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半导体

专注于数模混合信号芯片、模拟芯片研发创新的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半导)日前宣布,扩展旗下超低功耗BAT系列32位单片机(MCU)产品,新器件BAT32G1x9系列基于ARM Cortex®-M0+内核,提供卓越低功耗特性及丰富外设资源,支持512KB Flash,多达3个CAN接口,是工业控制、新能源、安防监控、智能家电及物联网等应用的理想选择。

“中微半导发布扩展型BAT32G1x9系列,助力工业、新能源及多领域效能升级"

BAT32G1x9系列采用ARM Cortex®-M0+内核,主频最高64MHz,配备最大512KB Flash存储空间和64KB SRAM,满足OTA升级等对存储资源需求较高的场合。BAT32G1x9内置单周期32位乘法器和硬件除法器,相较BAT其他系列产品,性能全面优化并提升。

“中微半导发布扩展型BAT32G1x9系列,助力工业、新能源及多领域效能升级"

BAT32G1x9系列带来全新MCU阵容,包含BAT32G139和BAT32G179两大系列6个型号,产品涵盖从48引脚到100引脚封装,内存和引脚数轻松兼容和扩展至其他BAT系列产品,方便开发人员在项目设计不同阶段灵活导入。

BAT32G1x9系列针对新能源、工业控制等行业应用,集成更为丰富的外设资源,支持多达3个CAN总线接口、TFT LCD总线接口,支持专门用于电机控制的定时器,同时提供丰富通信接口,支持最多4个UART,10个SPI和10个I2C接口,支持LIN总线,可满足工业应用对MCU复杂通信、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苛刻要求。

BAT32G1x9系列集成丰富的模拟外设资源,在性能效率和系统集成方面实现完美平衡,内置包括1个12 Bit ADC,2个8 Bit DAC,2个比较器,以及2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轻松实现高速高精度信号转换及数据传输。

在确保高性能的同时,BAT32G1x9传承了中微半导BAT系列优异的低功耗性能表现。BAT32G1x9支持多种低功耗模式,在深度休眠模式下,电流低至0.8uA,支持1.8~5.5V超宽工作电压范围,符合工业等级-40℃~105℃工作温度与高抗噪声的性能要求,完美解决工业客户对芯片高性能、低功耗的需求。

此外,BAT32G1x9系列还具备高级安全特性,内置闪存CRC运算、SFR保护功能、RAM 奇偶校验等多种安全功能,符合IEC/UL 60730相关标准。

“中微半导发布扩展型BAT32G1x9系列,助力工业、新能源及多领域效能升级"

> 开发支持

BAT32G1x9系列为开发人员带来明显的开发优势,包括引脚、软件、外设兼容及开发板、开发工具等,并支持Keil、IAR、GCC等第三方开发环境,其一脉相承的管脚可扩展性及灵活配置性的优势,可加速开发平台切换进程,简化项目开发难度并有效加快产品上市周期。

BAT32G1x9系列提供BAT32G1x9 EVB及Start Kit评估板。BAT32G1x9 EVB基于最小系统板板载CMS-ICE8 OB调试器,集成虚拟串口功能,简化调试连接。BAT32G1x9 Start Kit评估板,搭载TFT LCD触摸屏、CAN收发器、LIN收发器、陀螺仪及SPI Flash等丰富外围器件,适用于系列芯片性能全面评估。目前,BAT32G1x9系列已经正式投入量产并供货。

来源:Cmsemico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37

自从英特尔1971年开发出Intel4004单片机以来,集成模拟、存储和外设接口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微控制器(MCU)已经渗透到电子产品和系统的各个角落。1991年Arm开始以授权模式发布RISC架构的微处理器内核,发展至今Arm内核的MCU已经占据全球52%的市场。

“【媒体视角】中微半导——国产MCU厂商升级进行中"

> MCU市场应用和竞争

现今的MCU已经演变成为完整的系统级芯片(SoC),微处理器内核的主频从4M到200MHz不等;片上模拟模块包括ADC、运放和DAC等;内置的存储器包括Flash和MRAM等;外设接口包括UART、I2C、SPI和USB等;晶圆工艺也从90nm逐渐向55nm、40nm甚至28nm演进。

“【媒体视角】中微半导——国产MCU厂商升级进行中"

MCU主要有六大应用市场,其中汽车占据约33%,工业应用占据25%,剩下的42%分布于计算机和网络、消费电子和家电、物联网,以及智能安全等应用领域。预计2021年全球微控MCU市场总销售额可达190亿美元,出货量超过250亿颗。前五大MCU厂商(瑞萨、NXP、英飞凌、ST、Microchip)占比超过75%,而中国本土的MCU厂商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达到1%。下表简要列出了国内MCU公司与国际大厂的差距。

“【媒体视角】中微半导——国产MCU厂商升级进行中"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尽管国产MCU厂商在设计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体系方面不如国际厂商那么健全,但在贴近应用市场和客户服务支持方面占据优势。这也可以解释,国产MCU大都应用在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而在质量和供应链管控要求更为严格的汽车市场和工业控制占比很小。

然而,借助“国产替代”和“芯片短缺”的东风,国产MCU厂商正抓住机遇,在稳固家电和消费电子市场的同时,开始升级往汽车和工业市场挺进。在ASPENCORE最近举行的一场“国产MCU的机遇和挑战”直播节目中,《电子工程专辑》主分析师顾正书邀请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半导)CTO苗小雨先生做直播演进和观众互动,并现场采访和探讨了中微半导在升级过程中的思索和尝试。

“【媒体视角】中微半导——国产MCU厂商升级进行中"

> 平台型MCU生态构建

苗小雨在新加坡从事芯片研发多年,2017年回国加入中微半导,负责公司的技术方向规划和产品研发。他认为:国产MCU公司与国际大厂存在差距,但已经具备开发市场主流MCU的能力。从需求端而言,全球最旺盛的需求集中在中国,国产MCU公司基于本土优势,更贴近客户端并了解国内产品生态,可以规划和制定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功能及定义。

其次,疫情导致的缺货潮正在推动国产MCU公司加速转型,将有限的产能集中到更高端、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应用方向。市场对于优化功耗,降低成本,更高集成度的混合信号芯片需求旺盛。优秀的国产MCU厂商正在不断完善前瞻性的产品定义能力、成熟的高集成度混合信号芯片开发能力及平台型MCU生态构建能力。

中微半导作为中国本土早期MCU设计公司代表之一,长期专注于数模混合信号芯片、模拟芯片的研发与创新,具备主流系列MCU、高精度模拟、功率驱动、功率器件、无线射频、高性能触摸和底层核心算法的设计能力;产品在55纳米至180纳米CMOS工艺、90纳米至350纳米BCD、高压700V驱动、双极、SGTMOS、IGBT等工艺制程上投产。全面的技术能力,使公司成为平台型的芯片设计企业,服务领域从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电机电池、医疗健康,覆盖到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物联网等。

苗小雨表示,受益于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迅猛发展,MCU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渗透正在逐步深入,汽车电子已是MCU最大的应用领域。中微半导不断侧重车规 MCU自我研发和突破,提升车规MCU在安全、性能、连接性、算力、成本和生态圈等方面的表现。

32 位 MCU 主要应用包括仪表显示系统、多媒体信息娱乐系统、底盘控制、引擎控制,以及新兴的智能性和实时性的安全系统及动力系统。

8 位 MCU 主要应用包括照明、空调、雨刷、车窗、座椅和车门等车身控制功能。

中微半导体的技术策略是以控制为核心,构建感应输入和驱动输出的完整混合信号SoC设计。为加强技术研发实力,公司不但招募拥有瑞萨、美满和格芯等国际半导体企业研发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在车规实验室和测试设备上也加大投入,以提升公司的软硬件技术开发能力。

中微半导已经实现从工业级MCU到车规级MCU的重大跨越,其研发中心今年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车规级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微半导还建立了芯片可靠性评测实验室,可满足AEC-Q100全部车规芯片品质测试要求,具备车规级芯片的分析实验能力。

已经发布和计划开发中的汽车MCU产品系列如下图所示。中微半导积极推动汽车芯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目前已有多款车规级MCU产品出货,应用于雨刷、车窗、电动座椅、空调、照明等车身控制单元,这也标志着中微半导在汽车MCU国产替代上的重大升级。

“【媒体视角】中微半导——国产MCU厂商升级进行中"

此外,“中微半导--哈工大(深圳)人工智能芯片实验室”今年也正式启动运行。其中山子公司的品质实验室也完成了硬核升级,以AEC-Q100测试标准,建立质量管理控制标准,提高国产MCU的稳定性和标准化。

> 先进制程产能优化

国产MCU公司想突破汽车、工业这些高端、潜力大的市场,需要在工艺研发、IP开发、安全性、可靠性、良率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联动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和封测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稳定产能并共同交付出色性能、安全可靠的国产MCU芯片。

中微半导与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企业——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已有16年的合作历史,其在华虹半导体的eFlash、BCD工艺各节点上均有量产。

中微半导作为华虹半导体MCU、电源管理的长期客户之一,亦是12英寸55纳米eFlash新工艺平台的首发客户,目前其90纳米eFlash MCU、90纳米BCD电机驱动、55纳米eFlash MCU等产品在华虹七厂12英寸生产线已规模量产。转向先进制程,是中微半导解决国产MCU产能紧缺的战略调整。

华虹半导体的Power Discrete产品在12英寸已通过车规级产品验证,各项电性参数均保持优异水平。后续,华虹半导体将基于众多领域尤其是汽车电子芯片多年的研发执行能力,携手中微深化合作,共同利用国产车规级110nm及以下制程,实现基于M0+或M4内核车用仪表显示控制芯片等系列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实现车规MCU国产替代。

> 多线布局构建未来

工业控制是 MCU 仅次于汽车电子的第二大应用市场,电机作为工业控制应用最常见的构成部分,MCU是其执行元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备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强、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能执行电机控制所需的复杂、高速运算。

中微半导针对直流无刷电机转矩密度高特点,推出8位、32位电机控制完善产品组合,同时积极切入高品质工业级MCU 应用产品线,着手打造一个适用于大家电控制和工业控制的高性能MCU芯片全功能开发平台。该平台基于ARM Cortex-M4F系列内核,支持DSP指令、浮点运算、内部总线零等待等功能,集成公司电源管理模块、各种外围通讯接口、模拟接口以及各类功率驱动模块。目标通过该平台开发的产品能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性能指标,同时简化客户产品物料清单。

> 结语

在“国产替代“和”芯片短缺“的大环境下,国产MCU厂商开始摆脱传统价格战思维,纷纷借助资本市场的支持开始升级转型,开始从以家电和消费电子为主的市场策略转向车规级和工业级MCU市场。要想在中高端市场与国际大厂同台竞技,不但需要完善的研发设备、供应链管控体系,还需要中高层研发和管理人才,以及面向未来的技术和市场策略。

作为国产MCU厂商的典型代表,中微半导正处于这样的升级转型中,其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值得借鉴。

来源:Cmsemico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34

中微半导在MCU市场上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于日前推出CMS32L051系列MCU,新器件是基于Cortex®-M0+内核的32位通用型低功耗MCU,全面覆盖多种应用需求并兼具高性价比,未来有望成为业内重量级32位MCU成员之一。

CMS32L051系列实现性能、成本和可靠性的完美平衡,是对中微半导现有32位MCU产品组合的有力扩展,旨在满足日渐复杂的智能设备苛刻功耗需求及不断增加的处理和存储器需求。CMS32L051基于Cortex®-M0+内核,最高运行主频可达64MHz,内置单周期32位乘法器,配备64K Flash和8K SRAM,同时提供1.5K专用Data Flash空间,强大的处理性能以及更大的存储选项,将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家用电器、电源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发挥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微半导高性价比低功耗32位MCU

CMS32L051系列支持1.8~5.5V超宽工作电压范围,符合工业等级-40℃~105℃工作温度与高抗噪声的性能要求,最多支持45个通用GPIO,大部分数字功能支持自由映射,极大的开发灵活性配合强大的内核,有助于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并实现低待机功耗,掉电模式电流低至5uA。

中微半导同时在CMS32L051中集成了丰富的片上外设资源,包括:

> 8个通用16位定时器,1个15位低功耗定时器

> 1个通用串行单元,支持最多配置成3个UART、6个简易SPI或I2C接口

> 1个高速SPI和1个标准I2C接口

> 1个12Bit ADC模块,最多支持35个通道,支持内部1.45V参考电压

> 1个增强型DMA模块,支持最多24个通道,支持多种传输模式

此外,CMS32L051系列还具备高级安全特性,内置闪存CRC运算、SFR保护功能、RAM奇偶校验等多种安全功能,符合IEC/UL 60730相关标准。

得益于采用ARM Cortex®-M0+通用内核架构,CMS32L051系列支持Keil、IAR、GCC等主流开发平台,全面的开发支持有利于进一步加快产品开发速度。CMS32L051系列提供TSSOP20、LQFP32、QFN32、QFN40、LQFP48等多种封装规格,可满足不同场景应用需求。

目前CMS32L051已经开始提供样片和开发板申请,并将于2022年1月份正式批量供货。CMS32L051系列其他产品型号预计于明年陆续发布。

来源:中微半导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32

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华虹半导体”)与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中微半导”)近日举办产品交付仪式,共同庆祝90纳米eFlash MCU、90纳米BCD电机驱动、55纳米eFlash MCU等产品在华虹七厂12英寸生产线实现规模量产,标志着华虹半导体与中微半导合作进入新阶段。华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素心,华虹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王靖,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君、中微半导总经理周彦等双方高层出席。

“中微半导在华虹宏力三个特色工艺实现量产交付"

张素心董事长在致辞中强调,华虹一直致力于追求让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这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力。华虹在特色工艺上的布局,是在为设计公司服务的同时,依托我们产业链的供应商,形成一个更加广泛的合作体系,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求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实现我们的共同成长,实现我们共同的成功!

“中微半导在华虹宏力三个特色工艺实现量产交付"

华虹半导体成功将三大自主特色工艺平台——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eNVM)、电源管理(PMIC)以及功率器件(Power Discrete)从8英寸拓展到12英寸,众多客户已进入量产阶段。90纳米和55纳米eFlash工艺平台采用自主研发的NORD-Flash技术,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IP面积小等特点,已经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客户的认同和高度评价。华虹半导体的90纳米BCD工艺拥有更佳的电性参数,并且得益于12英寸制程的稳定性,良率优异,为电机驱动、数字电源、数字音频功放等芯片应用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制造解决方案。公司的Power Discrete产品在12英寸已通过车规级产品验证,各项电性参数均保持优异水平。

中微半导是华虹半导体MCU、电源管理的长期客户之一,亦是12英寸55纳米eFlash新工艺平台的首发客户。双方有着16年的合作历史,其在华虹半导体的eFlash、BCD工艺各节点上均有量产。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君表示,华虹半导体将充分运用“8 + 12”的产能布局优势,持续优化8英寸产品组合,同时推进12英寸扩产,继续做大业务规模,做强先进“特色IC + Power”工艺平台,进一步放大我们的竞争优势,为广大客户持续提供最佳MCU、电源管理等芯片制造解决方案。

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彦表示,华虹半导体的特色工艺很有优势,是中微半导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中微半导将紧跟华虹的发展步伐,将研发力量向华虹工艺聚焦,在华虹工艺上多做产品、做好产品,为实现“做强中国芯、服务全世界”使命和“成为世界一流芯片设计公司”愿景而努力奋斗!

来源:Cmsemicon 中微半导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117

全球电子技术领域知名媒体集团ASPENCORE主办的“2021全球CEO峰会及全球电子成就奖”颁奖典礼于11月3日在深圳举行,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半导)凭借在混合信号芯片及模拟芯片领域出色的产品力及良好的市场表现,赢得“2021年度全球电子成就奖之年度杰出创新企业”奖项。

“车规MCU引领创新

全球电子成就奖旨在评选并表彰对推动全球电子产业创新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和管理者,对获奖公司以及个人来说,全球电子成就奖的获得是一项崇高的荣誉,各类奖项获得提名的企业、管理者及产品均为行业领先者,充分体现了其在业界的领先地位与不凡表现。中微半导连续两年荣登榜单,是对其在国产芯片行业赛道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

“车规MCU引领创新

中微半导在MCU领域拥有20年技术沉淀,掌握高可靠性MCU技术、高性能触摸技术、高精度模拟技术、电机驱动芯片技术及底层算法、低功耗技术等核心技术,并依托科技创新,率先将前沿技术应用于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电机电池、医疗健康等领域,多维度产品矩阵和全方位技术支撑,已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此外,结合深厚的IC设计技术储备,中微半导建立体系化技术布局,已经实现了从工业级MCU到车规级MCU的重大跨越。2021年,中微半导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车规级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中微半导建立了芯片可靠性评测实验室,该实验室满足AEC-Q100各项实验的要求,具备车规级芯片的分析实验能力。

“车规MCU引领创新

中微半导积极推动汽车芯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目前已有多款车规级MCU产品产出,可应用于车身控制、信息娱乐、辅助驾驶、雨刷、车窗、电动座椅、空调、照明等控制单元,这也标志着中微半导在国产汽车MCU替代上的重要进步。

长期以来,中微半导在技术创新上不遗余力,积极响应国家芯片自制率提升政策,将“实验室建设”项目作为公司重点目标和方向。2021年,“中微半导--哈工大(深圳)人工智能芯片实验室”正式启动运行。同时,中山分公司品质实验室完成硬核升级,实现了专业实验室内产品设计研发、可靠性测试到客户方案功能验证的闭环管理,为加快研发成果快速转化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此次荣获“年度杰出创新企业奖项”,是中微半导坚持自主创新的成果见证,也是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对中微技术实力和产品表现的充分认可。载誉前行,中微半导将继续夯实创新基础能力,以持续输出的技术积累与成功实践,推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为多领域国产替代作出贡献。

关于中微

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集成电路(IC)设计企业,专注于数模混合信号芯片、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家电控制芯片、消费电子芯片、电机与电池芯片、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及功率器件等,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电机电池、医疗健康、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

来源:中微半导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进行处理(联系邮箱:cathy@eetrend.com)。

围观 21
订阅 RSS - 中微半导体