中 2.2.9 节所描述的 workaround 方式将 AXI_TARG7_FN_MOD 寄存器的 READ_ISS_OVERRIDE 位通过地址的方式直接修改 :

3.jpg

结果发现并没什么效果. 于是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一开始也怀疑问题可能跟 Cache 有关, 于是测试下关闭 Cahce 会怎么样. 通过 KEIL 调试模式下,暂停住 CPU 运行, 然后手动关闭 D-Cache :

4.jpg

结果发现问题消失不见 ! 说明问题肯定跟 Cache 有关. 

但客户的代码最终肯定是不能关闭 Cache 的, 想到内核中有一个寄存器可以打开全局 Cache 的write throght 模式, 如下编程手册中的 CACR 寄存器的 FORCEWT 位 :

5.jpg

结果发现, 客户的代码本身就已经打开 :

6.jpg

看样子此模式与此问题无关. 得换个思路. 

考虑到问题跟内存数据有关, 代码又不能动. 但是得想办法让内存中数据的位置动动, 看看会有什么效果 ?

通过修改 KEIL 的链接配置文件.sct 文件, 将变量随意动动, 结果发现问题也会消失不见 ! 这说明,数据的地址跟问题绝对有关联.那么具体是哪些数据呢 ?

为了精确定位到与哪些变量有关, 查看 KEIL 生成的 map 文件, 按地址倒序将每个程序中所用到的.o 的对应变量逐个挪移动 DTCM RAM 中.

7.jpg

为什么要倒序呢? 主要是因为, 假如先挪低地址的变量, 肯定会导致高地址的变量向低地址移动.这好比, 如果先抽掉下面的砖头, 那么上面的砖头会自动移动下面去. 假如先抽掉上面的砖头情况就不一样了, 下面的砖头还会保持不动. 这就是为什么先挪移上面的砖头的意义, 也就是所谓的倒序.

通过这种方式, 最终定位到问题跟 heap_4.o 文件以及用户使用到的第三方提供的 xx.o 文件中的ZI 数据有关. 只要保持这两种数据位置不变, 那么问题就可以稳定触发, 一旦其中任何一个位置有所变动, 问题就消失不见.

8.jpg

现在我们知道规律了, 那么只要固定好这两种 ZI 数据位置不变的情况下, 再去尝试修改代码, 结果发现, 此时修改代码不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换句话说, 现在可以自由修改代码了. 

考虑到此问题与 Cache 有关, 于是接下来通过 MPU 设置将 heap_4.o 所在区域的 Cache 功能关闭, 结果发现问题消失.

9.jpg

10.jpg

Heap_4.o 的 ZI 数据是存放在 SRAM2 中的 0x3002 E050 位置.

11.jpg

12.jpg

现在的现象是,Heap_4.o 的 ZI 数据只需要固定在这个位置, 问题就能稳定重现,只不过将其对应的cache 关闭, 问题则消失. 

那么此区域默认的 Cache 属性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在 AN4839 中可以找到其默认属性:

13.jpg

于是我们通过代码, 将其 MPU 属性再次配置其默认属性:

14.jpg

15.jpg

结果问题可以重现. 这再次说明, cache 属性对结果有影响. 

但是此时还无法对其产生的过程细节进行解释.

与此同时, 尝试关闭客户使用第三方库 xx.o 文件中的数据 cache, 问题也同样会消失。这说明, 此问题跟客户所使用的第三方库是有关系的, 其数据在 cache 中产生了一致性问题.

于是询问客户这个第三方库是如何来的? 他们回复是一家欧洲公司提供的, 且是以 M4 内核编译的. 

很明显, 在使用原则上, M4 编译出来的.o 文件, 就不应该用在 H7 工程上. 

以 M4 为内核编译的.o 文件放到 M7 工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虽然理论上, M7 内核的指令集是向下兼容的, 但是也需要考虑 M7 内核相关的一些特性, 比如 Cache, memory barrier 等等. 不能完全确保不会出问题, 最保险就是重新以 M7 内核编译这个.o 文件. 

由于这个第三方.o 文件客户自己也是无法知道其内部是如何实现的, 因此, 问题的具体产生过程是没办法进一步调查了. 但定位到这个.o 文件已经是当前能得到的最终结果.

03、小结

本文最终问题的真相虽有点匪夷所思, 但这正反映了当前国内软件应用上的混乱情况. 本文所描述的问题根本原因虽然很另类, 但所涉及到的方法却对开发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不能动代码的情况下, 需要挪动数据的位置, 这就必须对编译器有一定的了解. 虽也不至于太难, 但对很多开发都来说, 对编译器的了解未必很深, 因此, 一开始很多人就会卡住。另外, 对 MPU 的了解也是一大门槛. 因此, 特奉上此文, 以供参考.


来源:
STM32单片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3

随着全球IoT市场终端节点连接数持续暴增,诸多创新产品和方案不断涌现,比如今年掀起的AI热,便为IoT设备的智能化浪潮再度点燃了一把火。不过万物互联的核心始终是物联网络,端侧AI尤其是GenAI的落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反而是借助云端算力实现的智能化更能先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IoT网络接入云端网络因此成为首选方案。更快、更便捷的入网组网方式,依然是IoT产品长久的追求,尤其是摆脱线材束缚的无线IoT网络。

Wi-Fi、蓝牙仍是物联网连接数主力增长点

作为无线通信网络核心组件的通信芯片,无线MCU起到了推动物联网连接数增长的关键作用,诸如5G、Wi-Fi、蓝牙和UWB芯片等,也都在各自适用的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以Wi-Fi为例,Wi-Fi 6已经逐渐替代Wi-Fi 4成为主流。根据Wi-Fi联盟2022年公开的数据,其市场份额在面世三年后就超过了50%,其主要应用分布在智能家居/家电、工业控制等有线电源供电的设备上;蓝牙BLE协议升级至5.2、5.3版本,常用于电池供电的设备上,诸如可穿戴设备等。相比仅支持单一无线技术的无线MCU,基于通用标准的多协议栈无线MCU更受市场青睐。

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 预计,全球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将从 2021年的791.3亿美元增长至 2027 年的 3139.5 亿美元,维持25.3%的年复合增长率。全球可穿戴市场规模更是将从2023年的1864.8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4194.4亿美元,维持17.6%的年复合增长率。推动这两大市场实现可观增长的因素包括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增加、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全新无线通信技术的兴起等。

1.png

从IDC预测的数据来看,2022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规模已达56亿个,预计2026年将增加至102.5亿个,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从已统计的连接方式的占比来看,排名最靠前的是固网和Wi-Fi、蜂窝网络以及低功耗连接。其中Wi-Fi在智能家居、工厂等稳定环境持续发挥主要连接能力,蓝牙之类的低功耗连接则依靠可穿戴设备上继续大量出货,IDC预计智能家居加可穿戴设备的物联网连接数将于2026年达到59.8亿个。正因为IoT设备上量迅速,借助单一无线前端模块的方式需要更多的开发成本,无线MCU就成了IoT设备快速部署无线连接的首选。

RISC-V核心成为无线MCU新宠

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统计,32位MCU贡献了2022年主要的MCU市场份额,占比高达41%,预计未来十年以11.7%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扩张。至于在内核的选择上,除了传统的Arm核心和自研核心,基于RISC-V架构打造的产品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无线MCU市场。

以兆易创新为例,作为国内32位MCU产品的领军厂商,兆易创新旗下产品以基于ARM Cortex-M系列内核的MCU为主。但早在2019年,兆易创新就实现了全球首家推出并量产基于RISC-V内核32位通用MCU产品GD32VF103系列。GD32V作为兆易创新旗下的RISC-V MCU产品线,首发产品GD32VF103凭借先进的处理器微架构,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时兼具低功耗,并且能够跟已有的GD32 Arm内核MCU兼容,令跨内核的移植体验更加自如,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兴趣,典型应用于工业控制、传感器网络、智能硬件等市场。

面对客户日益增长的无线连接需求,兆易创新持续布局GD32W系列无线MCU产品线。2021年以首发产品GD32W515系列正式进军无线IoT市场。2023年10月,兆易创新融合了RISC-V和射频领域积累的设计经验,推出了GD32VW553这一支持Wi-Fi 6和蓝牙5.2的无线双模MCU。

2.png

GD32VW553可以发挥开源架构的灵活设计和成本优势,其RISC-V内核性能对标Arm Cortex-M4,主频高达160MHz。还集成了高级DSP硬件加速器、双精度浮点单元FPU与指令扩展接口等资源。搭配高达4MB Flash和320KB SRAM,GD32VW553能为复杂的AIoT应用提供计算性能和开发自由度。

在射频设计上,GD32VW553集成了2.4GHz的Wi-Fi 6射频模块,采用IEEE 802.11ax标准并向下兼容IEEE 802.11b/g/n标准,支持OFDMA和MU-MIMO等Wi-Fi特性。GD32VW553的Wi-Fi 6传输数据率相比Wi-Fi 4提高了60%,即便是在高密度的设备接入下也能实现高效率低延迟的通信。蓝牙方面,GD32VW553片上还集成了BLE 5.2射频模块辅助配网,不仅支持2Mbps的高速数据模式,也兼容125K/500Kbps多种速率,辅助轻松建立起局域网络连接。

GD32VW553在维持优异射频性能和高处理性能的同时,依旧保证了芯片的低功耗。这都得益于出色的微架构设计,实现了极佳的能效比。不仅如此,GD32VW553还能够灵活地调度设备休眠和唤醒时间,针对电池续航且需要长续航的IoT设备和智能硬件而言,有效提高了节能效率。

1、开启智慧家电下一轮升级

对于已经开始换代升级进程的智慧家电来说,除了需要优异的射频性能外,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边缘处理性能,比如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大型白电。过去的白电只需要实现简单的无线收发,所以简单的8位MCU即可满足设计需求。

面对日益复杂的通信协议、实时交互性和大数据量的落地场景,比如Wi-Fi与蓝牙双模无线通信,往往就会用到性能较高的32位无线MCU。基于持续优化的处理器微架构,GD32VW553提供了动态分支预测、指令预取缓冲区和I-Cache等特性。

通过4MB Flash、320KB SRAM以及32KB可配置I-Cache,GD32VW553的CPU处理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不少白电选择了无线与有线结合的设计,在支持远程遥控的同时,也支持有线控制,比如空调控制面板和物理按键等。GD32VW553配置了丰富的通用有线借口,包含3个U(S)ART、2个I2C、1个SPI和1个四线制QSPI,以及多达29个可编程GPIO管脚,足以满足白电产品的有线接入设计需求。

在保证智慧家电产品功能丰富兼备优异连接性的同时,如何降低产品的待机功耗以及工作功耗也是设计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低功耗正是GD32VW553设计之初最注重的问题之一,其电源管理单元提供了六种省电模式,包括睡眠模式、深度睡眠模式、待机模式、SRAM睡眠模式、Wi-Fi睡眠模式和BLE睡眠模式,应用开发者可以灵活配置省电模式,从而显著降低电源能耗。

2、智能家居所需的双模射频性能

对于任何局域无线通信技术而言,智能家居都是极具挑战的复杂场景之一。如今单个家庭拥有的智能设备数量急剧增加,且这些设备往往都具备一定的无线通信能力。与此同时,支持Wi-Fi+蓝牙的双模芯片正在逐渐普及,其不仅赋予了终端产品实现无线连接的灵活性,也优化了终端产品的配网体验。尤其是在智能家居领域。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与设备蓝牙互联,就能实现Wi-Fi配网,为智能终端省去了交互面板,有助于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和无感化连接。

Wi-Fi+蓝牙双模的设计也为智能家居设备提供无线连接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智能家居上云成为趋势的当下。即便智能家居云端服务器出现问题、家庭网络断开或Wi-Fi断联的情况下,用户依然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控制设备。

由于Wi-Fi与蓝牙多数情况都工作在2.4GHz频段,在设备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信号干扰,也对无线MCU的射频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兆易创新为GD32VW553加入了支持数据传输仲裁(PTA)机制来实现Wi-Fi与蓝牙的无线共存,这样就大幅降低了Wi-Fi与蓝牙产生的同频干扰,同时确保两种无线信号的接受稳定性。

从根据蓝牙SIG的数据库来看,GD32VW553已经完成了BLE 5.3的认证。除了对Wi-Fi和蓝牙的支持外,GD32VW553也加入了对Matter的支持,进一步提升智能家居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随着各大智能家居设备、平台厂商以及智能手机厂商的跟进,今年可以说是Matter设备开始腾飞的一年。根据ABI Research的预测,到2030年,Matter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55亿台。在行业趋势下,智能家居设备OEM纷纷开启了新一轮的产品迭代,无线MCU对Matter的支持可以有效缩短Matter产品的开发周期。

为此,GD32VW553也符合国际组织连接标准联盟(CSA)开发的Matter over Wi-Fi应用标准,基于GD32VW553打造的Matter设备可以做到无缝互联。不仅如此,随着Matter规范更新至1.2版本,支持的设备也已经扩展到了空调、冰箱、洗碗机、洗衣机等白电,未来随着协议的继续更新,必将覆盖所有智能家居设备。

3、追求安全可靠性的工业IoT

随着工业4.0的发展,工业AIoT、工业数字孪生等新型应用场景也都逐渐浮现出来,这些应用往往都需要更快更稳定的网络传输。与此同时,为了补全传统设备与工业基础设施与机器学习、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差异,连接技术的革新首当其冲。无线设备在工业场景中的数量也在逐年倍增,智能全无线已经成了不少新落成工厂的目标。根据HMS统计,2023年工业网络市场增长最快的就是无线网络,年增长率高达到22%,占比最高的正是WLAN和蓝牙。

3.jpg

而工业场景新增的IoT连接终端,也不再全是电源供电的固定设备。在诸如工业相机、AGV、手持终端等移动设备上,工业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才是重中之重。

在GD32VW553支持的多种附加功能中,就具备高动态范围自动增益控制(AGC),根据信号大小来自动调整增益,从而为工业场景中不同的无线信号传输负载增强信号质量。如此一来无论是AGV的控制信号,还是手持终端的识别信号,都能保证以最大动态范围传输。

由于无线传输的广播特性,窃听攻击和干扰相较其他通信方式而言更容易实现。在工业OT与IT网络的当下,一旦终端出现漏洞,整个云管理平台下的所有设备都会暴露在攻击面下。为此,工业无线通信芯片必须从物理和协议层面都杜绝攻击的发生。

得益于对Wi-Fi 6的支持,GD32VW553可以充分利用针对个人和企业网络的WPA3加密技术,对工业Wi-Fi网络的访问做到完备的保护。其次,GD32VW553也支持DES、三重DES、AES和哈希算法的硬件加解密,也可通过集成的公钥加密处理器(PKCAU)完成公钥加解密。针对运行环境更加复杂且需要安全可靠性的工业场景,比如高温环境下的工业照明和插座面板等,兆易创新也提供了GD32VW553的宽温型号(-40℃~105℃)供客户选择。

4、无线模组厂商的跟进

对于无线芯片厂商来说,无线模组生态的构建同样非常重要。无线模组将无线芯片、天线、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等部件集成在同一个小型设备内,可以方便地直接嵌入到各种系统或设备中,从而实现产品的无线连接。

自兆易创新推出Wi-Fi MCU不久后,国内模组厂商已经迅速跟进,诸如欧智通、威尔健、微喇智能等厂商均发布了基于兆易创新无线MCU的无线模组产品。此次发布的GD32VW553也不例外,微喇智能使用该MCU设计的Wi-Fi 6+BLE 5.2双模无线模组WKV553-A已经迅速上架。

4.png

该模组以GD32VW553HMQ7作为主控,在尽可能节省产品PCB空间的同时,兼具了GD32VW553各种优势特性,将芯片所有可用IO拉出,充分保证了MCU发挥全部处理性能,也保证了射频信号的最优。

无线模组可用于各种物联网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比如智能家居产品、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智能工业设备和汽车电子等。在高速率和低延时的射频性能下,该Wi-Fi+BLE无线模组可用于传输传感器数据,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凭借小型化、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优势,有效降低了物联网设备的开发难度,推动了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

GD32VW553作为兆易创新在RISC-V和无线IoT两大领域深厚技术积累的结晶,凭借出色的边缘处理和连接特性,在12月量产供货后,势必会给IoT市场带来一个新的低开发预算选择。在IoT产品迅速迭代落地的当下,借助双模无线芯片缩短开发周期,实现最快的TTM速度,也会给设备厂商带来额外的竞争优势。

来源:GD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74

兆易创新GigaDevice (股票代码 603986) 正式推出全新GD32A490系列高性能车规级MCU,以高主频、大容量、高集成和高可靠等优势特性紧贴汽车电子开发需求,适用于车窗、雨刷、智能车锁、电动座椅等BCM车身控制系统,以及仪表盘、娱乐影音、中控导航等智能座舱系统。

GD32A490系列车规级MCU持续发挥本土供应链优势,采用成熟完善的车规工艺制程,产品开发及生产管理已通过汽车行业质量体系IATF 16949:2016认证,符合AEC-Q100车规级可靠性和安全性标准,并具备出色的静电防护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在极端温度、电磁干扰和振动等高风险条件下可靠运行,以应对车辆行驶环境中的严苛条件和复杂任务。

1.jpg

▲GD32A490系列Cortex®-M4内核车规级MCU

GD32A490系列车规级MCU采用Arm® Cortex®-M4内核,运行主频高达240MHz,配备了高达3072KB片上Flash,以及768KB SRAM。支持代码执行零等待,性能可达355 DMIPS。还集成了丰富外设资源,提供多达4个USART和4个UART,3个I2C,6个SPI,2个I2S,其中USART支持与LIN通信互传。

为满足车载网关的应用所需,还支持2个CAN2.0B、100M以太网及USB2.0 FS/HS通信。片上集成了TFT LCD控制器及各种多媒体接口,适合车载中控、娱乐影音、仪表盘等多元化场景。

GD32A490配备了3个采样速率高达2.6M SPS的12位高速ADC和2个12位DAC以支持车用电机控制,多达140个GPIO可以实现BCM模块多负载控制。该系列MCU提供了BGA176和LQFP144两种封装、四个型号选择,目前已经正式量产供货。

2.png

▲GD32A490系列车规MCU产品组合

GD32A490的推出进一步扩大了GD32A系列车规MCU的产品阵容。得益于GD32家族丰富完善的生态系统,用户沿用已有的GD32调试量产工具、技术文档、软硬件平台即可开发车规级项目,配套的GD32A490I-EVAL全功能评估板以及GD32A490Z-START入门级学习套件同步上市。

兆易创新的产品开发和管理体系已通过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流程认证,持续以高品质和高安全性的车规产品与服务,提升国产汽车在全球的竞争力。

关于GD32 MCU

兆易创新GD32 MCU是中国高性能通用微控制器领域的领跑者,中国最大的Arm® MCU家族,中国第一个推出的Arm® Cortex®-M3、Cortex®-M4、Cortex®-M23、Cortex®-M33及Cortex®-M7内核通用MCU产品系列,并在全球首家推出RISC-V内核通用32位MCU产品系列,已经发展成为32位通用MCU市场的核心之选。以累计超过15亿颗的出货数量,超过2万家客户数量,45个系列550余款产品选择所提供的广阔应用覆盖率稳居中国本土首位。

兆易创新GD32 MCU也是Arm®大学计划(University Program, AUP)中国首批合作伙伴、Arm® mbed™ IoT平台生态合作伙伴、RISC-V基金会战略会员、“兆易创新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冠名厂商。GD32以打造“MCU百货商店”规划发展蓝图,为用户提供最全面的系统级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撑,构建智能化开发平台和完善的产品应用生态。更多信息欢迎访问GD32MCU.com。

关于兆易创新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986)是全球领先的Fabless芯片供应商,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兆易创新致力于构建以存储器、微控制器、传感器、模拟产品为核心驱动力的完整生态,为工业、汽车、计算、消费电子、物联网、移动应用以及通信领域的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已通过ISO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体系认证,并获得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体系认证和邓白氏认证,与多家世界知名晶圆厂、封装测试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GigaDevice.com

* 兆易、兆易创新、GigaDevice,GD32,及其标志均为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其他品牌和注册商标归各自所有者持有。

来源:GD32MCU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8

近日,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由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办,盖世汽车承办的2023“芯向亦庄”汽车芯片大赛上,兆易创新旗下GD32A503系列车规级微控制器荣膺“2023汽车芯片50强”奖项。

0.png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汽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空间和数字空间转变,芯片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芯片供应已成为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2023“芯向亦庄”汽车芯片大赛旨在挖掘优秀企业和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加快汽车芯片成熟产品的应用与推广,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并由评委会从先进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市场认同性四个维度进行评选。

兆易创新GD32A503系列车规级MCU基于100MHz Cortex®-M33内核,配备384KB Flash和48KB SRAM,另有专用代码空间可配置为64KB DFlash/4KB EEPROM。制造工艺方面,采用40nm车规级制程和高速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并通过DFM可制造性设计及高测试向量覆盖,实现研发与制造的协同,以提升成品率和可靠性,满足严苛的车用市场需求。芯片采用2.7-5.5V宽电压供电,工作温度范围-40~+125℃,工作寿命15年以上。

GD32A503系列产品的开发基于汽车电子通用测试规范AEC-Q100 Grade 1可靠性和安全性标准,流程各环节引入零缺陷(Zero Defect)质量管控理念。此外,兆易创新已通过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流程认证,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安全性的产品和服务。凭借众多优异特性,GD32A503系列MCU为车身控制、车用照明、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及电机电源等多种电气化车用场景提供主流开发之选。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提高,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汽车芯片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兆易创新在MCU和存储芯片领域持续发力,旗下GD25/55 SPI NOR Flash和GD5F SPI NAND Flash全系列车规级存储产品累计出货1亿颗,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未来,兆易创新还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奋进,为汽车行业提供更优质、更可靠的芯片解决方案。

来源: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6
前言

随着单片机的发展,单片机在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处于同一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气设备通过电或磁的联系彼此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由于运行方式的改变,故障,开关操作等引起的电磁振荡会波及很多电气设备。

这对我们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单片机测控系统必须长期稳定、可靠运行,否则将导致控制误差加大,严重时会使系统失灵,甚至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单片机的抗干扰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干扰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影响  

1. 测量数据误差加大

干扰侵入单片机系统测量单元模拟信号的输入通道,叠加在测量信号上,会使数据采集误差加大。特别是检测一些微弱信号,干扰信号甚至淹没测量信号。

2. 控制系统失灵

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通常依赖于某些条件的状态输入信号和对这些信号的逻辑处理结果。若这些输入的状态信号受到干扰,引入虚假状态信息,将导致输出控制误差加大,甚至控制失灵。

3. 影响单片机RAM存储器和E2PROM等

在单片机系统中,程序及表格、数据存在程序存储器EPROM或FLASH中,避免了这些数据受干扰破坏。但是,对于片内RAM、外扩RAM、E2PROM 中的数据都有可能受到外界干扰而变化。

4. 程序运行失常

外界的干扰有时导致机器频繁复位而影响程序的正常运行。若外界干扰导致单片机程序计数器PC值的改变,则破坏了程序的正常运行。

由于受干扰后的PC 值是随机的,程序将执行一系列毫无意义的指令,最后进入“死循环”,这将使输出严重混乱或死机。

如何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单片机系统中的各个单元都需要使用直流电源,而直流电源一般是市电电网的交流电经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后产生的,因此电源上的各种干扰便会引入系统。

1.png

除此之外,由于交流电源共用,各电子设备之间通过电源也会产生相互干扰,因此抑制电源干扰尤其重要。

电源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类:

电源线中的高频干扰(传导骚扰):

供电电力线相当于一个接收天线,能把雷电、电弧、广播电台等辐射的高频干扰信号通过电源变压器初级耦合到次级,形成对单片机系统的干扰;

解决这种干扰,一般通过接口防护;在接口增加滤波器、或者使用隔离电源模块解决。

感性负载产生的瞬变噪音(EFT):

切断大容量感性负载时,能产生很大的电流和电压变化率,从而形成瞬变噪音干扰,成为电磁干扰的主要形式;

解决这种干扰,一般通过屏蔽线与双胶线,或在电源接口、信号接口进行滤波处理。

这二种方法都需要在系统接地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滤波器、接口滤波电路都必须良好的接地,这样才能有效的将干扰泄放。

模拟信号采样抗干扰技术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通常要对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并将其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 要保证传感器本身的转换精度;

  • 传感器供电电源的稳定;

  • 测量放大器的稳定;

  • A/D转换基准电压的稳定;

  • 要防止外部电磁感应

  • 噪声的影响;

如果处理不当,微弱的有用信号可能完全被无用的噪音信号淹没。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具有差动输入的测量放大器,采用屏蔽双胶线传输测量信号,或将电压信号改变为电流信号,以及采用阻容滤波等技术。

2.png

数字信号传输通道的抗干扰技术  

数字输出信号可作为系统被控设备的驱动信号(如继电器等),数字输入信号可作为设备的响应回答和指令信号(如行程开关、启动按钮等)。

数字信号接口部分是外界干扰进入单片机系统的主要通道之一。

在工程设计中,对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过程采取的抗干扰措施有:

传输线的屏蔽技术,如采用屏蔽线、双胶线等;

采用信号隔离措施;

合理接地,由于数字信号在电平转换过程中形成公共阻抗干扰,选择合适的接地点可以有效抑制地线噪声。

硬件监控电路  

在单片机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可靠、稳定地运行,增强抗干扰能力,需要配置硬件监控电路,硬件监控电路从功能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上电复位:保证系统加电时能正确地启动;

掉电复位:当电源失效或电压降到某一电压值以下时,产生复位信号对系统进行复位;

电源监测:供电电压出现异常时,给出报警指示信号或中断请求信号;

硬件看门狗:当处理器遇到干扰或程序运行混乱产生“死锁”时,对系统进行复位。

PCB电路合理布线  

PCB板设计的好坏对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因此,在进行PCB 设计时,必须遵守PCB 设计的一般原则,并应符合抗干扰设计的要求。

下面着重说明两点:

1. 关键器件放置

在器件布置方面与其它逻辑电路一样,应把相互有关的器件尽量放得靠近些,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抗噪声效果。

时钟发生器、晶振和CPU 的时钟输入端都易产生噪声,要相互靠近些;

CPU 复位电路、硬件看门狗电路要尽量靠近CPU相应引脚;

易产生噪声的器件、大电流电路等应尽量远离逻辑电路。

3.png

2. D/A、A/D 转换电路地线的正确连接

D/A、A/D 芯片及采样芯片均提供了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别有相应的管脚。在线路设计中,必须将所有器件的数字地和模拟地分别相连,但数字地与模拟地仅在一点上相连。另外,也可以采用屏蔽保护,屏蔽可用来隔离空间辐射。对噪声特别大的部件(如变频电源、开关电源)可以用金属盒罩起来以减少噪声源对单片机的干扰,对容易受干扰的部分,可以增加屏蔽罩并接地,使干扰信号被短路接地。

软件抗干扰原理及方法 

尽管我们采取了硬件抗干扰措施,但由于干扰信号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且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保证系统完全不受干扰。

因此,往往在硬件抗干扰措施的基础上,采取软件抗干扰技术加以补充,作为硬件措施的辅助手段。软件抗干扰方法具有简单、灵活方便、耗费低等特点,在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1、数字滤波方法

数字滤波是在对模拟信号多次采样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算法提取最逼近真值数据的过程。数字滤波的的算法灵活,可选择权限参数,其效果往往是硬件滤波电路无法达到的。

2、输入信号重复检测方法

输入信号的干扰是叠加在有效电平信号上的一系列离散尖脉冲,作用时间很短。

当控制系统存在输入干扰,又不能用硬件加以有效抑制时,可用软件重复检测的方法,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直到连续两次或连续两次以上的采集结果完全一致时方为有效。

若信号总是变化不定,在达到最高次数限额时,则可给出报警信号。对于来自各类开关型传感器的信号,如限位开关、行程开关、操作按钮等,都可采用这种输入方式。

如果在连续采集数据之间插入延时,则能够对付较宽的干扰。

3、输出端口数据刷新方法

开关量输出软件抗干扰设计,主要是采取重复输出的方法,这是一种提高输出接口抗干扰性能的有效措施。对于那些用锁存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这些措施很有必要。

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将数据重复输出,受干扰影响的设备在还没有来得及响应时,正确的信息又到来,这样就可以及时防止误动作的产生。在程序结构的安排上,可为输出数据建立一个数据缓冲区,在程序的周期性循环体内将数据输出。

对于增量控制型设备不能这样重复送数,只有通过检测通道,从设备的反馈信息中判断数据传输的正确与否。在执行重复输出功能时,对于可编程接口芯片,工作方式控制字与输出状态字一并重复设置,使输出模块可靠地工作。

4、软件拦截技术

当窜入单片机系统的干扰作用在CPU 部位时,后果更加严重,将使系统失灵。

最典型的故障是破坏程序计数器PC 的状态,导致程序从一个区域跳转到另一个区域,或者程序在地址空间内“乱飞”,或者陷入“死循环”。

使用软件拦截技术可以拦截“乱飞”的程序或者使程序摆脱“死循环”,并将运行程序纳入正轨,转到指定的程序入口。

5、“软件看门狗”技术

PC 受到干扰而失控,引起程序“乱飞”,也可能使程序陷入“死循环”。当软件拦截技术不能使失控的程序摆脱“死循环”的困境时,通常采用程序监视技术WDT TIMER(WDT),又称看门狗技术,使程序脱离“死循环”。

WDT 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抗程序跑飞措施,其硬件主体是一个用于产生定时T 的计数器或单稳,该计数器或单稳基本独立运行,其定时输出端接至CPU 的复位线,而其定时清零则由CPU 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程序启动WDT 后,CPU 周期性的将WDT 清零,这样WDT 的定时溢出就不会发生,如同睡眠一般不起任何作用。在受到干扰的异常情况下,CPU 时序逻辑被破坏,程序执行混乱,不可能周期性的将WDT 清零,这样当WDT 的定时溢出时,其输出使系统复位,避免CPU因一时干扰而陷入瘫痪的状态。

总结

随着单片机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技术的进步,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突出,推广现有的、成熟的抗干扰技术,研究抗干扰的新技术、新方向是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当务之急。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及应用中,只要充分考虑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并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消除干扰,就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来源:STM32嵌入式开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9

近日,曦华科技与ETAS共同宣布,ETAS RTA-BSW平台成功适配曦华蓝鲸CVM014x系列车规级MCU芯片,这一合作成果将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加高效、安全的软件开发与整车集成应用,为双方共同推广汽车电子芯片软件支持和打造汽车电子软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jpg

蓝鲸CVM014x Mcal基于AutoSAR Classic Platform 4.2.2开发,完整支持微控制器驱动(Microcontroller Drivers), 存储器驱动(Memory Drivers),通信驱动(Communication Drviers),I/O驱动(I/O Drivers),并且提供部分常用CDD模块。

 蓝鲸CVM014x系列车规级MCU芯片专为汽车电子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功能强大的特点,目前已获得德国莱茵颁发的ISO26262 ASIL-D功能安全流程认证,以及国创中心颁发的ISO26262 ASIL-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公司全系产品均通过AEC-Q100车规可靠性测试标准,并内嵌信息安全模块及加密引擎。

ETAS RTA-BSW框图

2.png

ETAS RTA-BSW介绍

ETAS RTA-CAR是用于车规嵌入式ECU的经典AUTOSAR软件,RTA-CAR目前支持AUTOSAR4.2.2和AUTOSAR R21-11标准, 包含完整的操作系统(OS),基础软件(BSW),运行时环境(RTE)结合配置工具ISOLAR-AB,可以为客户实现完整的AUTOSAR解决方案。ETAS的RTA-CAR以20多年的开发经验为基础并符合ISO 26262标准,可用于安全要求较高(ASIL-D)的应用。 

曦华科技与ETAS都十分重视双方的合作,凭借双方各自所在领域多年的经验及技术积累,形成在芯片+软件的技术适配合作,加快汽车软件的开发和集成速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汽车MCU产品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的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双方在商务上的合作,为整车制造商和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提供完整先进的解决方案,助力本土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强大的汽车生态。

来源:ETAS易特驰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0

页面

订阅 RSS - M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